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行業的下一個目標是什麼

2021-01-11 電子發燒友
通信行業的下一個目標是什麼

人民郵電報 發表於 2019-10-11 10:20:00

通信行業作為各國競爭激烈的主要戰場之一,5G才剛剛開始商用落地,6G的硝煙就已經燃起,多國和多家企業已經開始布局。通信人,永遠在路上!

據國外媒體近日報導,位於加拿大渥太華的華為實驗室已經開始研發6G技術。今年6月,諾基亞、愛立信和SK電訊宣布建立戰略合作夥伴關係,共同致力於6G開發。

2018年7月,國際電信聯盟成立了2030網絡技術的研究組。目前,美國、中國、日本、韓國、芬蘭等國家,都已踏上6G研發賽道。今年2月,美國總統川普連發推特稱:「我想要5G甚至6G儘快進入美國。」此後不到1個月,美國開始部署6G的研究。

而早在2018年3月,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苗圩在接受採訪時就提到,中國在2018年年初已經開啟了著手研究6G,在2018年12月,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電信、中國信通院、華為、中興、大唐、OPPO、vivo9家企業已經聯手開始啟動了《後5G系統願景與需求》的項目。

不難看出,6G已經成為全球通信業的下一個目標。

什麼是6G?

6G,即第六代移動通信技術。6G將是一個地面無線與衛星通信集成的全連接世界。通過將衛星通信整合到6G移動通信,實現全球無縫覆蓋,網絡信號能夠抵達任何一個偏遠的鄉村,讓山區深處的病人能接受遠程醫療,讓孩子能接受遠程教育。此外,在全球衛星定位系統、電信衛星系統、地球圖像衛星系統和6G地面網絡的聯動支持下,地空全覆蓋網絡還能幫助人類預測天氣、快速應對自然災害等。這就是6G的未來。6G通信技術不再是簡單的網絡容量和傳輸速率的突破,它更是為了縮小數字鴻溝,實現萬物互聯這個「終極目標」,這便是6G的意義。

2018年9月在北美舉行的美國世界移動通信大會上,美國聯邦通信協會專員Jessica Rosenworcel女士表示:「6G將使用太赫茲(THz)頻段,且6G網絡的『緻密化』程度也將達到前所未有的水平,屆時,我們的周圍將充滿小基站。」

什麼是太赫茲?

太赫茲頻段是指100GHz~10THz,是一個比5G頻率高出許多的頻段。從通信1G的頻率(0.9GHz)到現在的4G頻率(1.8GHz以上),我們使用的無線頻率在不斷升高。因為頻率越高,允許分配的帶寬範圍越大,單位時間內所能傳遞的數據量就越大,也就是我們通常說的「網速變快了」。

不過,頻段向高處發展的另一個主要原因在於,低頻段的資源有限。就像一條公路,即便再寬闊,所容納車量也是有限的。當路不夠用時,車輛就會阻塞無法暢行,此時就需要考慮開發另一條路。

頻譜資源也是如此,隨著用戶數和智能設備數量的增加,有限的頻譜帶寬就需要服務更多的終端,這會導致每個終端的服務質量嚴重下降。而解決這一問題可行的方法便是開發新的通信頻段,拓展通信帶寬。

為什麼6G網絡將「緻密化」?

這就涉及基站的覆蓋範圍問題,也就是基站信號的傳輸距離問題。一般來說,影響基站覆蓋範圍的因素比較多,比如信號的頻率、基站的發射功率、基站的高度等。就信號的頻率而言,頻率越高則波長越短,所以信號的繞射能力(也稱衍射,在電磁波傳播過程中遇到障礙物,這個障礙物的尺寸與電磁波的波長接近時,電磁波可以從該物體的邊緣繞射過去,繞射可以幫助進行陰影區域的覆蓋)就越差,損耗也就越大。這種損耗會隨著傳輸距離的增加而增加,基站所能覆蓋的範圍會隨之減小。6G信號的頻率已經在太赫茲級別,而這個頻率已經進入分子轉動能級的光譜了,很容易被空氣中的水分子吸收,所以在空間傳播的距離不像5G信號那麼遠,6G需要更多的基站「接力」。

5G使用的頻段要高於4G,在不考慮其他因素的情況下,5G基站的覆蓋範圍自然要比4G的小。到了頻段更高的6G,基站的覆蓋範圍會更小。因此,5G的基站密度要比4G高很多,而在6G時代,基站密集度將無以復加。

6G能用意念網購?

