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綜藝真人秀,毀掉的豈止高以翔

2021-02-09 新周刊

再見,高以翔。/ 《遇見王瀝川》

這樣溫暖的、活生生的高以翔,在綜藝節目錄製現場賣力奔跑,最終也只是一個可以讓流量數據變得更好看的工具罷了。

2019年的冬天真是難熬。

 

誰也沒能想到,高以翔,那個溫柔的大高個兒王瀝川,突然就這樣去世了。

 

11月27日中午11時許,新浪娛樂及浙江新聞客戶端發文通告:男星高以翔在錄製浙江衛視綜藝節目《追我吧》過程中暈倒並緊急送醫,經搶救無效死亡。

 

不論是否熟悉這位藝人,聽到這個消息不免也會心下一驚。比起明星本人的知名度,人們更關切的是:為什麼錄製節目會有如此大的意外發生?

《追我吧》是浙江衛視的一檔夜晚城市實境追跑真人秀。/@追我吧

 

早在今天凌晨兩點多,已有網友曝出高以翔於1:45左右在跑步項目中暈倒。現場藝人十分焦急,黃景瑜激動大喊「醫生呢」,宋祖兒嚇得大哭,陳偉霆在一旁雙手合十祈禱。

 

而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令人失望的救援速度。

 

有目擊者稱,高以翔暈倒後在坐在花壇上休息,隨後休克,人在花壇上停留了起碼半小時。醫護人員未在15分鐘內抵達,到場後做了十幾分鐘的心肺復甦才讓高以翔恢復心跳。

 

等到病人終於送到醫院時,已是凌晨2:30。爆料人稱,此時高以翔的瞳孔已經「放大到邊緣」。

 

有微博娛樂博主持續跟進現場消息,於五點半發微博宣布高以翔在節目中猝死,並懇請大家等待官方說法。

 

輿論開始亂作一團。等到「高以翔已逝世」的消息得到官方證實,網友早已出離憤怒。

 

正如微博博主@蕎麥chen 所指出的,這不是一場單純的事故,而是一整個混亂體系的縮影。

高以翔之死,誰負責?

 

公開資料顯示,《追我吧》是一檔都市夜景追跑競技秀。藝人需要跑三四條線,以「突破體能極限」為賣點。

 

雖然如今,像《奔跑吧兄弟》《極限挑戰》等競技型綜藝並不鮮見,但很多媒體指出,《追我吧》的強度已經超出了普通人甚至專業運動員所能承受的水準。

 

節目組在兩公裡跑環節中,設置了臂力過橋、過梅花樁、爬樓梯、過輪胎陣、穿蜂巢迷宮等極其耗費體力的關卡。最後一關,竟是徒手爬上70米高的大樓,再從頂樓通過繩索滑翔到對面樓。

 

恐怕好萊塢動作大片拍攝現場也不過如此。但動作片的拍攝要求豈是所有人的身體狀況都可承受的?何況這只是一個綜藝。

 

節目拍攝的時間也非常不合理。錄製時間在半夜,連現場觀眾都累到不行,更不要提還在高強度運動的明星嘉賓。

 

此前,奧運拳擊冠軍鄒市明、體操冠軍李小鵬,也在節目中累到吸氧。

 

更讓人後怕的是,鄒市明、吳宣儀都曾跌落海洋球池裡。在嘉賓無力支撐、淹沒在球海裡動彈不得的時候,工作人員既沒有停止拍攝,也沒有在第一時間伸出援手。

 

節目組對待嘉賓生命安全的態度令人不安。 /《追我吧》

曾參加《追我吧》的女星鍾楚曦曾在粉絲群中透露,節目強度太高,自己錄完緩了半個月,吃了三天速效救心丸,就再也不敢去了。

2018年張杰參與錄製浙江衛視《王牌對王牌》時,遊戲環節頻頻出現問題。顯示頭頂裝置有滑輪意外砸下,緊接著又是讓藝人參與危險的玻璃管吹桌球環節,導致張杰直接暈倒,臉砸在板凳上。

