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報平——在手工旗袍的世界裡踐行生活美學

2021-12-28 樂山頭條

高挺的衣領、古老的手工盤扣、修長的裙擺,兩側開衩讓人著迷的春光忽隱忽現,柔美至極。「旗袍」,這位充滿神秘而優雅的女子,帶著舊時光的味道,從古典向現代嫋娜走來;舊時光裡沉澱了她豐富的底蘊與內涵,很溫婉、很民國、很風情……

 


戀上縫紉機的韻律

 

著一襲旗袍,靜坐窗邊,一針一線在指間穿梭……

這樣精美細緻的畫面,仿佛在電影裡才會看到。

在簡報平的「葉玫手工旗袍工作室」裡,一根木尺、一支筆 、 一包大頭針,6年的光陰,都密密匝匝地縫進一百多件旗袍裡。

從小就鍾愛做手工的簡報平回憶,從6歲開始就喜歡自己做布娃娃,再為這些「娃娃」做衣服。「那個時候,媽媽是鄉村的裁縫,經常幫鄰裡鄉親做衣服,改衣服。」大家圍坐在院子裡,孩子在一旁玩耍、婦女們有說有笑的縫製衣服。陽光正好、微風不噪,這樣的時光,十分愜意。

簡報平說,喜歡母親踩縫紉機時發出的聲音。「噠噠噠噠、噠噠噠噠……」這樣的韻律讓人著迷。有時實在忍不住,便會偷偷的把腳放在踏板上,跟著媽媽的節奏踩起來。

在母親的耳濡目染下,對做衣服充滿濃厚興趣的簡報平下定決心,考上職高專攻服裝專業。

但這樣的想法卻遭到全家人的一致反對。

「我們家都是從事教育行業的,解放前老祖父是辦私塾的,爺爺和父親也都是教師。自然而然,在他們的心目中我也應該當教師。開始全家人都反對,特別是媽媽,因為她深知做一個裁縫的辛苦。」在簡報平不斷地溝通、說服下,爺爺和父親的思想得到轉變。而簡報平也如願以償的考上了當時的重慶市龍門浩職業高級中學。

 

民國情結,文化記憶的載體

 

那年她17歲。

從痴迷手工到親手製作,簡報平放棄了去美國工作的機會。

「當時學校裡面是有校辦工廠的。」為了得到更多的實踐機會,簡報平每天兩點一線,幾乎住進工廠裡。可看到工人們每天的工作狀態,就越發覺得不甘心。「我鍾愛的手工事業不該是這樣的。」

很快,三年的學習生涯結束了。成績拔尖的簡報平得到了學校保送到美國工作的機會。不甘心就此止步的簡報平心中自然明了,在服裝專業上繼續深究前行,是她接下來的必修課。隨後,她考取四川大學服裝設計專業深入學習設計,在校期間獲獎無數。

幼時就對民國元素喜愛的簡報平,在大學期間更是得到了灌溉、生根、發芽,校外的書店便是她成長的養料。簡報平大量閱讀描寫民國大家族的相關書籍和人物傳記類著作,從書中身臨其境般進入了民國年代,走進了與她相伴的旗袍世界。

「旗袍風靡了整個民國時期,雖然後來一段時間內旗袍文化被束之高閣,但當它重新回到我們身邊的時候,便覺得它非常美。旗袍看起來造型簡單,卻是最能體現女性美的服裝。」在簡報平看來,旗袍是充滿韻律感的經典服裝。為了做好旗袍,簡報平通過查閱大量資料去了解旗袍的演變,旗袍在不同年代的剪裁方式。

西式剪裁,重點突出三圍比例,以勾勒女人身體曲線,比較貼身,這種剪裁是40年代以後才慢慢興起來的;中式剪裁,即平袖剪裁,從清代的寬袍大袖而來,寬鬆含蓄,腰身兩邊略收一點。「不同的剪裁,有著不同的味道,演繹出不同的女性味道。」

「經過了時代更迭,我們現在看到的旗袍已經是融合了很多不同時代元素的旗袍了。」最早的旗袍是連肩袖,並且是不收腰的。民國時期,隨著文化的影響,融合了西方服飾的元素,旗袍在那時被改為收腰的版型,而後又逐漸改良了旗袍的袖子部分。經過與不同時代的元素融合,現在不但有短袖旗袍、瓦片袖旗袍,甚至還有無袖的旗袍,就像日常穿著的連衣裙一樣。

「民國時期,老百姓穿的旗袍是極其素雅的,並不像我們現在看到的,耀眼的牡丹,精美的刺繡。」在簡報平看來,旗袍是可以走入老百姓生活的,並非只是為舞臺走秀而存在。

一針一線的圓潤

 

