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在日本吃飯,店家不讓打包?細數日本餐桌的10大「潛規則」

2021-01-17 舌尖上的安全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去過日本的經歷?大部分人去日本,都是跟團遊,導遊帶著去哪裡,我們就去哪裡。但如果你有自由行的經歷,你一定會發現日本餐廳有很多和中國不一樣的「潛規則」。

這種飲食文化上的差距,讓不少人覺得非常新奇,也有很多人不能接受。下面精選的10條日本餐桌上的10大「潛規則」,大家可以看看,你最不能接受哪一條呢?

1、吃不完的食物,店家不讓打包

日本餐廳,通常不提供打包服務,除非你點的是外賣。很多日本人基於衛生問題,拒絕給客人打包食物,擔心客人把食物帶回去,隔夜食用,出現身體健康的問題。另一方面,餐廳的食物被打包回去,會讓人以為這家店的菜不好吃,所以大多數日本餐廳不讓客人打包。

2、附贈小菜也要收費,不能拒絕

在日本居酒屋吃飯,店家為每個人送上一碟小菜,可能是小一塊豆腐,可能是一夜漬。你會發現最後結帳的時候,小菜的錢也被算上了。這種名為「お通し」的小菜沒有選擇,而且是強制性的。大多數居酒屋都會寫明,每位客人都會有一道「お通し」。

3、女孩子一個人,不能外出吃拉麵

日本對女性的限制還是蠻大的。女孩子一個人,儘量不要外出吃拉麵,尤其是年輕的單身女性。這是因為,日本拉麵屬於比較低廉快捷的食物,來拉麵店吃麵的很多是大老爺們,如果女生一人進入店裡,會被懷疑是不是沒有朋友,不少日本女生不喜歡這種目光。

4、吃拉麵的時候,一定要大聲吸面

日本人吃拉麵,一定要發出吸溜吸溜的吸面聲,和大口喝湯的聲音。這被認為是尊重拉麵店老闆的行為,告訴店老闆我很喜歡吃你做的拉麵,湯頭也非常美味。但除了吃拉麵的時候可以發出聲音,吃米飯的時候還是要保持安靜哦。

5、喝湯不用湯匙,用的是筷子

日本人喝湯是不用湯匙的,如果你看到有湯匙提供,那一般是用來喝粥的。日本人習慣用筷子攪動湯裡的食材,然後端碗喝湯,這和他們經常和味增湯有關。味增湯靜置片刻後會沉澱,用筷子攪動,不會攪起大量水花,還能把味增重新溶解在湯中。

6、不要用臉挨近碗吃東西,應該端起碗

日本人的吃飯禮儀,要求吃飯的時候必須將碗端起來,不能把飯碗放在桌面上,然後低頭去吃東西。這是因為傳統日式餐廳,人們或盤腿或跪坐在榻榻米上,榻榻米的桌子比較矮,彎腰低頭吃東西很傷身,觀感也不好,所以形成端碗吃飯的習慣。

7、吃壽司時,應該一口一個

壽司是日本的經典代表食物,通常壽司會做成一口size,也就是剛好一口一個的尺寸。所以我們吃壽司的時候,不要咬斷食材和米飯,一方面無法感受壽司完全的美味,另一方面米飯會散掉。

8、魚骨頭等廚餘垃圾不要放桌上,要放在碟子裡

日本人愛吃海鮮和魚,除了壽司的做法以外,一般吃海鮮都會留下廚餘垃圾。這些垃圾不能堆放在桌面上,影響美觀,主人家或店家一般會為你準備一個小碟子,專門放廚餘垃圾。這也便於他們的收拾和垃圾分類。

9、要拿右邊的碗碟,要先用右手拿起再轉給左手

有時候,右手邊的碗筷需要你幫忙傳遞一下。這時候,你不能直接用左手去取右邊的碗筷,應該用右手拿起碗筷,轉到左手,再遞給別人。如果這時候你的手上正好端著碗,拿著筷子,要先把碗筷放下才行。

10、餐廳不會提供溫開水,只有冰水和熱茶

日本人認為常溫的開水,溫度不上不下,端給客人是一件很失禮的行為。日本人沒有喝熱開水的習慣,如果把溫水端給客人,很容易讓客人產生一種水杯已經放在外面很久的錯覺。因此,日本餐廳通常會給客人準備涼水,或是剛泡好的熱茶。

