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人秀種類有多少,中國第一個真人秀節目是什麼

2020-12-26 駭氏傳奇

真人秀節目是一種源自西方的節目新樣式,它在英文中被稱為「reality show」,顧名思義它是一種真實的電視節目,國外有很多成功的真人秀節目已經積累下了豐富的經驗。不過,對於國內的觀眾來說,我們所看到的國內真人秀節目大多還都是模仿或引進國外模式的節目,相比之下,中國人自主編創的真人秀節目卻少得可憐,而且在收視率和影響力方面也遠遠不如引進的國外節目。不僅如此,國內的一些真人秀節目為了提高收視率,在激烈的電視市場中佔領先機,使得真人秀節目的真實性大大降低,增加了演藝作秀的成分,不覺要讓人感嘆,真人秀,到底是為了「真」還是為了「秀」。

要更好地了解國內真人秀節目的情況,我們還是要對真人秀節目本身有所了解。其實,在國內學界對於什麼是真人秀一直都沒有一個統一的定義,清華大學的尹鴻教授在《真人秀節目課題研究報告》中將其定義為:「普通人在規定情景中的規定製約下,為達到一定目的而做出的自由行動被記錄或者加工播出的節目」,這大概是對於真人秀節目最客觀也最全面的界定了吧。

同時尹鴻教授還總結出了真人秀節目的幾個特點,那就是自願參與、規定情景、給定的目的、特定的規則、競爭行為、記錄和加工,他認為真人秀節目必須是真實的,有一定的紀實性,而且要體現人性,以人為本。同時他表示「秀」真人秀節目不可或缺的一種表現手段,節目必須設置一種虛構的規則,讓參加者在規定情景下秀出真我。我們可以看出,尹鴻教授認為真人秀節目的真實性是十分重要的。

對於真人秀節目的界定和分類,國內的研究者之間存在一定的分歧,絕大多數的研究者都認為只要節目具有一定的真實性,有特定的規則等,那麼就能夠算是真人秀節目,他們將類似《中國達人秀》這樣的選秀節目和類似《開心辭典》這樣的益智節目也算作是真人秀的一種,因為他們認為這些節目的選手都是普通人,而且都是自願參加節目的,節目有一定的規則,建立在相對真實的情景之下,所以它們也能夠算是真人秀。

但是也有部分研究者對此持有不同態度,例如有人就認為凡是在演播室和攝影棚中錄製完成的節目就都不能算是真人秀節目,所以選秀節目和益智類節目都不算真人秀節目。真正的真人秀節目的環境應該是完全真實的,如生存條件惡劣的大自然等。另外,真人秀應該展示一個人全方位的才能,而選秀節目和益智節目只是展示選手的單方面技能。還有就是在節目中主持人的作用也是不一樣的,真人秀節目中是很少有主持人介入的,但是我們可以看到,在益智類節目中主持人是必不可少的,因為若是沒有主持人的話,誰來給選手出題呢?

這雙方的觀點各有裨益,為了讓分析的面更廣一點,也為了和大多數人的意見保持一致,所以我在這篇文章中就沿用大多數人的觀點,採用廣義的真人秀節目定義。

在界定了什麼是真人秀節目之後,下面我們還是來看看在中國真人秀節目為何會異軍突起、突然佔領電視市場的吧。其實,真人秀節目的興起也並不偶然,並不奇怪,因為它的出現和發展其實就代表了電視觀念創新和節目求新求變的結果。不容否認的是,我國綜藝類電視節目誕生以來,其實一直都在求新求變,最初的時候綜藝節目以綜藝晚會為主,長壽的春晚就屬於其中的代表,隨後則出現了遊戲娛樂類節目,如《快樂大本營》、《智力大衝浪》等,這些節目的表現形式更加靈活,主持人、嘉賓和觀眾之間的關係更緊密,除了事先排練好的節目以外,更增加了遊戲和即興表演的情節,讓節目的可看性增加了。

綜藝節目繼續發展下去,觀眾就更希望增加自己的參與性,不僅是現場觀眾,甚至就連電視機前的觀眾都希望自己能夠參與到節目中去,例如可以通過自己的投票等決定選手的去留等。在這種情況下,真人秀節目便應運而生了,它通過手機簡訊、網上投票等方式增加了觀眾的參與程度,讓所有人都能夠參加進去,觀眾可以通過電視節目和那些參與者零距離地接觸,甚至可以決定他們的去留。

