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工聯網記者來到廣州中睿通信規劃設計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睿通信),中睿通信是國內聚焦於信息通信和建築工程全專業、全流程綜合解決方案的知名諮詢設計企業,也是致力於5G+創新應用、區塊鏈等新興業務領域的開拓型企業。公司隸屬於中國通信服務股份有限公司旗下的廣東省通信產業服務有限公司。就培植壯大經濟發展新動能,支撐實現高質量發展,推動各區域產業經濟在「新基建」新形勢下ICT領域取得的成就,對中睿通信5G物聯網研究院院長黃勁安進行了採訪。
中睿通信5G物聯網研究院院長 黃勁安
中睿通信在資質能力、人才隊伍、平臺搭建、生態渠道等方面有較強的實力和優勢。近年來,公司把握數字經濟的機遇,不斷夯實技術積累和服務能力,推動場景創新及行業生態聚合,在5G+垂直行業展開了廣泛的業務開拓,並已在理論研究、網絡規劃、智慧安防、行業專網等領域取得突破。
2020年12月7日,受疫情影響3GPP決定5G最新演進版本R17凍結時間進一步推遲半年,即2022年6月完成版本協議代碼凍結。作為中睿通信5G物聯網研究院院長的黃勁安認為,中睿通信長期跟進3GPP 5G標準化進程,分析和判斷R16的推遲對產業的影響並不大。當下運營商網絡部署重點在SA網絡上,而SA網絡的規劃覆蓋和效能發揮還需要一段時間。R16更多的是在R15的基礎上進行eMBB特性的增強以及引入URLLC使能技術,典型如5G LAN、NPN和TSN這三大更貼近工業網際網路需求的利器。但由於標準的前瞻性,這三大利器短期內還很難發揮作用。因此,比較籠統地判斷R16規範的延遲發布,可能並未對目前的5G網絡建設產生很大影響。同理,R17標準的推遲同樣對產業影響有限。在此期間,中睿通信主要工作是保持對R17標準的適度跟進,重點關注可穿戴設備和更高網絡性能方面的規範。
黃勁安還介紹到,中睿通信利用自身優勢也在工程勘察專業(工程測量)與同行企業相比也有很大的優勢。一方面,工程勘察在5G專網或工業網際網路的發展部署中具有工作不可替代性。專網或工業網際網路發揮效能,取決於網絡規劃,而規劃的合理性,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工程勘察的數據。另一方面,通信行業的激烈競爭,使得通信工程勘察專業企業積累了一定的低成本人員優勢,這部分產能一定程度上可以遷移到5G專網或工業網際網路的其他工作環節。舉例來說,在數字孿生中,三維建模數據大部分來源於實地工程勘察。
2020年初,黨中央提出加快5G網絡、數據中心、人工智慧等新型基礎設施進度。「新基建」包括七大領域,而5G為七大新基建之首。2020年也是工信部工業網際網路發展行動三年計劃的收官之年。此外,製造業是國民經濟的主體,是立國之本、興國之器、強國之基,工業網際網路重點領域,居首位的是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該產業又包含了六大領域,其中5G也是位列首位。由此可見,國家對「5G+工業網際網路」的融合發展寄予厚望,期望5G能給工業網際網路賦能,為製造業帶來新鮮的血液。
黃勁安認為,工業網際網路可以從網絡、數據和安全3個方面理解。網絡是基礎,安全是保障,而數據是核心。工業大數據符合規模性(Volume)、高速性(Velocity)、多樣性(Variety)、價值性(Value)的4V特徵。通過工業大數據全周期的應用,可以實現機器彈性生產、運營管理優化、生產協同組織與商業模式創新,推動工業智能化發展。
他還指出,工業大數據是指導生產、製造和企業改革發展推進的重要的依據。近年來,工業大數據的採集、處理、存儲、分析和利用的價值不斷提升,但由於工業大數據的採集的時效性要求較高,並且對數據的處理和分析的真實性、完整性和可靠性要求更加嚴格,工業大數據推進發展還需要產業團結合作,突破數據匯聚、建模分析、應用開發、資源調度和監測管理等關鍵共性技術,協同打造大數據基礎性、通用性產品體系。
他還談到,工業網際網路包含三大核心體系:網絡體系、平臺體系和安全保障體系。標識及標識解析、5G技術都是網絡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甚至可以說是支撐工業網際網路互聯互通的神經中樞;區塊鏈則可以歸入安全保障體系。以產品追溯為例,標識賦予每個產品、部件和機器一個獨特的「身份證」,5G提供連接,區塊鏈提供「防篡改」的可信屬性,三者構成了一個完整、互補的核心技術體系。換言之,這些技術天然具有融合的特性。我們認為,它們的融合發展,應該是按需適配、產業聯動。
此外,中睿通信目前積極布局5G和區塊鏈領域。在5G方面,除了增強傳統的網絡規劃優勢外,也積極延伸諮詢版塊業務和應用開發業務。在區塊鏈方面,主要聚焦目錄鏈的開發、部署和運營工作。
2020年11月,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了《廣東省推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三年實施方案(2020-2022年)》(以下簡稱《方案》)。《方案》提出「推進十大智慧工程,推進融合基礎設施建設」,其中,對於智慧應急工程,要「加快建設應急指揮視頻調度系統以及370MHz窄帶無線通信網、指揮信息網、應急衛星通信網、海洋天地互聯等通信網絡,依託專用頻譜建立應急5G通信專網」。
可以看出,在應急行業信息化領域,網絡是基礎,而政府及行業圍繞應急專網的布局將會是寬窄融合、多網互通。中睿通信正在積極推進應急行業信息化、智慧城市管理等領域的全面建設與部署。
其一,傳統應急專網、城市管理專網多為窄帶制式(TETRA、PDT等),無法滿足日益增長的寬帶多媒體數據承載需求(如視頻組呼等),而伴隨5G網絡的發展,未來將依託5G公網基礎設施,實施寬窄帶融合組網,實現廣覆蓋、低成本、高質量專網建設。
其二,在寬窄融合的基礎上,實現有線、無線、衛星通信網等各類應急通信網絡的互通,實現廣域覆蓋和隨遇接入,實現全方位、立體化、無盲區動態監測。典型案例如廣州市800M集群共網(以下簡稱「集群共網」)。集群共網是廣州市反恐、應急指揮以及保障大型活動聯動調度的基礎平臺,與北京市無線政務網並列世界第一「城市級」集群通信網。目前,集群共網正積極探索TETRA+5G的寬窄融合演進路徑。
未來,中睿通信將緊抓國家基礎建設與通信建設深度融合的大好機遇,積極推動企業轉型,全面提升核心能力,全力構建與客戶合作共贏、與員工共同成長的和諧幸福卓越績效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