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年香港電影不論是票房,還是口碑都一落千丈,作為引領香港電影走向輝煌的一眾老戲骨們也為此深感痛心,梁家輝身為其中的一員並沒有得到罵聲,反而讓觀眾覺得是導演,編劇們毀了梁家輝,因為梁家輝在觀眾心中幾近封神。
但梁家輝究竟在人心中留下了角色估計又沒幾人能答上來。因為每一個演員或多或少都有那麼一個角色被人記住,就像《新白娘子傳奇》裡趙雅芝的白娘子,就像《上海灘》裡周潤發的許文強,但梁家輝,他是鹹豐、是林衝、是棋王、是周淮安、是黃藥師、是周朝先、是大D哥……
絕大多數演員都是演的自己,而梁家輝——演的是所有人。
1
當年的梁家輝和劉德華是同一屆的無線電視同學。
拍完戲,劉德華籤約了,梁家輝拿到的,卻是解約合同。演藝事業仿佛到此為止,然而生活還要繼續。
他稱那段經歷就像迷途羔羊,打算各種東西都嘗試一下。離開訓練班後,他做過服裝模特、當過雜誌編輯,還與朋友合辦了一本名為《La Bouche》的時尚雜誌。
就在此時,機緣巧合之下他與李殿馨因拍攝封面相識,上門拜訪才發現她父親是大名鼎鼎的李翰祥。
彼時的李翰祥正在籌備《垂簾聽政》《火燒圓明園》的拍攝工作。這是李翰祥1948年到香港直到結束與邵氏的合同第一次回內地拍戲。
席間,李翰祥讓梁家輝做了焦慮與驚慌的表情,看後問他願不願意跟著去拍戲,他一口答應。
李給了他一沓與鹹豐、慈禧相關的清朝歷史書,到了北京又丟給他劇本。梁家輝以為自己是一個跟班和助手,等他看完劇本,導演讓他去剃頭,剃完頭才知道李翰祥要讓他演鹹豐。
拍《垂簾聽政》時,故宮遊客很少,梁家輝跑遍其中能去的每個角落。有次拍戲,他穿著一身龍袍,站到太和殿外面的城樓上,發現月亮很大,回頭一望,就看到故宮剪影。「我那個時候就想,以前的皇帝,會不會在這個角落看自己的家。」
在李翰祥調教下,電影中的梁家輝儒雅有禮、優柔寡斷,眉宇間流露憂鬱之情,將鹹豐帝患病前後以及臨死前的複雜心態,詮釋得非常到位。
儘管戲份主要集中在前40分鐘,這部電影依然讓他在1984年摘得第三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26歲奪金像影帝,這一紀錄至今無人打破。
《垂簾聽政》拿獎後,臺灣當局不滿梁家輝拍攝大陸的影片,當時臺灣是香港電影當時最大的投資市場,而彼時臺灣與大陸關係微妙,誰去大陸拍戲臺灣見一個封一個。很多香港導演不敢再找梁家輝拍戲,也有些好心的導演勸他寫一份「悔過書」,或許還有挽回的餘地。
梁家輝堅決不寫:「我在自己的祖國拍電影,我悔過什麼?」因此,梁家輝被臺灣市場封殺後,面臨無戲可拍的窘境。
梁家輝整整擺了兩年地攤, 可以說他嘗盡生活艱辛,但就是不道歉。直到現在,梁家輝也沒有為那次拍攝道歉,相反,他越來越覺得香港人是「可悲的」:「在被英國統治了一百多年後,我們都喪失了對家國的認識和觀念。」事業被封殺,與臺灣當局「為敵」,
這才是真實的梁家輝,明辨是非,敢作敢當。
來往攤前的顧客,都對遭遇「低谷」的梁家輝感到惋惜。梁家輝卻置之一笑:「我的人生,沒有低谷。」
這一幕,被一名叫做江嘉年的電視臺製作人看在眼裡。她為梁家輝的自信打動,就回去看了他那兩部電影。看完後,她心緒難平,她找到梁家輝:「你來我這兒做廣播劇的錄製工作吧。」
梁家輝去了電視臺,第一次見到了江嘉年。江嘉年相貌平平,但梁家輝看到她的那刻,「心好像被雷劈了一樣,被她迷住了。
」回到家,梁家輝寫道:「她是個怎樣的女人呢?她是那種——即便我窮困潦倒,但也能夠讓我感覺很放鬆的女人。」
兩年後,兩人準備結婚了。但梁家輝沒錢啊,怎麼辦?