另外,隨著中國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人們開始追求更加世俗化的輕鬆的電視節目,而真人秀節目中相對公開、公平、透明的遊戲規則和變幻莫測的比賽結果也讓更多的草根百姓感覺到了節目的真實和刺激。可以說,真人秀節目很好地把握住了受眾的收視需求,掌握住了他們追求個性展現,希望展示普通老百姓風採的心理需求。

國內真人秀節目的發展並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經歷了一定的過程。1999年9月,荷蘭推出了一檔名為《老大哥》的綜藝節目,這被認為是世界上最早的真人秀節目,它選擇十名不同性格和背景的選手,讓他們住在一個封閉空間中,將他們生活的所有細節都拍攝下來,選手和觀眾可以通過各種各樣的方式選擇被淘汰的選手,留到最後的那個將成為最後的贏家。

這檔節目的成功讓中國電視人受到了啟發,2000年6月廣東電視臺成了中國第一個吃螃蟹的人,播出了國內首個獨立製作的真人秀節目《生存大挑戰》。《生存大挑戰》這個節目跟蹤拍攝了一些大學生,讓他們在身上只有五塊錢的情況下經歷重重挑戰,從廣州來到佛山。這個節目在播出之後便好評如潮,在這種契機下,《生存大挑戰》便又開播了第二季。在第二季中,這個節目再現了最經典的戶外真人秀模式,節目初選了47名選手,讓他們在身上不帶一分錢的情況下,重走長徵路,途中要翻越烏蒙山、岷山等大山,更要涉過烏江、金沙江等大河。

此後中國真人秀節目就發展了起來,2005年的時候出現了一大批以選秀為主要內容的真人秀節目,如東方衛視的《萊卡我型我秀》等,收視率都很不錯。

真人秀節目發展到今天種類已經越來越多了,除了類似《生存大挑戰》這樣的野外生存類真人秀以外,還有很多其他的類型。例如從野外生存類真人秀中衍生出了一種半野外的節目,選手並非在室內,但是也不是在完全不可控的野外無人區。如湖南衛視最新推出的《奇妙的朋友》就是其中的典範,它讓選手處身於一個野生動物園中,感受人和動物的親密接觸,完成餵養老虎、擁抱樹袋熊等都市生活中不可能接觸到的任務。

此外還有人際考驗類真人秀,它將選手放在一個密閉的空間之中,觀察他們的生活狀態,它體現了人們想要窺探隱私的欲望。不過由於這類節目過於觸及私人隱私,所以在中國一直廣受爭議。而且這種節目中往往充滿了勾心鬥角的內容,這和中國人以和為貴的傳統思想大相庭徑,這也是很多觀眾對此嗤之以鼻的原因。當然,中國也有比較好的此類節目,如浙江衛視的《因為是醫生》就是其中之一,它讓七位住院醫生住在一棟公寓裡,共同生活三個月,讓他們一起排解工作壓力,解決各自不同的生活問題,並讓他們在這過程中結成了深厚的友誼。

在中國數量最多的大概就是選秀類真人秀了,在這類節目中,參與者按照規定的比賽規則展示才藝,而嘉賓和觀眾則對這些參與者進行選拔和淘汰,最後的勝利者有可能因此成為萬眾矚目的明星。如湖南衛視的《超級女聲》、東方衛視的《萊卡我型我秀》、《加油,好男兒》等節目都屬於這個類型。有些節目為了增加號召力還選擇了一些明星作為選手,如中央電視臺的《舞出我人生》就是其中的代表。

除了秀才藝以外,秀智商也是真人秀節目中不可缺少的。這種益智闖關類真人秀設置若干問題或者關卡,參加者必須用自己的才智和隨機應變的能力答題闖關。如江蘇衛視的《一站到底》和《芝麻開門》都是如此。值得一提的是我國原創的益智闖關類真人秀也有不少優秀的代表,比如《天才知道》就很精彩。這個節目的模式全部都是我國原創的,它的初賽採取百人大戰的形式,參與門檻比較低,而複賽環節則相對來說更為緊張,通過聯想題、輪答題、搶答題等題型決出勝負,而且其題目的難度明顯比一般的節目更高,它的節目題庫都是依託高校的人力和知識資源全新研發的。