這個大膽的想像聽起來很像是科幻電影裡的場景。北京郵電大學通信專家張平教授在他的論文《6G移動通信技術展望》中認為,6G技術會和AI緊密相連。6G時代,AI的進一步發展,將實現真實世界到虛擬世界的延展。也就是說,通過AR/VR、AI、6G等各項技術,可以把真實世界採樣、傳輸和重構成虛擬世界,人可以用意念來驅動網絡。

在這10年的時間裡,大量技術都會更新迭代,還會有新的技術不斷湧現,那時候或許真的能用大數據來讀懂人的意念了。

具體實施難點不少

目前,5G還未普及,就6G而言,現在還沒有明確的目標和正式的願景,所以全部企業和國家的研發,都屬於前期理論研發。

但通信領域有廣為流傳的「使用一代、研究一代、儲備一代」的說法。如今5G的標準已經初步制定完畢,整個標準在3GPP框架下完成要在2021年左右。現在開始啟動6G的研發正當其時,看看5G還有什麼不足之處,需要6G來補充。

同時,6G前景暢想起來雖然美好,但是目前看來,仍有許多技術和實施難題需要解決,主要集中在以下幾點——

路線方案尚需驗證

「目前,國際通信技術研發機構相繼提出了多種實現6G的技術路線,但這些方案都處於概念階段,能否落實還需驗證。」專家表示,芬蘭奧盧大學無線通信中心是全球最先開始6G研發的機構,目前正在從無線連接、分布式計算、設備硬體、服務應用四個領域著手研究。

無線連接是利用太赫茲甚至更高頻率無線電波實現通信;分布式計算則是通過人工智慧、邊緣計算等算法解決大量數據帶來的時延問題;設備硬體主要面向太赫茲通信,研發對應的天線、晶片等硬體;服務應用則是研究6G可能的應用領域,如自動駕駛等。「目前也只是有這四個方向,具體的細節還沒有明確」。

據了解,韓國SK集團信息通信技術中心曾在2018年提出了「太赫茲+去蜂窩化結構+高空無線平臺(如衛星等)」的6G技術方案,不僅應用太赫茲通信技術,還要徹底變革現有的移動通信蜂窩架構,並建立空天地一體的通信網絡。

空間復用技術難度大

在技術上,6G將使用「空間復用技術」,6G基站將可同時接入數百個甚至數千個無線連接,其容量將可達到5G基站的1000倍。前面說到6G將要使用的是太赫茲頻段,雖然這種高頻段頻率資源豐富、系統容量大,但是使用高頻率載波的移動通信系統要面臨改善覆蓋和減少幹擾的嚴峻挑戰。

當信號的頻率超過10GHz時,其主要的傳播方式就不再是衍射。對於非視距傳播鏈路來說,反射和散射才是主要的信號傳播方式。同時,頻率越高,傳播損耗越大,覆蓋距離越近,繞射能力越弱。這些因素都會大大增加信號覆蓋的難度。

推廣應用成本高昂

「無線通信進一步發展,大量投資必不可少。」專家談到,要提高通信速率有兩個方案:一是基站更密集,部署量增加,雖然基站功率可以降低,但數量增加仍會帶來成本上升。第二種方案就是使用更高頻率通信,比如太赫茲或者毫米波,但高頻率對基站、天線等硬體設備的要求更高,現在進行太赫茲通信硬體試驗的成本都非常高,超出一般研究機構的承受能力。另外,從基站天線數上看,4G基站天線數只有8根,5G能夠做到64、128甚至256根,6G的天線可能會更多,基站的更換也會提高應用成本。

