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該像禁毒一樣禁野味,打掉伸向野生動物的槍枝和筷子

2020-12-25 天眼新聞

原本喜慶祥和的春節,因為一個病毒,全毀了:飛機高鐵高速多數封閉,城與城之間、村與村之間隔斷往來,家家戶戶足不出戶。隨著春節期間全國人民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打響阻擊戰的同時,「禁食野味」成為熱議話題。

最近幾十年,已有多種危及人類生命的病毒被證實皆源於動物。有些人誤信吃野生動物能夠補身體,但科學家們已經證實:野生動物營養價值並不比日常家禽高,反而很多野生動物身上帶有很多不知名的病毒,特別是蝙蝠,公開資料顯示,尼帕、亨德拉、伊波拉、馬爾堡、SARS,這些危險的病毒的自然宿主都是蝙蝠。  17年前「非典」期間,有人曾這樣質問:那些愛吃、經營、捕捉野味的人,良心痛了沒,心靈懺悔了沒?17年後的今天,同樣的質問丟向同樣對野味痴迷和貪婪的饕餮之徒。17年前「非典」的「元兇」病毒源自野生動物。17年後的今天,新型冠狀病毒「元兇」依舊是野生動物。貪吃野味釀下巨大惡果,致使國家付出沉重代價。  然而,這樣的質問有用嗎?  面對捕殺野生動物、經營野味、吃野味的行為,無論我們怎麼憤怒,怎麼質問,沒有制度或法律去約束,是沒有用的。17年前就有人大代表提出國家應立法禁止捕殺、販賣及食用野生動物。但是,17年後的今天,非法捕殺、食用野生動物的現象依然嚴重。2017年開始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陸生野生動物保護實施條例》已經3年了,照樣沒有堵住新型冠狀病毒。首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病例的檢出地武漢華南海鮮市場,據稱該市場存在販賣野生動物的情況。如該市場內有一家名為「大眾畜牧」的餐廳就公開售賣42種野味,包括竹鼠狗狸縫、果子狸等,甚至宣稱,上述野味均是活系現率、速東冰鮮,還可送貨上門、代辦長途託運。  17年重蹈復轍,17年野味難禁,皆因「合法野味」。很多經營者打著「合法養殖」的外衣從事「野生」捕殺勾當,而且,就算是合法養殖的野生動物,同樣存在傳播疾病的危險。這一次新型冠狀病毒的流行,又一次給我們敲響了警鐘:食用野味的陋習非改不可,即使是「合法飼養」的野味,我們也應該堅決杜絕。面對疫情,我們每個人都不能置身事外,要堅決樹立拒絕食用野味才符合現代文明的意識,讓食用野味的陋習淡出。只有萬眾一心,打掉伸向野生動物的槍枝和筷子,將野味通向餐桌之路徹底切斷,我們才有可能不再受味野病毒的侵襲。  如果把「禁野味」工作也納入與「禁毒」工作同樣重要的高度來看待,「吃野味」就沒這麼猖獗了。貴州日報當代融媒體記者 沈仕衛

