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科室主任因論文造假被解聘;中國幽門螺桿菌耐藥地圖發布...

2020-11-20 騰訊網

投稿發送至RP@high-med.com

應聘全職及兼職編輯,發送簡歷至

chenlf@high-med.com

醫療政策與醫聲醫事

1. 張文宏首次改口:新冠疫情防治出現曙光!

在過去的抗疫時間裡,張文宏醫生曾經多次表示,面對新冠肺炎的肆虐,我們全人類要做好長期抗疫的準備。在講述國內疫情情況的時候,張文宏醫生也一再強調,提醒大家做好秋冬季節新冠肺炎捲土重來的準備。9月17日,張文宏醫生首次改口,在其微博上發文表示:抗擊新冠肺炎的戰爭出現轉機了,「曙光乍現」。

張文宏表示:近日,世界疫情看似無邊蔓延,峰值至今未至,其實曙光已現。如果你相信張文宏醫生的專業能力,更重要的是如果你相信他的人品。那麼,來,吃了張文宏醫生給出的這顆「定心丸」。我們可以稍稍鬆口氣了。

來源:江淮醫學

2. 孕產期抑鬱症篩查納入常規孕檢,抑鬱症篩查納入學生體檢

9 月 11 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公布《探索抑鬱症防治特色服務工作方案》。各個高中及高等院校將抑鬱症篩查納入學生健康體檢內容,對測評結果異常的學生給予重點關注;將孕產期抑鬱症篩查納入常規孕檢和產後訪視流程中。各個高中及高等院校將抑鬱症篩查納入學生健康體檢內容,建立學生心理健康檔案,評估學生心理健康狀況。

針對孕產婦,將孕產期抑鬱症篩查納入常規孕檢和產後訪視流程中,由經過培訓的醫務人員或社工進行孕期和產後抑鬱的篩查追蹤。

來源:北京日報客戶端

3. 科技部查處一批論文造假案,有醫院科室主任被解聘

科技部網站16日發布《關於論文造假等違規案件查處結果的通報》,披露了九起違規案件處理結果。論文造假、觸目驚心!對於案件涉及的論文買賣、代寫代投第三方相關線索,科技部將按規定移送有關部門依法嚴厲打擊。

其中,關於「南京醫科大學附屬蘇州醫院王X購買論文問題」查處結果為,南京醫科大學對王X予以解聘,免去其腎內科主任,撤銷其腎內科黨支部書記,追回引進人才經費,取消其申報科技計劃項目、獎勵資格5年。

來源:澎湃新聞

4. 中疾控發布中國幽門螺桿菌耐藥地圖,推進精準治療

由於對一線多種抗生素耐藥率高、沒有耐藥性檢測數據支持等原因,幽門螺桿菌感染根除治療成功率低,為推進我國幽門螺桿菌精準治療,中國疾控中心傳染病預防控制所 9月12 日發布了中國幽門螺桿菌耐藥地圖。中國疾控中心傳染病預防控制所副所長、項目總體負責人張建中研究員介紹,中國幽門螺桿菌耐藥地圖將動態反映我國不同地區、不同人群感染幽門螺桿菌的抗生素敏感譜及變化情況,有效提升人群治療的根除率並顯著減少因抗生素濫用所造成的耐藥問題。

來源:新華社

5. 中疾控緊急發文:流感疫苗最佳接種時間已到,3類人優先

2020年逢特殊時期,接種流感疫苗變得更為重要。9月11日,中國疾控中心組織發布特急文件《中國流感疫苗預防接種技術指南(2020-2021)》(《指南》)。

《指南》指出,秋冬季是呼吸道疾病高發季節,流感和新冠肺炎症狀相似,普通人難以辨別,去醫院診治又存在交叉風險,因此今年秋冬及早預防流感發生變得異常重要。《指南》推薦醫務人員、養老機構等人群聚集場所脆弱人群及員工、重點場所人群(如託幼機構),其他流感高風險人群(包括60歲及以上的居家老年人、6月齡—5歲兒童等)為優先接種人群。

來源:掌上醫訊

6. 李紅良被武大免職,辭任基礎醫學院院長,曾被饒毅質疑造假

據媒體報導,此前曾被質疑學術不端的武漢大學基礎醫學院院長李紅良已被免去模式動物研究所所長和模式動物協同創新中心主任職務,並主動辭任基礎醫學院院長一職。此前,李紅良曾因學術造假風波多次出現在公眾視野。

根據武漢大學基礎醫學院披露的信息,李紅良自2015年起在武漢大學任職,歷任武漢大學動物實驗中心/A3實驗室主任、武漢大學人民醫院心血管病研究所副所長、武漢大學人民醫院心血管內科教授、博士生導師、武漢大學模式動物研究所所長,並於2017年開始擔任武漢大學基礎醫學院院長。

