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日本吃飯不讓打包?細數日本餐桌上的10大「潛規則」

2021-01-08 騰訊網

民以食為天,吃飯是衣食住行中最重要的部分,所以餐桌禮儀也格外需要重視。比如吃飯不能吧唧嘴、筷子不要插入碗中等,禮貌得體的用餐會給別人留下好印象。

同樣的在日本吃飯也有很多要注意的細節,今天就來細數一下日本餐桌上的「潛規則」,解答大家對日本飲食文化的疑問~

一、日本為什麼主食配主食?

日本經常有餃子配米飯、餃子配拉麵的套餐,在中國人看來,就會覺得格外奇怪,怎麼主食配主食啊?

不過日本人常吃的餃子和我們的水餃不同,他們吃的是煎餃。在他們眼裡餃子不是主食,而是配菜一樣的存在,似乎在日本人眼裡,只有米飯才是主食。

所以經常會有米飯+餃子、米飯+拉麵、煎餃+拉麵、大阪燒+米飯等等奇妙的組合搭配,有的飯店牆上還會寫著「拉麵就是小菜哦」之類的話。

二、日本人吃飯後不能打包嗎?

日本有很多餐廳是不提供飯後打包服務的,第一是怕顧客打包食物帶回家,二次加熱之後食物味道與新鮮度都會打折,更有可能滋生細菌,引發食物安全問題。

第二是日本人吃飯基本是提前定好分量的,和中國人聚餐多點些菜不同,他們一般都是幾個人就點幾人份的量,如果點多了服務人員也會提醒,所以剩飯的情況也不多,就不太需要飯後打包了。

不過今年由於疫情原因,日本打包服務也開始增多,很多店甚至不能堂食,只能打包了。

三、在日本吃飯不能給別人夾菜嗎?

中國一家人吃飯的時候,可能會有用筷子給別人夾菜的情況,尤其是有些人坐的較遠,可能夾不到菜(不過現在是疫情期間,這種行為是不建議的)。

但是日本人吃飯一般是一人一份,所以用不著別人夾菜。而且在日本用筷子傳遞食物,或是兩個人不小心夾到同一塊食物,都會被認為不吉利不禮貌。因為日本火葬之後,就用特殊筷子將骨灰進行傳遞。

四、居酒屋的小菜,沒有點也要付錢?

去日本居酒屋用餐時,有時會上一些下酒小菜,這種小菜叫做「お通し」。一般是一人一份,也有一桌一大份的。最後結帳的時候你會發現,這些你沒點小菜其實是收費的。

那麼我們可不可以選擇不要呢?一般來說是強制的,就像我們吃火鍋烤肉時會收取的調料費、餐具費一樣。不過也有居酒屋可以提前告知不要「お通し」,每個居酒屋的規定都不完全相同。

這些「お通し」的價格不會太貴,普通居酒屋裡一個人的費用約為300~500日元(約19~32元人民幣),偶爾也有會免費提供小菜的居酒屋。

五、日本人為什麼習慣吃冷飯?

我們看日劇會發現,日本人午餐經常吃飯糰或壽司,豪華點就是自帶便當,但是他們幾乎都不加熱。

因為壽司本來就不用加熱,飯糰外面的紫菜,加熱後變軟就不好吃了。而且他們覺得熱的食物味道很大,會影響到別人。

日本人吃東西喜歡原汁原味,他們會覺得加熱後就失去了味道的本真。但是他們會在吃壽司時搭配熱飲,來平衡一下,所以很多壽司店都有壽司+熱茶的組合。

六、日本餐廳冬天也會上冰水嗎?

到日本餐廳吃飯,服務員經常會上一杯冰水,不是常溫的涼白開,而是加了冰塊的水。在中國大家一般都喜歡喝常溫的水或者是熱茶,但是在日本,飯店一年四季都會提供冰水。

因為以前日本的冰塊是稀缺品,熱茶反而很普遍。所以在日本人的理念裡,水裡加冰塊顯得比較用心,是對客人的一種心意,到現在也逐漸成為了一種習慣。

七、日本人吃飯真的都AA嗎?