手工旗袍做工精美,工藝感十足,這與心細的簡報平成了絕配。手工旗袍要求靜與慢,磨礪著簡報平的意志,潛移默化的培養著簡報平不浮躁的心性,也讓她的手工旗袍技藝越來越高。

「手工旗袍屬於真正的定製。」不管是選料還是製作,簡報平都嚴格要求,從她手中「誕生」的一個個盤扣堪稱藝術品。一件純手工定製的傳統旗袍從量身到出品,少則需要數月的時間,這樣的緩慢在多數人眼裡可能是種退步,但在這過剩的時代,如此等待也是一種堅持和自我的回歸。

製作旗袍從來就不能一蹴而就。釘直角扣、劃線、開滾條……看似容易,要對抗的卻是日復一日的枯燥無味。縫紉、盤扣、量體、打樣……每一樣都不能馬虎。

一件旗袍,要量衣長、袖長、前腰、後腰等26個尺寸。只是製作一個小小的一字扣,簡報平就要3到5天的時間。裙擺滾邊,重重疊疊,持一把老式剪刀,在平整的布料上遊走滑行,腦袋也要跟著飛速運轉。

「藏線、打扣等這些細緻的環節,機器是無法替代的。」簡報平製作的每一件旗袍都是根據每個人的氣質來設計的,無一重疊。「旗袍的美在於韻味,在於體現女人舉手投足間的風情溫婉。簡報平在旗袍的世界中歡喜、痴迷。終於,功夫不負有心人,一件件精美的旗袍獲得了越來越多人的青睞。

「我很喜歡三葉梅這一植物,很草根但也很頑強。」簡報平欣賞三葉梅的氣質,也敬仰它百折不撓的生存能力,更感慨它活出自我的精彩。

因鋪張而顯單純,因怒放而顯率真,因霸氣而顯自信,因執拗而顯強韌,因無度而顯傾城。在這個成衣泛濫的年代,簡報平猶如三葉梅般以執拗的堅持,保持著這一針一線的溫度。對自然與物質的敬畏,以自己的匠心為供奉,投注一生。

