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吳喋喋
編輯 | 何潤萱
9月2日,愛奇藝迷霧劇場釋出第四部懸疑短劇《在劫難逃》。播出次日,該劇登頂燈塔熱度,是9月2日評論數最多、彈幕數第二多的網劇,當前豆瓣評分7.9,知乎評分9.0。
觀眾輕易地識別出了《在劫難逃》的「迷霧」基因:12集短劇、快節奏強情節的標準類型片,第一集裡「所有主演都死了」;《隱秘的角落》「爬山梗」再次出現,只不過這次推人的是鹿晗;一位豆瓣用戶給該劇打出五星並感慨道:「迷霧劇場就這樣統治了今年夏天。」
毒眸觀察到,通過多部優質懸疑短劇的連續輸出,愛奇藝迷霧劇場在今年的平臺「劇場化之戰」中佔了先機,率先在觀眾心中樹立了劇場品牌。
上半年短劇豆瓣評分TOP10中,「迷霧劇場」佔據二席,分別是8.9分的《隱秘的角落》和7.4分的《十日遊戲》,9月播出、當前7.9分的《在劫難逃》也繼續鞏固了迷霧劇場的口碑。
深耕懸疑短劇的「迷霧劇場」來得或許正是時候。
雲合數據發布的2020短劇市場觀察報告中提到,今年長劇疲軟,短劇爆發了活力,《隱秘的角落》有效播放留存率近40%,而《慶餘年》等爆款長劇留存率在12%-33%之間;另據藝恩數據顯示,上半年播出的懸疑劇佔據整體數量30%,僅次於都市劇——懸疑類短劇正在成為市場新藍海。
短劇突圍的同時,愛奇藝暑期檔長劇集表現同樣亮眼:據云合暑期檔報告顯示,愛奇藝平臺播出的劇集《二十不惑》《重啟之極海聽雷》進入劇累計及集均有效播放榜單前三。同時在暑期檔有效播放TOP20的劇集中,愛奇藝參與出品的共8部,為所有平臺之最。
圖源:雲合數據
綜藝方面,愛奇藝暑期檔也持續爆發:以《樂隊的夏天2》《中國新說唱2020》為代表的頭部綜藝IP延續了往季熱度;腰部綜藝中,愛奇藝深耕的生活趣賽道表現突出,《夏日衝浪店》《做家務的男人2》等內容收穫豆瓣高分。
在毒眸看來,比起爆款的靈光乍現,愛奇藝暑期檔的整體穩健的發揮更體現平臺自制能力。而穩定的品控能力,其實是平臺持續深耕精品內容的必然結果。
懸疑短劇領銜「劇場大戰」
過去幾年,所有的頭部視頻平臺都在細分平臺版權內容、布局劇場化運營。優酷在2015年率先打造「放劇場」,對平臺內容進行一定的整合;2018年,愛奇藝落地愛青春、奇懸疑兩大劇場,以劇集「類型」為核心,目標是垂直細分市場。
今年以來,劇場化格局愈發明顯。
優酷在二季度借《冰糖燉雪梨》推出「寵愛劇場」,6月又發布14部待播懸疑劇揭開「懸疑劇場」的序幕;愛奇藝在奇懸疑劇場基礎上升級出「迷霧劇場」,騰訊視頻則推出了各類「季度劇場」,比如今年暑期檔瞄準年輕女性用戶的「甜蜜仲夏季」。
相比播出周期更長的長劇,短劇更適合通過密集的排播,釋放更強的劇場品牌效應。愛奇藝早在2017年就意識到了這一點。
愛奇藝副總裁、自製劇開發中心總經理戴瑩告訴毒眸,在2017年《無證之罪》獲得不錯的市場反饋後,愛奇藝開始醞釀規模化生產懸疑短劇,因為「它的效應是比較短的,因為只有12集」,多部精品短劇接連爆發,產生的規模化效應則會更持久。
這種劇場效應在「迷霧劇場」得到了充分實現:在僅會員付費觀看的情況下,上線不足18小時的《在劫難逃》愛奇藝熱度破6500,成為近期迷霧劇場之最。
迷霧劇場餘下幾部「存貨」《沉默的真相》《致命願望》也幾乎同等地受到懸疑劇愛好者的期待,愛奇藝站內預約人數分別突破57萬和20萬,作品豆瓣頁面都有上千條「想看」短評。