「不改變現有的通信頻段,只依靠通過算法優化等措施很難實現設想的6G願景,全部替換所有基站也不現實。」專家認為,未來很有可能採取非獨立組網的方式,即在原有基站等設施的基礎上部署6G設備,6G與5G甚至4G、4.5G網絡共存,6G主要用於人口密集區域或者滿足自動駕駛、遠程醫療、智能工廠等垂直行業的高端應用。

儘管從目前來看6G還有種種難點,但是在通信領域,技術進步是永恆的話題。特別是,在經歷了「1G空白,2G跟隨,3G突破,4G並行,5G領先」的階段之後,我國通信人已經深深地明白了一個道理,那就是——誰在移動通信領域享有更多的智慧財產權和專利,誰就可以享有更多的話語權,而在6G領域有更大的作為,顯然已經是中國通信業的目標之一。

來源:人民郵電報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

相關焦點

  • 通信行業獵頭的服務標準是什麼?
    我國通信技術在近幾年得到迅速發展,方便我們的生活方式。通信行業的發展需要大量人才的支撐,尤其是中高端人才,企業自招很難找到適合崗位的人才,因而會通過與獵頭公司合作。那麼通信行業獵頭的服務標準是什麼?通信行業獵頭首先要做好對客戶的招聘工作,接收到客戶的招聘要求,前提要做好與客戶的溝通工作,了解客戶的需求,然後通過人才庫、人脈關係、網絡平臺等途徑進行360度尋獵,尋獵到人才後,做好背景調查,輔導職業生涯、面試工作,甄選最合適的數名人選,成功推薦。同時要藉助網際網路平臺發布打響公司品牌從而吸引客戶的注意,爭取在行業排名靠前。
  • 移動通信的「下一個黃金10年」:6G起航,全球競合
    憑藉高速率、低延時、大連接等特點,5G不僅能夠滿足個人用戶高端消費需求,如VR/AR、超高清視頻、雲遊戲等,同時也為醫療、健康、工業生產等行業應用的創新發展提供了新模式和新動力。5G乘風破浪,6G已經啟航。按照移動通信產業「使用一代、建設一代、研發一代」的發展節奏,目前業界已經開始了面向6G的願景需求制定、關鍵技術及概念驗證等研究。
  • 湖南省通信行業第二屆「信息通信工匠」競賽成功舉辦
    屈雅麗 攝紅網時刻12月18日訊(通訊員 屈雅麗)12月18日,由湖南省通信管理局、湖南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湖南省總工會聯合舉辦,湖南省信息通信行業協會承辦、湖南省直屬機關工會委員會支持的湖南省通信行業第二屆「信息通信工匠」競賽成功舉辦,湖南省職業技能鑑定專家委員會提供技術支持。
  • 信維通信:打造通信行業大平臺,做好行業佼佼者
    信維通信2019年EMI/EMC的營收為17億元,同比增長31%。EMI/EMC器件投資邏輯與上文提及的天線投資邏輯一致,皆受益於5G手機的放量,考慮到信維通信在該方向上的市佔率還有一定的提升空間,且艾利門特帶來的增量受益。今隨著5G時代的到來,手機中將集成越來越多的天線。以華為Mate 30 Rro(5G版)為例,手機內部天線達到21根,其中包括14根5G天線。所以隨著5G手機不斷放量,將帶動天線市場快速增長。
  • 包建軍:突破井下定位通信新技術
    首先是煤礦智能化發展對定位通信系統的分布式需求。現有的井下人員定位系統採用集中式監控架構,地面軟體系統通過基站收集定位標籤的定位信息,實現對全礦井目標的定位跟蹤。智能化煤礦井下裝備自主協同作業需要裝備能夠自主定位,因此不能完全依賴於地面集中監控系統,即使網絡中斷,局部作業現場的裝備也應能夠實現分布式自主運行而不受影響。其次是煤礦智能化發展對定位通信系統的高精度需求。