另外還有一些節目和普通人的日常生活關係比較密切,內容包括了普通人生活的方方面面。

如職場類真人秀,求職是每一個人都必須經歷的事情,職場類真人秀主要有兩種表現形式,一種是在演播廳裡再現普通人在職場中求職的場景,讓公司的上層管理者根據他們的表現現場決定是否聘用他們,如天津衛視張紹剛主持的《非你莫屬》就是這種類型。另外還有一種則是通過讓選手完成一些項目來決出獲勝者,參與者需要有相關的職業技能,他們在節目中的表現其實就是他們在實際創業之中所做的事情。比如浙江衛視的《天生我材》就通過一系列的項目競賽來決出優勝者,獲勝的人能夠獲得10萬元的創業基金和200-300萬元的風險投資。

身份置換類真人秀的特點是讓一些不同身份的人互換角色,體驗對方的生活,通過全程跟蹤拍攝的方式來展現真實性。湖南衛視的《變形計》就是這樣的一檔節目,在這個節目中,節目組根據時下社會熱點新聞,尋找符合熱點中特點的人物,然後安排他們互換身份,參與的雙方在七天內(2014年後規則改成一個月)互換身份,讓他們相互體驗對方的生活。這個節目全程24小時跟拍,而且剪輯相對簡單,追求原生態地再現當時的情景。

婚戀類真人秀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是各大電視臺的寵兒,它一般來說有兩種形式。一種是以《非誠勿擾》為代表的相親見面會類節目,參加者在演播廳見面,現場相親,這種類型也是相對來說比較常見的。而另一種類型較少見,但是卻更能體現真實性,如北京光影環球文化傳媒有限公司聯手北京大學電視研究中心共同研發的《真愛我做主》就是其中的典型。這個自主創作的節目全程跟蹤拍攝10個月,記錄了六類不同性格的單身女性在面對相親時候的真實場面,更具有真實性。

生活技能類真人秀主要展現的是普通人在生活中的小技巧,如齊魯頻道自主創作的生活技能挑戰類節目《節儉中國人》是首檔以節約為主題的真人秀節目,在節目中有12位參與者隨機組成三組,給他們1000元生活基金,讓他們共同生活30天,一起挑戰各種生活節儉任務。

整容類真人秀顧名思義就是如同紀錄片一樣見證整個整容手術的全過程,湖南經視的《天才愛美麗》就是其中之一,節目組選擇了14名選手在鏡頭前接受了隆胸、抽脂等手術。不過,這種真人秀由於在節目中出現了真實手術中的血淋淋的場面,所以一經播出就廣受爭議。

中央電視臺經濟生活頻道的《交換空間》屬於裝修類真人秀,每次節目有兩戶家庭在專業人員的幫助下,相互交換房子,在一定的預算中重新裝修對方的房子,而電視臺則全程記錄整個過程。

生活調解類真人秀真實地記錄了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以解決家庭、婚姻中的矛盾為主要內容,如上海生活時尚頻道的《心靈花園》就通過現場當事人講述,相互之間爭論,嘉賓調解等方法,解決家庭、生活中出現的種種感情危機,顯得比較真實。

旅遊類真人秀節目展現了普通人在旅遊時候所經歷的一切,不僅具有真人秀的特色,而且還起到了介紹風光的效果,相比一般的風光紀錄片更能夠吸引觀眾。如上海東方衛視的《花樣爺爺》就是由東方衛視和韓國《花樣爺爺》原班導演團隊一起合作打造的節目,參與者都是平均年齡超過76歲的老年人。