短劇聚合爆發劇場能量的另一前提是,多部短劇的類型風格保持某種一致性。相比涵蓋題材更廣的「奇懸疑劇場」,「迷霧劇場」聚焦犯罪懸疑短劇,對題材進行了進一步細分。這與相關從業者的判斷不謀而合:《在劫難逃》導演五百曾預測過,懸疑是一個特別大的品類,未來懸疑市場還會更加細分。
而懸疑短劇在劇場化運營中的優勢,隨著迷霧劇場宣傳、排播和商業模式逐步展開,體現得愈發明顯。6月3日,「迷霧劇場」發布全陣容官宣海報,一張集齊了廖凡、秦昊、王千源、王景春、朱亞文的海報輕易地引爆了社交熱度,多部短劇主演「合體宣傳」,實現1+1>2的效應。
在排播上,「迷霧劇場」選擇在劇集開播第三日開啟付費超前點播。強情節的懸疑短劇,在超前點播中顯然具有優勢;此外短劇集數不多,相比長劇,觀眾更有意願為較短的集數開啟付費點播;而基於對迷霧劇場品牌的認知度和對待播作品的信心,觀眾對涵蓋了點播服務的愛奇藝星鑽會員業務,也顯示出了相較以往更高的付費意願。
招商方面,懸疑類型劇場和超前點播又為品牌提供了更多玩法。比如肯德基通過限量K COFFEE杯體設計提供迷霧劇場專屬線索,劇情與線下消費場景深度聯動;同時,購買K COFFEE產品獲贈迷霧劇場超前點播兌換碼,達成劇集、付費點播和品牌的深度捆綁。
而隨著《隱秘的角落》口碑爆發,在原有招商基礎上,百事可樂等多個品牌又對「迷霧劇場」進行了追投。此前行業曾認為短劇單集成本太高,盈利空間有限。對此戴瑩在娛理的採訪中表示:行業處在震蕩上行階段,但「爆款劇和好劇真的會賺錢」。
劇場化布局思路也重新整合了平臺內容:愛奇藝奇懸疑劇場則輸出了更多類型的奇幻懸疑作品,青春冒險類劇集《河神2》《重啟之極海聽雷》等受到年輕女性用戶喜愛。
其中《河神2》作為愛奇藝自製精品內容《河神》的第二季,斬獲豆瓣7.6高分,可見平臺在對自製內容的系列化開發中,維持了不錯的品控能力。
潮流、文化、消費,綜藝IP更關注年輕人
相比2019年,2020年綜藝大盤整體表現優異,愛奇藝上半年綜藝正片播放量達到51億,輸出了爆款《青春有你2》。暑期檔也延續了愛奇藝自製綜藝IP優勢,自製頭部IP綜藝貢獻了最多熱度。
《新說唱》系列走到第四年,首期開播後四小時迅速斬獲全網近200個話題熱搜,第二期愛奇藝熱度破8000,登頂愛奇藝風雲榜榜首。
除了熱度不減,節目自身也完成了良性自循環:曾經的節目冠軍GAI周延成為《新說唱2020》廠牌主理人。在最新一期節目中,Gosh廠牌唯一女rapper Regi晉級加入吳亦凡廠牌,作為Gosh老大哥的GAI周延淚灑節目現場,勾起初代觀眾的回憶殺。
《樂隊的夏天2》在第一季高口碑的基礎上熱度升級,首期即以7400的愛奇藝熱度值突破了第一季峰值,斬獲32個微博熱搜,節目中的寶藏樂隊五條人也大型出圈。豆瓣熱評表示:「五條人完成了一次堪稱偉大的行為藝術,狠狠地抽了這個流量時代一記耳光。」
而圍繞聚焦潮流文化的頭部綜藝IP,愛奇藝繼續探索會員專享和衍生節目,為長壽IP注入活性。今年以來,會員專享衍生綜藝開始進入網綜頭部市場,據云合數據顯示,有3部衍生綜藝進入2020年上半年有效播放霸屏指數TOP20。
這一趨勢下,愛奇藝圍繞《新說唱2020》製作了《新說唱不歇夜》,從《樂隊的夏天》第一季開始製作的《樂隊我做東》也隨第二季回歸。除了衍生節目,與用戶互動的《中國新說唱2020》誇誇打call權益活動等,也滿足了會員用戶的多元觀看和互動需求。
愛奇藝暑期檔綜藝既有經典IP坐鎮,也在生活趣綜藝賽道頻頻發力,推出多檔匹配平臺的年輕用戶的腰部綜藝,比如《夏日衝浪店》和《做家務的男人2》。
