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歐美食的煙火氣,從一頓火鍋吃起

2021-02-08 中信出版

「越來越多的人談論著新北歐料理,但真正的本地和季節性的食材對他來說更有意義。當你是一個年輕廚師時,你只會盯著那些高級餐廳,但是當你了解更多時,就會希望回歸基本的東西:更簡單的食物,更自然的生活。」

——米克爾·卡斯塔德,廚師、美食作家

©攝影師:文俊

菜品設計:Sue Zhou

此時,我們正在新北歐料理的大本營——哥本哈根,坐火車,騎單車,走著路,從城市到小街,從Noma1.0到Noma2.0,從餐廳到主廚,從傳統開放三明治到戶外採摘。

在當地人的推薦和陪伴下,我們一路尋找最地道的城市美味兒:那看似高冷遙遠、仙氣兒十足卻風靡世界的新北歐料理。

©在各種街邊美食店中,我們漸漸吃到了這座城市的煙火氣。

©文俊拍攝的清晨宮殿。

©攝影師喝醉後鏡頭也是醉人的模糊。

這時,一個火鍋店,擾亂了節奏。

 

「城裡新開了一家火鍋店,我朋友去吃過,聽說不錯。」

一個中國人說。

「這裡的中餐都太甜了,沒有太好的,不過新開了一家火鍋公社。」

一個丹麥人說。

於是。我們忍不住,一起去了這家「久聞其名」的火鍋店:火鍋公社。

©嚮導展開地圖,為我們介紹各個區的特色與不同。

©夏日裡mikkeller的啤酒是最清涼的選擇。

©大樓長了一對眼睛~

火鍋公社的菜單簡單卻也豐富,肉類和菜為主,但少了幾種常見的中國火鍋配菜,魚丸、蟹棒、土豆等等。

「丹麥人不喜歡吃魚丸這些的,我們這些菜品也是經過反覆調整。我們很重視材料,這些肉和蔬菜,都非常新鮮,這兒的人吃肉不多,也有Noma的廚師喜歡來這吃。友情提示下啊,我們菜的量都很北歐的,意思就是比較少。」

 

新北歐料理大本營裡的這家火鍋店,有著既熟悉又陌生的火鍋味道,此時,它升騰的麻辣香氣迷亂了我的思路。似乎重新連接了新北歐料理和中國味道。

 

在我們一路嘗試過的新北歐料理中,有的味道讓人感到完全的陌生,仙氣兒十足,但有的味道卻也讓人莫名親切。

特別是在性價比極佳的Radio餐廳,那道蘆筍醬汁我似乎品嘗到了中國醬燒的風味,Sue大廚笑我說這是完全的錯覺,但新北歐料理真的離中國很遠嗎?

©Schønnemann餐廳是哥本哈根供應開放三明治最古老的餐廳之一。

一個大圓盤中間圍著小小的一份造型精美的菜品,這大概就是我們對新北歐料理的印象。

高冷的擺盤,高冷的味道,還有人調侃說新北歐料理都是黑暗料理,裡面各種奇特食材的使用讓人的胃招架不住。

 

©108餐廳供應的蘋果甜點。

©麵包和青口都很美味。

©meatdistrict的火熱海鮮館,一定要提前預定。

當然,北歐式的擺盤和食材的創意處理方式是新北歐料理所展現的獨特風格。

但如果由此認為新北歐料理只是靠這些在世界爭得席位的話,那一定是大錯特錯。

©amass主廚在餐廳。

©我們問amass餐廳主廚,哥本哈根在這個季節是什麼樣子的?他用一道菜給了我們回答。

2003年之前,沒人關注北歐當地食材和料理方式,那時地中海和法國料理是這裡的流行。

當René Redzepi 在2003年創辦Noma時提出了新北歐料理最初的核心,「時間和地點」,要讓進入餐廳的人感受到菜式與季節和所在地點的緊密聯繫時間和地點,即廚師需要關注並重新思考當地的應季食材。

