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裡有一張照片:鮮豔的五星紅旗為背景,59名玩主佩戴口罩的頭像拼成一顆大大的愛心,愛心上面兩行醒目的黃色大字:「武漢加油!中國加油!」下面也是兩行字,一行「我們在一起」,一行落款「德陽晚報副刊玩主部落」。
這張特殊時候隔空組成的大合影,承載著祈禱、鼓勵、期待、祝福,無論是露在口罩外面的眼睛還是掩藏在口罩下面的臉,無不傳遞著一個信息:我們在一起,牽掛勝過任何言語。
這張照片背後的故事簡單卻溫暖而感人。自從2019年底在武漢發現首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病例以來,病毒來勢洶洶,每天官方發布的數字讓人倍感揪心。武漢封城,全國各地陸續封路、封小區,一個個醫療小分隊朝著武漢逆行,一車車愛心蔬菜、防護物資朝著江城進發……「戴口罩、不出門」已經成為使用頻率最高的語言。
凱城的燈又亮了,高掛的紅燈籠,閃爍的霓虹燈,把小城裝扮得分外漂亮。我想要記錄下特殊時期我深愛著的這座小城的模樣。2月1日晚飯後,戴上口罩,背著相機,我在零星的小雨中獨自駕車出發。穿行一城燈光,穿行冰冷的橋頭、街頭。從凱江一橋到凱江十橋,從北塔到南塔,從經濟開發區到南北幹道……凱城夜景靜謐而美麗,卻無人觀賞,大家都用呆在家裡的方式朝著同一個方向比心,只留我一個人在風雨中讓思緒隨燈光飄遠……
回到家中,獨倚窗前,望著滿城清冷的燈光,我柔腸百結。想起網上有人說2020.02.02.20.20是非常特殊的時刻,值得拍照紀念。我想:在這命運多舛的庚子年,如果在同一個地方連拍三天是不是更有意思呢?20:20分,我在窗戶上拍了一張照片,發在玩主部落群,並配上文字:「世界如此美好,明天同一時間繼續。」筐筐突然提出:「明天我們來拍一個部落合影。」燃燃立即接上:「不許出門,難道你想頂風作案?」筐筐腦洞大開,說大家拍照片傳群裡然後組合成一張照片。眾玩主紛紛響應。特殊時期特殊日子肯定更有特殊紀念意義,德陽著名攝影師趙培源也出來冒泡了,我鬥膽提出請他來完成照片組合的任務,他滿口答應。說幹就敢,筐筐發出集體照網絡接龍,燃燃立即跟上,我當然不願落後,後面接龍的人越來越多,馮再光老師更給力,直接上出在家拉小提琴的照片。2月2日,一張張照片傳到群裡,我主動接下收集整理照片的任務。一時間,加好友的申請倍增,有的朋友生怕漏掉來自己,一定要單微私發。連遠的重慶的東黎、王姑娘也參與了進來。有人為了自拍一張效果好的照片換了多處場景、有人請家人當起臨時攝影師、有人為戴什麼樣的口罩而糾結、也有不懂傳原圖的人謙虛地在群裡請教,甚至有人一口氣發給我七八張照片讓我挑選……從早上到傍晚,我的微信不時跳出對話窗口,不時有人傳照片、換照片,詢問情況。
各方消息不斷傳來,德陽昨天新增病例三人,確診人數達到十人,各小區開始憑通行證出入。部落裡的氣氛悄悄有了變化,發出來的文字也多與抗疫有關,多了一份力量少了一份風花雪月,這更讓我感受到了一張張照片的特殊含義。按照接龍順序我把玩主傳來的59張照片一張張重新命名、打包,發給了趙培源老師。擔心趙老師事情太多,等合照需要一定時間,我又同時把照片發給電腦高手的朋友,請他們根據的我理解組合成一顆愛心為武漢加油。
2月3日中午,朋友組合的照片初級版出來了,2月4日,趙培源老師組合的高清版出來了,兩個版本都值得珍藏,一時間,朋友圈被部落集體照刷爆了,每個人在發朋友圈的時候都配上了深情款款的文字,讓人忍不住一次次淚目。甚至有朋友私信給我,說很遺憾沒有參加這麼有意義的活動。
這張特殊的部落集體照就這樣存在了手機裡、發在了朋友圈、刻在了心底,潮溼著一個安靜的春天。
發表於《德陽日報·縱目文化專刊》2020.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