  • 光纜井下的「通信泥人」:守好鐵路通信設備「生命線」
    通訊員 王極 攝(新春走基層)光纜井下的「通信泥人」:守好鐵路通信設備安全「生命線」中新網長沙1月19日電 題:光纜井下的「通信泥人」:守好鐵路通信設備安全「生命線」作者 王極 向燕「井下氧氣達標,可以下井作業……」1月17日上午,在湖南長沙市萬家麗廣場西邊的一處光纜井旁,廣鐵集團長沙電務段高鐵通信工長李堅,與工友一起檢測完光纜井下的氧氣,準備下井檢查通信光纜
  • 高鐵光纜井下的「通信泥人」
    華聲在線1月18日訊(通訊員 王極 向燕 記者 龍騰)「井下氧氣達標,可以下井作業!」1月17日上午,在長沙市萬家麗廣場西邊的一處光纜井旁,廣鐵集團長沙電務段高鐵通信工長李堅,與工友正在對光纜井下的氧氣進行檢測,準備下井檢查通信光纜。
  • 通信行業深度報告:白馬為先、守正出奇,5G三部曲
    站在當前時點,我們從行業趨勢、板塊業績和機構持倉等方面,先回答一個問題:通信行業當前處於什麼階段?根據樣本統計數據顯示,2020 年前三季度通信行業實現歸母淨利潤 265 億元,同比下 降 6%,主要系上半年疫情影響。剔除中興、聯通,2020 年前三季度通信行業實現歸 母淨利潤 190 億元,同比下滑 4%。主要系一季度受疫情影響所致,三季度單季度整體 情況保持健康穩定。
  • 中國通信行業走到今天有多不容易?
    今天換一個角度解讀一下這個問題。中興2019年研發投入125.5億,佔營業收入接近14%。試想,如果把這筆錢減少一半,那中興的利潤將增加1.25倍。因為中興深知通信行業是高度智力密集型的行業,尤其是設備製造領域有著極高的準入門檻,企業必須要有核心競爭力才能立足和發展,而核心競爭力的來源就是持續不斷的研發投入。
  • 中睿通信——努力做好ICT行業的深耕者
    就培植壯大經濟發展新動能,支撐實現高質量發展,推動各區域產業經濟在「新基建」新形勢下ICT領域取得的成就,對中睿通信5G物聯網研究院院長黃勁安進行了採訪。近年來,公司把握數字經濟的機遇,不斷夯實技術積累和服務能力,推動場景創新及行業生態聚合,在5G+垂直行業展開了廣泛的業務開拓,並已在理論研究、網絡規劃、智慧安防、行業專網等領域取得突破。2020年12月7日,受疫情影響3GPP決定5G最新演進版本R17凍結時間進一步推遲半年,即2022年6月完成版本協議代碼凍結。
  • 2021年中國移動通信行業市場現狀分析:移動通信需求不斷增長
    中商情報網訊:移動通信服務已經滲透到人們生活的各方面,爆炸式的移動數據流量增長、海量的移動終端設備連接、不斷湧現的各類應用場景和新業務,推動移動通信網絡技術不斷更迭。移動通信技術發展支撐通信基站需求增長伴隨著移動通信技術的演變,移動通信網絡傳輸速度不斷提升,對基站覆蓋密度也提出了更高要求。2014年至2019年,我國移動通信網絡覆蓋範圍持續擴大,移動通信基站建設數量從351萬個增長至841萬個,年均複合增長率達到19.10%。
  • 5G通信算什麼,印度政府計劃3年內全國通網,未來進軍太空通信
    【南方+12月8日訊】據印度媒體報導,印度總理莫迪在12月8日舉行的印度移動大會(IMC-2020)上呼籲印度電信行業利用印度政府剛剛批准的價值1220億盧比(約合108億人民幣、16.54億美元)的電信設備生產激勵計劃,努力使印度成為全球5G設備製造中心。
