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發送至RP@high-med.com
應聘全職及兼職編輯,發送簡歷至
chenlf@high-med.com
醫療政策與醫聲醫事
1. 張文宏首次改口:新冠疫情防治出現曙光!
在過去的抗疫時間裡,張文宏醫生曾經多次表示,面對新冠肺炎的肆虐,我們全人類要做好長期抗疫的準備。在講述國內疫情情況的時候,張文宏醫生也一再強調,提醒大家做好秋冬季節新冠肺炎捲土重來的準備。9月17日,張文宏醫生首次改口,在其微博上發文表示:抗擊新冠肺炎的戰爭出現轉機了,「曙光乍現」。
張文宏表示:近日,世界疫情看似無邊蔓延,峰值至今未至,其實曙光已現。如果你相信張文宏醫生的專業能力,更重要的是如果你相信他的人品。那麼,來,吃了張文宏醫生給出的這顆「定心丸」。我們可以稍稍鬆口氣了。
來源:江淮醫學
2. 孕產期抑鬱症篩查納入常規孕檢,抑鬱症篩查納入學生體檢
9 月 11 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公布《探索抑鬱症防治特色服務工作方案》。各個高中及高等院校將抑鬱症篩查納入學生健康體檢內容,對測評結果異常的學生給予重點關注;將孕產期抑鬱症篩查納入常規孕檢和產後訪視流程中。各個高中及高等院校將抑鬱症篩查納入學生健康體檢內容,建立學生心理健康檔案,評估學生心理健康狀況。
針對孕產婦,將孕產期抑鬱症篩查納入常規孕檢和產後訪視流程中,由經過培訓的醫務人員或社工進行孕期和產後抑鬱的篩查追蹤。
來源:北京日報客戶端
3. 科技部查處一批論文造假案,有醫院科室主任被解聘
科技部網站16日發布《關於論文造假等違規案件查處結果的通報》,披露了九起違規案件處理結果。論文造假、觸目驚心!對於案件涉及的論文買賣、代寫代投第三方相關線索,科技部將按規定移送有關部門依法嚴厲打擊。
其中,關於「南京醫科大學附屬蘇州醫院王X購買論文問題」查處結果為,南京醫科大學對王X予以解聘,免去其腎內科主任,撤銷其腎內科黨支部書記,追回引進人才經費,取消其申報科技計劃項目、獎勵資格5年。
來源:澎湃新聞
4. 中疾控發布中國幽門螺桿菌耐藥地圖,推進精準治療
由於對一線多種抗生素耐藥率高、沒有耐藥性檢測數據支持等原因,幽門螺桿菌感染根除治療成功率低,為推進我國幽門螺桿菌精準治療,中國疾控中心傳染病預防控制所 9月12 日發布了中國幽門螺桿菌耐藥地圖。中國疾控中心傳染病預防控制所副所長、項目總體負責人張建中研究員介紹,中國幽門螺桿菌耐藥地圖將動態反映我國不同地區、不同人群感染幽門螺桿菌的抗生素敏感譜及變化情況,有效提升人群治療的根除率並顯著減少因抗生素濫用所造成的耐藥問題。
來源:新華社
5. 中疾控緊急發文:流感疫苗最佳接種時間已到,3類人優先
2020年逢特殊時期,接種流感疫苗變得更為重要。9月11日,中國疾控中心組織發布特急文件《中國流感疫苗預防接種技術指南(2020-2021)》(《指南》)。
《指南》指出,秋冬季是呼吸道疾病高發季節,流感和新冠肺炎症狀相似,普通人難以辨別,去醫院診治又存在交叉風險,因此今年秋冬及早預防流感發生變得異常重要。《指南》推薦醫務人員、養老機構等人群聚集場所脆弱人群及員工、重點場所人群(如託幼機構),其他流感高風險人群(包括60歲及以上的居家老年人、6月齡—5歲兒童等)為優先接種人群。
來源:掌上醫訊
6. 李紅良被武大免職,辭任基礎醫學院院長,曾被饒毅質疑造假
據媒體報導,此前曾被質疑學術不端的武漢大學基礎醫學院院長李紅良已被免去模式動物研究所所長和模式動物協同創新中心主任職務,並主動辭任基礎醫學院院長一職。此前,李紅良曾因學術造假風波多次出現在公眾視野。