 

和導演親自上陣體驗並提前反饋給藝人的《極限挑戰》、配備了專業教練指導的《星夢奇緣》等綜藝節目組相比,《追我吧》節目組乃至整個浙江衛視的環節、安保設置都顯得相當不走心,簡直是為了奪眼球而盲目提高挑戰難度。 

要知道,195cm的高以翔平日裡發得最多的私人動態就是健身和打籃球,熱愛極限運動,甚至還投資了一家健身房,按理說身體素質不會太差。

 

即便如此,在連續錄製17個小時的節目並出現感冒跡象的時候,沒有及時停下來休息,還繼續熬夜、做高強度運動,換做是誰都很難扛得住。

如果沒有發生意外,他本該在兩天之後出現在好兄弟的婚禮上。/@網易娛樂

不可否認,在藝人身體狀況欠佳的情況下,依舊要求藝人堅持節目錄製,經紀公司本身也難逃責任。

 

因《我是歌手》而爆紅的迪瑪希,也被粉絲發現因工作量過大而日漸消瘦、演唱質量下降。曾在5天之內連飛9次長途,累到在機場睡著。甚至在剛失聲打完封閉之後,又連續兩天錄製新歌到深夜。

 

演員葉璇也曾爆料,TVB藝人每天須工作20小時,一年拍劇200集,睡覺都只在化妝間的椅子上,一天有3小時睡眠時間已經值得慶幸。

 

由於演藝行業的特殊性,藝人即便身體抱恙也難以請假,畢竟可以被代替的就不是明星了。超負荷錄製早已成為行業常態,《這就是街舞》更是因連續兩天錄製超過20小時而遭到嘉賓控訴。

 

經紀公司是否不顧藝人健康,還有待商榷;但節目組罔顧現場安全,已是板上釘釘。

 

在真相尚未水落石出的時候,還是有相當一部分網友保持理智。

 

有媒體聯繫節目負責人與高以翔方工作人員,對方卻只是回覆:等我們,感謝。

 

與此同時,《追我吧》官博卻還能「抽空」把此前發布的一條宣傳微博進行重新編輯,刪去了文中品牌方的露出。

 

凌晨出的事,直到中午才發布聲明。眼尖的網友發現,浙江衛視的措辭似曾相識。原來,六年前釋小龍助理在綜藝中因意外逝世,當時浙江衛視的公告與此並無二致。

 

字裡行間,儘是撇清責任的痕跡,連一句道歉都沒有,不提事件發生過程,不提事故的關鍵節點,別說是粉絲,路人看了都難免憤怒。

 


在旁觀者看來,這次的事故還有許多疑點尚未解決。

 

比如,面對自稱目擊者有關安保不健全不及時的說法,浙江衛視有必要正面回應,更需要警方的進一步調查證實。

 

此前,《追我吧》節目組在接受傳媒內參採訪時,還大誇自家的安保過硬,聲稱「建立了從安全管理理念、安保配置、消防器材、安全指引、安全防護以及醫務保障、現場觀眾管理等一系列安全配套體系」。

 

只是,打臉來得似乎比想像中更快。

 

綜藝節目是否為嘉賓投保,也受到了大家的關注。有業內綜藝導演稱,戶外真人秀的類似保險最高額度應在300萬左右,「內容基本覆蓋了可能參與節目各種意外情況」。

 

更多情況下,因為情況特殊複雜,保險業對真人秀節目多持有顧慮。一是保險額很大,一旦產生理賠,賠償金額會很高;其次是需要單獨定製,且缺乏參考案例,流程上較為麻煩,以至於不敢輕易代理。

 

至於《追我吧》節目組是否為嘉賓投保,具體多少,尚未有相關報導透露。

黃金4分鐘,卻無動於衷

 