©在大廚Rene的家,他的妻子娜汀站在廚房的窗戶前,娜汀的烹飪風格十分日常和溫馨。

©專業採摘人託馬斯,我告訴他,他墊腳夠食材的樣子像像只長頸鹿。

「時間和地點」,這一點倒和我們的時節和應季理念很相似。兩者都要建立人和自然的直接關係,讓人回歸自然的節奏。

而且對於當地食材的開發,新北歐料理不僅關注常規食材,從早期至今也都十分關注當地自然環境中的野生食材。

哥本哈根有不少專業的採摘人、獵人等等為各大餐廳提供當季的野味。René曾說沒有這些合作夥伴,就沒有Noma。

而且採摘人也都有細分的領域,有人專注蘑菇採摘,也有專注綠植採摘。

©大廚sue在採摘人的指引下,在戶外嘗試了解當地食材。

©農場主夫婦。

除了對當地當季食材的關注,這裡的餐廳也十分關注發酵食物,投入很大精力,Noma始終都有個發酵實驗室。另一個新北歐料理的米其林餐廳Kadeau主打發酵食物。

到了寒冷的冬季,發酵食物能夠解決寒冷冬季的食材匱乏問題,這同樣是中國北方應對冬季食物匱乏的方式之一。

 

當然,新北歐料理所採用的烹飪方式和方法和我們完全不同。但新北歐料理和中國烹飪在基本理想上非常近,這讓我們對新北歐料理感到由衷的親切,似乎都已經在新北歐料理中看到了中國人應對四季流轉的飲食智慧。

©新北歐料理用肉少但很精,我們找到一家老肉鋪,買了一條上好的豬肉。

©大廚Sue在哥本哈根用當地食材設計的美味菜品,很適合我的中國胃。

當重新踏上尋味的旅程時,我們將目光放的更為寬廣,不只局限在味道上。

在尋找地道新北歐料理的同時,我們也更加深入地探索這座新北歐料理誕生的城市,來自不同領域的人,帶來城市最地道的旅行建議,讓我們看到城市的不同性格。

©哥本哈根的墨西哥taco。


攝影師文俊每日從凌晨四點開始用鏡頭記錄,從寧靜的清晨到喧鬧的湖畔,大廚Sue也忙於捕捉中式烹飪和新北歐料理她帶來的雙重靈感,並試圖用她的創意,用中國味道,解讀新北歐料理。

 

©大廚Sue Zhou

©攝影師 文俊,《北歐尋味記》設計©1204設計工作室。

我們用一本書,給你這個夏天放肥自我的理由:

4大特色街區、50處城市私家好去處、10位大廚、美食創意人解讀新北歐料理的故事。

附:哥本哈根吃喝指南,跟著大廚吃地道北歐料理。哥本哈根旅遊局五星推薦,一本足夠。

部分餐廳指南

經過十多年的發展,新北歐料理在這座城市的發展越來越多樣化,即便在大家不去Noma,也能在越來越多的餐廳品嘗新北歐料理。

如下,我們推薦幾家極具性價比的新北歐料理餐廳。


PONY

PONY餐廳的位置之前正是米其林餐廳Kadeau的原址,Kadeau搬家之後,這裡被改造成價格適中的PONY餐廳(當然,價格是和米其林的Kadeau相比較)。

PONY亦主打新北歐料理,在城中十分流行,需提前定位。 

大廚Sue Zhou說:

這家餐廳餐廳提供價格合理的新北歐美食。新鮮出爐的酸麵團麵包加奶油非常好。菜單根據季節變化而變化,我們在哥本哈根時,餐廳正在供應蘆筍搭配魚,非常好。PONY餐廳很小但十分舒適,服務員會詳細說明菜單上的內容。

地址:Vesterbrogade 135, 1620 Kbh V 

網址:ponykbh.dk

電話:+ 45 33 22 10 00


Radio

與雷內·雷哲皮一起創辦了Noma的克勞斯·梅耶與另兩位廚師一起開設了Radio餐廳,靠近天鵝湖。

Radio的重點是有機和北歐美食,如每周數次採摘的新鮮水果,魚來自當地漁民的新鮮捕獲的,一些肉是從洛蘭島(Lolland)的獵人那裡運來的。

大廚Sue Zhou說:

