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總說選擇比努力重要,但是在梁家輝這裡,恰恰相反,在他大半生的歲月中,他的很多次選擇都不被看好,但是梁家輝卻不在乎別人怎麼看,對於自己的選擇,他從不後悔。就像每一種食物 」都有它獨特的味道,不要聚焦於它的普通,而就此忽略了它本身的精彩「,生活中的每個人亦是如此,我們不要看輕自己眼下的價格,而要努力拔節,活出本身的價值,每個人的生命都有精彩綻放的權利。
在香港影壇,與許多同時代的天王巨星一樣,梁家輝的演藝生涯也起始於TVB,他是史上最年輕的影帝不僅拿過短跑冠軍,還擺過地攤,他的一生堪稱傳奇。
梁家輝1958年出生於香港,從小便瘋狂迷戀李小龍,每天下課便去九龍塘李小龍家門口看他,直到有一次李小龍看到他,笑問道:要不要和我一起去跑步?他馬上興奮地跟著李小龍,但李小龍的速度哪能是他能跟上的,不一會就把李小龍跟丟了。從那以後梁家輝便開始練習跑步功夫不負有心人,終於在香港雅美佳運動會上打破當時100米的記錄,獲得冠軍,這件事對梁家輝的影響很大,那時的他夢想便是一名運動員,但是後來因為身體各方面原因才放棄。
8歲前,被在電影院工作的母親帶在身邊,為方便看管就放在放映機那束光底下看電影,像極了《天堂電影院》裡的小男孩。天命之年,幡悟走哪一條路還真似是註定在命裡,因此至今仍把表演看得很重。他不喜歡離自己近的角色,儘量嘗試呈現那些不存在於自己身體之內的個性、性格,「就像去一個完全未知的地方,就像是一種釋放」。
梁家輝年輕的時候還參加過無線電視培訓,在陪同學考TVB訓練班時,發生戲劇性的一幕,梁家輝成功考上但是同學卻被落選,當時與劉德華是同學,他們倆人的到來對TVB說只不過多了兩個龍套角色而已,後來兩人演《千王群英會》,劇中梁家輝只有一句臺詞:是,龍哥,當時兩人為了能夠在熒幕前彰顯獨特,便私自加戲,結果可想而知被導演現場大罵。從培訓班畢業後,梁家輝卻放棄與TVB籤約,年少有志的他,覺得TVB的合約太長,限制了自由也看不到未來的路,選擇的代價是慘痛的,劉德華被TVB籤約後,被捧紅成無線五虎中的一員,發展迅速,如日中天。
而那時的梁家輝轉入出版行業,畢業於香港理工大學設計的他,便開始自己創辦雜誌,從文字到排版校隊,都親力親為,畢竟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這本名為《LaBouche》只出了一期便停刊,雖然命運如此捉弄他,但是梁家輝卻毫不後悔,因為這次選擇是成功的伏筆,梁家輝真正的演藝生涯也正是由這本雜誌而來。
借著雜誌《La Bouche》採訪的機會,梁家輝意外認識了李殿馨,兩人陷入愛河。當然,他還不知道這位女星的父親就是大名鼎鼎的導演李翰祥。那時李翰祥正為拍攝《垂簾聽政》和《火燒圓明園》的角色苦惱,看到梁家輝便一眼相中。
就這樣梁家輝主演了人生中的第一部劇《火燒圓明園》,憑藉梁家輝在劇中出色的表現,李翰祥又讓他出演了《垂簾聽政》,在劇中還是飾演鹹豐皇帝,不過令人沒想到的是梁家輝憑藉這部劇拿到了他人生中的第一座金像獎,那時他才26歲,成為這個獎項史上最年輕的影帝。
正當大家都覺得此後梁家輝前途光明的時候,臺灣的一紙禁令,在大陸拍攝的香港演員,在臺灣一律不準上映,讓他又面臨人生的第二次選擇,而臺灣又是香港最大的市場也是最大的投資方,這讓事業剛剛起步的梁家輝陷入谷底。不過事情還是有轉機,只要梁家輝願意籤署「悔過書」,那麼所謂的禁令便可以解除,對很多人來說形式上的悔過書並不能代表什麼,但是梁家輝卻拒絕。這份所謂的「堅持」讓他接下來的一整年無戲可拍。雖被封殺,但是日子總要過,為了生存,梁家輝便去擺地攤,販賣自製的皮質首飾,也經常被警察追逐、驅趕,正是這段時間的沉澱,讓梁家輝深刻的感受到人世間的人情百態,同時為他後來出演的角色奠定了經驗和基礎。