節目組聲明中說,高以翔是「心源性猝死」,意即心臟原因導致猝死,這一類死亡病例佔猝死的70%。

 

如果要洗地,第一反應大概就是:「他自己心臟有問題吧,節目組就是倒黴。」

高以翔經紀公司老闆回應:「前陣子才做過健康檢查,並沒有聽說他有心臟方面的疾病。」

 

事實上,過度勞累、長期熬夜、過度運動等,都是心源性猝死的誘因。在我國,每年有55萬人心源性猝死,平均1分鐘1條命。

 

在工作節奏快到前所未有的今天,過勞而死,是懸在每個人頭頂的利劍,並非單獨一個行業、一個地區的問題。

 

猝死是無法從體檢報告中提前看出來的,更何況,很多人連每年一次體檢都做不到。但是,我們雖無法預測,卻有辦法可挽救——AED(自動除顫儀)。

CPR搭配AED,能挽救很多瀕臨死亡的生命。/wikipedia

室顫,即「心臟因為心室的心臟電傳導系統問題,造成心室無效顫動,無法輸送血液,心博停止進而失去意識及脈搏。」

 

4分鐘內消除室顫,就可以爭取到50%的生存率,這就是「黃金4分鐘」。有了AED,即使不是在醫院、周圍沒有醫生,路人也可以用它救人。

 

但顯然,高以翔錄製節目處,並沒有AED,即使有,節目組可能也沒人想到要用它救人。

 

月初,撞球小將「斯諾克之星」潘正潮在跑步時猝死,年僅18歲。

博主@急診夜鷹遺憾道:「『在場教練立即將他送往醫院』,如果是『 在場教練立刻開始心肺復甦,有人拿來附近的AED使用,除顫之後,他心臟復跳』就好了。」

 

央視新聞報導,2015年,北京唐醫生在美國成功搶救了一名遊客,據唐醫生回憶:「當時老太太呼吸停止,我開始做胸外按壓。美國公園到處都有AED(自動除顫儀),很快就有人拿AED來……」

唐醫生呼籲:「別關注我,關注AED。」/@央視新聞

 

為唐醫生鼓完掌後,人們又像往常一樣,很快就把他強調的AED普及給忘了。2016年,博主@急救科普人從舟山飛回北京,還被安檢告知,不許攜帶AED上飛機。

 

安檢的理由是:「你沒有帶醫師證,就不能證明你是醫生,你就不能使用這個東西。」

 

注意,AED不是醫生專用,它本來就是設計給普通人急救用的,因為操作簡單,被稱為「傻瓜急救機」。

AED普及的初衷,就是跟死神搶時間,面對倒在地上人事不知的患者,沒有那麼多恰好帶了醫師證的醫生路過。

 

博主@CY郝希純醫生曾吐槽,飛機高鐵上的急救藥品都是藿香正氣水、黃連素之類的,連個正經的止痛藥都很難找到,更別提救命神器AED了。

 

新京報報導,我國在公共場所配備AED,始於2006年,北京首都機場裝了11臺。到今年3月,北京市一共約150臺,其中機場70臺。

 

日本在上世紀80年代開始關注過勞、猝死,如今,公共場所每十萬人口擁有394臺AED,在美國則是317臺。

日本車站中設置的自動體外心臟除顫器,除顫器上標示有日文、英文、簡體中文及韓文的使用說明。/wikipedia

 

每年心源性猝死人數居全球首位的中國,公共場所每十萬人口僅有0.2臺AED。

 

「北京協和醫院6名大夫打羽毛球時聯手救回一心臟驟停男子」「杭州女大學生機場救回突發心源性猝死患者」……每每有類似新聞,總離不開AED的身影,那些幸運兒都「剛好」倒在了有AED的地方,周圍還「剛好」有知道AED的人。

 

今年十月,北京大興機場裝了40臺AED,但很多旅客並不知道它是做什麼用的。為此,有人建議將「AED」英文縮寫改為中文,但在急救知識大片盲區的現下,這可能只是杯水車薪。