編輯 謝國歡

編審 向永東

相關焦點

  • 「野味病毒肺炎」?!證據確鑿!新型冠狀病毒來自野生動物
    新型冠肺炎病毒來自野生動物在昨天的《新聞1+1》節目中,國家衛健委專家高福表示,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在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發生之後,很快就找到了源頭,病毒不光在感染的人體內看到了,在華南海鮮市場非法銷售野生動物的這些攤位也分離到了病毒,應該說是證據確鑿!
  • 為嘗野味獵捕野生動物,畢節一男子領刑8個月
    為嘗野味,畢節一男子獵捕3隻花面狸、2隻拱豬和2隻野兔,被判處有期徒刑8個月,還賠償對國家野生動物資源造成的損失5360元。畢節七星關區檢察院查明:2019年3月至2020年2月期間,男子胡某某在未取得狩獵相關手續的情況下,在禁獵區內先後非法獵捕野生動物7隻,其中,果子狸(花面狸)3隻、拱豬(豬獾)2隻、野兔2隻。
  • 到底什麼算是「野味」?竹鼠等野生動物如何進入白名單?
    山水自然保護中心保護主任趙翔介紹,水生野生動物與兩棲爬行動物與人類的親緣關係較遠,幾乎不可能將它們的傳染病傳播給人類。因此食用它們通常不會造成公共衛生安全隱患。但它們同樣會攜帶多種寄生蟲和沙門氏菌等病菌,雖不會在人群中產生大規模爆發的傳染病,但對於不小心的食用者還是可能產生寄生蟲病、腹瀉等疾病,因此食用時應該注意衛生安全。
  • 野味獵人講述內幕:一天捕獵幾十隻 野生動物越來越少
    事實上,禁食野味的「戰鬥」已打響多日。1月下旬至今,多地嚴查野生動物販賣案件,部分省市也出臺禁止濫食和交易野生動物的地方法規。新京報記者近日調查發現,在不少地方,早已形成了獵人進山捕獵、供貨商「洗白」轉賣的野味產業。產業鏈的源頭,獵人的角色不可或缺。
  • 嚴打非法經營野生動物行為,杜絕「野味」上餐桌!
    為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長江十年禁漁」工作嚴厲打擊非法經營野生動物及「野生江鮮」行為當天,檢查人員分別前往大成橋鎮建明蛇館、夏鐸鋪鎮龍鳳山蛇城等地,重點檢查了餐飲服務單位是否履行進貨查驗、索證索票義務,是否存在銷售野生動物、「野生江鮮」行為,招牌是否還有「野味」「野生」「蛇」「江魚」「江鮮」字樣,菜譜上是否標註野味、蛇、「野生江鮮」,是否有採購、貯存、加工製售野生動物、「野生江鮮」產品及相關菜餚行為,是否在餐飲場所開展了「不交易、
  • 3.15專題一:拒絕「野味」抵制野生動物交易
    2月24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專門出臺《全國人大常委會關於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的決定》,全面禁止食用野生動物,嚴厲打擊非法野生動物交易,對於提高全體社會成員的生態保護和公共衛生安全意識,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推動生態文明建設,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具有重要意義。
  • 禁食「野味」動真格!山東利刀斬斷野生動物交易鏈
    據介紹,近年來我國通過加強野生動物棲息地保護和拯救繁育,嚴厲打擊野生動物及象牙等動物產品非法貿易,建立健全法律體系,構建野生動物疫源疫病主動預警和監測體系等有效措施,不斷強化瀕危野生動物保護。除了倡議,上述微信公眾號發布的內容還包括三個「全面禁止」:凡《野生動物保護法》和其他有關法律禁止獵捕、交易、運輸、食用野生動物的,必須嚴格禁止;全面禁止食用國家保護的「有重要生態、科學、社會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以及其他陸生野生動物,包括人工繁育、人工飼養的陸生野生動物;全面禁止以食用為目的獵捕、交易、運輸在野外環境自然生長繁殖的陸生野生動物。
  • 除了常見的「野味」,還有什麼野生動物需要遠離?
    野豬的腿也是一樣的用途,它是用來快速奔跑的。這些動物在人類長期馴化下,肉質早就得到了改善,籠養環境也讓這些肉不再那麼難啃。4人為什麼熱衷吃「野味」:獵奇心理和以訛傳訛。我吃過不少野生動物和植物,當然那是因為在軍隊裡迫不得已,邊境巡邏補給跟不上是常有的事情,事實證明這些東西就沒有一個談得上「好吃」。
  • 防疫關鍵時期湖南永州賣野味被查!嚴打涉及野生動物違法犯罪活動
    1月27日,動物保護組織「讓候鳥飛」通過微信公眾號舉報湖南省永州市祁陽縣存在一野生動物交易窩點,常年發布野味販賣信息。該處非法網上經營野生動物窩點已被搗毀。涉案物品及當事人張某已被祁陽縣森林公安機關控制,案件正在進一步調查處理之中。現在正處在疫情關鍵期,竟然還有人售賣野生動物,簡直是喪盡天良。前幾日武漢華南海鮮市場中的幾家賣野味的店鋪被查處,這次網上銷售也被查處,更加警示著我們,我們要對網上銷售的產品加強管控和監察,不能讓網上銷售成為疫情防控的盲區。
  • 稱「野生動物產品是剛需」:傷疤沒好就忘了疼?
