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沒有遇到這樣的人,或者你就是這樣的人。
平時在公司不喜歡說話,喜歡躲在角落裡看著大家,想要發言,卻總是不敢,被大家忽略,當別人一起聊天的時候,他們總是那個聆聽者,從不會加入。沒有什麼有建設性的意見,只會是那個執行者。
這種人我們稱為沒有存在感的人。
作為一個透明人一樣的存在,身邊的人不對他們抱有希望,他們也不對自己抱希望,找不到在團隊中的存在感,沒有屬於自己的歸屬感。
為甚會出現這樣的人,有一部分出現在自己的身上。
一
米蘭來公司其實時間也算久了,畢竟大家現在對於辭職已經沒有什麼可驚訝的了,但是她還是沒有一個能說得上話的同事。吃飯自己,下班自己,遇到同事也是簡短的打個招呼,總是一個人的不合群。
有時候大家坐在一起討論,她也會有興趣,看著想要說話,想加入到大家的討論中,但最後還是咽了回去。一開始還有人想讓她說說自己的想法,她總是說:再想想。思考半天等她想好,大家已經在討論其他的話題了。
後來也就沒有人去詢問她,她就更沉默了。
很多人告訴你「沉默是金」,但沒有人告訴你「語言是人類最重要的交流工具」,越是不說就越不敢說,你的膽小不是你逃避的藉口,甚至你說你沒有想好,不知道說什麼,不知道說什麼就去學,去讀,這只是你想要逃避,不想去改變的藉口。
二
有的人是自己選擇透明,有的人是自己計較到透明。
他們天生的冷漠疏離,「精明」的可怕。對於工作就是工作,並沒有其他團體的想法,自己的利益得失才是最重要,所以大家在討論的時候,默不出聲其實就是覺得這件事情與自己的干係不大,何必出這個力,費這個事情,何必增加不必要的麻煩。
他們的透明是自己選擇的,看似聰明,其實就是超級利己,把自己的利益放在最高點,用《紅樓夢》的一句話:機關算盡太聰明,反誤唧唧性命。失去更多的鍛鍊機會並不是什麼好事。
總的來說,人最怕的是自己給自己就做了定論,自卑的人容易瞻前顧後,怕被人笑話,怕自己說錯話,怕領導同事反感你,感覺多說多錯就直接不說了。時間長了形成習慣,越是這樣想的話,就越不敢說話,上班對你來說都是煎熬。不表達你怎麼展現出你的特點。
錯誤不是你不說就能避免的,與其在於自己犯錯會被人笑,不如在意自己發現錯誤能更進步。別人的想法太在意會很累的,你都不應該是這樣的。
擺脫透明,釋放自己的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