「我用僅有的8000塊港幣,給她買了只戒指,租了一個小飯店的房間,請了幾個要好的朋友,連結婚證都是我自己設計的。我不敢告訴家人,我們沒有婚禮,沒有家人的祝福,我問愛人委不委屈,她說:『我相信你不會讓我委屈的。』」
江嘉年的奮不顧身,讓香港媒體很是感慨。《明報周刊》登出這樣一則新聞:「梁家輝娶了個人人喝彩的老婆。」
很多電影界的人亦是受到感染,這當中,就有李翰祥、爾冬陞、周潤發和徐克。李翰祥和爾冬陞頂著壓力,讓梁家輝回歸電影拍攝;周潤發和徐克斡旋奔走,為梁家輝解除了封殺令。
1987年,梁家輝和周潤發共同出演了《監獄風雲》。電影的最後,梁家輝飾演的廣告設計師等來了刑滿釋放。梁家輝就像廣告設計師,在蟄伏多年後,他終於等來了大放異彩的時刻。
然而梁家輝並沒等來他的高光時刻,取而代之的,是連軸轉地拍戲。「那時候,他有個外號叫『梁十三』。
與此類似的,還有周星馳、劉德華、周潤發,他們一年都可以拍出10部以上的戲。因為在黑社會的槍口下不得不拍。
不拍會怎樣?我們就是沒法想像後果會怎樣。」在黑社會的槍口下。
1992年,法國導演讓·雅克·阿諾邀請梁家輝,去越南拍攝《情人》。梁家輝帶著江嘉年一起去了。一天凌晨,有人突然闖入他們的住所,用槍指著梁家輝,逼他去菲律賓拍戲,並把江嘉年囚禁起來。
面對黑社會,江嘉年的果敢再次展露:「《情人》是一部備受中外關注的片子,拍的好他的名氣會大大提升。你讓他先拍完,再拍你們的,對你們票房肯定是有益無害。」
黑社會認可了江嘉年的說法,就把她放了。再次看到太太,梁家輝緊緊抱住了她,眼淚不停地流。「沒有一個香港影人願意回想那段時間,那是非人生活!」
《情人》大獲成功,它打破了法國電影1990年以來的票房記錄;梁家輝的經歷也成為影史上長盛不衰的話題。
第二年,他憑藉喜劇片《92黑玫瑰對黑玫瑰》,再次獲得金像獎最佳男主角,這比周星馳憑喜劇片獲獎,早了九年。
「梁十三」的經歷,雖然讓梁家輝膽戰心驚、疲於奔命,卻也讓他的舞臺表現越來越收放自如,並開啟了他千人千面的演繹模式,慢慢地走得越來越順暢。
然而,此時的江嘉年卻在生產後因病服用了大量激素,身體開始發福,面容也不復從前。
港媒甚至惡毒地形容她為體態臃腫、面容憔悴的大媽,甚至譏諷二人「不似夫妻,更似母子」。
面對外界看戲和略帶惋惜的眼光,梁家輝卻站出來大方表白:
「我太太年輕時是個漂亮的女孩,現在她在我心目中越來越美了。」
在演藝圈起起伏伏三十多年,他從來沒傳過任何緋聞,只要在外地拍戲,必定會帶上自己的妻子。
在接受採訪時,對外界稱他為「好男人」,梁家輝解釋道:
到我這個年紀,名、利都不算什麼了,我現在更願把精力放在經營家庭上,不能讓它有一點閃失。
而我能夠努力奮鬥到今天的唯一原因,就是當年我對太太發過誓言,今生一定讓她們母女成為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你不欺我少年窮,我不負你糟糠恩。真正的愛情從來不會被時間,被容顏衰老所打敗。因為真正愛你的人,怎麼會忍心給你背叛和難堪。
很顯然梁家輝和江嘉年都做到了。
回看梁家輝的半生,師承李翰祥,又被徐克調教,身上兼具香港傳統文人型導演遺留的風骨氣節與香港新浪潮新導演的獨到眼光和精準表達。在一系列的被選擇與選擇後,電影成了梁家輝的終身事業。
他從80年代走來成長於新藝城、UFO、銀河印象等香港電影公司接連崛起之時,與張國榮、梅豔芳、林青霞、王祖賢、張曼玉等人一同點綴了香港電影繁榮時期的璀璨夜空,也曾穿越香港電影的黯淡與低谷,勾連幾代電影人,成為人們懷思回望時不可略過的人物。
他說:「電影是文化產業,代表了你的國家的文化。」
這個文化包含了文藝、動作、喜劇等諸多類型,他就把自己分解、沉澱,再分別融入到各種類型中去。
《三體》裡有句經典的話:「給歲月以文明,而不是給文明以歲月。」梁家輝也是如此:讓自己融入影史,而不是讓影史記住自己——千人千面,大象無形。像水一樣,入瓶,則為瓶;入杯,則為杯。像草一樣,風動,則隨風擺動;風止,則傲然而立。這,就是梁家輝。
他,不是明星,不是巨星,不是流量王,不是嘉賓藝人。
他,是一個純粹的「演員」。
演員梁家輝身上的每一個器官都可以用來演戲,他從第一部電影便開始這麼做;普通人梁家輝在寫一份劇本,在離世那天才能完結,那便是他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