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扒叔
來源:整點電影(ID:hizddy)
最近娛樂圈發生了太多事。
記得去年也曾有過娛樂圈大地震,一堆出軌、吸毒、離婚的娛樂醜聞像鞭炮一樣,噼裡啪啦堵不住的往外爆。
幾乎佔用了當時全部的社會資源,也讓娛樂圈這潭水被攪得更渾了。
而前幾天所發生的,顯然比那些八卦、花邊都沉重太多。
一位演員在凌晨錄製真人秀時,猝死。
在這場重大意外事故之下,掩藏著真人秀這個正在一步步摧毀中國藝人的娛樂圈毒瘤。
真人秀變味兒了
百度了一下「真人秀」這個類目,解釋是通過某一類別得比賽活動,以獲勝為目的並贏取獎品,從而獲得經濟效益得電視節目。
而實際上,今天的真人秀已經比這個定義寬泛多了。
從戀愛,旅遊,經營,競速,文化,遍及了你所能想到的各行各業。
很多人大概不知道,中國最早期的「類真人秀」是一檔相親節目。1991年在北京電視臺播出的《今晚我們相識》,播了9年相當長壽,收視率不錯還促成了1000對戀人。
1992年,馮小剛創作,葛優演的同名小品節目,就是以這個為靈感創作的。
後來,2000年廣東電視臺做了一檔真正的真人秀《生存大挑戰》。
每一集得標題都相當宏大,比如「重走長徵路」,「巾幗闖天關」,「大漠西行」...
是真正促成中國各個地域,民族之間得文化傳播,融合,發現人類文明的節目。
這節目如果放在真人秀的歷史書上,也會是個考點:標誌著中國首次出現原創真人秀節目。
接下來,就相繼出現了《幸運52》,《開心辭典》,《非常6+1》這類央視主辦的知識競猜,闖關節目。
有趣長知識,一換到這個節目全家老小都能看得全神貫注,現在已經成為了一代人的記憶。
而素人通過真人秀爆火走紅,就要推到2005年開始的《超級女聲》了,像是李宇春,張靚穎,譚維維等人都是被這個節目帶進了娛樂圈。
以上,都還是真人秀足夠紀實,足夠「真」的真人秀好時光。
當2013年左右,真人秀+明星=明星真人秀出現的時候,市場就開始變「壞」了。
2013年《爸爸去哪兒》,展現了平時工作繁忙,十指不沾陽春水的明星爸爸,如何生疏得與人類幼崽在偏遠地區生存。
2014年《奔跑吧兄弟》,戶外競技類真人秀,頭一次把明星另一面展現出來,吃瓜群眾都願意看這個熱鬧。
一時間,明星的家庭倫理全被扒出來了。
類似王嶽倫是家裡吃軟飯的,張亮的老婆上輩子拯救了銀河系等等。
但整體來說,話題大於爭議,節目與明星雙贏。
一旦有人吃到甜頭,後面大批類似節目趕來報導。
此後出現的類似節目就很多了,扒叔就不一一舉例,也由於這個突然被撐開的真人秀市場,承載了太多節目。
想要在這個「攪拌機」中分得一杯羹,才顯得更加不容易。
於是就出現了,各出損招。
讓明星遭遇更艱難的情況,醜態百出。當著鏡頭素顏,脫衣服都不算什麼了。
野外生存喝尿
參加軍旅節目生吃牛肉片
突然之間,明星真人秀就變成了「如何虐星」,在真人秀上被整,被羞辱,還要擺出自己玩兒得起的笑臉。
這之後,真人秀愈演愈烈。
參演嘉賓受傷情況就也越來越多。
吳鎮宇的兒子在錄《爸爸去哪兒》時,摔到眼角,醫生診斷為永久性傷害,相關電視臺事後也沒有妥善處理,跟吳鎮宇鬧得很不愉快。
王寶強錄《真正的男子漢》時,跟劉昊然在獨木橋做遊戲,摔斷了腿,兩年後才取出腿裡的鋼板。
李晨錄節目,眼角受傷縫合了20針。
張杰深夜錄節目,跟金氏世界紀錄保持者比吹氣當場暈倒。高空蹦極安全繩出現問題等等安全隱患,一出再出。
因為,節目就是在逼出嘉賓挺不住的臨界值,期望拍出這樣所謂真實的畫面,博噱頭,博關注,掙這份錢。
像是這次出事的節目《追我吧》,直接在招商PPT上以「瞬間死亡」為噱頭,這還有底線嗎?
這使得真人秀早也就喪失了真人秀原本的味道,它不僅變味兒了,還可怕的會「吃人」了
「毀人」的真人秀
毀演員。
鄧超就是個太鮮活的例子。《跑男》巨大的曝光下是他演什麼都是「跑男」鄧超。
尤為可惜的就是張藝謀的《影》,鄧超為了這個角色減重40斤,餓到站不穩。
連張藝謀看了都吃驚,但這份付出終究沒有敵得過跑男裡面的形象,一跑就覺得要被撕名牌了。
鄧超多少年建立起來的演員屬性,已經在跑男裡不可修復地磨光了,沒有了。
演員孫紅雷也是這樣。
他之前多少好作品,《潛伏》,《我的父親母親》,屬於父輩們都認可的好演員。
但是《極限挑戰》之後,他被賦予了太多娛樂屬性。
《帶著爸爸去留學》裡面的樣子,已經完全把「老戲骨」的標籤扔得遠遠的了。
觀眾都放棄了:算了,還是去拍極限挑戰吧...
毀素人。
明星類真人秀尚且這麼多花招,素人類真人秀要想火就更得「損」。
目前比較火的一類:素人戀愛真人秀。
幾對男男女女共處一室,通過細枝末節的小舉動,分析這是個綠茶婊還是白蓮花。
—The End—
▼ 點擊圖片,查看更多精彩文章▼
▼ 設置星標不迷路▼
但又何止是藝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