相關焦點

  • 原來國內的「真人秀」節目都有劇本?真人秀的本質就是「秀」?
    導語:國內「真人秀」都有劇本?真人秀節目的本質就是「秀」?近年來,中國大陸颳起了一股「真人秀」的風潮,越來越多的電視臺和網絡平臺紛紛推出「真人秀」相關節目,也收穫了大量的粉絲和關注。尤其是這兩年頗為火爆的《奔跑吧兄弟》、《嚮往的生活》、《爸爸去哪兒》、《極限挑戰》、《偶像來了》等等,其實在觀眾極其關注的節目中的「突發情況」和「矛盾衝突」其實都是有劇本大綱的。
  • 被真人秀毀掉的中國藝人
    記得去年也曾有過娛樂圈大地震,一堆出軌、吸毒、離婚的娛樂醜聞像鞭炮一樣,噼裡啪啦堵不住的往外爆。幾乎佔用了當時全部的社會資源,也讓娛樂圈這潭水被攪得更渾了。而前幾天所發生的,顯然比那些八卦、花邊都沉重太多。一位演員在凌晨錄製真人秀時,猝死。
  • 全球第一個網球真人秀節目日照啟動!這些大咖都來了……
    》海選正式啟動《追夢少年—我的ACE》節目主創團隊由湖南衛視節目主持人李銳,真人秀親子互動節目《爸爸去哪兒》節目總導演謝滌葵,中網青少年巡迴賽賽事總監、中國青少年網球教育專家周子淞組成,中國網壇明星張帥等傾力加盟!
  • 看內地真人秀節目23年變遷
    原創視頻:內地真人秀變遷:看完相親看選秀 帶完孩子生孩子,時長約4分鐘史前回憶:爸媽追過的骨灰級節目,你造嗎?而我們那個時候還沒跟老外學到真正的精髓,只是照貓畫虎,結果節目編出來以後非常非常粗糙。紀錄片不是紀錄片,遊戲不是遊戲,變成了一個四不像,觀眾自然就不適應了。」冷凇說道。
  • 大陸真人秀節目路在何方?
    最近火得一塌糊塗的真人秀節目《爸爸去哪兒》即將在本周五晚上完滿收官,它所創下的高收視率和幾乎零差評的口碑無疑使其成為大陸真人秀節目歷史上的一個非常有價值的範本。從最初的山寨國外火爆的真人秀節目到直接引進國外熱播版權,從歐美到韓國市場的優秀真人秀節目,大陸各大衛視是爭相砸錢,更令人無語的是,往往是一家衛視引進成功,這一年電視上基本就都是山寨了。有報導稱,由於《爸爸去哪兒》的意外走紅,2014年電視屏幕上將有十幾檔親子類節目。一邊是瘋狂的「拿來主義」,一邊卻是廣電總局限娛令的又一次升級。
  • 追我吧是什麼節目在哪看 節目是一種真人秀的形式
    追我吧是什麼節目在哪看 節目是一種真人秀的形式時間:2019-09-05 09:15   來源:愛秀美   責任編輯:凌君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追我吧是什麼節目在哪看 節目是一種真人秀的形式 追我吧嘉賓有哪些 《追我吧》的嘉賓有陳偉霆、範丞丞、黃景瑜、宋祖兒、蕭敬騰、鍾楚曦。
  • 徐錦江反差萌是什麼梗 徐錦江參加的真人秀節目名稱叫什麼
    徐錦江反差萌是什麼梗  《一路成年》 徐錦江稱想第一個鏡頭想了一個晚上,「我想像我在被窩裡,突然鏡頭沒有聲音地進來了,長鏡頭,從我的背影光頭開始,我慢慢的轉身……」在內心安排了一出大戲。還一直糾結被攝影打擾沒洗澡,都不像自己了。沒想到私下的他這麼可愛~
  • 好看的綜藝節目推薦2019 中國十大綜藝真人秀節目排行榜
    要說到綜藝節目,最火爆的還就屬各種類型的真人秀節目,這些節目能給觀眾帶來不少歡樂喜感。那麼2019年好看的綜藝節目有哪些?下面和小編來看一下。  好看的綜藝節目推薦2019  1.《嚮往的生活第三季》  2.《奔跑吧第三季》  3.《極限挑戰第五季》  4.
  • 真人秀,女人的A片?
    如果非得把綜藝節目比作是女人的A片,那麼真人秀一定是女人們最喜歡的那種A片——無碼、高清,有時候還能帶點劇情,讓原本枯燥無味的活塞運動瞬間形成一個完整的故事,讓人有真切的代入感……過癮。  A片和真人秀,道理相通  把真人秀比作女人的A片,其中最主要的一個原因,就是真實。
  • 人民網評:真人秀節目要把觀眾往哪裡帶?
    按照市場競價邏輯,明星值多少錢,由市場說了算,有人願意出高價,有人願意接單子,各取所需,他人不宜置喙。但是,這種做法無疑不能鼓勵,使真人秀變成拼明星和炫富的場所,助長了高片酬、高成本的不良風氣。真人秀離不了明星,但不可過度依賴明星,普通群眾同樣應該有展現才華的空間。 將更多的鏡頭對準普通人,將舞臺留給那些默默無聞的普通人,更能看出真人秀節目的價值內涵。
  • 湖南衛視真人秀節目引發爭議,「真人秀」英語怎麼說?
    湖南衛視真人秀節目引發爭議,「真人秀」英語怎麼說?
