匆匆那年:就算沒有沈曉棠,陳尋和方茴也不會長久,原因有三點

2020-12-27 荔枝伴讀

文|莫妮卡

荔枝伴讀原創出品。

2014年,《匆匆那年》小說、電視劇、電影在年輕人的生活裡風靡一時,那時我還在校園,為愛情流眼淚,看到陳尋和方茴的結局,一直不能釋懷,心疼方茴,對陳尋不屑。

時隔六年,青春遠去,愛情不再使我迷茫,重溫《匆匆那年》,重新審視,是一種和當年截然不同的感觀。

曾經我也和很多人一樣,認為陳尋是渣男,但現在,我看到的是一個對愛情懵懂無力的男孩,而一開始我心疼過的方茴,是一個在愛情裡不食人間煙火的女子。

所以,那時候背過鍋的沈曉棠,其實也很無辜,即使沒有她,陳尋和方茴的愛情也不會長久。

01那時候太年輕,以為發了誓就能永遠

高中校園的林蔭道上,陳尋對方茴信誓旦旦地說:我們要永遠在一起。

大學的元旦晚會上,方茴看著陳尋和沈曉棠準備的節目,她打電話確認:你喜歡沈曉棠嗎,是還是不是?

卻換來陳尋一句:我不知道。

其實很明顯,熱情似火的沈曉棠,讓陳尋動心了。他再也不能堅定地對方茴表達自己的愛了。

「所有男孩子在發誓時都是真的覺得自己一定不會違背承諾,而在反悔時也都是真的覺得自己不能做到,所以誓言這種東西無法衡量堅貞,也不能判斷對錯,它只能證明,在說出來的那一刻,彼此曾經真誠過。」

曾經,五個純粹的少男少女把「永遠在一起」刻在樹上,天真地憧憬未來。幾年後,幾個人各安天涯,連當初那棵樹都找不到了。而誓言,也隨著時間,消逝在了歲月裡。

當初的承諾,不過因為沒把握,後來在各種猜忌任性裡,把剩餘的感情一點點消耗殆盡,一步步走到終結,就像趙燁的那個石膏腿,摔碎了,就再也拼不起來了。

愛情啊,只靠愛是遠遠不夠的,靠誓言也不能維持,沒有責任和敬畏,就是水中月,鏡中花。

陳尋自認為高考的13分,是對這段感情最大的付出。彼時青春年少,一腔熱忱,對愛情的追求近乎飛蛾撲火。而後來,實現了一起上大學的願望,他也自認為對方茴,對他的誓言有了一個交代。

他把方茴比作是他隨時可以回來的陸地,把沈曉棠比作是可以一起飛的飛鳥。方茴在這段愛情裡給足了他安全感,但是他回應方茴的卻是天高任鳥飛。

當他有這個認知的時候,他和方茴的愛情已經漸行漸遠了。愛情是一場修行,不散場,就不停歇,一方停駐了,另一方便不在原地了。

02後來才明白,愛情是有保鮮期的

在愛情裡,愛只是基礎。而愛有保質期,隨著時間的溜走,隨著新人的出現,就逐漸變淡了。

上了大學,帥氣樣光的陳尋,彈著吉他唱著歌,在各種社團活動中忙得不可開交,幾乎是校園風雲人物,方茴還是像以前一樣,安安靜靜,按部就班地學習,期待著偶爾一次的約會。

沈曉棠的出現,對於陳尋來說,就像是被正午的日光晃了眼睛,奪目耀眼,他遇到了跟他高度契合的靈魂。

他們在一起談理想,談人生,聊音樂,從第一次相約看日出開始,陳尋就在沈曉棠給他打開的新世界裡迷失了。

而那個像丁香一樣的女孩,仍然固執地堅守著她的稻草人,她的愛情被人覬覦了,她的自尊和驕傲讓她選擇了倔強地不爭取,不過問。

這是愛情裡的大忌,在戀人這裡爭風吃醋,並不跌份。

方茴對愛情的追求,對戀人的要求太過理想化,從而忽略了現實會給他們帶來的困擾。她看到陳尋和沈曉棠在一起的畫面,聽到他們兩人之間的傳言,都是一個人黯然神傷,獨自難過,內心戲一大堆,表面上卻雲淡風輕,只是告訴陳尋,遇到喜歡的人了要告訴她,她絕不糾纏。