  • 我市召開通信行業「斷卡」行動工作推進會
    為貫徹落實全市「斷卡」行動視頻推進會精神,強化源頭治理,切實做好防範打擊電信網絡詐騙工作,深入推進我市通信行業「斷卡」行動,11月25日,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市通信發展辦公室組織各基礎通信和廣電網絡運營企業召開通信行業「斷卡」行動工作推進會。
  • 物聯網通信模組行業研究:2021,終局之戰重塑行業格局
    通信模組行業的下遊應用領域眾多,目前規模較大的 領域有無線支付、車載運輸、智慧能源、智慧城市、智能安防、無線網關、工業應用、醫療健康和農業環境等。當 前國內晶片產業逐步成熟、物聯網政策鼓勵下各種應用場景不斷湧現,通信模組行業有望長期持續穩定發展。
  • 告訴即將進入IT行業菜鳥,什麼是IT行業?
    又到了畢業生們準備或者已經開始找工作的時候了,看到人才市場上很多同學在迷茫,我要不要進IT行業,進IT行業我做什麼好呢?大家有這樣的疑問是很正常的,回頭想想,雖然我在大學畢業的時候已經很明確了我的方向,但是我依然曾經迷惘過,甚至想過要退出這個行業,所幸我最終堅持了下來。
  • 2021年中國移動通信行業存在問題及發展前景預測分析
    通信鐵塔製造企業多數規模較小,資金實力較弱,由於生產經營中需要佔用大量資金,且資金周轉速度慢,導致其難以維持和拓展業務,從而限制行業的整體發展。強化鐵塔統籌集約建設和存量資源共享,能夠整合社會資源,提升資源利用率,使得通信運營商在同等支出水平下能夠布局更多站點,但從長遠來看共建共享會影響通信鐵塔市場的總需求,一定程度上不利於行業發展。
  • 關於通信那些事:什麼是「通信(Communication)」?
    什麼是「通信(Communication)」? 簡單來說,通信就是傳遞信息。我把我的信息發給你,你把你的信息發給我,這就是通信。 通信的官方定義更加嚴謹一些——人與人,或人與自然之間,通過某種行為或媒介,進行的信息交流與傳遞,叫做通信。 也就是說,通信不僅限於人類之間的信息交換,也包括自然萬物。
  • 「墨子號」衛星亮絕技 量子通信概念脈動
    機構分析人士表示,今年來,量子通信技術研究及產業化進展積極,科技類主題布局的時間窗口將逐步來臨,堅定看好量子通信的主題性投資機會。  量子通信邁向實用化  「墨子號」衛星於2016年8月16日成功發射,運行一年來圓滿完成星地高速量子秘鑰分發、量子糾纏分發和地星量子隱形傳態實驗三大預先設定的全部科學目標,成為量子通信通向實用化的「關鍵一步」。
  • 通信行業專題報告:經濟「內循環「,通信「鍛長板「,維持「推薦」評級
    此外,國內 5G 終端設備發展在政策、規模、行業應用等方面具備領先優勢,目前我國自主終端產業體系逐漸完善,具備內循環基礎。 5G 基礎設施方面,建設基本實現國產化,或成投資內循環重點受益對象。
  • 西安職業教育鐵道通信信號專業可以從事什麼工作?
    西安鐵道職業學校在鐵路上級有關部門支持下,大量吸納業內資深人士,從專業建設、學術交流、學生管理到人才培養、學生就業等環節,形成了一套獨具特色的運行體系。鐵道通信信號(鐵路通信)培養目標:鐵道信號設備的維護、設計、檢修與管理,畢業生面向鐵道信號及其相關單位招生對象:應往屆初、高中生及同等學歷以上的學子(15-20周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