來源:騰訊網

醫學前沿

1. Cell:李蘭娟/李賽首次解析新冠病毒完整分子結構

2020年9月14日,浙江大學傳染病診治國家重點實驗室李蘭娟院士、清華大學生科院李賽研究員合作在國際頂尖學術期刊Cell雜誌發表研究論文。該研究非常詳細地描繪了新冠病毒的完整結構,揭示了新冠病毒是如何在直徑僅80 nm的內腔中堆積30 kb長的RNA基因組。

該研究還構建了迄今為止新冠病毒最大的冷凍電子斷層掃描(cryo-ET)數據集。也為將來的完整病毒分子動力學模擬、3D列印,以及教育或公共媒體提供了全新的模型。

來源:Bio生物世界

2. 溼疹治療的曙光!福奇領導的科學家團隊用益生菌療法改善了兒童溼疹

9月10日凌晨,發表在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上的一項新研究中,由美國首席傳染病專家福奇研究所領導的研究團隊發現,一種旨在改變皮膚微生物組的實驗性治療方法,可以安全地降低溼疹的嚴重程度,減少了類固醇的使用,提高了3歲以上兒童的生活質量,並且在治療停止後,這些改善持續了長達8個月。

福奇博士說:「溼疹會讓孩子們發癢、疼痛並分散注意力,對整個家庭來說也是非常有影響的。早期的發現已表明,R.黏膜療法可以幫助一些兒童減輕溼疹症狀和日常護理負擔。」

來源:中國生物技術網

3. 食用橄欖油、堅果和魚類,可顯著改善血管內皮恢復穩態和再生

近日,來自西班牙科爾多瓦大學和美國塔夫茨大學醫學院的研究人員在PLOS Medicine上發表研究成果。該研究發現,與低脂飲食相比,地中海飲食(食用橄欖油、堅果和魚類等)能更好地調節冠心病患者血管內皮的恢復和穩態平衡,增強再生內皮細胞的能力,進而可能會改善動脈粥樣硬化,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復發率。

研究人員發現,地中海飲食幹預後人群的膽固醇水平更高,而空腹血糖水平和高敏C反應蛋白水平降低。與基線期相比,地中海飲食組患者的血流介導的血管擴張(FMD)均增加,同時也顯著高於低脂飲食組患者 。

來源:生物探索

4. 顯著改善動脈硬化,研究揭秘高純度魚油成分藥物「護心」機制

近日,EVAPORATE研究最終結果正式公布,通過動脈斑塊改善的有力證據支持了Vascepa的心血管益處。研究結果在歐洲心臟病學會(ESC)2020 年會和ESC期刊《歐洲心臟雜誌》同步發表。美哈佛大學Christopher Cannon教授點評表示,這項試驗結果提供了「動脈斑塊特徵的重要機制數據」。此前,Vascepa降低心血管風險的藥理機制尚未完全闡明。

魚油成分藥物Vascepa是源於天然魚油成分ω-3脂肪酸,先後獲得美國FDA批准,用於降低甘油三酯水平,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等。

來源:醫學新視點

5. 與衰老和疾病相關的「端粒長度」研究獲重大突破

端粒已被認為是人類衰老和疾病的重要生物標誌物。9月11日,發表在Science上的一項新研究中,來自美國芝加哥大學領導的研究團隊對近1000名遺體捐贈者的25種不同人體組織的端粒長度進行了檢測。結果表明,全血端粒長度可以作為其他組織中端粒長度的替代物。該研究進一步支持了已有的端粒長度與衰老和疾病之間關係的研究。

正常衰老與端粒縮短有關,而端粒縮短與死亡率和與年齡相關疾病有關。但端粒縮短、衰老和疾病之間的關係尚未完全釐清,部分原因是科學家們還沒能完全了解端粒在不同組織類型之間的變化差異。