不解釋,不聲明,兩個人的清高築起一道冰牆,只會加深兩人之間的誤會和矛盾,解釋的機會過時不候,直到無法轉圜。

在陳尋和沈曉棠的出租樓下守了一夜之後,方茴涼透了心,她故意賭氣地讓一個眾人都瞧不起的人拿去了貞操。

她用這種自毀的方式,狠狠地報復了陳尋。

這一場較量,陳尋和方茴兩敗俱傷。

方茴說:「年輕時總是愛做互相傷害的事,最後我們都很絕望,因為我們知道,能拯救彼此的只剩下分開這一種選擇。」

方茴的愛太任性決絕,讓愛她的人在心痛的同時也會感到心累。

其實,方茴從始至終,認認真真地愛著陳尋,但從來沒有好好愛過自己,最初的時候,她用對陳尋的愛來滿足自己對愛的需求,而在陳尋這裡斷了念想之後,又拿自己當報復工具。

一個人,只有擁有了愛自己的能力,才有強大的內心給予別人愛。否則,在感情裡永遠都處於被動的狀態。

這也是陳尋和方茴再也回不去的原因。他們的愛不平等,成長的節奏又不相同,兩個人都以各自的方式在宣示主權,但從來沒有規划過屬於兩個人共同的未來。

沈曉棠和陳尋的愛情無疾而終,陳尋在冰冷的醫院走廊裡,明白了什麼是愛情,方茴在酒後哭著挽回一個不可能的人,但他們,都回不去了。

相愛的時候,總是在感慨相見恨晚,千帆過境,才真正明白當時是多麼幼稚。那個令人心動的人,在學會了愛之後遇到該多好。

03愛要有所虧欠,才能歷久彌新

好的愛情,一定是成長的,它不僅保持著童話世界裡的浪漫,還伴隨著現實生活中的磨合。

在對待愛人的時候,要學會接受對方的不完美,如果想讓對方毫無瑕疵,勢必兩方受累。

方茴不允許聽陳尋說「對不起」,也就意味著不能犯錯,但如果沒有這三個字,彼此就要嚴苛地對己對人。這也給兩個人的結局早早地埋下了伏筆。

陳尋在溜冰場打架之後第一次說對不起時,她說:「不要道歉,因為一旦說了對不起,就代表一定有所虧欠。」

而她也始終如一地堅持著這一原則。

陳尋在方茴生日的時候錯過了電話,他一大早跑去道歉,卻沒有得到原諒。方茴拒絕陳尋的「對不起」,兩個人連正常的對話都無法進行下去,一個不堅定,一個不勉強,雙方連迴旋的餘地都沒有。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

《匆匆那年》的歌詞裡寫道:我們要有所虧欠,要不然憑何懷緬。

對不起,是愛情的潤滑劑和過濾器。我們都知道「對不起」三個字沒有實際作用,但又恰恰是這三個字,讓我們在一次次的道歉和原諒中,看清了對方的底線,了解了對方的個性。

在愛情裡,我們對彼此的付出,有時並不會完全對等。反反覆覆,此起彼伏,愛一直才能良性地穩定地得以持續。真正的愛,不去計較誰付出的多,誰付出的少。當意識到問題時,積極尋求解決方案,感情就還有救。分得太清,不是愛,是試探。