  • 內地的真人秀節目已經開始喝尿了!
    好的,那我們去看看這檔真人秀都幹了些什麼......什麼!他們私下決定大家一起拒絕,因為合約有規定不接受的有權利拒絕。那我們再來看看貝爾之前都幹過什麼......在高溫炙烤的沙漠、危機四伏的草原,他戰勝野獸、飢餓和絕望。
  • 這是一個比《中國有嘻哈》更Freestyle的真人秀節目
    最近天氣太熱,我說我想玩水你說你不怕熱,想看《中國有嘻哈》Oh No,你會不會好好說話張口就來
  • 中國真人秀這張大嘴
    《中國女排》正在拍攝,這幾天網上一段花絮,把網友攪合的高潮迭起。在花絮中,鞏俐扮演的郎平與郎平頗非常相似,可見一名好演員的模仿力有多強。這段花絮可不是一般的花絮,我覺得這是影片宣傳放的套路。老演員是覺得對的主力,而年輕一輩全是流量特色,基本上談不上演技,全部想著去真人秀節目撈錢。真人秀節目的興起,在一定程度上是對演員的傷害。小花小生們參加真人秀節目,不可否認賺到了大錢,但是,也是對自身的消耗。這些人把時間全部用在毫無營養的事情上,根本沒有時間進行自身提升和思考,怎麼可能會在演技上有所提高?
  • 推薦一些好看的真人秀節目
    ,到現在也差不多看了十年了,以前在寢室裡吃著外賣看、拉著室友看,現在做了社畜壓力大,更是何以解憂唯有真人秀雖然標題是「好看的真人秀節目」,其實是「我喜歡的真人秀節目」,還是比較主觀的哈。Project Runway是我看的第一個真人秀節目,那時我在寢室天天抱著電腦用快播看(有知道快播的同齡人嗎),看到熄燈都捨不得關電腦Project Runway由美麗的海媽Heidi Klumz & 和藹可親的Tim Gunn主持,前幾季的固定評委是Nina Garcia和Michael Kors(eww),後來MK換成了Zac Posen(可愛),最近又換成了Isaac
  • 原標題: 真人秀節目源於集體暴露欲望?(附照片)
    原標題:原標題: 真人秀節目源於集體暴露欲望?(附照片)   原標題: 真人秀節目源於集體暴露欲望?(附照片)  擦槍走火的「真實」  真人秀節目帶給世界的,不僅是把廉價且適合合家觀看的新形態娛樂帶進我們的客廳,對於實際參加真人秀節目的人來說,節目留給了他們完全不同的東西。
  • BBC拍的「中國式教學」,是紀錄片還是真人秀?
    Chinese School)的「紀錄片」邀請5名中國中學老師到英國漢普郡一所頂級中學,對該校的學生進行一個月的「中國式教學」。這部「紀錄片」不僅激發起中英兩國人民對中英教育的熱烈討論,也讓小部分熱愛紀錄片的人有點兒糾結,它到底是一部紀錄片還是一個真人秀節目?5名中國中學老師正準備開始為期一個月的「中國式教學」。
  • 錄完真人秀節目就分手的明星,你知道有哪些
    在現代社會生活節奏越來越快的情況下,很多電視臺衛視越來越熱衷於推出真人秀等類型的綜藝節目來滿足觀眾的需求。有很多綜藝節目會安排情侶明星一同出席同一部綜藝節目,這樣可以讓觀眾更加了解明星情侶在私底下是如何相處的,不止能夠傳達出真實性,也可以拉近我們普通人和明星之間的距離。現在越來越多的明星情侶選擇一起上真人秀節目,這樣第一個是可以吸粉,第二是可以「公費戀愛」。
  • 真人秀的未來在哪裡?
    甚至爆出了在高先生出事的時候,某臺根本沒有採取多少有利的措施。後來,某臺也出面澄清了一些事實。 這次事件,必定會讓中國的「真人秀」節目重新洗牌。坦白說,內陸的真人秀市場已經飽和了,形式已經沒有了心意,從一開始的「爸爸去哪兒了」,到奔跑吧兄弟,再到後來的太太旅行,家庭旅行。整體上經歷了一個從買版權,到自己單幹的過程。但是,很多時候,都是盲目跟風,很多真人秀都是見光死。
  • 明星真人秀究竟是秀什麼?
    人民網北京7月22日電 據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網站消息,近日,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發出《關於加強真人秀節目管理的通知》。通知要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關注普通群眾,避免過度明星化;堅持健康的格調品位,堅決抵制低俗和過度娛樂化傾向。要摒棄「靠明星博收視」的錯誤認識,糾正單純依賴明星的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