 

學校、企業,每年都有數不清的各種培訓,但最能救命的急救這門課,偏偏沒幾個人上過。人們寧願寄望於掐人中、擰大腿,也不願意把多花點時間和耐心,去了解AED是什麼。

高以翔事件剛開始發酵時,就有網友質疑,在他休克的第一時間裡,浙江衛視沒有對其進行有效的急救措施。

如果事實果真如此,那我們不得不擔心,在其他的公眾場合中,我們如果不幸發生意外,能不能及時得到救助。

2017年2月15日,上海公共場所布設1000餘臺「救命神器AED」。/圖蟲創意

遇見高以翔

 

11月26日中午,高以翔吧的微博帳號還更新了粉絲在寧波機場接機,送他去「上班」的視頻。甚至微博配文「追我吧衝衝衝鴨!!!」,也是在為節目造勢。

 

可如今這條微博下面的第一條評論成了:多希望這一刻他沒有上車。

 

誰也不曾預料,這是她們見他的最後一面。

 

女生目送自己喜歡的人去錄節目,高以翔也禮貌回應。他微笑著對粉絲說拜拜拜拜,然後再也回不來了。

 

在粉絲濾鏡中,高以翔總是這樣溫暖和煦的樣子。在早前的採訪中,新周刊記者寫下了這樣的記錄:身高1.95米,身材健壯,一臉絡腮鬍,但是語調與眼神溫和。

 

高以翔八九歲的時候,為了讓孩子有更好的教育選擇,一家人移居加拿大。

一個剛開始英語還不太好的黃皮膚小孩,想要融入當地社會,他會主動做滑稽的動作逗夥伴們笑,也會在球場上贏得大家的認可。

 

 

年輕的高以翔拿了校內冠軍,接下來又是市內的冠軍。但對於溫哥華,他更深的印象是可以「瘋狂地去大自然玩,划船、滑雪,去海邊遊泳,到山上騎腳踏車……」

 

至於自己溫和性格的養成,他也開玩笑說和那裡的「適合養老」的氣候及氛圍有關。

 

後來機緣巧合進入演藝圈,他成了小S「天天都想摸」的男神,成了徐克《女人不壞》中的「完美男人」,成了陳喬恩身邊的高子喬,成了季教授……

 

他自持「男二」人設,只要出現在鏡頭裡,就註定會為觀眾所愛——但如果連女主角也愛他,那這個世界便美好得太不真實了。

 

這個人設,在《遇見王瀝川》中被打破。

 

王瀝川是海歸貴公子、高學歷,但偶有呆萌時刻;是總裁,但溫柔不霸道。他身上的種種細節都與真實的高以翔巧合地一致,於是,觀眾們在2016年遇見了「最好的王瀝川」。

 

主演焦俊豔在微博上回憶片場裡的他:謙虛靦腆,不愛說話,經常抿嘴笑。偶爾說句帶著臺灣腔的狠話,也是軟糯糯的語氣。拍公交車上的戲得給他找個寬敞的地兒,要不塞不下大長腿。

 

「有場回過頭偷親你的戲我笑場了,因為實在夠不到你的臉……」焦俊豔說:「因為你演活了王瀝川,我才相信了我是謝小秋。」

 

而謝小秋說:「瀝川其實沒有離開,他只是在另一個城市好好的生活。以翔同學,在另一個世界,你要繼續做你的慢性子。」

他的採訪裡充斥著各種可愛的片刻:因為身高太誇張,撇開八字腿跟女演員對戲;或者是主動關心別人衣服穿沒穿夠;擔心古裝戲裡搭自己的馬會不會太辛苦……

 

這是高以翔在演藝圈中呈現出來的A面,而在他人生更為真實的B面裡,他說「打籃球的時候自己就不太溫和」;他會頻頻更博炫耀自己的狗有多可愛;他還有自己的服裝品牌,做「遊刃有餘」的西服;他還和朋友在TED大會上演講,思考一個KOL能給年輕人帶來什麼樣的力量。

