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國定殺戮日:全民瘋殺》:諷刺現實中,那些互不信任的關係

2021-01-07 琦琦為您講電影

還記得在讀大學的時候,曾經讀過一個叫「自然狀態」的概念。政治哲學家Thomas Hobbes認為自然狀態是一個沒有政府體制的人類生存狀態,那是一個處於戰爭的態,因為人是充滿各種的欲望,人與人之間充滿猜疑,每個人都是敵對和互相競爭的狀態。在這個狀態下,難以保障每個人的生命及自由,因此人類才要建一個掌握著公共權的政府。電影《國定殺戮日:全民瘋殺》就是要帶觀眾走進一個,接近沒有政府體制的無政府狀態,究竟會是怎樣的一回事。

《國定殺戮日:全民瘋殺》是2013年《國定殺戮日》的續集,在電影的世界觀裡,我們現時熟悉的美國政府已經遭到推翻,由一個新的政權取代。在「新美國」,失業率降至1%,貧窮人口維持在5%,罪案率極低,原因在於每年一度的「國定殺戮日」。這項政策容許國民每年有12小時,擁有合法地犯罪的權利,讓國民得以回歸獸性,釋放抑壓於內心的憤怒和壓力,並洗滌心靈。

上集的故事背景設定於2022年,講述一個從事保安公司而發達的家庭,意外地收留了一名被人追殺的乞丐,上集的主要劇情都是在屋內發生的驚險攻防戰,成本很低,卻製造出不錯的緊張氣氛。而今集的劇情則豐富了很多,相應電影成本也增加,不再局限於在一間小屋內,而是帶領觀眾看到整個合法殺戮的城市。

電影的主要角色總共有五名,包括一名打算替死去兒子報仇的軍人父親、一對汽車在公路上拋錨的情侶,和一對以為安坐家中就安全的母女,他們在陰差陽錯之下相遇並且一起在城市裡逃亡。

今集的確比上一集精彩,原因除了是人物較多和劇情較豐富之外,還是因為今集向觀眾交代了不少「新美國」的背景,解開謎團之外,更為電影加添了深度。今集故事的舞臺發生於2023年,是第七屆「國定殺戮日」,亦即是說其實2016年就是第一屆「國定殺戮日」,「新美國」亦大約於2016年成立,那年亦是美國總統大選的一年,當中有什麼寓意呢?

今集電影又交代了,原來曾於在電影中多次出現的「新開國元勳」,原來也是由民選產生的,這設定仿佛在暗示著舊美國政府財政崩潰,導致極端右翼政黨抬頭推翻政府,抑或是經過所謂的「民主選舉」而上臺。

「國定殺戮日」的真正目的是什麼?重建城市的費用龐大,為何每年也要舉行「國定殺戮日」呢?其實上一集其實已略略暗示了,「活動」的目的就是要清除貧窮、失業和老弱傷殘的人口。活動不單只讓人們能夠有機會殺害自己的仇人,更重要的是讓富人,和代表富人利益的政府殺死貧窮的人。

這一點是頗合情理的,由於富人可以有錢請保安、改裝自己的住宅、買大量武器,所以在「國定殺戮日」那12小時中,弱勢群體被殺害的機會,一定大大高於富人。所謂的「洗滌」,是只洗走享用政府福利的一群人,省去的政府開支,帶來良好的經濟。

今集電影最令筆者深刻的是,那些有組織、有規模、軍隊式的殺戮日參加者。起初還以他們只是黑社會或童黨,但原來當中有一大批是政府派出的「參加者」,他們理所當然地掌握,了城市裡所有住戶的個人資料,有系統和有規模地掃除某些人,從Eva和Cali兩母女的遭遇,大概可以估計到,政府其實是有計劃地,透過小型軍隊消滅弱勢群體或政治異見人士,這正正是「國定殺戮日」的大陰謀。

另一個令筆者深刻的是,國定殺戮日所帶來的「商機」,簡直是「穿著西裝喝人血」般荒謬冷血。在電影中,有些富人和上流人士,純粹將國定殺戮日當成是娛樂節目,但又不願意冒險到室外「打獵」,因而出現了人口販賣的情況。窮人為了金錢,賣的不是器官,而是自己整條性命,讓富人在室內安全地進行殺戮,獲得興奮的感覺。城市內更出現了大型的人口拍賣會,一些富豪競投「獵物」後進行玩命的室內殺戮遊戲,其他富豪則興奮地觀賞比賽。

總結來說,「國定殺戮日」是無政府主義,與極權主義兩者結合下的大陰謀,為了減少政府開支和清除社會的「負擔」。電影讓觀眾反思人權主義和政府的重要性,就算「國定殺戮日」能促進整體社會的效益,但由於侵犯了個人的生存權利,所以不論在什麼情況底下,在道德上也是不能夠被接受,需要「必要的惡」去保障人民。

