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21 17:0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您是張先生吧,請跟我們走一趟」。開完庭的張先生剛在庭審筆錄上籤完字,西城法院執行法官呂祥便帶著三名法警推門進了法庭。面對突然到訪的執行幹警,張先生臉上一陣詫異,但他很快恢復平靜,似乎對執行人員的到來並不意外。可當執行法官說明來意,提出要傳喚他到執行局時,張先生開始拖慢了腳步。
「薄情」父親 拒付撫養費四年
丹女士與張先生系高中同學,1988年相識,1994年雙方登記結婚。2000年3月生育一女。婚後初期兩人感情尚好,後來卻因生活瑣事矛盾衝突不斷。2012年張先生搬離家中,分居期間女兒隨丹女士生活,自2014年起,張先生便開始拖欠撫養費。2019年,丹女士將其訴至西城法院。西城法院經審查作出準予離婚的判決,同時判定張先生應給付丹女士2014年1月至2018年3月期間的子女撫養費近17萬元。判決生效後,張先生始終拒絕支付撫養費,直到今年1月,經過身邊朋友勸說,為了自己和女兒的生計,丹女士終於決定向西城法院申請強制執行。「這麼多年,他撇下孩子不聞不問。離婚時說的撫養費一分錢都沒給,之後就不知所蹤。」說起前夫,丹女士既傷心又氣憤。
被執行人現身法庭 結束即被傳喚
沉浸於新生活的張先生將自己的承諾拋之腦後,不僅沒有給付女兒的撫養費,對執行法官也避而不見。承辦法官呂祥對其財產狀況進行全面調查,也均因張先生名下無財產而擱淺。近日,呂祥法官收到申請執行人丹女士提供的線索,被執行人張先生因另案將在西城法院第二辦公區開庭。呂祥法官通過法院系統查詢張先生關聯案件,確認線索無誤後,立即組織人員於開庭當日前往庭審現場,隨後出現故事開頭的一幕。
面對司法拘留 慌忙秒求履行
被傳喚至執行局後,呂祥法官從親情角度出發,對張先生進行一番勸說教育。「夫妻雙方雖已離婚,但與孩子的親情和血緣聯繫並不因此消滅,作為父親理應承擔起養育的責任和義務,而不是通過法院強制執行,增加雙方之間感情的裂痕。」由於對前妻充滿怨恨,執行法官的勸說並未打開張先生的心結,其依舊企圖拖延履行,「孩子她媽要求撫養孩子,她就應該自己承擔撫養費!」見張先生態度強硬,呂祥法官當即決定對其採取強制拘留措施,張先生這下才慌亂起來,主動承認錯誤,當場通知親屬將近17萬元撫養費交到了法院帳戶。
法官提醒:夫妻雙方離婚 並非「再無瓜葛」
近年來,隨著離婚案件的增加,索要子女撫養費糾紛也呈上升趨勢。父母對子女有撫養教育的義務;父母不履行撫養義務時,未成年的或不能獨立生活的子女,有要求父母付給撫養費的權利。除法律另有規定外,父母對未成年子女的撫養義務並不因離婚而免除。
—— END ——
| 供稿:林然金 |
| 供圖:林然金 |
原標題:《當庭審結束,他看到了等候多時的執行法官······》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