相關焦點

  • 為什麼日本吃飯不讓打包?細數日本餐桌上的10大「潛規則」
    民以食為天,吃飯是衣食住行中最重要的部分,所以餐桌禮儀也格外需要重視。比如吃飯不能吧唧嘴、筷子不要插入碗中等,禮貌得體的用餐會給別人留下好印象。 同樣的在日本吃飯也有很多要注意的細節,今天就來細數一下日本餐桌上的「潛規則」,解答大家對日本飲食文化的疑問~
  • 【禮儀】日本旅遊需知的日本吃飯禮節!
    您的關注將是我們繼續奮鬥的動力*\(^_^)/*日本是個重禮儀且多禮的社會,在用餐禮儀上也是特別講究,而有許多規矩,來讓我們了解一下日本的餐桌禮儀,這樣跟日本人吃飯,尤其是和老一輩或講究餐桌禮儀的人吃飯時,就可以避免造成彼此的不愉快!
  • 日本餐桌禮儀匯總!和日本人吃飯時你不可不注意的10項事
    在講究規矩的日本社會中,學習用餐禮儀是很重要的一環,而對中國人來說,雖然與日本同樣是以米食為主使用筷子的國家,但在許多用餐習慣和細節上仍是大不相同。不論是在日本和日本人吃飯或是在中國與日本客戶用餐的時候,特別注意以下幾點,會讓日本人覺得你有教養,獲得好印象。
  • 20張圖帶你看懂日本!真實而有趣的日本原來是這個樣......
    這些都是我看到的,也不是代表在日本都是這樣,100個人眼中有100個哈姆雷特,所以就參考看看!1.日本的拉麵超級鹹。拉麵算是日本人的國民美食,但是唯一缺點就是超級鹹,第一次吃拉麵,鹹到你喝不下第三口湯,就算有不鹹的拉麵,鹽度還是比國內高很多!
  • 到底是誰搞臭了娛樂圈 細數10大看不見的潛規則
    到底是誰搞臭了娛樂圈 細數10大看不見的潛規則 2015-04-01 18:36細數10大看不見的潛規則其中的佼佼者當屬前段時間鬧得沸沸揚揚的郭美美,真的是不作死就不會死。「乾爹」就是個很曖昧的稱呼,不排除確實有那種只是出于欣賞和喜歡、為女孩子提供幫助、沒有性關係的「乾爹」,但相當一部分就是有性關係的,說到底「乾爹」只是掩人耳目又約定俗成的稱呼,尤其是在兩個人年齡相差比較大、男方社會地位又比較顯赫的情況下常為常見。
  • 日本設計遭滑鐵盧?把餐桌樓梯連一起,國內設計師:吃飯?吃土?
    日本設計遭滑鐵盧?把餐桌樓梯連一起,國內設計師:吃飯?吃土? 家中裝修都遇到戶型小的情況,這種狀態下我們就需要把空間更好的利用,才能把家的實用性和功能性更好的發揮出。像是日本就跟我們國內很多家庭一樣會有空間小的狀況,他們在設計就會有很多收納的技巧,不管多麼小的戶型日本人都能給搞定。
  • 「半月刊」李玲飛|疫情衝擊下的日本產業經濟形態(二):打包服務...
    不管是想點餐後帶走吃還是將剩餐打包,通常會被店家以食品安全難以保證為由加以拒絕,遇到堅持打包的顧客甚至還有店家要求現場籤免責協議的例子。此外,打包用的餐盒在日語裡叫「ドギーバッグ」,直譯為狗食袋(doggy bag),隱含之意為「剩飯只能給狗吃」,人吃了打包食物出問題的話,店家概不負責。
  • 「餐桌上的臻品」日本大米美味您的餐桌
    此次日活動以日本產大米為主角,自1月24日至2月11日,在北京、上海共26家日本料理店舉行,活動期間各店鋪提供日本大米相關的特別菜單。   活動首日的1月24日,於北京四季酒店舉行了開幕儀式,北京市內7家日本料理店集結,提供了使用日本進口大米製作的「鵝肝壽司」「 雞肉飯」「 一口鰻魚」料理、搗制而成的年糕、米粉製成的甜點、發泡日本酒等日本美食,《餐桌上的臻品》讓與會者大飽口福。
  • 日本人為什麼不在外邊吃早餐? 日本自由行:早餐吃什麼?
    日本人為什麼不在外邊吃早餐?
  • 一篇告訴你8個日本用餐禮儀
    江戶時期1663年,由於德川幕府的【鎖國政策】,隔絕了當時日本與外界的聯繫,對當時的日本發展造成了不好的影響,卻也讓日本能在不受外國的幹擾下肆意發展其獨特的本土文化。而這「食」之道,日本則發展了一套獨特的日本料理文化且其中便包含日本餐桌禮儀的形成。在你準備正式開始學習如何吃壽司之前,第一步你需要學會的是:拿起電話預約!
  • 日本那些你不知道的潛規則,噓!你懂的!
    最近赴日旅行的小夥伴們一波接著一波,很多夥伴也過來問程程關於去日本的相關注意點,今天整理一些你不得不知道的日本「潛規則」,你們都懂得,提前知曉
  • 中國人納悶:日本都將餐桌與樓梯連一體,不怕吃飯有灰嗎?