來源:中國生物技術網

相關焦點

  • 「直播預告」怎樣讓幽門螺桿菌遠離你的胃
    客家新聞網訊 記者黃梓倩 張磊報導:近日,南京一男子感染幽門螺桿菌致全家被傳染,引發社會熱議。幽門螺桿菌是什麼?如何防治?它與消化道疾病有何關係?12月25日16時,《名醫直播室》第22期節目將邀請贛南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消化內科主任黃才斌做客演播室,為網友帶來「幽門螺桿菌與消化道疾病」科普知識。屆時,廣大網友可通過客家新聞網PC端首頁,或在「贛州發布」「客家新聞網」「贛南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微信公眾號的對話框中發送關鍵詞「直播」,即可觀看直播。黃才斌正在為患者診斷病情。
  • 被幽門螺桿菌盯上的胃,到底會怎麼樣?讓我來告訴你
    前兩天,幽門螺桿菌又雙叒叕上了熱搜……  不得不說,它可真是個招人眼球的小菌菌。    10、腸上皮化生:  主要位於幽門胃竇部,也可見於Hp除菌後的胃黏膜。  11、地圖樣發紅:  是Hp除菌治療後出現的特徵性表現,多界限清晰,稍稍凹陷。大小比胃上部的點狀發紅稍大,活檢病理多可見腸上皮化生。
  • 幽門螺桿菌能根治嗎?「四聯療法」,關鍵在於:如何選擇抗生素!
    什麼是幽門螺桿菌?它對人體有哪些危害?幽門螺桿菌,簡稱Hp,是一種定植在胃黏膜上的革蘭氏陰性微需氧菌,是誘發消化性潰瘍、慢性胃炎、胃黏膜相關淋巴組織、十二指腸潰瘍的主要致病因素,一旦感染Hp以後,如果不及時的治療,幾乎一生都處於持續感染的狀態下;因此,一定要積極防治。
  • 我國超一半人感染幽門螺桿菌,分餐制應該普及嗎?
    我國超一半人感染幽門螺桿菌,分餐制應該普及嗎? [山東省立醫院李洪光] 中國人的親情與人情,好像只有在餐桌上才能最淋漓盡致地體現出來。
  • 我國超一半人感染幽門螺桿菌 做好預防是關鍵
    幽門螺桿菌是一種對生長條件很苛刻的細菌,一旦被感染了很容易出現胃炎、消化道潰病等疾病。這些幽門螺桿菌病最嚴重的後果就是發展成胃癌,這種癌症可是惡性腫瘤之一,日常生活中十分常見。在癌症死亡率排行榜中,高居第二位。所以說,日常要做好預防措施,避免被幽門螺桿菌感染。
  • 37歲高管,幽門螺桿菌從1045降到6,坦言方法很簡單,殺菌又養胃
    37歲的王某是一家房地產公司的高管,工作強度很大,熬夜加班、三餐不定時是常有的事情,他們公司每年都有員工體檢,今年拿到體檢單的時候王某嚇到了,查出幽門螺桿菌(HP)陽性,且指數超高1045+。領導建議到醫院做個胃鏡檢測!什麼是幽門螺桿菌?
  • 口腔有異味 婦兒醫院查出元兇「幽門螺桿菌」
    (來源:青島婦兒醫院) 近日,王女士所在公司組織員工在青島婦兒醫院體檢中心進行年度健康查體,體檢報告提示:王女士的幽門螺桿菌檢查結果陽性!
  • 為什麼要根除幽門螺桿菌?
    有的時候我們肚子不舒服去醫院檢查,醫生也會建議做這個檢查,究竟是為什麼呢?「呼氣試驗」這個項目非常簡單,目的就是要看一下我們胃裡面到底有沒有幽門螺桿菌。它是一種非常常見的細菌,特別是在我們中國人裡面,平均感染率超過六成。其實科學家很早就開始關注幽門螺桿菌感染與胃癌發病風險的關係。
  • 根除幽門螺桿菌會傷身體?關於幽門螺桿菌,你一定要知道的10大真相
    全球幽門螺桿菌研究權威、美國的Graham DY教授指出:唯一好的幽門螺桿菌就是死的幽門螺桿菌,意即「所有活的幽門螺桿菌都是有害的」。  《幽門螺桿菌胃炎京都全球共識,2015》也強調:「建議治療所有幽門螺桿菌感染者,除非有抗衡因素」。
  • 胃的最大敵人,具有傳染性,一種藥殺不死,與眾不同的幽門螺桿菌
    隨著健康知識的普及,對於幽門螺桿菌這一名稱,很多人已不再陌生,都知道它可以引起胃病,是致胃癌的高危因素。讓我們更細緻地了解下它,幽門螺桿菌是一種螺旋形、微厭氧對生長條件要求十分苛刻的細菌,但就是這麼一種細菌,卻成為胃中唯一長期生存的微生物。
  • 幽門螺桿菌死敵是什麼?吃大蒜、喝蜂蜜、丁香茶能殺幽門螺桿菌嗎
    大家好,我是葉醫生:本文是百家號幽門螺桿菌科普專欄科普第7篇,本專欄針對幽門螺桿菌和導致胃病的聯繫的科普文章大概有10篇左右,主要解答大家對於幽門螺杆據導致胃病的焦慮以及導致癌前病變的誤區。教大家如何根除幽門螺桿菌以及要如何科學預防與治療。
