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麗塔:戰鬥天使》劇照
2月22日上映了兩部大女主的電影,一部是卡神時隔十年的心血之作《阿麗塔:戰鬥天使》(簡稱《阿麗塔》),一部是岡媽首執導筒之作《朝花夕誓:於離別之朝束起約定之花》(簡稱《朝花夕誓》),這兩部電影都有日本漫畫的血脈,大女主也都是清甜夢幻的美少女形象,但一個暴力,一個溫柔,卻代表了互為補充共同延伸的兩種女性觀傾向: 英雄夢和聖母心 。
先談談英雄夢,「英雄」在長久的歷史長河裡似乎和女性無關,女性是作為男性英雄的配角:拯救的對象或者誘惑的客體呈現的,所謂「英雄救美」、「自古美女配英雄」、「英雄難過美人關」「美人計」「紅顏禍水」等等。英雄尚武,能力超凡、才智卓越、膽識過人,古希臘的英雄常常和悲劇聯繫在一起,他們常常有高貴的出身、徵戰的勇氣卻命運不濟,以失敗告終,從而產生一種崇高的美感;中國古代的英雄既有帝王將相(比如《三國演義》),也有草莽落魄之人(比如《水滸傳》)。
《海王》劇照
隨著時代的變遷「英雄」的意義也在不斷變化和更新,而到了美國好萊塢電影中,超級英雄偶像則來自幻想中的漫畫世界,DC漫畫所創造的超人、蝙蝠俠、正義聯盟等等;漫威漫畫更是毫不示弱,它所創造的蜘蛛俠、金剛狼、鋼鐵俠、雷神、綠巨人、美國隊長、蟻人、海王等一系列擁有奇異能力的英雄形象以及復仇者聯盟這個強強聯合的超級英雄團隊風靡全球。他們的共同使命就是拯救世界、維護正義!
當然,隨著社會潮流的變化,當下也出現了種種小變異,比如DC2017年在大銀幕所推出的超級女英雄《神奇女俠》,由曾經執導《女魔頭》的女導演派蒂·傑金斯執導。比如漫威一反傳統英雄形象,2018年推出第一位黑人英雄《黑豹》,狂攬三項奧斯卡金像獎;2019年即將在國際婦女節3月8號登上大銀幕的《驚奇隊長》(由女導演安娜·波頓執導),則是與《神奇女俠》對標的漫威首位超級女英雄,有可能也是唯一能與滅霸較量的厲害角色。
《神奇女俠》劇照
女英雄在大銀幕的強勢崛起的確刷新了長久以來固有的女性形象,極富挑戰性,所謂的少數/邊緣/弱勢族群登上了超級大英雄的舞臺,一舉打破了以白人/男性為中心的英雄壟斷地位。如果說「神奇女俠」是從母系社會穿越而來的古典公主,那麼「驚奇隊長」則是一位現代社會的女空軍,甚至連片名都是中性的「驚奇隊長」而非彰顯性別的「驚奇女士」,就像預告片中超越性別的臺詞一樣:「高尚的戰鬥英雄!」
《驚奇隊長》劇照
女英雄的頻頻誕生意味著女性地位的攀升,女性不是以觀賞性的「美人」或者以孩子的「母親」形象出現,而是以拯救地球的主體形象存在,是不可或缺的關鍵性人物,力量感更強,科幻感更濃,也更具有崇高正義的道德感。
但也因此遭到了主流觀眾的牴觸,比如「驚奇隊長」因為平凡的容貌和身材而被戲稱為「驚奇大媽」,翻看女主演布麗·拉爾森的履歷,15歲發首張專輯,27歲就因出演《房間》捧得奧斯卡影后桂冠,今年也不過剛剛30歲,這是全民追求的少女感所致,可見主流審美價值觀有多麼根深蒂固,對於女性外貌苛刻的高要求至今也沒有變,尤其在這個顏值當道的時代。
《阿麗塔:戰鬥天使》劇照
改編自日本漫畫《銃夢》的科幻青春片《阿麗塔:戰鬥天使》倒是滿足了大眾賞心悅目的感官需求,影片塑造了一個未來世界的美少女戰士形象,她羞澀萌動的少女情懷、熱血的戰鬥基因(機甲術),還有天真的大眼睛、失憶的人物設定,都不禁讓我聯想起1月份上映的國產動畫《白蛇:緣起》中的少女小妖小白,而半機械半人類散發的賽博朋克氣質又讓人聯想到同樣改編於日本漫畫的《攻殼機動隊》,由斯嘉麗·詹森主演的生化改造人少佐草薙素子是一名供職於公安九課身懷絕技的女特工,但是在人類生母和現世職業之間還是引發了強烈的心靈震蕩,呼喚出「我是誰」的終極命題,這比《阿麗塔》簡單的為愛復仇更讓人揪心。
《白蛇: 緣起》劇照
