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十三》:誰的青春沒笑過、痛過、哭過?到最後都就此別過……

2021-01-07 喵欣人的生活觀

《狗十三》是由曹保平執導,張雪迎、果靜林、智一桐等人主演的關於青少年成長題材的影片。

影片講述了一個女孩從童年到成年殘酷的變化過程中所發生的故事。

一 愛因斯坦的出現

初中選科,喜歡天文物理的李玩被迫改選了英語,只因老師說了句只要把英語成績提上去就可以穩佔全級前十了,預算爸爸不顧孩子的意願,直接替李玩做了主。李玩憤然離去,爸爸追在後面大聲喊:這是為你好,長大了你就明白了!

爸爸為了哄生氣的李玩,給她買了一隻狗回家,起初她賭氣不想理那隻狗,叫爺爺奶奶給爸爸打電話讓他帶走,後來聽到小狗一直叫,看她太可憐,才餵它吃東西,帶它玩。她給狗取名「愛因斯坦」,由此已經可以看出李玩是愛物理的,所以後面的英語演講,她也講的是關於天文學的稿子,雖然演講過程並不順利。

二 愛因斯坦失蹤,後果很嚴重

李玩好不容易和愛因斯坦熟起來,有了陪伴,它卻失蹤了。於是李玩像瘋了一樣地出去找愛狗,跑遍大街小巷,還跑上別人家,還是找不到。因為出去找狗,爺爺還被李玩推搡摔地傷了腿。這是狗不見了之後的第一個不良後果。

後來李玩的堂姐想了個餿主意,建議買一隻和愛因斯坦一樣的狗回家,謊稱狗已經找到了,然而哪有主人認不得自家狗子的,李玩堅稱那不是它的愛因斯坦,可他的家人們都非要說那就是愛因斯坦,於是她的情緒再一次崩盤。

爺爺的腿受傷那會,李玩的爸爸要收拾孩子,爺爺不肯,說娃還小,不懂事。可是這次,李玩再次跑出去,平時足不出戶的奶奶擔心自己的娃,硬是出門去尋孩子了,這可倒好,孩子找不著,自己卻差點失蹤了。還好後來找到了,這次爸爸實在氣不過,狠狠打了李玩一頓,讓她向爺爺奶奶道歉。事後,爸爸又心疼不已,讓李玩坐在自己大腿上,向他訴說自己的難處,希望孩子原諒爸爸。

三 關於李玩 &「娃還小,就真的不懂事嗎?」

李玩的爸爸媽媽早已離婚,爸爸重新組了家庭,後媽給她生了個弟弟,李玩沒跟後媽他們一起住,而是跟爺爺奶奶住在一起。看著她的無奈和悲憤,雖苦卻無法言說,讓人好生心疼。

堂姐的男朋友喜歡上了李玩,堂姐那懵懂的愛情就那樣宣告結束,可是李玩這姑娘是有個性的人,她拒絕了別人口中優秀男孩的告白,並說,這樣的事,以後還多著呢。我從她對待愛情的態度中看到了不同於其他青春劇裡的男女主角的形象,她不花痴,知道自己想要什麼,不會盲目去愛,有一種超越同齡人的凜冽感。

李玩的英語考了全級第一,爸爸興致勃勃地帶她去看天文展覽,卻發現搞錯了時間。這一段劇情裡,我聽到了早已遺忘的三個字——文曲星,一下子把我帶到了十幾年前,那時候的我很憧憬,我甚至記不得我是否擁有過「文曲星」 這樣東西,我想是沒有的,只是有玩過,但握在我手裡的肯定不是我的文曲星,我只是借來一用的。

沒有看成天文展覽,爸爸帶李玩去參加弟弟的生日宴,李玩的家人全都圍著弟弟轉,她內心受到一萬點暴擊,一個人靜靜看著一大家族人的熱鬧,好像自己是個外人。這時,我覺得她好可憐,但這件事還不算什麼。最可惡的是,李玩的弟弟太乖張了,除了鬧狗還鬧人,拿著的棍子打傷了奶奶,可是爸爸卻不教育他,而是小心翼翼地哄著,李玩說要叫弟弟向奶奶道歉,爸爸說:「娃還小呢,不懂事。」

一句「娃還小,不懂事」就化解了所有矛盾嗎?娃還小,就真的不懂事嗎?非也。越是不懂,越要教,何況他也並不是真的全然不懂,孩子的惡有多恐怖,大家也看過不少事例了吧,大人越是放縱,小孩越是有恃無恐。不要等到娃真的鑄成大錯才來醒悟,小娃娃原本可以長成知書達理的大娃娃的,因為大人的溺愛而成了罪人,那不是更可悲嗎?