這樣溫暖的、活生生的高以翔,在綜藝節目錄製現場賣力奔跑,最終也只是一個可以讓流量數據變得更好看的工具罷了。

 

一檔節目的誕生,是許許多多「工具」熬夜、賣命換來的,其中大多數的故事,我們並不得而知。

 

社交媒體上,大家都取了《遇見王瀝川》裡的梗,說面對悲劇,自己實在無法「move on」。

 

希望,當下這停留的片刻,我們也能思考下,什麼時候人才能真正把人當人了。

《高以翔持續錄節目17小時 暈倒前一刻喊"我不行了"》網易娛樂,2019-11-27 《綜藝大戰虐星如何保安全 綜藝保險並非想買就能買》法制晚報,2014-11-24《在都市CBD錄製「星素」夜跑競技真人秀,<追我吧>是如何做到的?》傳媒內參,2019-11-09《不要讓高以翔白白的犧牲,懶洋洋》孟大明白,2019-11-27《大興國際機場安裝40臺AED 委員建議增加中文標識》新京報,201910
《杭州美女大學生機場救下一條命!多虧了學校一場期末考試》錢江晚報,201909《它是公共場所的「急救神器」!大部分人卻不會用》新京報,201903《從AED不能過安檢,洞悉中國的急救普及任重道遠!》急救科普人,201605廣告合作請聯繫微信號:xzk96818別黑陳凱歌了,他有一部神作還不夠嗎
鄉親們別薅了,年輕人都怕了回家創業

