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日,臺灣當局陸委會提出一個神觀點,他們認為今年前11個月,臺灣在兩岸貿易中獲得的1200多億美元的貿易順差是因為大陸依賴來自臺灣的進口產品,是「大陸依賴臺灣」。兩岸經濟到底誰依賴誰,不用在這裡費口舌,倒是最近有兩條新聞值得民進黨當局好好品味。
據臺灣媒體報導,新冠疫情衝擊臺灣茶葉銷售。阿里山茶產業運銷合作社稱,臺灣茶葉80%銷往大陸,兩岸往來受阻,今年外銷減了一半。擔心供需失衡,部分茶農連秋茶都不採摘了。
另一個新聞是臺灣屏東縣舉辦一場「海峽產業心共識」交流會,百多位農民及業者參加。會議稱,現在兩岸形勢危急緊張,大陸作為臺灣農產品最大的銷售地,銷量大幅下降,呼籲支持「九二共識和ECFA(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
疫情之下,臺灣經濟維持一定的增長率,這似乎為蔡英文當局「反中抗中」提供了底氣。但細思之下,蔡英文拒不承認「九二共識」搞砸兩岸關係,經濟上承壓最大的卻是廣大基層的農民,換句話說,就是臺灣經濟雖有增長,但基層人民卻越過越慘,農民利益難以維護,這樣的經濟增長難以長久。屏東縣是蔡英文、蘇貞昌、蘇嘉全等頭面人物的家鄉,是「綠」得出汁的地方。農民們如果不是被農產品「賣難」逼急了,怎麼會呼籲當局承認「九二共識」,要延續兩岸「ECFA」?
臺灣農民的呼籲再次說明兩岸好臺灣才會好。今年前11個月,臺灣對大陸的銷售已升到外銷的43%,達到1367.4億美元。這不正說明大陸是臺灣最大的市場、大陸經濟好臺灣就會好的道理嗎?不正說明臺灣與大陸「經濟脫鉤」是行不通的嗎?不正說明臺灣經濟與大陸經濟有互補關係,兩岸產業鏈能賺全球錢嗎?
現在,民進黨蔡英文當局已不是「自由之身」。一方面,民進黨蔡英文已被川普綁架了,成為美國遏制大陸的棋子。川普雖然敗選,但中美緊張關係業已形成,民進黨當局想脫身也難。何況民進黨還不希望脫身,想在美國戰車上綁得更緊呢。
另一方面,民進黨蔡英文當局被自己喚起的「民粹」綁架了。現在島內政治人物特別是民進黨人都想用「反中」來撈取政治資本,任何在兩岸關係上的理性說法都會招致攻擊。
在這樣的政治氛圍下,民進黨蔡英文當局不但不可能主動調整兩岸政策,還會變本加厲破壞兩岸關係。比如,以前蔡英文隱晦地說臺灣經濟不能依賴單一經濟體,極力推動「新南向」,以求早日與大陸脫鉤;現在想拿臺灣高科技產業與美國搞「產業鏈重組」。然而,前11個月兩岸經貿情況再次告訴蔡英文當局,大陸是世界高科技產品的最大市場,臺灣的「產業投美」,恐怕會「賠了夫人又折兵」,既失去大陸市場,又被美國人控制產業。
大陸讓臺灣賺到了錢,民進黨蔡英文當局並沒有惠及於民。前幾天,臺灣健保會討論健保費率的調漲,明年費率大概會在4.97%至5.24%之間。以月薪4萬新臺幣為例,每月保費將從現在的564元漲至598元到630元。臺灣的老百姓並沒有從臺灣的經濟增長中獲得好處,在兩岸交流受困的今天,基層的農民、旅遊業者、夜市的攤主是蔡英文當局兩岸政策的最大受害者。
現在,連屏東縣農民都呼籲蔡英文當局承認「九二共識和ECFA」了,希望更多的臺灣民眾站出來,既為了兩岸關係,也為了大家生活得更好。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