同時,電影諷刺現實的社會,其實也是另類形式的「國定殺戮日」,而且每天也在進行,富人如何壓迫窮人,資本家如何壓迫工人。人與人關係,在資本主義之下,早已經被扭曲,電影中那些互不信任的關係,在現實中又奈何不是,只是有程度之分而已。

相關焦點

  • 亞利桑那一小區怪異出現穿3K檔白袍/納粹面罩按門鈴 模仿《國定殺戮日》惡作劇
    美國亞利桑那州的一處小區近日出現怪異的惡作劇,有2名分別穿著3K檔白袍、頭帶納粹標誌面罩以及鬼臉面具的不速之客,在1位居民家門前出現,場景如同驚悚電影
  • 電影推薦 詭異獵奇又諷刺的《回憶三部曲》
    來源:一扇門書視界我們的微信公眾號:yishanmen-book今天推薦的動畫電影《回憶三部曲》由三個互不關聯的故事組成然而,在現實中,她深愛的丈夫卻在他們結婚沒多久後就另結新歡,被拋棄的歌唱家直至死亡,也依舊沉浸在過去的回憶裡,逃避著殘酷的現實。她用回憶改造廢舊的宮殿,用回憶留住年輕美麗的自己。
  • 美欲允許開槍殺死示威者,「國定殺戮日」即將開啟
    老鐵,依據微信新規則你不點讚,就收不到更新了目前,美國共和黨及現任總統川普及民主黨及「當選」總統拜登,一方是拒不承認選舉結果,另一方則正在各級「組閣」,可以說,
  • 別因為一時的猜忌,而為感情埋下互不信任的種子
    在這人潮人海中,我和你握著彼此的手,那就是我們的星空。星星點點,那是上天賜予我們的浪漫。這一份美好的浪漫是我們的曾經的期許,但也只是曾經。後來的我們在感情路上相互猜忌,於是我們的情終於走到了盡頭。你要清楚,別因為一時的猜忌,而為感情埋下互不信任的種子。
  • 美國電影中的「人類清除計劃」,真是一個癲狂自由的世界!
    2020-04-30 20:00:02 來源: 淘電影 舉報
  • 電影《本能》當中的「本能」母題——性衝動及其所製造的殺戮關係
    而《本能》這部電影試圖傳達給我們的信息很明顯,那就是暴力的可怕之處,以及性衝動所製造的殺戮關係,因吸毒而誤殺遊客的尼克(Nick),暴力傾向明顯、性慾旺盛、善於操縱的凱薩琳(Catherine),神神秘秘、遮遮掩掩的貝絲(Beth),以及這三人之間發生的各種衝突和故事,還有因為一時湧上的殺人衝動而殺害親兄妹和全家人的兩個殺手的人設,都是為了這個主題服務的
  • 法官看《全民目擊》:刑事訴訟電影與現實有哪些不同?
    法官看《全民目擊》:刑事訴訟電影與現實有哪些不同?當然,藝術是對現實的再創作,電影情節與現實中的庭審過程也必然存在著一些差別。下面就以《全民目擊》為例,簡要分析刑事訴訟在這部影視作品中與司法實踐之間的不同之處。向上滑動閱覽劇情簡介:富豪林泰(孫紅雷飾)正準備與歌手女友結婚,然而就在婚禮之前,準新娘被人殺死在地下停車場。
  • 20世紀的一些殺戮事件與電影
    考慮到「屠殺」一詞或許不會涵蓋以下影片中的某些史實(比如「紅.軍.派」的炸彈襲擊和暗殺,其行為更接近我們所說的恐怖主義),所以我採用了「殺戮事件」來指稱20世紀一些有組織有預謀的殺戮。(註:事件與電影並未按照時間軸排序)
  • 美國正在上演現實版的「人類清除計劃」
    「全民動員」的大清洗活動解決了在正常社會秩序中難以有效解決的諸多社會問題。每到「殺戮日」,稍有良知的有錢人或者中產家庭都只會裝上頂級防禦設備,以逸待勞,以求平安。就像電影中典型中產家庭——詹姆斯一家為了預防清除日受到攻擊,花大價錢用了各種防護措施來保證房子的安全。但更為普遍的則是富人在這天會花大價錢享受日常難以得到的殺戮樂趣。電影中有很大篇幅描寫了有權有勢的人如何血洗貧民窟、如何通過殺戮滿足自己獵奇取樂癖好的場景。例如,在第二部中男主角一行作為「獵物」被賣至一個專門進行屠殺的獵場,以供富豪享受獵殺權樂趣。
  • 日本漫畫巨作《殺戮都市》!
