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專題一:拒絕「野味」抵制野生動物交易

2020-12-25 信陽網信

原標題:3.15專題一:信陽市場監管局信陽市消協消費警示:拒絕「野味」 抵制野生動物交易

編者按:又到了一年一度的「315」國際消費者權益日。信陽市場監管局、信陽市消費者協會將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不利影響,積極響應2020年「凝聚你我力量」消費維權年主題,採取可行的方式和融媒體平臺等渠道分期發布消費警示、提示,從多個層面開展紀念宣傳活動,加強消費教育引導,幫助消費者提高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增強依法維權主動性,推動形成消費維權領域人人有責、人人盡責、人人享有的新局面。

2020年新年伊始,新冠肺炎疫情給人民群眾的生命健康和身體安全帶來重大影響。2月24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專門出臺《全國人大常委會關於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的決定》,全面禁止食用野生動物,嚴厲打擊非法野生動物交易,對於提高全體社會成員的生態保護和公共衛生安全意識,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推動生態文明建設,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具有重要意義。為警醒廣大消費者,自覺樹立健康飲食觀念,主動拒絕野味消費,堅決抵制野生動物交易,信陽市場監管局、信陽市消費者協會發布「3.15」專題號消費警示:拒絕「野味」,抵制野生動物交易。

一、摒棄飲食陋習,堅決抵制食用野生動物

一些消費者喜歡吃野味,一是為了所謂的滋補,二是為了所謂的面子。然而,研究表明,野生動物的營養元素與家禽並沒有多大區別,反倒是大多數野生動物通常攜帶大量寄生蟲甚至病原體,這些病原體如果在獵捕、運輸、飼養、宰殺、儲存、加工和食用過程中擴散、傳播,容易導致發生傳染病等疫情。如H7N9禽流感、伊波拉、鼠疫、SARS等都和此有關。資料表明,人類新發傳染病的病毒約78%與野生動物有關。2月15日,科技部提出,蝙蝠是此次新冠病毒的最可能源頭。濫食野生動物將給人類健康帶來威脅和傷害。國家已從立法層面明確規定,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及以後禁止食用野生動物。廣大消費者切莫迷信「野生動物滋補功效」的傳言,自覺摒棄危險的飲食陋習,堅決抵制食用野生動物。

二、強化責任意識,堅決抵制野生動物交易

人與自然是生命共同體,只有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大自然才會生態平衡。野生動物的交易和濫食已經嚴重影響了公共衛生安全和人體健康。1月26日,國家市場監管總局、農業農村部、國家林草局聯合發布《關於禁止野生動物交易的公告》,明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禁止野生動物交易。特別是全國人大常委會專門出臺《全國人大常委會關於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的決定》,從法律全面禁止食用野生動物,嚴厲打擊非法野生動物交易。廣大消費者應強化法律遵守意識和消費責任意識,主動抵制非法野生動物交易行為,堅決不購買、不消費野生動物,不做違法經營者的「幫兇」。同時要主動參與執法監督,積極舉報濫食和野生動物違法交易行為,一旦發現線索,及時登錄全國12315平臺或撥打12315熱線舉報。

三、樹牢安全理念,選擇合法經營場所消費

生鮮家禽在加工、運輸和銷售的過程中也會出現各種汙染。為確保生鮮家禽食品安全,保障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市委市政府已要求做好禽畜定點集中宰殺、白條上市和獨立分區銷售工作,市場監管部門將加強檢查檢測,督促農貿市場開辦者和經營者履行市場經營管理主體責任,完善經營設施條件,加強禽畜經營市場清潔消毒和垃圾處理及過夜禽零存欄等管理措施。廣大消費者要牢固樹立食品安全理念,選擇合法的活禽或凍品經營場所消費,選購來源清楚合法的生鮮禽畜產品或凍品,養成科學、文明、健康、安全的消費習慣。

(來源:信陽市場監管局)