Radio餐廳的性價比非常棒,即便搭配餐酒的價格,也很適中。這裡的食物就像北歐人所知道的那樣:應季和清淡,漂亮的擺盤。服務員很詳細地解釋了菜品。牡蠣沙拉配綠色草莓無與倫比,口味均衡,鯖魚煮製的非常完美,當我將牛肉和新鮮豌豆一同放入口中時,我品嘗到一種十分豐滿的口感:甜美且多汁。

地址:JULIUS THOMSENS GADE 12,1632 KØBENHAVN V

網址:restaurantradio.dk

電話:+45 25 10 27 33 

Manfreds

Manfreds和Relæ在一條街上斜對面的位置,兩家餐廳都是克裡斯汀·普利西創辦。但風格不同,Manfreds更為隨意一些,獨自或是朋友聚會在這裡都會十分舒適,食材同樣十分綠色有機,來自本地最好的動植物農場,有部分蔬菜來自40公裡外Relæ自己的農場。

大廚Sue Zhou說:

這個地方供應家庭風格的北歐料理,一些菜式可以一起分享,而不是像其他餐廳一樣一道菜一道菜的那樣。這裡既有單獨的客人在吧檯進餐,也有家庭聚餐。菜式和分量也都很棒,這是我在哥本哈根期間最喜歡吃的地方之一。餐廳經理非常熱情,並且對酒有豐富的知識。我點了韃靼牛肉,品質非常棒。但最讓人驚喜的還是榛子蘑菇,口味既有中式的熟悉口感也有北歐式的新鮮味道。