根據武漢大學基礎醫學院披露的信息,李紅良自2015年起在武漢大學任職,歷任武漢大學動物實驗中心/A3實驗室主任、武漢大學人民醫院心血管病研究所副所長、武漢大學人民醫院心血管內科教授、博士生導師、武漢大學模式動物研究所所長,並於2017年開始擔任武漢大學基礎醫學院院長。
來源:騰訊網
醫學前沿
1. Cell:李蘭娟/李賽首次解析新冠病毒完整分子結構
2020年9月14日,浙江大學傳染病診治國家重點實驗室李蘭娟院士、清華大學生科院李賽研究員合作在國際頂尖學術期刊Cell雜誌發表研究論文。該研究非常詳細地描繪了新冠病毒的完整結構,揭示了新冠病毒是如何在直徑僅80 nm的內腔中堆積30 kb長的RNA基因組。
該研究還構建了迄今為止新冠病毒最大的冷凍電子斷層掃描(cryo-ET)數據集。也為將來的完整病毒分子動力學模擬、3D列印,以及教育或公共媒體提供了全新的模型。
來源:Bio生物世界
2. 溼疹治療的曙光!福奇領導的科學家團隊用益生菌療法改善了兒童溼疹
9月10日凌晨,發表在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上的一項新研究中,由美國首席傳染病專家福奇研究所領導的研究團隊發現,一種旨在改變皮膚微生物組的實驗性治療方法,可以安全地降低溼疹的嚴重程度,減少了類固醇的使用,提高了3歲以上兒童的生活質量,並且在治療停止後,這些改善持續了長達8個月。
福奇博士說:「溼疹會讓孩子們發癢、疼痛並分散注意力,對整個家庭來說也是非常有影響的。早期的發現已表明,R.黏膜療法可以幫助一些兒童減輕溼疹症狀和日常護理負擔。」
來源:中國生物技術網
3. 食用橄欖油、堅果和魚類,可顯著改善血管內皮恢復穩態和再生
近日,來自西班牙科爾多瓦大學和美國塔夫茨大學醫學院的研究人員在PLOS Medicine上發表研究成果。該研究發現,與低脂飲食相比,地中海飲食(食用橄欖油、堅果和魚類等)能更好地調節冠心病患者血管內皮的恢復和穩態平衡,增強再生內皮細胞的能力,進而可能會改善動脈粥樣硬化,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復發率。
研究人員發現,地中海飲食幹預後人群的膽固醇水平更高,而空腹血糖水平和高敏C反應蛋白水平降低。與基線期相比,地中海飲食組患者的血流介導的血管擴張(FMD)均增加,同時也顯著高於低脂飲食組患者 。
來源:生物探索
4. 顯著改善動脈硬化,研究揭秘高純度魚油成分藥物「護心」機制
近日,EVAPORATE研究最終結果正式公布,通過動脈斑塊改善的有力證據支持了Vascepa的心血管益處。研究結果在歐洲心臟病學會(ESC)2020 年會和ESC期刊《歐洲心臟雜誌》同步發表。美哈佛大學Christopher Cannon教授點評表示,這項試驗結果提供了「動脈斑塊特徵的重要機制數據」。此前,Vascepa降低心血管風險的藥理機制尚未完全闡明。
魚油成分藥物Vascepa是源於天然魚油成分ω-3脂肪酸,先後獲得美國FDA批准,用於降低甘油三酯水平,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等。
來源:醫學新視點
5. 與衰老和疾病相關的「端粒長度」研究獲重大突破
端粒已被認為是人類衰老和疾病的重要生物標誌物。9月11日,發表在Science上的一項新研究中,來自美國芝加哥大學領導的研究團隊對近1000名遺體捐贈者的25種不同人體組織的端粒長度進行了檢測。結果表明,全血端粒長度可以作為其他組織中端粒長度的替代物。該研究進一步支持了已有的端粒長度與衰老和疾病之間關係的研究。
正常衰老與端粒縮短有關,而端粒縮短與死亡率和與年齡相關疾病有關。但端粒縮短、衰老和疾病之間的關係尚未完全釐清,部分原因是科學家們還沒能完全了解端粒在不同組織類型之間的變化差異。
來源:中國生物技術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