相關焦點

  • 禁食「野味」動真格!山東利刀斬斷野生動物交易鏈
    經濟導報記者 杜楊3月3日是第七個「世界野生動植物日」。此前一天,山東省自然資源廳就在微信等網絡平臺發起倡議:從我做起,珍愛生命,拒食野味。全國一盤棋在《決定》下發之初,國家林業和草原局野生動植物保護司相關負責人就表示,已進行全面安排部署,將採取一系列措施,嚴厲打擊濫捕濫獵、非法交易野生動物等違法犯罪活動,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
  • 野味獵人講述內幕:一天捕獵幾十隻 野生動物越來越少
    來源:新京報網原標題:野味獵人講述內幕:一天捕獵幾十隻,野生動物越來越少 2月24日,第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六次會議表決通過《全國人大常委會關於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的決定》(下文簡稱決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 「野味病毒肺炎」?!證據確鑿!新型冠狀病毒來自野生動物
    新型冠肺炎病毒來自野生動物在昨天的《新聞1+1》節目中,國家衛健委專家高福表示,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在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發生之後,很快就找到了源頭,病毒不光在感染的人體內看到了,在華南海鮮市場非法銷售野生動物的這些攤位也分離到了病毒,應該說是證據確鑿!
  • 防疫關鍵時期湖南永州賣野味被查!嚴打涉及野生動物違法犯罪活動
    1月27日,動物保護組織「讓候鳥飛」通過微信公眾號舉報湖南省永州市祁陽縣存在一野生動物交易窩點,常年發布野味販賣信息。1月28日,市、縣二級林業部門及森林公安民警突擊檢查了位於祁陽縣羊角塘鎮復興社區的一處非法網上經營野生動物窩點,現場查獲河麂凍體10隻、野豬凍體1頭、竹鼠凍體10隻、野兔凍體57隻以及鳥類凍體17袋約200餘羽,鱷魚龜活體8隻、草龜活體2隻。嫌疑人張某長期在朋友圈公開宰殺售賣野生動物,還「招加盟」,甚至聲稱可代辦《野生動物經營利用準許證》。
  • 嚴打非法經營野生動物行為,杜絕「野味」上餐桌!
    為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長江十年禁漁」工作嚴厲打擊非法經營野生動物及「野生江鮮」行為當天,檢查人員分別前往大成橋鎮建明蛇館、夏鐸鋪鎮龍鳳山蛇城等地,重點檢查了餐飲服務單位是否履行進貨查驗、索證索票義務,是否存在銷售野生動物、「野生江鮮」行為,招牌是否還有「野味」「野生」「蛇」「江魚」「江鮮」字樣,菜譜上是否標註野味、蛇、「野生江鮮」,是否有採購、貯存、加工製售野生動物、「野生江鮮」產品及相關菜餚行為,是否在餐飲場所開展了「不交易、
  • 天天響應號召「拒絕野味」的你 真的知道什麼是「野味」嗎?
    很多人回答,那個因為吃野味,將新冠病毒率先帶到武漢的人,想跟他好好聊聊人生。雖然這只是網友的一句氣話,但是在全國各地,禁止吃野味的呼聲卻越來越高。不過有一個問題,大家天天嘴上喊著「拒絕野味」,知道什麼是「野味」嗎?2月14日,天津打響了「野味全面禁令」的第一槍。天津市人大常委會通過了關於禁止食用野生動物的決定,並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 到底什麼算是「野味」?竹鼠等野生動物如何進入白名單?
    一說到「野味」,很多人會想到天鵝肉、穿山甲、熊掌……等國家重點保護物種。但其實,遠離野味,不分保護級別。以下兩大類「野味」,須提高警惕!有專家認為,進入白名單必須滿足兩個條件,一是具有檢疫規程以及完整的檢疫體系,二是人工繁育不能對野生種群造成負面影響。
  • 拒絕野味,你我做起!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拒絕野味管住嘴」已成為全民共識,然而近日有網友指出,武漢大學出版社出版圖書《動物小百科》中存在可以吃野味的不當表述。當癩蛤蟆受到威脅時會分泌毒液到全身,使得蛤蟆具有一層毒衣。觸碰到後會導致瘙癢、發燙、脫皮等。此外,根據相關研究結果顯示,蛙、蛇等野生動物體內存在著線蟲、吸蟲、絛蟲、棘頭蟲等各種寄生蟲。癩蛤蟆是野生動物?是!癩蛤蟆無人工繁殖完完全全是野生動物,同樣受法律保護。
  • 應該像禁毒一樣禁野味,打掉伸向野生動物的槍枝和筷子
    有些人誤信吃野生動物能夠補身體,但科學家們已經證實:野生動物營養價值並不比日常家禽高,反而很多野生動物身上帶有很多不知名的病毒,特別是蝙蝠,公開資料顯示,尼帕、亨德拉、伊波拉、馬爾堡、SARS,這些危險的病毒的自然宿主都是蝙蝠。  17年前「非典」期間,有人曾這樣質問:那些愛吃、經營、捕捉野味的人,良心痛了沒,心靈懺悔了沒?
  • 號召「拒絕野味」的你,真的知道什麼是「野味」嗎?