    日式裝修這些年一直佔據我們眼前,由於日本家庭空間小,又多為複試,在裝修過程中日本人也是費勁心思利用空間,最近推出樓梯跟餐桌相結合的利用方式,現在我們就看看他們前所未有的空間利用方式吧。為什麼這樣設計那?讓我們來看看這種利用方式的優點吧。
  • 泰國人、歐美人、日本人直呼:拒絕和中國人吃飯!這是為什麼呢?
    現在在很多外國人眼裡,中國遊客就是有錢,花錢大手大腳,喜歡大聲說話,喜歡組團,無論是吃飯還是購物。歐洲國家很多人不明白為什麼中國人會成群結隊地在一起吃飯。你吃我的,我吃你的,互相吃不好。當然這是飲食上的區別。我們喜歡吃大排檔,點一些炒菜,三五成群地喝幾瓶酒。也有很多人說中國遊客吃飯的時候總喜歡大聲說話,而日本人說不喜歡和中國遊客一起吃飯,這樣很不好。
  • 在日本遇到的咖啡豆店家
    前不久收到了一本《作為職業的小說家》,這些年對村上大叔的小說總是懷著複雜的心情,雖然會第一時間看日本剛上市的新書,但讀完後很難有過去單純的喜愛。反覆閱讀的最愛仍是早期的尋羊不知為什麼,看標題總覺得想起《海邊的卡夫卡》。關於後者,去年特意去東京看了蜷川幸雄導演的話劇,受到一定程度的震撼。不僅是「話劇可以這樣做」,更有「我該重讀一下那個小說」。其後蜷爺仙逝,話劇也成絕響。好像跑題了,今天要說的是咖啡。總的來說我是個懶人,幾乎一直在同一家店網購,一年裡有大半年是同一款口味(日曬耶加雪菲)。
  • 細數在日本吃到的n種食物
    至於鰻魚,也許因為烤鰻魚和鰻魚飯的味道早已先入為主,炸食的新鮮鰻魚反而不如家裡的炸帶魚好吃,無任何特殊感,口味不及其燒製做法出色。表揚日本人蒸的米飯,粒粒清晰,晶瑩剔透,軟硬適中有嚼勁!客人展示任意圖片,店家都可以做出來3D造型。因為鍾愛傷心蛙,就選了這樣一杯cappuccino。口味就不做評價了,畢竟圖新鮮。
  • 細數日本十大經典動漫
    作品於1999年開始在《周刊少年JUMP》上連載, 於2014年11月10日發售的JUMP第50號完結,共700話。因為忍者這一神秘而又奇特的職業,加上劇情節奏感十足,在日本、中國、甚至歐美各地區 廣受歡迎。top9 《海賊王》
  • 體驗日本深夜食堂!居酒屋用餐潛規則&常見菜品中日雙語翻譯指南
    ——來自《深夜食堂》前幾年曾經掀起一陣熱潮的「深夜食堂」,從漫畫、到電視劇,再延續到電影大熒幕都獲得了多數觀眾們的好評。劇中的「深夜食堂」其實就是日本「居酒屋」這類型的食店,在日本遍布大街小巷。這次就與大家分享一下日本居酒屋的用餐文化,以及居酒屋裡常見菜品的中日語翻譯對照,希望能為大家帶來一點小幫助。居酒屋文化0120歲才是合法飲酒年齡日本的合法飲酒年齡是20歲,長得比較嫩的朋友們,即便你不喝酒精類飲料,可能店家也會要求出示證件。
  • 同樣用筷子吃飯,中國/日本/韓國的筷子差距竟然這麼大
    為什麼筷子長寬各不相同?日本:日本人在吃飯的時候喜歡用筷子夾碗,所以他們不需要長筷子中國:日本和韓國很少使用傳統的餐椅,但是在我國,吃飯和坐都是用傳統座椅。所以,由於盤子離的比較遠,使用很長的筷子。跟韓國人吃米飯使用勺子不同的是,我國人甚至在吃米飯使用的也是筷子。因此我們的筷子不僅長而且很厚實。韓國:韓國筷子,既沒有我國筷子長也沒有日本筷子短。
  • 為什麼日本人吃飯前,都要說一句「我開動了」,有什麼特殊含義?
    為什麼日本人吃飯前,都要說一句「我開動了」,有什麼特殊含義?相信不少看過日劇的小夥伴們,都會對日本人的餐桌禮儀印象深刻,很多國家地區的人都認為日本人規矩多,確實有它的原因。看過日劇或者去過日本的人們都知道,在拿起筷子吃飯前,不管長幼,他們都會先來句「 いただきます」( i ta da ki ma su)「我開動了」再開始吃飯,而且要雙手合十,表現的十分謙卑,不同於我們國家吃飯前的禮儀,所以我們不免好奇,這句話到底有什麼意義呢?
  • 疫情之下,日本人請客吃飯有何講究
    昨夜一進門,只聽到三位穿和服的服務員齊喊「いらっしゃいませ」(歡迎光臨),卻一個個都認不出是誰?每個人都戴了一隻大口罩,只露出一雙眼睛。進門先用消毒液洗手,為啥說是「洗手」,因為給的量很足,以便在手心形成一個小水潭,先清洗手指頭——這是日本洗手消毒的新規矩。皮鞋脫在門口,服務員說:「脫了就可以,我們會收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