在廈門這個高物價高房價低收入的城市,大概有一半人會感覺自己很「窮」,看著房價蹭蹭的往上漲,但自己的工資水平卻原地踏步,心塞不已。但人總還是要找點樂子的,「再窮也要好好吃飯呀」,這句話可是至理名言了。
位於曾厝垵後側,偶然發現這家在網絡上大熱的品牌「貧窮料理」,立即引起共鳴,進來看看菜單,並沒有網紅店的高價位,真的是相當實在親民。在曾厝垵這種旅遊景點,人均五六十就能吃上,敲開心了。有個小院子,如果晚上來可以坐戶外區域,邊聽歌邊吃飯。
室內環境布置得很復古,花磚和暖黃的色調,以及縫紉機、舊式老冰箱等布置,讓人有回到上世紀70年代的感覺。
閩南特色薑母鴨,來廈門一定要吃的就是薑母鴨,腰子狀的盤子承裝,姜香味濃鬱,鴨肉的肉質也比較細嫩。
杭椒爆牛柳,牛柳事先經過醃製,再加上杭椒的火辣,入口鹹香微辣,夏天吃也格外的開胃。
酸湯黑魚片,58的價位可以說是相當實在了,黑魚少刺肉多,魚肉都已經片成薄片,湯底帶酸辣口感,配菜的黃瓜條、木耳等也很入味,是一道下飯的好菜。
松茸菌炒五花肉,松茸菌切成片狀,五花肉也切得很薄,二者甚至融為一體,菌菇脆爽,五花肉肥而不膩。
不約紅燒肉,名字叫「不約」,但吃過的食客都念念不忘,分量雖然不大,但看著色澤鮮紅,每塊紅燒肉夾起來肥嫩嫩的特別誘人,入口順滑不油膩。
藤椒豬肚絲,豬肚切成絲狀口感脆爽,藤椒湯底帶麻辣的口感。
一個鐵盒裝的閩南芥菜飯,特別有記憶中家鄉的味道。這種主食通常出現在遍布城市的泉州牛肉小吃店裡。簡陋的快餐盒,一碗芥菜飯搭配藥味很重的牛肉湯,是多少閩南人的心頭好。當然眼前的這份算得上是豪華版的芥菜飯,上面灑滿肉鬆,米飯粒粒分明,主食推薦來一份。
各種閩南小吃在這裡也能吃上,比如石碼五香條、炸醋肉等等。
家常時蔬也有,吃大魚大肉的同時也要搭配青菜才能營養均衡。
院內還有一隻超治癒的博美,很乖很溫順,讓人感到心情都同陽光一樣燦爛。
貧窮料理用料理譜寫「過去年代」的記憶,著眼未經消費主義洗禮的樸素年代,在空間布局、視覺效果上描繪一個千禧前的世界。無論貧窮與富有,「記得按時吃飯」或許才是最快樂的源泉,放下包袱,感受一粥一飯和人間煙火,平淡是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