相關焦點

  • 猝逝的高以翔,會是「真人秀時代」的轉折點嗎?
    文|攻主(珞思影視研究組)八個相關爆搜,無數人的心痛與眼淚,都不該是高以翔留給這世界的全部。當那個黑色的日子過去24小時,網絡上、行業內,對於內地綜藝節目製造的目的、流程、機制等等都在反思中。被強調的關注度與劍走偏鋒的「秀」反思的聲音,其實從高以翔離世消息被其經紀公司確認時就已開始。
  • 高以翔猝死的背後,是一場大型的「集體謀殺」事件
    然而隨著今天中午節目組的官方通告,高以翔去世的消息猶如一個晴天霹靂,震驚得讓人無法相信。這位優秀的藝人,曾經帶給我們無數經典角色的高以翔,就這樣永遠地離開了我們。他才35歲啊!高以翔,出生於中國臺灣,模特出道,曾經出演過《愛情魔發師》《勝女的代價》《第101次求婚》。以《再見王瀝川》裡的王瀝川一角被觀眾所熟知並走紅。
  • 6年24檔"跑酷類"綜藝,高以翔是行業亂象的犧牲品
    《中國星跳躍》也是一檔備受指責的體能競技綜藝,在這檔針對明星而製作的跳水節目,狀況百出,阿sa重傷、蔡妍耳朵發炎、牛群暈厥,韓庚當場被拍暈…… 另一檔競技綜藝《奔跑吧兄弟》在錄製期間,出現過Angelababy(楊穎)手指受傷至變形、鄧超手臂受傷、陳赫、鹿晗腰部受傷、李晨手臂受傷縫了9針、與金鐘國撕名牌受傷縫了22針、王寶強因在遊戲中奔跑衝勁大而跌入水池等等
  • 演員高以翔拍攝中猝死:超負荷的真人秀何時休?
    拍攝真人秀發生意外近日,浙江衛視官方媒體發布聲明,11月27日,在《追我吧》第九期節目的錄製過程中,當期參與嘉賓高以翔奔跑時突然減速倒地,節目現場醫護人員第一時間展開救治,並緊急將其送往醫院。經過兩個多小時的全力搶救,醫院最終宣布高以翔心源性猝死。享年35歲。
  • 被真人秀毀掉的中國藝人
    一位演員在凌晨錄製真人秀時,猝死。在這場重大意外事故之下,掩藏著真人秀這個正在一步步摧毀中國藝人的娛樂圈毒瘤。而實際上,今天的真人秀已經比這個定義寬泛多了。從戀愛,旅遊,經營,競速,文化,遍及了你所能想到的各行各業。很多人大概不知道,中國最早期的「類真人秀」是一檔相親節目。
  • 高以翔錄製節目突發意外去世 綜藝節目安全性引外媒關注
    11月27日,臺灣男演員高以翔在寧波錄製綜藝節目《追我吧》時發生心源性猝死,年僅35歲。消息公開後震驚了整個演藝圈。
  • 從浙江衛視回應高以翔事件看是明星太作 還是綜藝節目應該整治?
    27日凌晨,演員高以翔在寧波錄製《追我吧》節目時,「娛樂至死」 引發了全中國乃至國外的轟動。消息傳來,無論是否是他的粉絲,都感到很震驚,同時也很痛心。畢竟高以翔才35歲,正當壯年的年紀,而且被譽為演技派,平時生活中也非常nice的一個人,本來他可以幸福的生活,而這一切,卻因為錄製一檔綜藝節目,而全部破滅。
  • 吳宗憲不舍高以翔猝逝怒斥道:都是韓國人害的,綜藝節目太智障了
    12月3號,剛剛好是高以翔的「頭七」,家人和女友再次現身靈堂,眾人看上去依舊一臉憔悴;當天靈堂不僅看到經紀公司老闆王鈞,也看到目擊高以翔去世的主持人華少,作為當時跟隨高以翔一起在節目中活動的藝人,華少似乎仍倍感愧疚和傷感;如今舉辦「頭七儀式」,很多高以翔的朋友和粉絲也都悉數現身悼念,氣氛很是悲傷
  • 高以翔離世後,我們痛定思痛:綜藝節目的「良心」何在?
    20問,對節目中項目的風險測試、錄製現場醫護人員和醫療設備(AED)配備的齊全性、救治高以翔的及時性等問題提出質疑。高以翔的不幸,是這個行業問題的集中式爆發,但是在根源上,綜藝節目製作背後的問題已經一而再、再而三小範圍地引爆過,只是沒有人認真地去對待過這些問題。當我再一一去回顧這些問題的時候,我真的不禁要深思:綜藝節目是不是「病了」?節目製作人的良心何在?
  • ...為高以翔猝死負責!徐崢痛斥!網友聲討……為什麼藝人喜歡上綜藝?
    熬夜錄節目、徒手爬高樓…是怎樣的「奪命」綜藝?》據中時電子報,高以翔好友透露,其在周一(11月25日)出席活動時,身體已有一些狀況,患上了感冒,但高以翔沒有休息第二天就到寧波錄製節目,從8點30分一直到次日凌晨1時發生意外,生前連續工作17個小時。27日晚,浙江衛視回應「高以翔去世」:願意承擔責任。