中國人很多情況下外出吃飯都會請客,尤其是成年人之間。但是在日本,AA制是一種再正常不過的事情,無論是學生黨還是上班族,即使是異性之間,大家也不會覺得尷尬。

當然日本也存在請客的情況,比如上級請下級,老師請學生,前輩請晚輩等。因為在日本社會中有一種老帶新的習慣,這是一種潛在的文化。

八、喝味噌湯為什麼沒有湯匙?

在中國喝湯店家一般都會準備勺子,不然直接捧碗喝湯,總會覺得不方便也不雅觀,但是到了日本喝味增湯時你會發現,日本人都是直接拿起碗喝。

其實在吃拉麵的時候,店家也會提供湯匙。但是喝味噌湯時,日本人會用筷子把味噌攪拌開,然後直接把碗拿起來,再用筷子輔助著把菜湯送到嘴裡。

因為味增湯一般都是一小碗,很容易拿起來,而且習慣之後你會發現,用筷子更容易夾起湯裡的海帶、洋蔥、蘿蔔絲等配菜,勺子反而會不方便操作。

九、日本人都是端著碗吃飯嗎?

就像剛才說的,日本人喝味增湯的時候喜歡拿起碗,其實很多時候他們都是端起碗用餐的,這是他們的一種禮儀習慣,看日劇時裡面的人也都是一手拿碗一手拿筷子吃飯。

因為他們覺得把碗擺在桌上、低頭單手吃飯的樣子不好看。但是中國韓國的一些地區,反而覺得拿起碗吃飯不雅觀,所以這就是文化差異的問題。

另外日本的飯碗一般體積較小,底部有凹陷,正適合把碗拿在手裡。不過吃拉麵時除外,因為拉麵碗比較重,而且湯也比較燙,可以吃完面後拿起碗喝湯。

十、為什麼日本人吃飯前要說「我開動了」?

我們看日劇會發現,日本人在用餐前都會雙手合十說「いただきます」(我開動了),用餐完畢也會說「ごちそうさまでした」(承蒙款待),這不僅是習慣和禮儀,也是在對食物表示感謝。

