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已走得太遠,以至於忘了為什麼出發

2021-02-18 央視新聞

1883年的今日,黎巴嫩詩人紀伯倫誕生。在這位與泰戈爾比肩的東方文學大師筆下,沙與沫,淚與笑,愛與美,宛如天籟之音,生命的解答就蘊藏其中。像汲取陽光雨露那樣,讀紀伯倫,洗滌自己的靈魂。


只有一次把我窘得啞口無言,

就是當一個人問我「你是誰?」時。


我們已走得太遠,

以至於忘了為什麼而出發。


一個人的意義不在於他的成就,

而在於他所企求成就的東西。


我說生命的確是黑暗的,

除非是有了激勵;

一切的激勵都是盲目的,

除非是有了知識;

一切的知識都是徒然的,

除非是有了工作;

一切的工作都是虛空的,

除非是有了愛。


當你背向太陽時,

只會看到自己的影子。


《我曾七次鄙視自己的靈魂》

第一次,當它本可進取時,卻故作謙卑;

第二次,當它在空虛時,用愛欲來填充;

第三次,在困難和容易之間,它選擇了容易;

第四次,它犯了錯,卻藉由別人也會犯錯來寬慰自己;

第五次,它自由軟弱,卻把它認為是生命的堅韌;

第六次,它鄙夷一張醜惡的嘴臉時,卻不知那正是自己面具中的一副;

第七次,它側身於生活的汙泥中,雖不甘心,卻又畏首畏尾。


一個偉大的人有兩顆心:

一顆心流血,一顆心寬容。


希望是半個生命,

淡漠是半個死亡。


我的心靈告誡我,

它教我不要因一個讚頌而得意,

不要因一個責難而憂傷。

樹木春天開花夏天結果並不企盼讚揚,

秋天落葉冬天凋敝並不害怕責難。


你的日常生活,

就是你的殿宇,你的宗教。


慷慨不是你把我比你更需要的東西給我,

而是你把你比我更需要的東西也給了我。


記憶是一種相會,

遺忘是一種自由。


人的嘴唇所能發出的最甜美的字眼,

就是「母親」,

最美好的呼喚,

就是「媽媽」。


和你一同笑過的人,

你可能把他忘掉,

但是和你一同哭過的人,

你卻永遠不忘。


除非臨到了離別的時候,

「愛」永遠不會知道自己的深淺。

註:以上攝影作品均來自美國攝影師Logan Zillmer,他利用平日拍攝的照片,通過層疊的方式組合成一幅幅想像力十足的超現實主義作品,令人眼前一亮。


素描紀伯倫

「東方贈給西方的最好禮物」

哈利勒·紀伯倫(Kahlil Gibran 1883-1931),黎巴嫩著名作家、詩人、藝術家。被認為是20世紀與泰戈爾比肩的東方文學大師、二十世紀全世界最傑出的詩人,在西方被譽為「二十世紀的威廉·布萊克」。他和泰戈爾一樣都是近代東方文學走向世界的先驅,並稱為「站在東西方文化橋梁上的巨人」。

1883年1月6日,紀伯倫出生於黎巴嫩北部小山村貝什裡。8歲時,其父因涉嫌小鎮上的一宗欺詐案被捕,為擺脫不光彩和貧窮的境地,其母於1895年攜子女遠赴美國,定居波士頓。在僑民學校,紀伯倫接觸到西方名著,開始展露繪畫天才。1903年,紀伯倫在《僑民報》發表散文詩,舉辦了首次個人畫展。後赴巴黎深造,得到雕塑大師羅丹的獎掖,遊歷了羅馬、布魯塞爾、倫敦等文化名城,為其後創作帶來巨大影響。


△紀伯倫的畫作

△紀伯倫的畫作《母親》

1905年紀伯倫的長篇藝術抒情散文《音樂短章》問世,這是他正式出版的第一部文學作品。隨後,發表《草原新娘》《叛逆的靈魂》兩部短篇小說及中篇小說《被折斷的翅膀》。20世紀20年代起,逐漸由小說轉向散文詩創作。紀伯倫文學創作的最高成就以及他對阿拉伯文學乃至世界文學的最大貢獻,也體現在散文詩上,頗具代表性的有以阿拉伯語發表的作品《淚與笑》《暴風集》和以英語發表的《狂人》《先知》《沙與沫》《大地神》等。

正如西方世界所描繪的,紀伯倫像「從東方吹來橫掃西方的風暴」。他善於在平易中發掘雋永,詩與畫散發著浪漫,但在芬芳的背後是理性的思考,是嚴肅,是冷峻,是令個人乃至民族值得深思的哲理。

