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 白色的可樂 ,ID:hhkele2020】
總有很多事情讓我們想不明白,特別是在年少懵懂的時候,好奇嬰兒是怎麼跑到媽媽的肚子裡去的?好奇商店裡精美的工藝品是怎麼做出來的?那前一個問題,你現在應該能解答了。
那麼,玻璃瓶中裝著帆船模型的工藝品,你覺得船是怎麼跑到瓶子裡面去的?可別說,那是瓶子生出來的喲……反正當年,我曾蹲在櫥窗前思索了好久好久。
直到有一天無意中翻開一篇科普文章,才漸漸明白製作瓶中船這種不可逆轉的過程而帶來的挑戰感,已經超越工藝品本身單純的美了,正如每一個水手,心裡都有一片星辰大海,一生都揚帆在海上,既然不能退縮那就劈波斬浪勇往直前。
瓶中船,又稱酒瓶船,源於德國的一種傳統工藝品。據說是一位船長在漫長的航海中,打發時間時用魚骨,漁網,魚線和一個空酒瓶做出來的。後來逐漸完善並發展,至今瓶中船的製作依舊流傳。
製作瓶中船,主要有兩種方式
摺疊法
設計船體
瓶中的船型,總是帶有一點工匠們的情懷,或是陪伴了半生的老夥計船舶,或是曾嚮往了無數次的夢想船舶。
首先根據瓶口大小按比例把船體尺寸計算出來,甲板的寬度要能夠通過瓶口,船身總高度要低於瓶身內壁寬度,然後是船體的各個細節部分。
準備材料
一個儘量大口的空酒瓶(最好是方形的瓶子,因為比較好擺放)。然後就是木材,膠水,針線,鐵絲,鉗子,鑽頭,顏料,鑷子,砂紙,美工刀
某寶上也有工具包賣,裡面材料工具一應俱全,剩下只需組裝而已。
基本船體
在木塊上按照設計圖繪製船體粗略的輪廓,用小刀切削成大致的輪廓,之後用銼刀銼掉邊角和毛刺,再用砂紙打磨拋光。最後用顏料塗上喜歡的顏色,使之具備船體的形狀。
建造桅杆
船上布置桅杆前,要確認桅杆和船身總高度不能超過瓶身內壁的寬度。桅杆用木製牙籤製作,摺疊法製作的瓶中船,需要桅杆底部可以摺疊彎曲,用鉸鏈或者有彈性的材料都可以製作。
用有一定彈性的軟管作為桅杆底部的連接,一端插入桅杆一端插入短木棍,這就是瓶中船最大的秘密所在了。
也可以設計的更複雜點,如上圖。在桅杆底部鑽小孔,穿過稍硬的鐵絲後彎成U型,再穿過船底有預留好的小孔。這就是一個鉸鏈,桅杆可以繞著鉸鏈可放倒可豎立。
桅杆船體連接
在甲板垂直往底部鑽幾個細孔,桅杆底部的鐵絲穿過細孔後在船底面處扭曲,再修剪多餘部分。
索具
要讓桅杆保持直立,桅杆通常有至少三條線繩支撐,我們叫它定索或側支索,模型最重要的就是要用足夠長的線,將每個桅杆連起來再通過船首斜桅上的幾個小孔後穿出。
桅杆測試
在進行下一步前先測試下桅杆能否正常拉起。
粘貼帆布
更細小的帆桁則是用牙籤再打磨幾圈後製作出來,貼上裁好的帆布,再用線繩小心的系在桅杆上。
瓶內裝飾
瓶內的海浪是用藍色橡皮泥一點點抹開來模擬海浪的形態,白色的則是用來模擬浪花的,中間用特製的工具挖出一個凹槽來放置船模。
塞入瓶中
檢查一切沒問題後,把桅杆摺疊起來,慢慢穿過瓶口。
放置到位後,在瓶外將長長的牽引繩慢慢拉緊,使桅杆和船帆完美的豎立起來。
固定船模
用膠水塗抹船體底部,再粘在海浪上。
切線頭
先把幾根牽引繩擰成一股,在末端滴上膠水使其粘接在一起,然後用刮鬍刀製作的長柄小刀伸入瓶內,把牽引繩多餘的線頭在船首斜桅處切斷,至此完成整個入瓶工作。
上面總結一下就是:
組裝法
這種製作的特點是所有組裝過程都在瓶子裡完成的
整個船模按設計圖在瓶外製作完成之後,再拆分開來
長鑷子把細小精密的零件一個一個的像螞蟻搬家似得搬進瓶子,配合膠水一絲不差地粘合組裝,而且也不會漏了櫓、桅、帆、槳等配件,該有的都會有。
大口短頸瓶子讓鑷子在瓶子內有更大的操作空間,更容易組裝。
船帆單獨塞進去,仔細地安裝到位,線繩也是鑷子夾著針,來回穿插。這種方法讓瓶中船做的更複雜,更精細,處置精妙絕倫,讓人嘆為觀止,全憑工匠的感覺與經驗,稍有差池,一個作品就全廢了。
一旦把船放入玻璃瓶,就再也不能拿出來了。
也有將瓶底切割後製作的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