反觀大銀幕上的中國女性英雄似乎有點少,「花木蘭」和「白娘子」是最常見的銀幕形象了,北魏時期的「花木蘭」成為巾幗英雄是為了「盡孝」,替父從軍,保家衛國,功成身退,代表了中國傳統的倫理道德觀;民間傳說中的「白娘子」可能還談不上女英雄,作為一個有反骨的蛇妖,為了報恩以身相許讓人津津樂道,但她的超能力反而帶來水漫金山的破壞性,為了一己愛情卻給無辜的老百姓帶來了災難,最後還是遭到了懲罰。
《花木蘭》劇照
回顧歷史上真實的革命女英雄更是鳳毛麟角,比如被譽為「中國的聖女貞德」秋瑾,因為寫實性限制了電影表現超能力的奇幻空間和傳奇色彩,所以創造一個深入人心的真實女性英雄偶像是很難的。追溯古代神話源頭,女媧反而是一個把英雄和聖母合二為一的創世女神,女媧造人、補天這些天賦神力反映著母系農耕社會對生殖的崇拜,看來,對華人女英雄形象的挖掘還待進一步的梳理和研究,賦予新意。
與女英雄帶給女性形象振奮的新意和燃點不同,母親形象的女性塑造在女權主義盛行的當下似乎是一個老套又過時的話題,這似乎是《阿麗塔》國內票房8億,而《朝花夕誓》票房僅僅才1700萬的一個原因。《朝花夕誓》中的少女是比300歲的阿麗塔還要長壽的「離別一族」,擁有和神奇女俠黛安娜一樣長生不老、容顏永駐的魔力,這樣奇幻的人物設定使影片得以擁有一個全知的上帝視角,俯瞰人類的悲歡離合,而且就像臺詞所說的那樣「當你愛上一個人的時候,就開始孤單了」,這也是人類不得不去面對的一課:離別的宿命。
《朝花夕誓:於離別之朝束起約定之花》劇照
其次,愛帶來成長,母與子的關係是雙向的,流動的,變化的,而非單向的付出和奉獻,影片裡所有的女孩都做了母親,愛哭的瑪奇亞收養了戰爭中的遺孤成長為一個堅強的單親媽媽,男孩艾瑞爾從幼時的天真調皮、青少年的叛逆、成長為成家立業的男人,擔當起丈夫和父親的角色,繼續傳遞愛的力量,瑪奇亞雖然不得不目睹養子的離別/離世,但卻很好地完成了愛的教育,自己也獲得了一份愛的牽掛,人生因此變得充實;蕾莉亞因為被外族擄走生下女兒梅德梅爾,女兒成為她活下去的理由和支點,不願與昔日戀人克裡姆一起逃跑、復仇。
影片雖然也在講老生常談的母愛,但愛卻被重新定義了,純淨寬容,煥發新意,就像在回答克裡姆心中的疑惑:為什麼蕾莉亞、瑪奇亞都變了?!從這個意義上講,《朝花夕誓》是一部被嚴重低估的動畫片,它以全新的視角演繹了女人中的母性成分,並且探討了生離死別的人生意義。「離別一族」除了長生不老其實就是一個日復一日織布記事的平凡人,偏安一隅,與世無爭,並沒有英雄一樣的超能力和攻擊性。
對比硬朗炫酷、動作強悍的女英雄商業大片,我卻更偏愛這部看似平淡安靜的《朝花夕誓》,不僅僅是因為它的清新唯美動人,而是她細密編織的柔情所帶來的深意和思考讓人回味無窮:如何向死而生,如何去愛,度過這短暫卻有意義的一生?!雖然是憂傷的調子,但卻很治癒。岡田麿裡因為創作了多部催淚作品而被媒體稱為日本的瓊瑤,但其感性探討的哲學命題卻遠遠超越了一般通俗的愛情片。
《朝花夕誓:於離別之朝束起約定之花》劇照
這重新喚起了我對「女性」的思考,女英雄更像是模仿男性世界所創造的典範,而其母性因長期父權文化的推崇反而導致這個與生俱來的本能在現代社會是不是被忽視了呢?人們的思維習慣總是二元對立,非此即彼,從一個極端到另一個極端,無論是種族、性別、階級……
但是對於人類命運共同體很多點都是共通的,平權意識並不意味著要放棄人性的溫度。所以,對於「女權」主義的理解僅僅是反對傳統女性角色,那就太片面了,理想的性別關係理應是多元共存的,女性角色也一樣。當我們被驚奇隊長演繹的「更高更遠更快」的宇宙女神所震撼的同時,也不要忘了,溫柔何不是一種內在的力量。
(周夏,中國電影藝術研究中心副研究員)
-END-
欄目編輯 | 李怡然 責任編輯 | 李婉嬌 陳思潤
掃碼關注「全國藝術電影放映聯盟」官方微信公眾號,第一時間獲取聯盟影訊、活動預告、購票渠道等相關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