相關焦點

  • 葉玫·手工旗袍課程2021年度學員招募計劃
    教學中我們重視文化底蘊及美學修養的 引導,率先開展旗袍發展史、色彩搭配、造型設計、藝術鑑賞理論、以及特色室外課堂等,帶領學員深度研習旗袍,來自全國各地的學員們從中收穫良多 。葉玫手工旗袍工作室在簡報平老師的精心主持下,多年來秉持「研究型設計與專注生活化,知性化旗袍相結合」的理念,視學習者為「有緣」的同道中人,宜師宜友,且倍感珍惜。
  • 【慧生活手工旗袍】開業兩周年「魅力旗袍佳人」評選隆重揭曉!
    恭喜各位佳麗獲得【慧生活手工旗袍】「魅力旗袍佳人」獎品!慧生活手工旗袍牡丹江專賣店地址:牡丹江東平安街128號(東二條路與東三條路之間道南)電話:13664534111(微信)哈爾濱專賣店哈爾濱地址: 哈爾濱西大直街271號電話:0451-82608778
  • 福布斯生活|旗袍設計師周立言:我想把旗袍做成一件實穿的藝術品
    由於從小受古典文學的薰陶,平日裡也愛撫琴習曲潑墨寫意,周立言說,「自己骨子裡對旗袍就有一種強烈的歸屬感。」當她擁有自己的第一件旗袍——紅色棉布、傳統琵琶扣,以梅花作點綴,她給旗袍取了個很美的名字:衣上落梅。她設計的衣服,美得清清雅雅,不會過分。立言的旗袍設計靈感,主要來自於那些靈秀的女子。
  • 你想要的傳統古法手工旗袍課程,就在這裡!
    人們對於旗袍總是蜜汁痴戀,不論什麼年紀,什麼性別。旗袍之美,或溫婉,或妖嬈,或含蓄,或風情萬種,盡顯東方女性的韻味。而傳統平裁旗袍更將此味發揮的淋漓盡致。如果你恰巧也是一個旗袍控,不如來看看我們的這次的旗袍課吧!此次課程設計的非常細緻,不僅僅適合新學員從零開始學旗袍,老學員也可根據課程表的安排隨時插班復訓。
  • 魅人魚旗袍 | 原創設計工作室,一件有靈魂旗袍應該是手工製作而成的!
    咱家旗袍主要分為兩類,一類是生活旗袍,就是生活工作中方便穿著的款式;另一類是正式的禮服旗袍,比如晚宴,婚禮,集體活動等場合穿著的款式!想像一下一家女眷都穿上旗袍是什麼景色呢! 關於魅人魚旗袍館的服務項目私人訂製一、禮服旗袍量身定製二、生活旗袍量身定製三、男士唐裝量身定製四、顧客來料量身定製五、裙裝褲裝量身定製六、女性中式服裝定製關於面料選用本店定製服裝一律選用真絲、亞麻、薴麻、進口醋酸等上好面料手工製作。
  • 傳統旗袍美學
    旗袍派別旗袍文化近百年之久,因地域、思想、生活氛圍有別而產生了眾多流派,每派各有各的特色與亮點。最具代表性的為京派、海派、蘇派旗袍。經過現代的修進與改良,使之與現代生活更加貼切一些。例如改良一些繁複的盤扣,運用隱形拉鏈、精緻的現代紐扣代替,更適合日常中大量的生活活動。改良旗袍引入各種元素、風格、比傳統旗袍普及面更廣泛,可以日常穿戴。進而融入的是一些簡潔的東方現代文明設計,比如簡潔的水墨畫、荷塘月色等等。
  • 點靚新時尚,成都服裝產業詮釋「生活美學」(下)
    以服裝為代表的時尚產業是時尚之都的名片,最能體現城市「生活美學」。成都服裝產業,生長在這座歷史文化名城,帶著城市文化基因,在開放發展中積極融入世界時尚產業生態,把握著時尚潮流,學習、吸收、成長,已經擁有了一批獨具魅力的時尚品牌。
  • 魅人魚旗袍館 | 洛陽首家原創設計工作室,一件有靈魂的旗袍應該是手工製作而成的!
    咱家旗袍主要分為兩類,一類是生活旗袍,就是生活工作中方便穿著的款式;另一類是正式的禮服旗袍,比如晚宴,婚禮,集體活動等場合穿著的款式!想像一下一家女眷都穿上旗袍是什麼景色呢! 關於魅人魚旗袍館的服務項目私人訂製一、禮服旗袍量身定製二、生活旗袍量身定製三、男士唐裝量身定製四、顧客來料量身定製五、裙裝褲裝量身定製六、女性中式服裝定製關於面料選用本店定製服裝一律選用真絲、亞麻、薴麻、進口醋酸等上好面料手工製作。
  • 手工定製夏季旗袍,輕盈又有型
    你想要的夏季清涼舒爽,除了空調,定製一身夏季旗袍也能滿足。面料:真絲最常見 「羅」最矜貴手工定製旗袍首先對材質的選擇和要求較高,目前最常見的用料為真絲,但是並非為100%真絲,據名繡世家負責人小蘋介紹,傳統的真絲面料旗袍有著容易起皺,不便打理的弱點,隨著現代工藝的發展,真絲面料通常會加入
  • 印象濟南·泉世界|記憶中的驚豔,手工中的世界.
    90歲的丈夫修一,為孫女設計打造「純手工娃娃屋」,給常去光顧的海鮮店老闆寫卡片,卡片上畫著他吃店裡食物時的感受,他們自己打年糕、換窗紙.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圖片 | 《人生果實》而在我們生活的城市中,在你我的身邊,似乎也總存在著這樣一群人,他們做手工,樂於去嘗試一項新技能,並且享受其中;他們在手工中釋放壓力、體驗自由,找尋自己內心真正的快樂……禁不住想,在如今,工業、製造業都極其發達,雙手似乎完全可以被解放的年代,手工,存在的意義究竟是什麼?真正吸引這群手工愛好者們的,又是什麼?