    最近看完了一部日本漫畫,與那些動畫化的漫畫不同,《殺戮都市》有著許多黃暴場面,非常現實化的漫畫作品,這也正是他吸引我的地方。
  • 疫情蔓延時,最懂如何諷刺現實世界的《黑鏡》,選擇放棄諷刺
    當然,對那些還沒把劇本寫完的編劇來說,這應該是一個讓他們加緊趕工的絕佳時刻。特別對那些我們隨時都在敲碗的神劇來說,神編劇們應該早一點規劃下一季最新的內容。《黑鏡》 當然是一個我們希望每季都有一百集的科幻神劇,而我們知道《黑鏡》第六季尚未確定製作,這代表,現在乖乖待在家的主創查理布魯克 應該趁現在寫完整季的新劇本。
  • 歡樂的聖誕節,卻讓東京陷入混亂,這部電影是對人性真實的考驗
    打著今年平安夜可能沒辦法說聖誕快樂的招牌,電影《聖誕殺戮日》以一場炸彈在人來人往的商場裡爆炸的恐怖攻擊作為開端,雖然並未造成人員傷亡,但炸彈引爆後整起事件的後續發展與帶來的影響,也使得整個東京在平安夜裡陷入一片混亂,讓電影《聖誕殺戮日》能對人性做出真實的呈現。
  • 鍵盤俠網暴生事,現實中被獵殺
    相信鍵盤俠一詞大家都不陌生、在現實中鍵盤俠幾乎是貶義詞,甚至更多的人在厭惡,鍵盤俠的網絡暴力可以摧毀一個生命,一個家庭,在現實中我們看到太多因為網絡暴力而家破人亡的、身敗名裂的、甚至更多,但往往讓那些鍵盤俠的過錯不了了之。那麼電影中那些鍵盤俠的下場是怎麼樣的呢,讓我們一起對這部被川普點名批評過的影片進行深入探討。
  • 太現實,《人類清除計劃3》是近年來湧現的反烏託邦類電影!
    看似瘋狂耍狠的貧民在互相殘殺,精英才是導演和玩家,中產要守著一屋子的瓶瓶罐罐,兩頭不靠,永遠都是被宰殺的對象。拋開背景設定,現實,原本就是如此。這是最有想法的一部比前兩部更深刻,極度荒誕的劇設背後,是對現實社會冷酷的洞察。人類生理的殺戮欲望退居二線,更多的是統治階層的嗜血和虛偽所造成的結構性矛盾。上層階層用貌似公允正義乃至宗教的方式,殘酷剝奪著底層的一切乃至生命。
  • 沈從文很諷刺現實中人性的名言,道出了他想要的人性,發人深省!
    現實中人性是什麼樣的?有什麼好諷刺的?倘若不讓大家去讀沈從文的語錄,也不讓大家往下讀,大家會怎麼回答這個問題呢?相信很多人只要靜下心來,就一定能回答出很多來。比如說現代很多人的人性都很醜陋,很多人都是嗜錢如命,為了錢可以出賣自己靈魂,甚至可以違背自己良心和道德,不擇手段去損害他人的利益。
  • 《海賊王》天龍人是隱藏在現實之下的黑暗諷刺!
    ,甚至一部好的作品是可以映射現實的,比如中國的西遊記,裡面就隱含了太多的內容,陪伴我們20年之久的海賊王,也是一部不錯的作品,而其中的某些設定,是對現實社會赤裸裸的揭露和諷刺!末日景象海賊王世界中,天龍人統治了800年,各種弊端以及長久以來積累的罪惡正在一點一點的迸發,革命軍龍領導的起義軍,正在最大化的動搖天龍人的統治!目前的海賊王世界,天龍人的統治已經風雨飄搖搖搖欲墜!
  • 《殺戮之神》// 導演 演員為你帶來觀劇風向標
    提問:為什麼想要排《殺戮之神》這個話劇?導演馬青:     《殺戮之神》這個劇是我大一進勾沉的時候就報以的念想,我當時有在心裡默默告訴自己,如果有機會我一定要在大學時期把這部劇搬上屬於我的舞臺,所以我在臨離開學校的這一學期,我做了開始著手排《殺戮之神》的決定。
  • 殺戮升級!病態升級!
    『 影片介紹 』2014年電影《人類清除計劃2》由詹姆斯·德莫納克擔任編劇和導演,好萊塢影星弗蘭克·格裡羅任主演,講述在2023年的美國,新政府推行的「人類清除計劃」走到了第六個年頭。本部故事背景延續前作,主角更換,從主角角度出發,講述在全國無政府殺戮的大環境下,社會角落裡一群小人物的生死離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