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風浪,便沒有勇敢的弄潮兒;沒有荊棘,也沒有不屈的開拓者
當一個人走得太遠時,換來的代價是寂寞,男人的理性看似戰勝感性,還是被愛的初心一直佔據著,一個矛盾共同體,長住在神父拉爾夫如同荊棘鳥般的生命裡。
-01-
讀懂小說故事簡介,為更好理解小說起到鋪墊的作用
《荊棘鳥》是一部澳大利亞當代作家考琳.麥卡洛創作的家世小說,以女主人公梅吉和神父拉爾夫的愛情糾葛為主線,描寫了克利裡一家三代人的故事。長了梅吉幾歲的拉爾夫如兄、如師又如情人般的關懷,每一點一滴的愛住進了梅吉的心目中,兩人互生情愫,但是拉爾夫卻一心嚮往教會。
他一邊忍受著內心深愛梅吉的痛苦,一邊由於得到了巨額的遺產捐贈教會,就會成為教會飛黃騰達之人。但如果他把遺書燒壞,他深愛的女人梅吉一家就會過上富有的生活,在內心矛盾的衝擊下,最後選擇了把遺產公布捐給了教會,而為教會立下了汗馬功勞。
感慨拉爾夫真像傳說中的荊棘鳥那樣,相傳這種鳥一生只唱一次歌。從離開鳥巢便不停地尋找荊棘樹。找到後便扎在最美的一枝上,世間所有的最美好的東西都是經過不斷地努力奮鬥得來。
-02-
拉爾夫走得太遠的代價是寂寞,內心忍受著對梅吉的思念
梅吉一生只愛拉爾夫。拉爾夫不僅有英俊的外表,而且體貼入微、有淵博的學識,在少女多夢的年齡,梅吉愛得不能自拔,而拉爾夫在忍受著對梅吉的思念。卻告訴她,我們不能在一起,離開了梅吉。
梅吉在痛苦與失望中遇到了長相漂亮很像拉爾夫的盧克時,尋求精神上的寄託,答應盧克的求愛,兩人愛的目的終究不同。盧克根本不愛梅吉小姐,因為這個農民狹隘思想的男人,把金錢看得太重,體現在他把梅吉的錢都存起來,讓梅吉去別人家做管家。
而梅吉從來也沒有愛過盧克,是因為她想在盧克的身上找尋拉爾夫的影子,可是盧克畢竟不是拉爾夫,既沒有溫柔的蜜語可訴,竟連梅吉生下女兒時,盧克都沒有回來看一眼。
其實讓梅吉失掉幸福的除了自己草率嫁人,難道拉爾夫在整個事件中,不是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嗎?當他知道梅吉嫁人後,內心的苦與瑟只有自己知道。
三年夫妻很少見面的梅吉終於看清的盧克必竟不是自己心愛的拉爾夫,而盧克不懂得女人這朵花是需要滋潤的,最主要的是壓根也不想浪費精力和心思,於是兩人選擇了離婚。
-03-
彼此的靠近帶來歡愉的同時,也帶來了巨大的傷害
最美好的東西,只能用最深情的巨創來換取
當它把自己的身體扎進最長、最尖的荊棘上,便在那荒蠻的枝條之間放開了歌喉。在奄奄一息的時刻,它超脫了自身的痛苦,美妙的歌聲竟然使雲雀和夜鶯都黯然失色。這是一曲無比最好的歌,曲終而命竭,用生命在謳歌。
二戰爆發了,拉爾夫也已晉升為紅衣主教,似乎心想事成,但他在內心深處,梅吉是她始終的牽掛。於是在梅吉被盧克拋棄時,拉爾夫來到了她的身邊,兩人好夢成真,彼此都過上了一生中最幸福的時光。
隨著拉爾夫的離開,梅吉也懷上了拉爾夫的兒子,但一切拉爾夫並不知。梅吉回到媽媽身邊,照顧著一雙兒女,過著恬淡但安逸的生活。
喜歡去站場搏擊的戴恩,是梅吉與拉爾夫的兒子,在二戰中犧牲,並被埋在當地,梅吉要求拉爾夫把戴恩的屍體找回來,拉爾夫以為那個兒子是梅吉與盧克所生,所以她本想拒絕了梅吉的要求。
小說的情節曲折處讓人心痛。比如梅吉把戴恩送到拉爾夫旁邊,兩人相處得很好,卻不告訴他們是父子關係,難道是因為深愛拉爾夫,怕他名譽受損嗎,但眉眼應該能看出是拉爾夫的孩子呀,有待考究。
當梅吉告訴他,戴恩是他的兒子,拉爾夫萬心悲痛,讓他在給戴恩做完彌撒之後,便在悲傷與悔恨中死去了,如一隻荊棘鳥那樣折最美的樹枝,刺破身體,發出最美的絕唱而淡然離世。
-結語-
走得太遠的代價是寂寞,名著《荊棘鳥》主題書寫了愛與命運,所以梅吉才發出這樣的感慨:一切都是我自己造成的,我誰都不怨恨,我不能對此片刻的追悔。兩個終生相愛的人,最終沒有在愛的道路上走得長久,是命運,更是愛得太過唯美了。
我是#心靈餘白#,喜歡說情感故事的人,歡迎大家把自己的獨到的見解在下方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