  • 社區開闢「美學空間」 讓居民享受全新生活體驗
    溫馨舒適的咖啡店,極具特色的絲綢文化展示區,氤氳著書香氣息的閱讀區……12月24日,記者來到成都市金牛區西安路街道花牌坊社區時欣喜地發現,近期改造完成的社區黨群服務中心面貌煥然一新,少了模式化的行政辦公風格,多了人文化、人性化的設計考量,不僅實現了「小空間大功能」,也讓空間裡的不同業態和生活美學在新的社區場景中相互融合
  • 電影|2018年05月私人觀影簡報
    但張作驥這部誕生在千禧年前夕的作品顯然不是講述年輕人的Fall in Love,你會在那些寫實的畫面裡體驗到一種憂傷的詩意來。而這正是本片蔓延出的感觸:那些看不見未來的現代人於燈火通明的城市生活裡再也找不到耀眼的星光。【B】
  • 南歌子:世界上沒有價廉物美的旗袍
    身上所穿【蒼笙踏海】油畫|旗袍設計:南歌子布面亂針繡:孫燕雲(亂針繡第三代傳人)| 正文我們每個人都住在自己的衣服裡。一個人的衣服就是一個人的素養與品味的表現,也是自己生活方式與文化修養的體現。 甚至是一個團體,小到一個企業、協會,大到一個民族的生活方式文化修養的體現。
  • 馬伊琍新劇《旗袍美探》,讓我想起了妹妹的旗袍主題婚禮
    馬伊琍的百變旗袍裝再一次證明了旗袍在影視作品中的魅力。01、關於旗袍,從視覺角度欣賞旗袍,旗袍是件藝術品我從小住在上海的石庫門弄堂裡,有位老裁縫鄰居:肖爺爺,專做旗袍,每天都有嗲聲嗲氣的女子上門定做旗袍,都是回頭客介紹的。記得小時候放暑假的時候,我還幫肖爺爺手工縫製盤扣,旗袍盤扣的顏色和花型多種多樣,看得我眼花繚亂。
  • 讓生活重拾簡單|手作旗袍體驗課
    如果你看到一個90後的女生在手工製作旗袍,會是一種什麼樣的感覺?莫以為旗袍難穿,其實旗袍最不挑人,無論身形如何,一領一叉,再露出最玲瓏的小腿部,東方女人的韻味,就恰到好處。也莫以為旗袍過於隆重。「你的髮型、妝容,包括配什麼鞋,都決定了,你今天要如何演繹你的旗袍。」
  • 《高朋滿座》陳曉曉:甬派手作旗袍非遺保護人
    平時她仍然踏踏實實在工作室做旗袍設計,做手工包、配飾,刮漿糊弄包邊布,縫旗袍扣子,她覺得這些都是非常有趣的事。 功夫不負有心人,陳曉曉一直堅持旗袍的傳統做法,手工製版,手工縫製旗袍,吸引了一些旗袍愛好者,甚至有些人千裡迢迢過來,滿意而歸,她覺得特別欣慰!
  • 電影|2018年06月私人觀影簡報
    】漸入佳境的《美好時節》給了來自70年代的女主一種生活在當代女權氛圍裡品嘗「自由」的感覺。但從姜文這把《愛不釋手》的槍裡,他僅僅《讓子彈飛》出過一次。有道是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飲,這無疑是姜文電影美學最殷實的寫照。【C】
  • 雲裳絲語︱妙筆繪丹青,只將雲心做旗袍
    柳堤花塢水磨腔裡,似乎還藏著許多值得欣賞的古典生活美學。原創畫稿,手工蘇繡,量身定製——每一個關鍵詞都關於極致的美。每一個愛美的女子都應該擁有一件值得珍藏的旗袍,而我,想為更多愛美,愛旗袍的女子做這樣的一身旗袍。 那段時間,每天叫醒我的不是鬧鐘,而是腦海裡一遍遍浮現出的旗袍成衣,只是過程的艱辛證明了現實的骨感,也見證著我的篤定,從畫紙到旗袍,豈止差了一個繡娘和裁縫的距離。七月流火,原本氣定神閒的日子漸漸遠去,一騎絕塵。
  • 手工扎染、塗色旗袍、養生太極拳……文衝街道開展精彩惠民講座...
    其中,石化社區開展的扎染手工製作講座、萬科花園社區開展的塗色旗袍講座,讓居民們學習傳統文化的同時,還體驗了一番動手創意製作的樂趣。為弘揚傳統文化,讓手工扎染被更多人得知,從而使扎染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被更好的傳承,11月19日上午,文衝街道文化站聯合石化社區,在石化大院老年大學 舉辦了一場關於手工扎染的非遺講座活動。本次活動中由黃埔區美術家協會的李曉文擔任講座老師,共有27名來自石化社區的學員參加學習。
  • 「現代旗袍第一人」龔航宇榮獲第二屆中國紡織非遺大會特殊貢獻獎
    大秀分三個系列,其中第一系列為書香中國,用墨染書法結合舞蹈開場,配合舞臺兩側的香道與茶道表演,局部光影幻化的藝術效果,通過水墨「墨韻」靈感的藝術旗袍把中國女性的柔情和韻美盡顯;第二個系列是二十四節氣,承載中華傳統藝術精粹,將時間節點具象化,用服飾呈現藝術之韻美,詩情,豔麗,極致展現四季風採,打造了別具一格的中式華美服飾;第三系列是非遺現代服飾,採用獨特的面料設計,運用精湛的非遺工藝,非遺刺繡手工技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