其實我覺得這部電影有點混亂,但也從中看到不少人性的東西。弟弟被後來的愛因斯坦咬傷,於是被爸爸送去了狗肉店,李玩撕心裂肺的哭著求著都沒能擋住,那是一種怎樣絕望的心情。不被重視的情緒,不被理解的心情,仿佛世界就此被粉碎。

四、 原來爸爸也很累,男人哭吧不是罪

爸爸叫李玩支持一下自己的工作,所以上次答應好看天文展覽的,卻去了飯局,爸爸不但失約,還讓未成年的女兒陪領導喝酒,這時我心裡想的是「what?這時為人父該做的事嗎?」而且這種事還不止一次,後來李玩得了物理競賽全省第一,爸爸又讓她跟自己的領導、兄弟喝酒,還讓正因愛因斯坦的死訊而傷心的李玩吃了紅燒狗肉,本以為李玩會邊吃邊想吐,沒想到她竟吃完了一塊狗肉!這時,我在想,什麼鬼啊,不按套路出牌的?不應該直接吐出來嗎?但是我也明白,為了支持爸爸的工作,只能不得已而為之。

吃完飯後,李玩和爸爸兩個人單獨在車上,李玩的親媽打了個電話過來,說了幾句寒暄的話,掛了電話後,李玩開了車裡的收音機,裡面傳來的是「再回首」,然後李玩問了她爸爸一句「你和媽媽是怎麼開始的?」,爸爸立馬奔潰大哭起來,怕被女兒看到自己狼狽的樣子,還特地伸手捂住李玩的眼睛,做女兒的緊緊握住了爸爸的手,問他:「要不要換一首男人哭吧不是罪」。其實,男人哭吧,真的不是罪,就看是為了什麼而哭。作為男人,身上有很多重擔,也有很多的言不由衷,誰沒有個過去呢?過去的就讓去吧,哭過之後重新振作就是了。

五、謹以此片呼籲大家愛護小動物

電影的最後,李玩遇見了失蹤的愛因斯坦,她沒有去追,也沒有去要,而是默默哭了一場,然後在心裡與狗狗告別。很多時候有很多事情,不是求而不得,而是為了與過去告別,狠心放棄了所得。人生如此,總有很多過不去的坎,也有很多非過不可的坎,過了那坎,也就長大了。

《狗十三》是為呼籲大家別虐待動物,別吃狗肉,然而這個世界那麼多人,又怎麼能做到讓所有人都聽從呢?如此,一隻狗引發的青春動蕩,一隻狗惹出的人性好惡,到最後你會疑惑,到底是「人不如狗」,還是狗不如人呢?真的傻傻分不清楚了。