    鴿子也是「野味「嗎?到底哪些食物屬於野生動物呢?在大家的認知中,可能野生動物是這些,注意:以下動物說的是野生,家養寵物不在此範圍! 如寵物刺蝟! 那麼「野味」是否也可以理解成就是以這些野生動物來做食材麼?這樣一來,基本沒有人能做到不吃魚蝦貝蟹,何談拒絕野味呢?一般大家都認為「野味」需要把魚類和水生無脊椎動物排除在外的。因此,對於「野味」的討論往往局限了陸生野生動物,以及一些水裡和陸地都會生活的兩棲爬行類動物。在現有的法律條文中,對於野味的限制那就要看《野生動物保護法》。
  • 野生動物的抗「疫」宣言:拒絕被打擾 害怕被捕殺
    拒絕被打擾、害怕被捕殺、歡迎被研究——  野生動物的抗「疫」宣言  隨著人類活動範圍的不斷擴大、對野生動物的捕獵和烹食,一些在自然界長期存在的病原體突破物種屏障傳播給人和家畜造成新發傳染病的概率大大增加。
  • 安寧市全面加強野生動物市場監管
    安寧市市場監管部門作為貫徹執行《實施意見》的重要行政主體,迅速採取有力措施,全面加強野生動物市場監管,杜絕野生動物非法交易。開展市場主體名稱清理規範按照全省統一部署,將「野味」、「野生動物」字樣加入「禁限用」字詞庫。在登記註冊時嚴格審核市場主體名稱,對含「野生動物」、「野味」字樣的申請一律不予核准通過。
  • 朋友圈還有人在公然販賣野生動物!
    1月20日晚,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組長鍾南山院士接受央視新聞採訪時表示:從各方面的初步流行病學分析,病毒實際上通過野生動物傳到人,這是比較大的可能。它的源頭是什麼動物,基本上還不清楚。可能性比較大的,比如說像竹鼠、獾這一類。將病毒傳染給人的到底是什麼動物?最終需要醫學研究數據,但極有可能與食用野味有關。
  • 堅決抵制野生動植物非法交易 九行業協會倡議成立自律聯盟
    抵制野生動植物非法交易行業自律倡議活動現場 陳溯 攝中新網北京7月30日電 (記者 陳溯)30日,抵制野生動植物非法交易行業自律倡議活動在京舉行。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中國野生植物保護協會、中國中藥協會等九個行業協會聯合倡議各行業組織成立抵制野生動植物非法交易自律聯盟,制訂行業自律規範,以實際行動共同抵制亂捕濫採濫食、非法交易野生動植物行為。
  • 「燻拉絲」被撤下餐桌,還有什麼野生動物不能吃?上海人大赴16個區...
    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將「野生動物保護」推至社會聚焦燈下。一時間,禁食、禁捕野生動物等話題,熱度前所未有。到底什麼能吃,什麼不能吃?如何讓市民自覺抵制野味?如何在執法上斬斷交易鏈?6月起,市人大執法檢查組赴本市16個區就野生動物保護、收容救治、分類處置等環節實地考察,直指野生動物保護存在的薄弱環節,為全面實施「一法一決定」獻計支招,為下一步野生動物保護地方立法修訂打基礎。野生動物名錄應及時更新今年3月,上海郊區一道知名野味——「燻拉絲」被撤下餐桌。「燻拉絲」是上海金山、青浦等地的特色小吃。
  • 林草防疫|江西:堅決打擊非法野生動物交易 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
    他強調,我們要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實全國人大常委會《關於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的決定》,加快健全完善野生動物保護法規制度,全面加強市場監管,大力加強野生動物保護,堅決打擊非法野生動物交易,堅決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切實築牢公共衛生安全防線、牢牢守住生態安全底線,為打造美麗中國「江西樣板」奠定堅實的基礎。
  • 江西省限制使用「野味」等企業名稱
    本報南昌訊 中國江西網/江西頭條新聞客戶端記者朱嘉明報導:日前,江西省市場監管局《關於進一步加強野生動物市場監管,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印發,嚴格把控野生動物市場交易監管關口。
  • 為嘗野味獵捕野生動物,畢節一男子領刑8個月
    為嘗野味,畢節一男子獵捕3隻花面狸、2隻拱豬和2隻野兔,被判處有期徒刑8個月,還賠償對國家野生動物資源造成的損失5360元。畢節七星關區檢察院查明:2019年3月至2020年2月期間,男子胡某某在未取得狩獵相關手續的情況下,在禁獵區內先後非法獵捕野生動物7隻,其中,果子狸(花面狸)3隻、拱豬(豬獾)2隻、野兔2隻。
  • 野生動物抗「疫」宣言:拒絕被打擾、害怕被捕殺、歡迎被研究
    大量人類未知的微生物在野生動物身上。野生動物就像是未知病毒的蓄水池,本來與人無害,但是人類的貪婪卻打破了池壁,把禍水引向自己。如果可以,野生動物們最想發表抗「疫」宣言:我們「在野」,拒絕被打擾、害怕被捕殺、歡迎被研究。
  • 雲南一村民非法獵捕、食用野生動物被判處有期徒刑6年
    11月10日,記者從雲南省宣威市公安局森林警察大隊獲悉,由該大隊偵辦的何某某非法獵捕、殺害11隻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白腹錦雞案目前已宣判,何某某依法被判處有期徒刑6年,並處罰金6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