日本人從小就教育孩子要對食物感恩,所以這個「我開動了」不只是告訴別人自己要開始吃了,而是在對做飯的人、種糧食的人表達感謝之情,也是一種有儀式感的習慣。

不過日本人也不是每次吃飯前都會說「いただきます」,一般公共場合、朋友聚餐他們是會說的,但是自己吃飯的時候也可以在心裡默念,看情況心情而定。

相關焦點

  • 為什麼在日本吃飯,店家不讓打包?細數日本餐桌的10大「潛規則」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去過日本的經歷?大部分人去日本,都是跟團遊,導遊帶著去哪裡,我們就去哪裡。但如果你有自由行的經歷,你一定會發現日本餐廳有很多和中國不一樣的「潛規則」。這種飲食文化上的差距,讓不少人覺得非常新奇,也有很多人不能接受。
  • 「餐桌上的臻品」日本大米美味您的餐桌
    以日本大米為主角的日本食品推介會《餐桌上的臻品》於1月24日在北京啟動 1/24-2/11北京、上海的日本料理店提供日本進口大米的特別菜單  《餐桌上的臻品》正式啟動。此次日活動以日本產大米為主角,自1月24日至2月11日,在北京、上海共26家日本料理店舉行,活動期間各店鋪提供日本大米相關的特別菜單。   活動首日的1月24日,於北京四季酒店舉行了開幕儀式,北京市內7家日本料理店集結,提供了使用日本進口大米製作的「鵝肝壽司」「 雞肉飯」「 一口鰻魚」料理、搗制而成的年糕、米粉製成的甜點、發泡日本酒等日本美食,《餐桌上的臻品》讓與會者大飽口福。
  • 日本餐桌禮儀匯總!和日本人吃飯時你不可不注意的10項事
    在講究規矩的日本社會中,學習用餐禮儀是很重要的一環,而對中國人來說,雖然與日本同樣是以米食為主使用筷子的國家,但在許多用餐習慣和細節上仍是大不相同。不論是在日本和日本人吃飯或是在中國與日本客戶用餐的時候,特別注意以下幾點,會讓日本人覺得你有教養,獲得好印象。
  • 到底是誰搞臭了娛樂圈 細數10大看不見的潛規則
    到底是誰搞臭了娛樂圈 細數10大看不見的潛規則 2015-04-01 18:36細數10大看不見的潛規則,最多也就一道德問題,法律上似乎沒有明文規定。「乾爹」就是個很曖昧的稱呼,不排除確實有那種只是出于欣賞和喜歡、為女孩子提供幫助、沒有性關係的「乾爹」,但相當一部分就是有性關係的,說到底「乾爹」只是掩人耳目又約定俗成的稱呼,尤其是在兩個人年齡相差比較大、男方社會地位又比較顯赫的情況下常為常見。
  • 日本設計遭滑鐵盧?把餐桌樓梯連一起,國內設計師:吃飯?吃土?
    日本設計遭滑鐵盧?把餐桌樓梯連一起,國內設計師:吃飯?吃土? 家中裝修都遇到戶型小的情況,這種狀態下我們就需要把空間更好的利用,才能把家的實用性和功能性更好的發揮出。像是日本就跟我們國內很多家庭一樣會有空間小的狀況,他們在設計就會有很多收納的技巧,不管多麼小的戶型日本人都能給搞定。
  • 日本那些你不知道的潛規則,噓!你懂的!
    最近赴日旅行的小夥伴們一波接著一波,很多夥伴也過來問程程關於去日本的相關注意點,今天整理一些你不得不知道的日本「潛規則」,你們都懂得,提前知曉
  • 【禮儀】日本旅遊需知的日本吃飯禮節!
    您的關注將是我們繼續奮鬥的動力*\(^_^)/*日本是個重禮儀且多禮的社會,在用餐禮儀上也是特別講究,而有許多規矩,來讓我們了解一下日本的餐桌禮儀,這樣跟日本人吃飯,尤其是和老一輩或講究餐桌禮儀的人吃飯時,就可以避免造成彼此的不愉快!
  • 中國人納悶:日本都將餐桌與樓梯連一體,不怕吃飯有灰嗎?
    日式裝修這些年一直佔據我們眼前,由於日本家庭空間小,又多為複試,在裝修過程中日本人也是費勁心思利用空間,最近推出樓梯跟餐桌相結合的利用方式,現在我們就看看他們前所未有的空間利用方式吧。為什麼這樣設計那?讓我們來看看這種利用方式的優點吧。
  • 泰國人、歐美人、日本人直呼:拒絕和中國人吃飯!這是為什麼呢?
    現在在很多外國人眼裡,中國遊客就是有錢,花錢大手大腳,喜歡大聲說話,喜歡組團,無論是吃飯還是購物。歐洲國家很多人不明白為什麼中國人會成群結隊地在一起吃飯。你吃我的,我吃你的,互相吃不好。當然這是飲食上的區別。我們喜歡吃大排檔,點一些炒菜,三五成群地喝幾瓶酒。也有很多人說中國遊客吃飯的時候總喜歡大聲說話,而日本人說不喜歡和中國遊客一起吃飯,這樣很不好。
  • 細數日本十大經典動漫