相關焦點

  • No.58《忘了她》——就像忘了哭過的青春,笑過的年華
    忘了她就像忘了一朵花就像忘了哭過的青春笑過的年華忘了她就像忘了一幅畫就像忘了依偎的清晨醉過的晚霞時光慢慢如流沙,過往的點點滴滴都已成為「生命中那些美好而溫暖的事」,被定格在昨天。 忘了她就像忘了一朵花就像忘了哭過的青春笑過的年華忘了吧忘了吧忘了她 忘了吧。我總會在某個繁花疏落的午後,日暮西斜的黃昏,偶然想起某個久遠的故人,內心有種難以言狀的柔情與清涼。生命裡過客匆匆,有些人,或許多年後還會在橋頭巷陌重逢,不言語只一個眼神便擦身而過。
  • 陳小紜于小彤發文宣布分手:分開是自然平靜的,笑過也哭過
    今天,陳小紜和于小彤分別發文宣布分手,更是直接寫到分開是自然平靜的,並沒有什麼劈腿等不和傳聞,同時于小彤還表示自己笑過也哭過CP竟然分手了,甚至粉絲們都開始發文表示:我們還能相信愛情嗎?,最終竟然也沒能走到最後。
  • 愛過,瘋過,痛過,哭過; 煩過,怒過,醉過,恨過; 累過,苦過,難過,囧過...
    愛過,瘋過,痛過,哭過; 煩過,怒過,醉過,恨過; 累過,苦過,難過,囧過,一輩子就這樣過! 什麼榮華富貴, 什麼恩愛情仇, 都灰飛煙滅、一筆勾銷。
  • 笑過,哭過,我才真的看懂了《我和我的家鄉》
    而我笑過,哭過,才真的看懂了這部影片。 01 開篇第一個故事,是兩個發生在小人物身上的故事。葛優繼續延續之前的好人角色,一出場就被借錢。 笑過,哭過,我看到了渺小的普通人也有大大的正能量哇。 02開篇第二個故事,《天上掉下個UFO》,更是讓人心緒萬千。
  • 青春版《新白娘子傳奇》,讓我笑過也哭過
    從這一點來看,讓人笑過也哭過的《新白娘子傳奇》,極具實驗性。凡人都在老老實實談戀愛,你倆是在認認真真做詩歌鑑賞吧? 白先勇曾說:「如果二十一世紀中國可能會發生文藝復興運動,大學生將是先行者」。所以他以現代意識改編的青春版《牡丹亭》,雖與湯顯祖的原作相差了四百餘年,但戲劇靈魂是共通的。 無論外在形式的革新多麼徹底,其核心原則始終是:尊重但不因循古典,利用但不濫用現代。
  • 《狗十三》一部真正的中國式青春的電影,不動聲色的聽話你有過嗎
    《狗十三》一部真正的中國式青春的電影,不動聲色的聽話你有過嗎哇哦,大家好!《狗十三》現在優酷、愛奇藝、騰訊上線,主演張雪迎不僅哭戲動人,對「成長」的演繹更是讓好片心有戚戚。《狗十三》一部真正的中國式青春電影,不動聲色的聽話你有過嗎?任何一個生活在傳統家庭中的孩子都一定與李玩的故事有所重合。每個人的成長都是一個打磨稜角的過程,打磨了個性,打磨了那些無處安放的脾氣,成長本來就是要付出一些代價的,這個世界很美好,當然也是很無奈的!
  • 別嘴硬了!《狗十三》就是你的「青春血淚史」
    時隔五年,曹保平拍的青春片,終於上映了。 沒錯,2018年12月7日上映的《狗十三》,被塵封了5年。
  • 令人心碎的十三歲,童星完美演繹你我都經歷過的疼痛青春
    但是爸爸接著又將打過的孩子擁入懷裡說:「爸爸打你是愛你,等你長大就明白了。」李玩二次尋狗,再戳痛處,上次的傷或許還沒癒合又來重創。大人們吶,什麼時候能夠真正理解孩子們的感受,而不是流於這種淺顯的安慰。還有兩次飯桌的場景也是諷刺至極,爸爸有一次看到李玩喝酒,將她的酒瓶打碎,而在兩次的飯桌上卻都讓李玩向所謂的叔叔伯伯們敬酒。
  • 愛過 哭過 痛過 笑過,這一生就已足夠,用盡一生的愛不在乎
    歲月的風撫平成長的痛,經過幾番悲歡離合之後,有多少的人能夠看透,有多少往事不堪回首,時間的鐘敲醒不老的夢,人生一場喜怒哀樂交錯,有多少感動可以保留,有多少朋友能陪到最後,這世界分分秒秒來去匆匆,從來不會為誰停留,一生中尋尋覓覓轉眼成空,一旦錯過不能從頭,愛過 哭過 痛過 笑過,這一生就已足夠,
  • 《狗十三》每一個人都是如此長大的
    很多人都是在苦難之中長大的,只是苦難大多細碎謹微,以致我們長大之後回頭看的時候,都未曾覺察,是在哪個時候,自己就長大了。《狗十三》有一個很棒的英文名,叫《Einstein And Einstein》,那個被隨意取了名字的女主——李玩,養過兩隻狗,一隻叫愛因斯坦,另一隻也叫愛因斯坦。
  • 5年才過審的電影《狗十三》講述:最真實的青春少女成長故事!