年少的時候,我們總有千萬種理由讓對方難堪,讓自己難受。慢慢就會懂得,感情裡需要包容。

成熟的愛,信任是基石,忠誠是原則,寬容是條件,這個世界上,沒有那麼多完美的愛情,只有懂得珍惜的愛人。

你還記得《匆匆那年》嗎,有什麼想法,在評論區交流吧。

相關焦點

  • 重溫青春劇版《匆匆那年》:即使沒有沈曉棠,陳尋方茴也未必幸福
    最後的結局,女主方茴遠走,不知所蹤,男主陳尋開始反悔,無奈等待。倒是也遺憾,更多的是「自作自受」。沈曉棠的介入,是他們愛情破碎的主要原因,也是直接原因。但是如果沒有沈曉棠,他們就一定可以幸福永遠嗎?所以與其說,沈曉棠是破壞他們愛情的最大殺手。不如說,是陳尋埋在心底的三心二意。陳尋表面專情,實則最三心二意。就算沒有沈曉棠,在感情疲倦之後,稍微遇到不同風格的女孩,陳尋照樣心動。
  • 《匆匆那年》:陳尋和方茴,詮釋了什麼叫愛情裡的「不合適」
    電視劇《匆匆那年》裡的陳尋和方茴,生動詮釋了什麼叫愛情裡的「不合適」。,兩人有共同的愛好,聊天總能接上對方拋出的梗,和沉悶的方茴比起來,沈曉棠更熱情直接,也更能讓陳尋放輕鬆。 因為喜歡和沈曉棠在一起的感覺,陳尋刻意迴避了自己有女朋友的事實,一時的貪心,傷害了兩個女孩,最終,陳尋也失去了初戀女孩方茴。
  • 匆匆那年:如果陳尋喜歡沈曉棠是必然,那麼愛上方茴便是命中注定
    《匆匆那年》:如果陳尋喜歡沈曉棠是必然,那麼愛上方茴便是命中注定對於一個18歲的男孩子來說,喜歡一個人從來都不是精心編排的,而是發自內心的情感流露。愛就是愛,不愛就是不愛,所以對於陳尋來說,喜歡上沈曉棠是必然,而愛上方茴也是命中注定。
  • 《匆匆那年》:聰慧善良的沈曉棠「被分手」,她比方茴還無辜
    01《匆匆那年》故事的最後,沈曉棠和陳尋分手,陳尋守護著柔弱的前女友方茴,好像從沒有愛過沈曉棠。知道陳尋有女朋友後,沈曉棠是有意保持距離的,比如教室著火事件,沈曉棠很擔心陳尋,但是兩人見面,也並無親密的舉動,而是遠遠地彼此看著。陳尋在沈曉棠面前,幾乎沒有提起過方茴,這就給了沈曉棠一個錯覺,那就是陳尋對方茴並不上心,方茴是陳尋可有可無的人。
  • 《匆匆那年》:九夜茴24歲作品,陳尋再難遇方茴,再遇皆是沈曉棠
    《匆匆那年》該小說描寫了方茴和陳尋之間的愛情故事,展現了80後的校園生活,以及他們對於青春的美好回憶。5個性格迥異的高中死黨,5種截然不同的人生。在高中期間,方茴與陳尋產生了不同於朋友的情愫,兩人互相傾心便成為了一對戀人。然而,早戀的青春一般而言是不會長久的,那樣青澀的戀情哪裡經得起歲月的考驗?兩人因對方的不成熟而選擇了分手。然後,因分手變得頹廢的方茴在經歷了一連串的痛的領悟之後,選擇了只身前往澳洲。這就是青春的故事,也是匆匆那年的原因。
  • 匆匆那年:陳尋到底是喜歡方茴,還是沈曉棠
    在《匆匆那年》電視劇版中,高中時代的陳尋和方茴,是一對人人羨慕的俊男靚女,雖然兩人的性格截然不同,但是兩個人依然很恩愛,他們都互相許下承諾要一輩子在一起,然後兩個人也確實為了要去一個城市,而共同努力考上了大學。