《夏日衝浪店》在經營類慢綜藝基礎上,創造性打造「衝浪店」這一符合夏日主題、畫風清涼的品類,收穫8.1分的豆瓣高分。節目的播出也帶動了不少年輕觀眾喜歡上衝浪運動,為節目攝製地點萬寧日月灣的旅遊業帶來新的機遇。
在常駐陣容黃軒、韓東君、喬欣、黃明昊、鍾楚曦的基礎上,《夏日衝浪店》還匹配了深受年輕觀眾喜愛的偶像出身飛行嘉賓王一博、THE9-安崎、THE9-趙小棠,青年演員陳瑤、官鴻等,持續輸出話題,引發豆瓣小組等論壇熱議。
愛奇藝自製觀察類綜藝《做家務的男人2》也收穫了豆瓣7.4分,通過郭麒麟、範丞丞等年輕偶像明星與傳統的「家務」話題產生碰撞,向年輕觀眾倡導了新時代下的新家風,呼喚大眾家庭責任意識。據云合數據,該節目觀眾平均年齡為25.2歲,相較網綜觀眾平均年齡更為年輕。
「她經濟」
在短劇和經典IP之外,愛奇藝平臺今夏也沒有錯過 「她題材」利好。
累計播放量48億的《乘風破浪的姐姐》加上現實向女性題材劇的爆發是今年短劇之外的又一風口。芒果TV手握《浪姐》IP,優酷、騰訊則以《白色月光》《摩天大樓》等短劇打通懸疑、女性兩大熱門題材。
愛奇藝除了手握有效播放霸屏指數前三的女性題材劇《二十不惑》,在其他劇綜內容中,也嘗試融入女性視角,並結合自身用戶畫像製作年輕化的女性題材內容。
據云合數據顯示,愛奇藝用戶平均年齡為25.6歲,30歲以下的用戶佔愛奇藝全部用戶的68%。因此綜藝方面,面向年輕觀眾深耕生活趣賽道,劇集方面則輸出了一系列目標觀眾相對年輕的女性題材劇,如《怪你過分美麗》《二十不惑》《他其實沒有那麼愛你》等。
《怪你過分美麗》製片人王一栩告訴毒眸,該劇主要觀眾為居住在一二線沿海城市、本科及以上學歷的25歲女性。劇中女主角莫向晚儘管是一位30代女性,但以娛樂圈為背景的經紀人職場更易為年輕觀眾所理解。
豆瓣熱評稱,「看了這麼多年電視劇,終於看到了莫向晚這樣一個獨立、有主見、有魄力且不浮誇的現代職業女性角色,真的很難得。」
聚焦20代的應屆畢業生困惑的群像劇《二十不惑》受眾平均年齡26.5歲,用戶畫像與求職和職場話題精準匹配。劇中四位女主具有的追星族、考研黨、網紅、社畜的身份特徵易引發年輕觀眾的共鳴。
如果說上述女性題材劇是在觸達大眾、引發熱議的基礎上側重吸引年輕用戶,那麼輕古裝和青春劇則是愛奇藝為平臺年輕女性用戶量身打造的。
暑期檔中,輕古裝《漂亮書生》8月雲合霸屏指數位居第八,與多部頭部劇集抗衡;16集的青春劇《如此可愛的我們》在豆瓣上被4.8萬人打出7.9分,男主角談宋成為新晉校園男神。
此外,愛奇藝的劇場化運營思路同樣重視「她」領域,「愛青春」劇場整合了平臺上經典的青春劇、古偶和都市情感劇集等,適合觀眾隨時補漏和重溫。
「她」的身影在綜藝內容裡也可窺見:Q2播出的愛奇藝自製戀愛觀察真人秀《喜歡你我也是》第二季打出「女生勇敢季」主題,打破以往素人戀愛節目中選取25歲左右女嘉賓的常態,呈現30+「大女主」們的情感心態,與「姐學」潮流不謀而合。
而承接《青春有你2》的大爆出圈,THE9成員和其他女團偶像也豐富了愛奇藝綜藝自製綜藝的女性嘉賓儲備,為往年以男團成員為主的自製綜藝打開新的局面。THE9首檔常駐合體綜藝《非日常派對》日前已經開啟「試營業」,可以預見,虞書欣和「婧妹」們又將刷屏社交網絡。
愛奇藝的夏天,乘著經典IP、「她情感」與懸疑短劇的風口交出了不錯的答卷。夏天會過去,平臺自製內容方法論卻值得沿用下去:堅持精品化的同時結合自身用戶屬性,感知大熱題材,或許就能立於不敗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