    看到這個影片名字,很多人都會好奇,為什麼叫狗十三?女主人公,李玩,13歲,影片中有狗狗出演,所以叫狗十三?很多看過的人還給出一種解釋,就是狗十三裡的13和字母B很形象,連起來是一種戲虐性的片名。也許這樣的片名更能體現出此電影的內涵和諷刺韻味。
  • 謝容兒《就此別過》新歌首播 暖冬季優質發聲
    謝容兒新單曲《就此別過  隨著年歲的增長,城市的人們到了一個並非一定需要有人陪在身邊的階段。當愛情不再是所有的時候,我們反而有更多的時間去做那些曾經想做卻放棄了的事情。愛情變得沒那麼佔據身心,至少不再疲憊了。曾經疲憊不堪的故事,你能以一個旁觀者的身份去看了,不再當局者迷。  此刻,需要的就是《就此別過》這樣的當頭棒喝。還在愛情故事裡面承受折磨的人們,一曲驚醒夢中人。
  • 豆瓣8.4:電影《狗十三》,我們真實的青春記憶
    — 點擊藍字關注青橙故事 —最近有一部被塵封五年的青春片《狗十三》,上映三四天就衝上了豆瓣8.4的評分,被稱為「中國最好的青春片」。 它也許不是預算最高的青春片,也不是明星最多的青春片,但卻一定是最真實的。 我們大多數人的青春,是偏科、長痘、想養狗。
  • 我的世界裡,有陪我笑過的你們,有陪我哭過的自己
    別去客身在外,每逢寒冬年末歸家之時,總是扼腕嘆息,萬般無奈又晚了一步。家鄉的梅花已經自顧凋謝,零落在荒涼丘徑,遍地芳蹤殘殤。是我屢番辜負了,自己對她的懷念和兒時的記憶。  想來一路上所遇到的人,事,風景,又有哪些是能守護到如今的?世間繁擾,每個人都在各自承受著命跡的必然。梅花亦是,你,我亦是。
  • 《狗十三》——青春最真實的疼痛
    父親送了李玩一隻狗——「愛因斯坦」。這隻狗也許就是李玩人生的縮影,在被買回來的那一刻,它就失去了自由。它的命運是任人擺布的,正如李玩自己做不了主的人生。李玩也試圖反抗,可是到了後來,她麻木了,屈服了。她徹底從一個少女蛻變成了成人。從始至終,他們從來沒有試圖打開過李玩的內心,自然不會發現,這隻狗也許就是李玩最大的精神寄託。
  • 2020最後一天可以發的跨年文案 2020年,我們就此別過啦!
    2020最後一天可以發的跨年文案 2020年,我們就此別過啦!時間:2020-12-31 17:29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2020最後一天可以發的跨年文案 2020年,我們就此別過啦!
  • 大俠,就此別過
    那個一直笑稱「我都死了20多回」的金庸先生,這次,是真的走了。他落筆,江湖轟然而出。他轉身,江湖餘波未了。懷揣江湖一夢,重溫經典,致敬大俠。
  • 《狗十三》:豆瓣8.2分,青春到成人的血淚之路
    青春離去的時候,連聲道別都沒有2018年上映的《狗十三》,是由人稱「影帝製作機」的曹保平執導,張雪迎參演的一部青春期成長之路的影片,獲得豆瓣8.2的評分。整體看來,「愛因斯坦」的離開,就像是一場必然事件,就像是成長中的青春,它要走時,連一聲招呼都沒有,沒有道別的儀式。李玩因此打破了平靜的狀態,她在迷茫中找尋「愛因斯坦」,根本不知道它去了哪兒,她聽著狗的聲音都覺得像是自己的「愛因斯坦」。正如剛剛離去的青春,好像還在我們身邊,可是卻不再是它。
  • 卑微到最後有多痛
    情到深處幾人懂。喜怒哀樂心中痛。酸甜苦辣不言中,卑微最終難相逢。卑微的愛情,大概是這樣的:你明明在生氣,故意不理對方,半天才發現,人家根本沒在意,甚至根本不知道,原來你一直在生無用的悶氣。然後他突然跟你說話,稍稍對你好一點,你就會瞬間原諒了,開心的就像什麼也沒發生過,甚至還覺得自己錯了。其實人家根本沒把你當回事,你還多愁善感的不行...既然我感動不了你,我就放過我自已。
  • 《狗十三》:失物招領,你的青春
    父親送給李玩一隻狗,李玩對狗的態度從抗拒到接受再到喜愛,她給狗取名叫愛因斯坦,不幸的是,在一次爺爺遛狗的過程中,愛因斯坦走丟了,李玩瘋狂的尋找她的愛犬,與家庭產生了猛烈的衝突,李玩在矛盾中成長,漸漸學會怎麼去做一個懂事的大人,以至於最後與愛因斯坦在街上遇到時,一人一狗,不敢相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