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7月9日清晨六點,黃河上紅日初升。陳慧已開始了每天的工作。身後,是他主持建設的龍門黃河大橋。不遠處的煤炭採空區上,是他的另一份答卷——桑樹坪特大橋。
作為中鐵一局蒙華(浩吉)鐵路10標四工區總工程師,五年間,陳慧在蒙華(浩吉)鐵路韓城段的建設中因地制宜,克服了一個又一個困難,創造了一個又一個亮點,實現了一個又一個飛躍。他說:「在韓城的這五年,看著鋼結構在我們的努力下一個個樹立起來,就像看到自己的孩子在慢慢成長。修路就要像詹天佑一樣,要狠下心,沉下身,紮下根,在自己的崗位上做好每一份工作,是我們作為鐵路建設者的責任與擔當。」
匠人匠心 將每件小事都做到極致
走進龍門黃河大橋項目指揮室,房間一旁的牆壁上層層疊疊地貼著每天更新的各種資料和技術數據:工程進展、主拱肋架設情況、兩側危巖整治量……在工程最難的環節——主拱架設的那段時間裡,他帶領項目人員通過創建模型提前發現技術難題,及時進行優化和創新,創造性地採用預應力巖錨、索鞍橫移等先進技術,確保大橋順利合龍。2017年9月23日,隨著8根長一米,直徑90公分的鋼管焊接成功,龍門黃河大橋以誤差值不超過5毫米的精確計算順利合龍。
那天,他激動得一夜不眠:」看著這些浸透著心血與汗水的鋼臂鐵軀在黃河兩岸成長起來,就好像看到了我遠在徐州的孩子一樣。這幾年,雖然有不能陪伴孩子成長的遺憾,但也有為國建設,為民謀福的自豪!「
勇擔大任 採空區上架起重載幹線
從上個世紀起,桑樹坪鎮就是遠近聞名的「煤鎮」,多年來煤炭產業的快速發展為當地經濟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而由此引發的部分地面塌陷,房屋裂縫等地質災害也開始出現。如何在煤炭採空區上架橋?如何確保重載鐵路的安全通車?成為困擾在項目人員心中的一個個難題。
因地制宜,陳慧通過研究當地特殊地質構造,不斷完善設計,有效地確保了施工的順利進行。從2015年8月進入採空區開始,他帶領項目人員向空洞部分60多米深的地下累計注漿5萬方,改善採空區面積達3萬多平。如今,一道道連續梁架起的橋面已完成軌道鋪設,進入運行調試階段。
不忘初心 交上鐵路人的」藍天「答卷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子孫後代的福祉是我們共同關注的話題。2018年,我國開始部署實施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積極調整運輸結構,發展綠色交通體系,推動鐵路貨運重點項目建設。計劃中重點指出,要加大貨運鐵路建設投入,加快完成蒙華(浩吉)、唐曹、水曹等貨運鐵路建設,推進大宗物流由公路向鐵路調整。由此可見,蒙華(浩吉)鐵路的建設在豐富交通運輸網的同時,也為生態環境的治理與保護做出了一份貢獻「。陳慧說。
2019年9月,這條連接蒙陝甘寧能源「金三角」地區與鄂湘贛等華中地區的「北煤南運」新國家戰略運輸通道即將順利通車。助力」北煤南運「工程建設,為華東、華中地區經濟發展保駕護航,為祖國交上一份優異的」藍天「答卷,這也是所有蒙華(浩吉)鐵路建設者的共同心願。
「橋的價值在於溝通與承載,而人的價值在於責任與擔當。」陳慧說。從嘉陵江特大橋,到夜郎河特大橋再到龍門黃河大橋和桑樹坪特大橋,多年來,他始終奮鬥在建設工程一線,紮根在最艱苦最危險的地方,他將自己的青春和夢想都獻給了他所熱愛的事業,也獻給了祖國和人民。
作者 | 劉 佳 版面 | 王小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