紀伯倫為中國讀者所熟悉,主要還是從現代著名作家冰心譯出其代表作《先知》開始。 冰心說,「《先知》、《沙與沫》與泰戈爾的《吉檀迦利》在藝術上是有異曲同工之妙的……我總覺得泰戈爾在《吉檀迦利》表現得更天真、更暢快一些,也更富於神秘色彩。而紀伯倫的《先知》卻更像一個飽經滄桑的老人,對年輕人講些處世為人的哲理,在平靜中流露著悲涼。」文/綜合新華網等

本期監製/唐怡 主編/侯振海 編輯/王若璐

相關焦點

  • 唐玄奘:不要因為走得太遠,而忘了為什麼出發
    他不但不軟弱愚蠢,還為了西行取經的心願,賭上性命,畢生奮鬥。他違抗唐太宗命令,孤身偷渡出國5萬裡,在沙漠上差點被通緝、被暗殺、被渴死、被軟禁,在鬼門關幾進幾出;憑一己之力,在辯論大會上讓3000個印度僧侶心服口服。這一切,源於他13歲時就有的信念:要將佛法,完完整整地傳承下去,造福人類。我們都有自己的信念,只是有人的信念上蒙了塵,有人堅守了一生。而堅守一生的人,即是聖賢。
  • 唐玄奘 : 不要因為走得太遠,而忘了為什麼出發
    他的人生經歷,簡直可以為這幾天高考的學子們打勁:路途雖苦,只要有信念,全世界都會來幫你。他違抗唐太宗命令,孤身偷渡出國5萬裡,在沙漠上差點被通緝、被暗殺、被渴死、被軟禁,在鬼門關幾進幾出;憑一己之力,在辯論大會上讓3000個印度僧侶心服口服。
  • 不二林:不要因為走得太遠,而忘記為什麼出發
    紀伯倫曾經寫過一句詩,用於描述趙雷的《無法長大》專輯再合適不過,不要因為走得太遠,而忘記我們為什麼出發。雷子寫過一些專輯,我從《十九歲》認識他,但是沉淪於《無法長大》。因為我也是一個只想過生日不想長大的孩子,雷子也是那樣一如少年模樣,無法長大。
  • 艾莉絲的選擇:不要忘了為什麼出發,也不要忘了為什麼要離開
    就是說當你知道自己最「終」想要的是什麼,也就知道了要如何開「始」去做。但是,我們常常做著做著,就偏離了自己的終點和最初的目標。所以,在做事的過程中,時不時地調整自己的行動以契合最終的目標就變得很重要。要經常提醒自己,不要走著走著,忘記了初心,忘記了自己為什麼要出發。
  • 中國人走得太遠太快,靈魂跟不上了(深度好文)
    而之後為人父為人母為人子女,為人夫妻,為人上級為人下級,為人友為人敵,人與人之間的問題,你又怎能不認真並辛苦地面對?但是隨著人生腳步的前行,走著走著,便依稀看見生命終點的那一條線,什麼都可以改變,生命是條單行道的局面無法改變。於是,不安、焦慮、懷疑、悲觀……接踵而來,人該如何面對自己的內心,還是那一個老問題——我從何而來,又因何而去?去哪兒呢?
  • 離得太遠是遺憾,走得太近是災難(說的太對!)
    不必感嘆「人生若只如初見」,從當初的熱情,到最後的冷漠,也許並非人心易變,只是因為你們走得太近了。無論是朋友、親人還是夫妻,走的太近了,都是一種災難。想相處不累,快樂生活,我們都要保持一定的距離。-01-跟朋友保持一杯水的距離結交朋友是一件讓人心情愉悅的事情,可是在與好友的交往過程中也要注意保持一杯水的距離。
  • 為什麼一走出門就把事情給忘了?
    為什麼一走出門就把事情給忘了?
  • 守穩初心,方能守得雲開見月明.
    你是否已走得太遠,以至於忘了為什麼出發?都擁有自己的初心,它是出生時的第一聲啼哭,是戀愛時的第一次萌動,是夢想時的第一次出發。初心如此美好,難怪納蘭性德要說,「人生若只如初見」。在這個時代,初心常常被我們遺忘,正如紀伯倫所說:「我們已經走得太遠,以至於忘記了為什麼出發。」
  • 讀柴靜《看見》 不要離自己的初心太遠
    許久前與一群朋友共讀柴靜的《看見》一書,序言裡,柴靜提到了陳虻送他的一句話「不要因為走得太遠,忘了我們為什麼出發」,感觸特別深。我時常用這句話提醒自己——勿忘初心,方得始終。問題一:你是誰,從哪裡來?問題二:你要去哪裡,做什麼?問題三:近三年你做了些什麼?我很喜歡這樣的方式。在聆聽他人的分享時,他們對夢想的執著,對事業、生活的熱情能激起我對未來的憧憬。當自己分享的時候,內心是澎湃的,有關於夢想的能量再次被點燃。
  • 關於友情:不要走得太近,也不要離得太遠!
    友情是件很奇妙的東西,走得太近,看到對方的缺點逐漸厭惡;離得太遠,時間長了沒有交往,便生分了,所以友情要長久,不要走得太近,也不要離得太遠,如此才好。友情要長久,不要走得太近好些人,從一開始不熟悉,到最後知根知底,按理說關係特別要好了,走得那麼近會長此以往,交往更加密切,但往往不是那樣的,多是會分道揚鑣。