  • 《匆匆那年》:陳尋與方茴的隱藏結局
    不悔夢歸處,只恨太匆匆這是方茴離開前留下的最後一句話。看完《匆匆那年》多年以後,我依然記得方茴在醫院的走廊裡,背著光,那個絕望的背影。1陳尋和方茴能在一起,是陳尋一手推動的,他注意到了這個沉默寡言的女孩,開始有意地接近。從方茴給每個人都畫了一幅畫,包括陳尋,那個時候,他們已經暗暗地互相喜歡。
  • 《匆匆那年》:方茴淡淡的喜歡淡淡的愛,輸給了痴狂的沈曉棠
    前幾天,因為看《三十而已》,被裡面陳嶼的扮演者吸了粉,聽人說他演過陳尋和陳孝正,以為是電影,便找來看,誰知道,影版的《匆匆那年》裡,陳尋不是楊演的,而是彭于晏。好吧,不是也看,畢竟,彭于晏也很好。於是,又追了一遍。
  • 《匆匆那年》:方茴想復陳尋,選擇鄺強而不是喬燃,原因讓人心疼
    《匆匆那年》是在青春校園題材的影視劇風靡的時候,走進大家視線的。這個改編自同名小說的電視劇獲得了不錯的反響,之後又被改編成電影。這個故事講述了一個叫方茴,有些內向深沉不愛講話的轉校生,在新的高中結識了痞帥痞帥的男生陳尋,兩個人在中學時代暗生情愫,最後決定在一起。看起來很甜的故事,後來走進大學之後,兩個人的感情開始悄悄發生了變化,有些傳統且比較本分的方茴,慢慢變成了陳尋眼裡有些固執己見的懦弱的小姑娘。
  • 《匆匆那年》沈曉棠的出現要了方茴半條命,渣男陳尋愛的只有自己
    高三那年他們一起埋頭學習,卻仍有著微妙的聯繫,他說要和方茴考同一所大學,他沒有食言,在知道方茴做錯一道13分的大題後,他放棄了數學最後一道同樣分值的大題,兩人如願以償的考上一所大學。本以為長大了就能永遠在一起,可進入大學以後,他們專業不同課表不同,聚少離多。
  • 《匆匆那年》:別再亂點鴛鴦譜了,方茴和喬燃在一起根本不會幸福
    ——喬燃 電視劇《匆匆那年》裡的方茴和喬燃,讓人意難平。高中時代,溫柔的喬燃一直默默喜歡著方茴,而方茴選擇了熱情奔放的陳尋。 電視劇《匆匆那年》劇照 到了大學,陳尋接觸了新的人和事,移情別戀了沈曉棠,給方茴帶來了巨大的痛苦
  • 再溫《匆匆那年》:方茴為報復陳尋,把自己的貞潔給了鄺強,太傻
    《匆匆那年》這部電視劇,可以說是承載了我們青春的回憶,特別是陳尋與方茴之間的感情 陳尋與方茴,他們兩個人本來是青梅竹馬,在高考的時候,陳尋為了能夠跟方茴在同一所大學,他故意少做了三道題,最終跟方茴上了同一所學校。 看到這個情節的時候,為陳尋的深情而感動。 但感情這樣的事情,本來就充滿了多變性。
  • 《匆匆那年》方茴這麼好的一個女孩,為什麼被陳尋拋棄後選擇自毀
    《匆匆那年》裡方茴其實讓非常多的人心疼,也讓很多人不解。 方茴這麼好的一個女孩,明明可以得到更好的愛情,為什麼偏偏執著吊在陳尋這棵樹上,最後還要用傷害自己的方式來懲罰陳尋,這真的讓人很難以接受。
  • 《匆匆那年》:長大才懂,沈曉棠才是陳尋最該愧疚的女孩!
    就像歌詞中唱的那樣「誰甘心這樣 ,彼此無掛也無牽,我們要互相虧欠,我們要藕斷絲連」 14年的那場網劇,我們被方茴和陳尋的愛情折磨著,可是誰又想過陳尋身邊的沈曉棠,或許她還是這場鬧劇中最無辜受害的女孩。