  • 繼高以翔後,日本一位當紅女藝人因錄綜藝「去世」,年僅23歲
    繼高以翔後,日本一位當紅女藝人因錄綜藝「去世」,年僅23歲現在越來越多的綜藝節目出現在大家面前,而這些綜藝給大家帶來的感受都是不一樣的,同時類型也都不同,上一年浙江衛視推出了一檔全新競技類綜藝《追我吧》,一經播出就收到不少人的追捧邀請的明星都是大家非常喜歡的
  • 加國華裔演員高以翔在中國錄綜藝節目時猝死
    男星高以翔27日凌晨在中國錄製綜藝節目,卻在過程中摔倒昏迷,《浙江新聞》證實送醫後搶救無效去世,得年35歲。
  • 吳宗憲高以翔:背後原因曝光
    近日,演員高以翔錄製綜藝節目時不幸去世,令人痛心。現如今高以翔已經去世八天,該事件依然備受網民關注及熱議。
  • 高以翔猝死倒下前最後畫面曝光!綜藝節目邊界在哪?
    當天凌晨,藝人高以翔在錄製浙江衛視綜藝節目《追我吧》時突然倒地,經過兩個多小時的搶救,最終宣布心源性猝死。事件發生後,一段他生前錄製《追我吧》的畫面在網上曝光。從視頻中看來,高以翔前段跑步略顯吃力,最後上斜坡的部分,手扶著欄杆一步一步往上走,看上去體力已不支。這段畫面看得人心疼不已,不少網友留言:好想拉住他讓他別再跑了……很多網友都紛紛提出質疑——綜藝節目的邊界在哪裡?
  • 浙江衛視終於發聲:為高以翔猝死負責!徐崢痛斥!網友聲討...為什麼藝人喜歡上綜藝?
    導讀:年僅35歲的藝人高以翔在錄製綜藝節目《追我吧》時猝死,令人痛心。就在昨晚,浙江衛視回應「高以翔去世」,表示願意承擔責任。@浙江衛視中國藍 發聲明,稱事發當時,在第一時間即展開救治並緊急將高以翔送往醫院,但仍沒能挽回他的生命。對此意外造成的後果,感到遺憾和惋惜,願意承擔相應的責任,並會深刻反思原因,對節目所有環節進行全面檢查,更周全地做好節目安全保障工作。
  • 為什麼真人秀讓我們欲罷不能?
    2019-12-31 14:3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原創: 潘霄博士 潘博士心理工作室「高以翔在加速
  • 吳宗憲知高以翔死訊破口大罵炮轟韓國綜藝太智障
    事件發生後,粉絲和親朋好友都無法接受這個事實。他說,電視臺考慮到高以翔家人和經理人團隊希望低調處理的意願,前段時間將重心放在協調各方、辦理相關手續上。「我們沒能守住最好的以翔,只希望能夠護他安靜走完最後一程。在以翔回到家鄉,內地部分的後事處理就告一段落之時,我們決定公開相關情況,並永久停播《追我吧》節目。」並稱近日將會派人前往中國臺灣弔唁。
  • 高以翔猝死暴露綜藝節目競爭烈度!背後是影視行業不景氣,年內1884家公司關停
    年僅35歲的臺灣省臺北市藝人高以翔因錄製浙江衛視《追我吧》,突遇不幸,搶救無效,遺憾離世。儘管消息突然得有些讓人無法接受,但事實上,從早幾年前開始,就有越來越多的所謂真人秀綜藝出現在觀眾的視野中。與此同時,對於藝人、影視公司來說,影視行業的寒冬潮還未退去,娛樂資本的風光早已不在,而在這種時候,選擇綜藝似乎成為過渡的另一個出口.說到高以翔,因為出演溫柔紳士又美好的「王瀝川」而被內地觀眾熟知。
  • 繼高以翔後,又一日本當紅藝人在錄綜藝後去世,享年23歲
    相信大家對於去年真人秀《追我吧》的慘劇還歷歷在目,藝人高以翔正是風華正茂的年紀,沒想到卻在這檔綜藝中猝死,年紀定格於35歲。大家對於高以翔的離去也是憤不平,但大家再怎麼不平,高以翔也不可能再回來了,因此希望那些節目要吸收教訓,別再讓藝人承受不該有的風險。
  • 繼高以翔後,又一日本當紅藝人在錄綜藝後去世,享年23歲
    相信大家對於去年真人秀《追我吧》的慘劇還歷歷在目,藝人高以翔正是風華正茂的年紀,沒想到卻在這檔綜藝中猝死,年紀定格於35歲。大家對於高以翔的離去也是憤不平,但大家再怎麼不平,高以翔也不可能再回來了,因此希望那些節目要吸收教訓,別再讓藝人承受不該有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