    新京報動新聞出品(ID:xjbdxw)疫情之下,人們對食用野生動物問題有了基本共識。不過,最近一篇題為《野生動物養殖是人類祖先的偉大創舉》的文章,給人們由於擔憂和畏懼凝成的鬆散共識澆了一盆水。該文稱,「因一次疫情就全面『禁野』將是武斷的,不科學、不理性」「對於人類而言,對野生動物產品的需求從未停止,某種意義上說已經成為『剛性需求』」。
  • 江蘇強力推進「禁野令」 已關閉197家野味農家樂
    3月13日上午,江蘇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發布消息:江蘇強力推進「禁野令」,累計調查網上野生動物交易信息87條,已經立案1條、移交外省5條;已經關閉197家野味農家樂。1、疫情發生之後,江蘇加強監管,在綜合治理上下功夫。
  • 禁食「野味」的黑白名單:什麼動物可以吃?
    能否進入白名單,要看物種是否繁育技術成熟、健康風險可控、擁有大規模可持續繁育種群且無需從野外捕獲野生個體。「需要有法規界定,與野生動物在遺傳上相隔多少代,可以算作是養殖的野生動物,比如在野外撿到一個鳥蛋,人工孵化了,算不算野生動物?吃了違法嗎?」對愛吃「野味」的人來說,按照法規和最新的政策,當下「什麼動物能吃」是很複雜的問題。
  • 中國野味是一場壯陽和權利的千年輪迴,很多人賭命也要吃
    廣東省人大還專門舉行了立法聽證會和專家論證會,第一版寫的是「公民應養成文明、衛生的飲食習慣,不吃野生動物,切斷由動物引起病媒傳播疾病的途徑。」大部分女性主張立法不吃野生動物,呼籲廣東人徹底改變食用野生動物的習慣。 但這個建議在廣東沒有市場。廣州媒體當時的標題是:禁吃蛇餐不能一刀切 。
  • 全面「禁野」後,哪些野生動物還能吃?各省份可調整
    據第一財經記者了解,「禁野」後,肉食者的選擇依舊很多,但還是要早日和濫食野生動物的陋習告別。六種野生動物不能吃先說說不能吃的。《決定》提出,從維護公共安全的角度出發,全面禁止食用野生動物,嚴厲打擊非法野生動物交易。
  • 【微普法】@所有人 全面禁食野生動物後你應該注意什麼?
    【微普法】@所有人 全面禁食野生動物後你應該注意什麼?而人食用野生動物等非正常接觸行為,就有可能讓原本在野生動物體內攜帶,在野生動物間傳播、變異的病毒進入人體,甚至可能在人群中傳播。雖然世衛組織表示新冠病毒源頭目前尚不確定,但像SARS病毒、伊波拉病毒、MERS病毒,都被證實可以通過部分野生動物傳播。野生動物的商業售賣、食用,都是威脅公共衛生安全的行為。
  • 「普法」非法網捕野生鳥獲刑罰,保護野生動物勢在必行!
    【非法狩獵罪】違反狩獵法規,在禁獵區、禁獵期或者使用禁用的工具、方法進行狩獵,破壞野生動物資源,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罰金。需注意的是:2020年6月1日起施行的《北京市野生動物保護管理條例》規定北京市全域全年禁獵。檢察官說法在非法捕獵行為中,若所捕獵的野生動物屬於珍貴、瀕危野生動物,可能會涉嫌非法獵捕、殺害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罪。
  • 保護野生動物,還需要做什麼?
    「環境保護法作為我國環境與資源保護的基礎性法律,對野生動物保護法有上位法的功能。其中一些指導思想、原則等在野生動物保護立法、法律執行和實施上應當也是適用的。」據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周珂介紹,野生動物的養殖在許多方面也應該適用畜牧法的相關規定。在已有相關法律規制的前提下,為何吃野味、捕野物在一些地區禁而不止?
  • 震驚 食客雲集邊境吃越南野生動物 有公務車出現
    、翅膀及餐館門口鐵籠中圈禁嗷嗷叫的猴子、活禽等,和餐桌上食客的盤中餐形成一副殘忍畫面。  經不完全統計,該集市上供食客們挑選的野生動物中,獼猴屬於國家二級保護動物,也在我國瀕危動物獸類中被列為易危種;鳥禽白鷳則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也被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低危物種;還有像麂子、果子狸、
  • 飯店裡的哪些「野味」真心不能吃?
    但近年來,隨著野生動物數量的逐漸減少,國家法律對野生動物保護的日益增強,吃「野味」的法律風險也越來越大。曾有媒體報導了一則因吃「野味」鋃鐺入獄的新聞。廣西富商徐某得知吃虎肉、喝虎骨酒可以大補元氣,於是就想搞點虎肉、虎骨來進補。2013年,徐某分3次組織了15人,驅車到廣東省雷州市購買活虎。
  • 雲南一村民非法獵捕、食用野生動物被判處有期徒刑6年
    11月10日,記者從雲南省宣威市公安局森林警察大隊獲悉,由該大隊偵辦的何某某非法獵捕、殺害11隻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白腹錦雞案目前已宣判,何某某依法被判處有期徒刑6年,並處罰金6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