地址:Jægersborggade 40, 2200 København N, 丹麥

網址:manfreds.dk

電話:+45 36 96 65 93

更多指南,請詳見《北歐尋味記》

祝您旅行途中有一個好胃口~

近期好文推薦

-End-

本文轉載自:DuoXi多喜

編輯:楚旂

2019.6.7

更多經典書單和深度好文

歡迎關注「中信出版集團」公眾號

點在看,給阿信加雞腿 

相關焦點

  • 一頓火鍋=10碗飯?營養師:吃火鍋時點這4道菜,每天吃不會胖
    在寒冷的冬天,想必火鍋是慰藉人們心靈最好的美食,自己吃沒意思叫上親朋好友,圍繞在一個火鍋旁聊天喝酒喝飲料,簡直是再幸福不過了。可困擾很多人的是,這火鍋怎麼越吃越胖?日常生活中甚至有冬天吃一頓火鍋=10碗飯的說法,想到這有些人便會望而卻步,難道這樣的的美食真的不能再享受了嗎?冬天的一頓火鍋=10碗飯?
  • 治癒系「雲火鍋」 美食紀錄片《沸騰吧火鍋》打響美食戰「疫」
    「沒有什麼是一頓火鍋解決不了的
  • 男子吃了一頓火鍋後腦子裡全是活蟲!
    新聞.美食.娛樂.便民.策劃.推廣.活動提示:爆料投稿 商務合作 加微信 wagj312
  • 銅仁喜提第一場雪,初雪必吃美食安排起來!
    銅仁喜提第一場雪,初雪必吃美食安排起來!小師妹下雪天不就是吃火鍋的最佳季節嗎,一鍋滾燙的紅油火鍋,煮上最愛的毛肚、鴨腸、蝦滑,以及各種涮肉,一盤接一盤的吃吃吃,太爽了吧。沒有火鍋的冬天,少了一半溫暖,難道還有人不愛吃火鍋嗎?
  • 一頓火鍋一場戲,這才叫過癮!
    《飲食男女》中有一大家子圍坐在火鍋前吃飯的場面,《讓子彈飛》所有的故事正是起源於火車上吃的那一場火鍋,《喜歡你》中間那一套關於愛情和火鍋的理論...火鍋每一次在大銀幕上的出現,都能喚醒鍋妹心中的吃貨之魂。
  • 朗誦:秋日煙火氣,最撫凡人心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喜愛秋,迷戀秋,不單單因為秋色迷人,秋景如畫,秋韻依依,秋高氣爽,更因為秋日煙火氣,最撫凡人心。到了秋天,隨意到田間地頭走走,就會看到碩果纍纍,豐收在即。肥沃的土地上,金燦燦的稻穀、紅彤彤的高粱,在田地裡迎風起舞。飽滿的玉米,挺直了脊梁,精神抖擻,更有豐盈充實的紅薯和花生,悄無聲息在泥土裡醞釀甘甜,等待採收。
  • 延津——我愛你的煙火氣!
    延津,我愛你的煙火氣一場疫情,延津按下了暫停鍵,一切好像都被凝固在了時間裡,戛然而止。2020,這個春天,來之不易當街角的早餐店又亮起燈光 、麻辣火鍋的氤氳氣息在空氣中飄散,當咖啡店裡冒出濃鬱的咖啡香氣 、火燒店門前又重新排起長長的隊伍,當人們開始走回熙熙攘攘的街道,車水馬龍逐漸回歸,我們欣喜的發現,我們的延津「甦醒」了!
  • 大主宰:筍兒只是想吃鴛鴦火鍋,牧塵卻想入非非!靈溪要氣暈了
    導讀:大主宰:筍兒只是想吃火鍋,牧塵卻想入非非!靈溪要氣暈了Hello,大家好,歡迎來到青動漫,我是你們的阿青呦~大主宰漫畫今日已經更新,作為土豆三部曲的其中之一,同樣由任翔和JOE大大主持畫作,也吸引了一大波的粉絲關注,不過比起鬥破蒼穹,大主宰的更新頻率確實要快上一些。最近漫畫劇情已更新到牧塵每日接受三十道四級靈陣,很顯然日子是過得苦不堪言,尤其是心理上的折磨,更是讓牧塵有些狼狽。
  • 一頓火鍋的熱量有多少
    火鍋是大家喜愛的一種小吃美食,尤其是冬季,一群人圍在一起吃火鍋,氣氛非常熱鬧。那麼,一頓火鍋的熱量是多少?吃一次火鍋的熱量是多少?
  • 來東營,尋找夏夜煙火氣~
    汪曾祺說:四方食事,不過一碗人間煙火人間煙火氣,最有詩意它是早上果腹的豆漿油條也是晚上放空的把酒言歡這個夏天,帶大家去尋找東營的煙火氣勝利923夜市聽一曲童年歌謠海通路美食街這裡既有路邊小店和燒烤排檔的「煙火味」,又有特色餐飲名店的「高大上」。
  • 「生活沒有什麼是一頓火鍋解決不了的,有的話,就兩頓.」
    前段時間,#疫情過後最想吃的美食?# 這一話題登上了熱搜,火鍋力壓烤肉和奶茶,成為了國民最想念的美食TOP1。小編覺得非常對味,因為每當深夜饞宵夜的時候,就有一片毛肚在我眼前晃悠,甚至空氣中都會散發出辛辣濃鬱的芳香分子~~作為中國人獨創的美食,在今天已經成為了中國人生活中最重要的、最不容忽視的美食種類。
  • 你想吃的美食這裡都有