  • 胃鏡檢查幽門螺桿菌結果陰性,是否還需要做C13呼氣試驗?
    醫不自醫,我想還是去醫院看看吧。別幽門螺桿菌感染了,或者其它問題了。去醫院離家最近的是閔行區中心醫院,是一家二甲醫院,很方便,醫療水平也不錯。我提前約了一個消化科的號。夜裡12點以後就不吃東西了,早上也沒有進食。我怕堵車,一大早就出門去了醫院。消化科的許多檢查需要早上空腹,有的人沒有這方面常識,經常又多跑了一趟。
  • 幽門螺桿菌是「壞細菌」嗎?感染了幽門螺桿菌,會傳染給家人嗎?
    說起幽門螺桿菌,相信許多人都不陌生。 根據流行病學調查數據,幽門螺桿菌在我國的感染率超過了50%,它的感染與地域、種族和經濟條件等密切相關。
  • 幽門螺桿菌感染我國8億人,不想去醫院檢查,看看有沒有3種症狀
    後來在2017年,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下屬的國家癌症研究機構在公布致癌名單中,幽門螺桿菌便是了1類致癌物的一員,和大家熟知的菸草、酒精、黃麴黴毒素都是同等級別。  目前,據世界衛生組織的調查發現,在全世界中我國人感染幽門螺桿菌概率最高,甚至能達到59%,按照我國目前的人口來說,將近有8億人感染了幽門螺桿菌。  於是人們開始擔心,這種細菌到底會不會找上自己,怎麼幹什麼都覺得不安全了。如果你不想去醫院檢查,看看有沒有幾種症狀,多半是受感染了。
  • 什麼是幽門螺桿菌?快看看你是否也感染了
    這個討論的「主角」正是幽門螺桿菌,在我國幽門螺桿菌的平均感染率已經達到了59%。這就意味著,每兩個人中可能就有一個攜帶者。什麼是幽門螺桿菌?為什麼幽門螺桿菌感染率這麼高?感染幽門螺桿菌有哪些症狀和危害?今天,長沙東大肛腸醫院胃腸科醫師餘仁貴帶大家一起來了解下。幽門螺桿菌是何方妖孽?
  • 幽門螺桿菌要不要趕盡殺絕
    北京協和醫院消化內科主任 楊愛明 □主治醫師 嚴雪敏幽門螺桿菌(Hp)是人類消化性潰瘍的主要致病因素,此外,它還可能導致胃癌或胃淋巴瘤的發生,這讓人們認為,幽門螺桿菌是個「壞細菌」,發現就應該根除。結合專家共識,我們建議以下6種情況根除幽門螺桿菌:1.明確的消化性潰瘍;2.胃淋巴瘤;3.胃癌;4.胃大部切除術後;5.長期服用鎮痛藥、計劃長期服用阿司匹林;6.患有不明原因的血液病。對於多次根除Hp未成功的患者,應該回想下自己的生活是否健康?是否規律服用了正規藥物?周圍親密接觸人群中是否有Hp的感染者?有時,患者被感染的是耐藥菌,可能是反覆根除效果不好的原因之一。
  • 熱搜「我國超一半人感染幽門螺桿菌!」,這個菌為啥對國人情有獨鍾...
    近日的熱搜「我國超一半人感染幽門螺桿菌!」沸了。說到這個「幽門螺桿菌」,江江和蘇蘇真的講過很多次了,今天就蹭個熱度,我們再翻出一篇舊文,來一起聊個「幽門螺旋桿菌」吧!
  • 看幽門螺桿菌「前世」與「今生」
    「《醫師報》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友誼醫院消化中心 張澍田 程芮 ,幽門螺桿菌感染幹預要權衡利弊 或許將Hp的治療從消滅轉為預防,才是更理想的治療方式;北京大學第一醫院消化內科 吳婷 王化虹,潰瘍性結腸炎的心身問題;中日友好醫院消化科 姚樹坤 魏薇,系統醫學引導下的功能性胃腸病
  • 小雪感染幽門螺桿菌,嘴裡臭烘烘,被男友拒絕親熱
    看了消化科才知道,原來小雪口臭的根源,是因為感染了一種細菌,那就是幽門螺桿菌。幽門螺桿菌很特殊,它是唯一可以在胃裡存活下來的一種細菌,可以衝破胃強大的保護屏障,在胃酸的環境下繁殖生長。當幽門螺桿菌數量越來越多,對胃的破壞力就越來越強,會直接導致胃黏膜損傷,誘發胃炎、胃潰瘍等問題。
  • 感染幽門螺桿菌,要不要治?得了就等於胃癌?看完這6條真相了
    近日,南京一男子胃痛不舒服,到醫院檢查發現感染幽門螺桿菌。  可怕的是,醫生讓男子家人也到醫院檢查,發現全家人都中招了。  幽門螺桿菌到底是個什麼小東西?感染性這麼強?  幽門螺桿菌是一種螺旋形、微厭氧,寄生在胃裡的細菌,是目前所知能夠在人胃強酸環境中生存的唯一微生物,它還有個高級的英文名叫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