這樣的日子一直持續三年,梁家輝遇到了他生命之中最重要的人——江嘉年,患難見真情,江嘉年在他最落魄的時候,不懼封殺的風險,向梁家輝伸出橄欖枝,作為香港電視臺製作人,江嘉年邀請梁家輝出演廣播劇,後來,郎有情妾有意,相處半年後梁家輝便向江嘉年求婚,他們的婚禮也很簡單,那時一貧如洗的梁家輝拿出全身上下8000港幣,買了戒指,吃了飯便結束了。
梁家輝的這種狀態一直持續到3年後,90年代初期,在徐克、周潤發等多名導演和演員共同請求下,梁家輝終於被解除封殺,在那段時間梁家輝瘋狂的接戲,那時的梁家輝被人稱為「梁十三」,因為他在一年的時間裡接拍了十三部戲,一年到頭都沒有好好休息。
從此之後梁家輝的事業蒸蒸日上,和張曼玉主演的《愛在別鄉的季節》獲得金馬影帝、《九二黑玫瑰對黑玫瑰》獲得第二座金像影帝、電影《情人》打破了當時法國的票房紀錄,一舉成為國際巨星。梁家輝一生獲得了太多的榮譽,也正是因為這些榮譽,梁家輝又被稱為「千面影帝」。
對待事業上的成功,梁家輝說自己是普通平凡的人,跟絕大多數男人一樣,不平凡的只是他的角色,並不是梁家輝本人。因此他自己本身也沒有很大的道理,寫專欄引用的都是書裡別人的理論,至於傳統,家教而來的影響,往往是根深蒂固於心。「我出生在普通的香港家庭,父親是會計,母親在成為全職主婦前也做過電影院裡的接線員,家裡沒有太多的規矩,但父母都是非常傳統的人,很多影響潛移默化。比如婚姻是一生一世的,或者,無論遇到什麼困難,夫妻倆都應該一起面對,而不是互相抱怨。」
婚姻中什麼最重要?有人說門當戶對,有人說志同道合,當我們把愛情赤裸裸置身於利益之間,愛情本身就已經失真,我依然相信,在婚姻和愛情中,有些東西比門當戶對更加重要,那就是恩愛,就像梁家輝與江嘉年的愛情一樣,雖然沒有門當戶對,但是卻擁有足夠的愛,門當戶對講究的是利益的勢均力敵,但是愛可以改變這一切。
江嘉年作為影帝的女人,雖然並沒有想像中美麗優雅的模樣,但是情人眼裡出西施,在梁家輝心中都是永遠的「鑽石」,2013年 ,第32屆香港金像獎上,梁家輝憑藉《寒戰》一片第四度成為影帝,在宣布得獎時,他激動的抱住江嘉年親吻,熱淚盈眶。結婚近30年,難得的是兩人依舊恩愛有加,這一幕也是讓許多人落淚。他們用一生詮釋了什麼叫「執子之手與子偕老。梁家輝說:「一對戀人,頭一兩年拍拖,那是戀情;之後的十年八年,是感情;如果三十年後你仍會拉她的手上街,那才是真正的愛情。」說的正是他和江嘉年。
對於南極對梁家輝來說是一直的夢想,2005年12月,梁家輝成為第一個抵達南極的香港藝人,當時媒體爭相報導,轟動一時。在抵達南極的那天,他背對著大家在那片寧靜的世界發了一小時左右呆,腦子裡面一片空白,耳朵裡面也沒有任何聲音,那應該是純淨的力量,南極歸來,北極便不再是他的目標,至於珠穆朗瑪峰,他希望有朝一日站在山腳仰望便足矣,他覺得人生最不該有風景佔盡的念頭。
《麻衣神相》裡說:手骨軟如綿囊者,至富至貴,梁家輝就長了一雙這樣的手,柔弱無骨,仿佛他那些柔弱的角色,他的單薄外形讓人很容易忽略他那些代表正能量的部分,他創造過香港少年短跑記錄,第一個進入內地拍戲的香港演員,被臺灣「封殺」後一度靠擺攤度日,參加南極探險,以及堅持21年的報紙專欄,相繼出版《我對你說》、《尋常筆墨》、《戲言雜記》等三本散文集,他寫了21年,他說:寫作讓我明白一件事,不必是大人物,也有能力令身邊一切變得不一樣,變得更美好。」
這就是真實的梁家輝:除了演戲,人生還有更多天地
他的這些經歷仿佛和演藝圈無關,他做了一名演員,選擇了普通人一樣的愛情,他承擔起了演員的職責,在不同的角色中體味人生,對於選擇,他從未後悔。其實我們每個人都可以活的更完美、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