  • 當愛已成往事,忘了痛可以,忘了你卻不容易
    愛情它是個難題 讓人目眩神迷忘了痛或許可以 忘了你卻太不容易這世間最難的事情是什麼?徒手摘星,愛而不得,世人萬千,再難遇到像他一樣的人。都說念念不忘必有迴響,但其實還有後一句,若無迴響,必有一傷。
  • 【動漫頭像】我忙著讓別人快樂,以至於忘了自己的快樂
    進我主頁,點擊文章,你也將看到其他類型的動漫壁紙! │我忙著讓別人快樂,以至於忘了自己的快樂 │我默默地為你守護著影子,我愛你勝過愛自己
  • 餘生,該忘的就忘了吧!(感悟)
    不知道是怪曾經的自己太過年輕,還是怪這緣分太過殘忍,才會讓自己在最美好的歲月,未曾留住最深刻的人。是現實總是不隨人願嗎?還是那時候愛得不夠熱烈,不夠努力,才會讓那麼一段璀璨的愛情,只是煙火般剎那瞬間?可是,誰又知道呢?到底是因為什麼?
  •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下一句是什麼?
    旁邊的人很奇怪:為什麼不走了? 停下的人一笑:走得太快,靈魂落在了後面,我要等等它。我們經常說:「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什麼是初心?每個人都擁有自己的初心,但是這個時代,初心常常被我們遺忘,因為忘了初心,我們走得十分茫然;「我們已經走得太遠,以至於忘記了為什麼出發」。
  • 交警:別忘了「秘密通道」,從這走合法還安全
    交警:別忘了「秘密通道」,從這走合法還安全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汽車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高速錯過出口咋辦?
  • 異性知己的距離:離得太遠是遺憾,走得太近是災難
    太近了,會很曖昧,還可能變成災難。而太遠了,又成了遺憾。那麼,要如何來把握這個度呢?01跟異性知己保持一隻手臂的距離如果你有一位異性知己,你們很談得來,相處得很好。能分享生活過的幸福與苦難,那麼,你應該珍惜這樣一個人。並不是任何人都能聽你說那些廢話,願意當你的垃圾桶。
  • 不管走多遠,勿忘初心.
    我時刻警醒著自己,不管走多遠,勿忘初心。——七微《悲歌》 古語有云:「不忘初心,方得始終。」什麼是初心? 1912年春天,哈佛大學教授桑塔亞納正站在課堂上給學生們上課,突然,一隻知更鳥飛落在教室的窗臺上,歡叫不停。桑塔亞納被這隻小鳥所吸引,靜靜地端詳著它。
  • 要想走得快,就一個人走;要想走得遠,就大家一起走
    「要想走得快,就一個人走;要想走得遠,就大家一起走。」這是很有哲理的格言。一個人無牽無掛,輕裝上陣,可以連給養都不帶,拔腿就走,而且一個人沒有什麼羈絆,崎嶇小路也能走,坎坷山路也能走,肯定走得快;但要想走得遠,必須要依靠大家的力量。為什麼?
  • 走得太遠的代價是寂寞,名著《荊棘鳥》書寫了愛與命運的交響曲
    沒有風浪,便沒有勇敢的弄潮兒;沒有荊棘,也沒有不屈的開拓者當一個人走得太遠時,換來的代價是寂寞,男人的理性看似戰勝感性,還是被愛的初心一直佔據著,一個矛盾共同體,長住在神父拉爾夫如同荊棘鳥般的生命裡。愛的最高境界,幸福相擁-02-拉爾夫走得太遠的代價是寂寞,內心忍受著對梅吉的思念梅吉一生只愛拉爾夫。
  • 《走在回家的路上》姜昆回望熱血燃情歲月 總結過往整裝再出發
    國際在線消息:9月27日,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文藝節目中心製作推出的首檔大型情感戶外真人秀《走在回家的路上》在央視綜藝頻道(CCTV-3)播出。感恩過去的一切,而未來,他將帶著黑土地賦予的力量,更加堅定不移地一直走下去。當我們走得太遠,不要忘了我們從哪裡出發,當我們走得太快;不要忘了我們為什麼而出發。10月4日晚21:00鎖定央視綜藝頻道《走在回家的路上》,一起奔赴下一段回「家」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