    至今雖然時隔多年,很多老青島人的口中、腦海裡,仍會不時地懷念起這座百年老店。 「萬和春」字號始創於1941年,至今已有七十多年的經營歷史,是青島唯一一家「中華老字號」經營特色小吃的餐飲企業,也是青島的「十大名小吃」之一,現在已開起了二十幾家快餐直營連鎖店。 「所有的鄉愁都是因為饞」,身處異鄉,也莫辜負了自己的胃!對於常年身在外地的青島人來說,歸鄉後能吃上一頓萬和春的排骨米飯,那可真是滿足得很。
  • 疫情結束後想吃啥?沸騰吧火鍋!
    不過,如果要問大家疫情結束最想吃啥, 火鍋絕對可以排進前三名。正如影片開頭所言,「在中國,再沒有哪種美食,比火鍋更能代表中國人對熱鬧的喜歡和團聚的嚮往。」 相較於以往的美食題材紀錄片,此次《沸騰吧火鍋》更像是一本「硬核」火鍋科普,不僅每集只有12分鐘左右,劇集時間短便於上手,而且還採用了年輕團隊年輕的審美和包裝方式,形式更為新穎。
  • 南京這家煙火氣息的火鍋串串,吃上一頓就不會忘
    Hi~我是你們的好胖友,愛好(Hào)吃,喜歡分享一些美食。有人說吃得好不好,在於食物的品質;有人說吃得美不美,在於和誰一起吃。和我一起食遍南京,好胖友在此~近幾年流行的串串店可以說「吃花了嘴」,各有千秋。這家在珠江路拐角裡的默默火著串串店,一定要來試試。從地理位置和外面看兩層樓有點平平無奇了點,但是當你進去吃上菜的時候,確定的眼神——值得打卡的地方。
  • 這6部美食紀錄片,煙火氣十足,看完你就知道做中國人有多幸福
    前段時間看到一張美食地圖,小編發現祖國的每一寸疆土都有特色的美食,於是作為一個吃貨我開始狂刷各種美食紀錄片!當然也沒忘搜羅了6部煙火氣十足的紀錄片分享給大家,看過你就會知道做中國人有多幸福!陳曉卿怎麼拍了那麼多美食紀錄片?初次聽說他的名字,是在看過《舌尖上的中國》後,當時就被那畫質和解說深深誘惑,仿佛下一秒就要被饞哭。打開《風味原產地》之後,我確認陳曉卿真的沒讓人失望,原汁原味的潮汕在他的鏡頭下簡直讓人慾罷不能,牛肉火鍋、潮州打冷、滷水鵝也為潮汕人掙足了面子。而全片分為十集、每集10分鐘的配置下飯剛剛合適。正如陳曉卿所說,潮汕是中國美食的寶貴孤島,而現在這座孤島,終於通了車!
  • 這就是山東丨味道濟南(21)大草原味兒的鮮羊火鍋 最撫濟南吃貨的心
    「吃」雖是細枝末節,卻也是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環,前有袁枚談小吃,後有汪曾祺說五味。欣賞和品嘗一座城市的美景與美食,就像在解讀她的歷史和文化。筆耕不輟,廚房不冷。即日起,大眾網·海報新聞為您帶來全新的視頻欄目《味道濟南》,帶您走進濟南的大街小巷,在美食中嘗百味人生,在影像裡品味道濟南。
  • 如果穿越回宋朝吃一頓火鍋,能夠吃到哪些菜餚?
    在這天寒地凍的時候,還有比約朋喚友吃一頓熱騰騰的火鍋更酸爽的事情嗎? 吃火鍋,的確是冬天美食清單裡不可或缺的選擇。把肉菜放在器皿裡,一邊加熱一邊吃的做法,在古代很早就有了。但是,只有到了物產豐富、富裕繁榮的宋朝,火鍋的吃法才在民間逐漸普遍起來。
  • 《向著宵夜的方向》定檔 記錄城市夜景煙火氣
    今日,《向著宵夜的方向》定檔11月30日開播,該片是騰訊視頻自製IP「一日之食」的第二部美食紀錄片。《向著宵夜的方向》聚焦全國城市夜景,用美食勾勒出不同地域的獨特氣質,為繁忙生活的補充能量。而《向著宵夜的方向》接檔,將從不同的時間維度、生活場景,繼續關注與記錄全國各地的美食人物肖像。與必備的早午餐相比,宵夜是一項讓日常飲食更具幸福感的選擇。一頓完美的宵夜,不僅會提供美好的食物,更成為對快節奏城市人群的溫暖慰藉與情緒出口。
  • 開餐廳買菜給300,一頓火鍋吃掉700,這個節目已變味
    《中餐廳》的本意是宣傳中華美食,不僅在國內推廣,更是要把美食帶到世界各地,前三季都在國外開中餐廳,雖然明星麼一邊摸索一邊戰戰兢兢,但至少是一檔很正能量的節目。買菜給300,一頓火鍋吃掉700林大廚很疑惑,生為大廚,連採購權都被剝奪,心裡肯定是有點不爽的,後面追出去問趙麗穎,趙麗穎直接來一句:「我們付不起了
  • 現在起,請叫我世界美食之都!
    可見成都本地人對火鍋的愛,是貫徹到骨血裡的,從「在成都沒有什麼是一頓火鍋解決不了的」就能看出來。尤其去國外一圈回來,凌晨3點落地也要先去搓一頓火鍋再回家就是最好的證明。本地人對火鍋的愛,還情有可原。外地人來成都排隊等上4小時也要吃上一口,就足以見成都火鍋的魅力。從一個不吃辣的廣東人究極進化成吃火鍋只點紅鍋的廣東人,也就1個月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