    作品於1999年開始在《周刊少年JUMP》上連載, 於2014年11月10日發售的JUMP第50號完結,共700話。因為忍者這一神秘而又奇特的職業,加上劇情節奏感十足,在日本、中國、甚至歐美各地區 廣受歡迎。top9 《海賊王》
  • 同樣用筷子吃飯,中國/日本/韓國的筷子差距竟然這麼大
    為什麼筷子長寬各不相同?日本:日本人在吃飯的時候喜歡用筷子夾碗,所以他們不需要長筷子  為什麼這幾個國家的筷子製成材質有所不同?與筷子有關的民間禁忌也有很多,比如在用餐過程中桌面上不能擺放長短不一的筷子,造成 " 三長兩短 " 的局面。這是很不吉利的,寓意著 " 死亡 ";又如用筷子敲打碗盤,民間就有 " 敲碗敲筷子,討吃一輩子 " 的說法,寓意著 " 貧窮 "。
  • 姜建強:為什麼到了日本就喜歡上日本?
    :為什麼原本不喜歡日本的觀光客,實地遊玩後就喜歡上了日本?當然還有在潔白的檀紙上,用很細很細的筆致,寫上和歌。這位溫婉美女就是清少納言。而《枕草子》則是細節日本的經典文本。▍二1979年,世界第一個膠囊旅館在大阪梅田開業。入宿者竟然能在2米×1米×1.25米的空間裡過夜。可嘆的是麻雀雖小,但五臟俱全。
  • 為什麼日本人吃飯前,都要說一句「我開動了」,有什麼特殊含義?
    為什麼日本人吃飯前,都要說一句「我開動了」,有什麼特殊含義?相信不少看過日劇的小夥伴們,都會對日本人的餐桌禮儀印象深刻,很多國家地區的人都認為日本人規矩多,確實有它的原因。日本小孩從小就被灌輸「禮」的教育,雖然我國同日本有著歷史的宿怨,但現在在「禮」的教育上,我們確實應該多向他們學習,因為歷史告訴我們,只有不斷學習才能不斷進步。
  • 揭秘日本紅燈區的潛規則…組圖
    實景的寫真是秀輝在紅燈區附近拍攝的,也與個別風俗業女子交談過,目的僅是儘可能地了解日本風俗業的實況。秀輝本人並無嫖妓經驗(不是我裝清高,而是本人實在怕髒,對性生活的安全要求比較高),因此在細節上的描述大家就不要指望了。權當秀輝就日本紅燈區潛規則話題給大家上紙上談兵的一課吧!日本紅燈區有哪些潛規則呢?
  • 20張圖帶你看懂日本!真實而有趣的日本原來是這個樣......
    2.在日本吃飯,不管外面天氣有多冷,或是下雨,或是下雪,他們總給你騰上一杯冰冰涼的冰水(冰塊還不少),只有少數店家會給熱茶(熱抹茶居多) 。4.在日本想吃到火鍋也是比較困難的,在國內幾乎一堆火鍋店,在日本你幾乎很難找到一家火鍋店!日式火鍋的口味也和國內的火鍋大不相同。
  • 不做餐桌上的「必剩客」
    原來,今天是邵爺爺的生日,為了減少鋪張浪費,今年沒有大操大辦地請親戚朋友聚會,沒有滿桌子的大魚大肉,沒有吃不完的蛋糕,有的只是三人倆菜。但邵爺爺臉上卻掛滿了笑容,沒有了昔日的熱鬧非凡,但這份平淡和簡單似乎來得更踏實。 「小時候過生日能吃上雞蛋就已經很幸福、滿足了。對於現在許多人來說,這簡直就是天方夜譚,不可思議。
  • 細數日本百年動漫史,看看日漫的發展歷程
    #日漫#細數日本百年動漫史當時的第一部日本動漫是幸內純一創作的短篇作品《塙凹內名刀之卷》,雖然只有四分鐘之長,但是還是見證了日本動漫的第一步,當然了不排除日本之前還有更古老的動畫片,但是這是第一部被公開認證的,所以說是第一步,也是當之無愧的!
  • 【蔣冰】一個人,在韓國吃飯,和在日本吃飯
    在韓國去餐館就餐,不僅僅只是吃飯,而是社交活動的一種,因此,餐館裡極少有一人食的座位,有很多餐桌都很長,可以坐很多人,因為韓國家庭和公司同事間很喜歡聚餐,這樣的長桌子便能夠發揮作用。不過一想,我一個人在那裡吃飯,也沒有嘻皮笑臉,可能在別人看來,也是面無表情的吧。儘量不打擾他人,是日本人的性格,這並非冷漠,只是陌生人之間確實會感覺比較冷一點,而對於遊客來講,會覺得很難融入他們的生活。
  • 日本人為什麼喜歡在廁所吃飯?為什麼禁止他們在廁所吃飯?
    日本社會極度重視團體主義,所以無論是學生還是上班族,假如中午找不到人吃飯,內心就會在意旁人的眼光,害怕別人認為自己沒有人緣,這種精神壓力會使當事人認為自己沒有存在價值,日本某醫師將這個現象定義為」飯友症候群「,日本人,尤其是日本女性,假如找不到人一起吃飯,就會認為自己被社會排擠,她們沒有
  • 細數日本著名導演宮崎駿的14部動畫作品
    【17173整理報導,轉載請註明出處】日前,日本動畫巨匠宮崎駿突然通過工作室在威尼斯電影節會場宣布不再製作長篇動畫電影,此消息一出頓起引起軒然大波,一時間關於宮崎駿生平作品的懷念與盤點貼多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