  • 《匆匆那年》:陳尋還是放開了方茴的手,還愛嗎?還是「不夠愛」
    有時候我們對對方的,也僅僅是一種責任感,僅僅是一種離不開的依賴,談不上愛和喜歡,可能早就上升為親情和習慣了。而恰恰這種習慣和依賴也最為致命,沒有了當初的衝動,沒有了當初的感覺,很容易讓兩人走散。就好像《匆匆那年》,陳尋和方茴的感情,無疑是令人羨慕。甜甜蜜蜜恩恩愛愛,大家都以為兩個人會走一輩子的,都以為會愛到最後。
  • 為什麼那麼愛方茴的陳尋怎麼說不愛就不愛了呢?
    最近我又看了一遍匆匆那年電視劇版,可是看完了感覺好痛啊。為什麼當初那麼愛的兩個人,到後來還是會不愛,還是會分手呢?難道真的是經不起時間的磨鍊嗎?高中時,陳尋那麼愛方茴,甚至在高考時候他為了能和方茴上同一所大學,故意沒有寫最後的大題,可是就是這麼愛方茴的陳尋,到了大學,遇見了沈曉棠,沒有兩個月兩個人就發生了關係在一起了,也許那個時候的陳尋還沒有意識到自己這麼做,真的會徹底毀了最愛他的那個女孩。方茴和陳尋在一起了三年多,也許高中時候的愛情是懵懂的是年少輕狂的,也許有人會說到了大學的愛情才是真正的愛的開始。
  • 匆匆那年:劇中方茴說的這十一個字,網友:真的讓人心疼
    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當年那一部讓人充滿回憶的《匆匆那年》,這部網絡劇曾經還拍攝過一部電影,在這部電影裡主要是由彭于晏和閆妮飾演的。雖然隨兩個人的年齡,都不太適合再去飾演高中生,但是兩個人的演技確實是值得被觀眾們稱讚的,兩個人在劇中的發揮都是相當的好,讓人們在看到這一部《匆匆那年》時,總是會想起自己青春裡匆匆溜走的時光。
  • 《匆匆那年》:你看懂了嗎?其實方茴根本不夠愛陳尋!
    方茴根本不夠愛陳尋! 我們都說,陳尋是因為不夠愛方茴,才會喜歡上沈曉棠 那麼反過來看,方茴又何嘗不是因為不夠愛陳尋,才讓兩人漸行漸遠。在一段感情裡,從來都不是靠一個人去苦心經營,更不是習慣性的去依賴一個人。
  • 陳尋說方茴的孩子是他的,是因為愧疚,還是因為他依然愛著方茴
    今天給大家帶來的文章是有關書籍[匆匆那年]裡面的,大家如果剛好也看了這本書,可以一起探討哦,如果沒有看過也可以看一下哦01陳尋和方茴之間的愛情就是我們所嚮往、所憧憬的那種校園時期的愛情,只可惜有著美好開始的他們,結局卻很悲。
  • 再看《匆匆那年》:終於看懂,方茴為什麼摯愛陳尋,而不愛喬燃
    文|五月的晴天再看《匆匆那年》內心還是很感慨。那個關於青春的種子,緩緩發芽,直擊胸腔。看到很多網友的評論:方茴真傻,如果是我,我肯定選喬燃。確實,喬燃三觀正,長相帥氣,情感專一,留學歸來,更是素養上乘,比起不負責任,愛發脾氣,三心二意的陳尋,不知要好多少倍。可是,為什麼這樣的陳尋,到最後也沒能入了方茴的眼?我想,大概是這麼3個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