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大學軟體學院院長王建民:以數字基建為契機,加強工業網際網路大...

2020-12-24 中國電子報

編者按:3月4日,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會議指出,加快5G網絡、數據中心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進度。為響應中央決策部署,推進我國新型數字基礎設施建設,中國電子報特推出「推進數字基建·釋放經濟新動能」專欄,圍繞5G、數據中心、軟體定義基礎設施、工業網際網路等領域,邀請業內專家學者、企業家撰寫文章,從不同視角認識數字基礎設施的內涵和意義,準確把握我國數字基礎設施發展現狀、建設重點和推進路徑,並提出相關舉措建議。

黨中央對數字基建高度關注,特別是在近期新冠肺炎疫情期間,3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召開會議,強調加快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進度。其中以5G、人工智慧、工業網際網路、大數據中心為代表的數字基建,其本質是推進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的關鍵基礎設施。

工業網際網路大數據軟體基礎設施是支撐工業網際網路大數據平臺和應用的基礎設施,既包含傳輸網絡、存儲設備、運算資源等硬體集合,也包含數據採集、數據治理、數據存儲、數據管理、數據分析、數據應用等工業大數據全生命周期的技術棧。大數據軟體作為工業網際網路的核心,大數據的管理、處理、建模、分析與應用等技術為各種工業網際網路智能化應用和服務的實現提供了有力的支撐,因此工業網際網路大數據軟體基礎設施建設對工業領域激活大數據資產、導入智能化技術具有重大基礎支撐作用。

一、將工業網際網路大數據軟體基礎設施建設作為數字基建的重要關鍵內容,加速工業網際網路能力的全面提升

(一)加強工業網際網路基礎設施建設是貫徹和落實黨中央重要指示精神的重要舉措

早在2018年年底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對數字基建就有提及,在2019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更是將「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列入其中。3月20日,工信部發布的《關於推動工業網際網路加快發展的通知》中提出,加快工業網際網路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推動工業網際網路在更廣範圍、更深程度、更高水平上融合創新,培植壯大經濟發展新動能,支撐實現高質量發展。加強工業網際網路基礎設施和大數據軟體基礎資源及管理體系建設,符合黨中央提出的國家大數據戰略要求,是貫徹黨中央重要指示精神的具體體現。

(二)工業網際網路是發展先進位造業的必由之路,應抓住歷史機遇期,以數字基建為契機,打牢工業網際網路軟體發展基礎

從未來發展趨勢來看,工業網際網路是第四次工業革命的基石,是搶佔產業未來制高點的戰略選擇,其本質是實現製造業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和動力變革。本次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工業網際網路在疫情防控保障和企業復工復產支撐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從需求發布到應急響應,從倉儲物流到復產達產,從產業鏈協同到信息共享,多個環節都有成功應用案例。在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化蔓延的趨勢下,在提速數字基建的背景下,我國工業網際網路等新型工業軟體發展獲得了難得的窗口機遇期,應以此為契機,創造製造業轉型和升級的歷史性拐點。

(三)工業網際網路大數據軟體是工業網際網路的核心與基礎,是推動工業網際網路創新發展的重要支撐

基於軟體定義的工業網際網路將軟體基礎資源與硬體基礎資源分離開來,通過工業全系統的互聯互通實現全方位工業數據的採集,以數據為核心構建的智能化體系是支撐智能製造和工業網際網路的核心動力,工業大數據軟體正是其載體和工具。工業大數據軟體利用數據和模型,優化製造資源的配置效率,支撐製造業的業務變革,使企業達到提質增效的目的,在自動化與信息化基礎之上,實現數位化、智能化的製造體系,不僅為工業網際網路在個性化定製、網絡化協同、服務化延伸等工業網際網路新模式場景提供了支撐,還承載了通過大數據的分析利用,從而承擔了知識積累、復用直至創新的重任。

(四)應高度重視工業大數據軟體基礎設施建設,擺脫基建就是網絡和硬體建設的舊思維,突出數字基建軟裝備的創新和跨越

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內涵更加豐富,涵蓋範圍更廣,區別於傳統的基建,以5G、工業網際網路、數據中心等為代表的新興技術,由於技術特點和應用手段的不同,其基礎設施突破了傳統的以建築和網絡為代表的「有形」物理實體,而數據、平臺和軟體等「無形」的資源同樣成為數字基建的重要建設內容。要克服「基建就是蓋房子、做工程、建網絡、買設備」的舊觀念,重視對於技術和人才等的軟性基礎設施投入,做到「軟硬兼施」,這樣才能為真正夯實數字經濟地基,切實推動工業實現數位化、網絡化、智能化。

二、以工業網際網路大數據軟體與應用體系為抓手,加強大數據軟體基礎設施建設,釋放工業網際網路價值

目前,我國工業網際網路功能、生態都還在高速發展和完善中,基於此的大數據應用及其管理問題、協同問題、共享問題和安全問題還比較突出,各種數據資源仍存在標準不統一、存儲分散、系統封閉等諸多障礙,眾多寶貴的數據資源由於管理和技術等制約而處於冷凍睡眠狀態,未能夠充分有效地被加以利用。中央文件中多次提到數據中心,而工業網際網路大數據軟體與應用是數據中心的重要組成部分,數據中心作為工業網際網路數據的匯聚平臺,結合工業網際網路大數據軟體與數據中心的融合發展,可以切實提升工業網際網路數據管理和服務的能力和質量,充分釋放工業網際網路的潛在價值。

(一)頂層設計,標準先行,搭建上層引領性框架體系,為底層建設提供依據和指導

國家牽頭,組織國內行業專家形成規劃團隊,共同進行頂層總體架構設計,建立結構清晰穩定、適用性廣、實用度高、安全可靠、可擴展性強的體系框架,以此作為工業網際網路大數據軟體與應用建設的基本依據和指導。目前,國內在技術架構、應用評價、安全保障等諸多方面還缺乏相應的標準和規範,尤其面向重點行業領域有針對性的標準和規範更出現了較大的缺口,直接表現為工業企業對數據資產不能用、不會用、不敢用。因此,應針對元數據、數據採集、數據存儲、數據接口、數據脫敏/加密等基礎共性問題制定相關標準,特別要以技術和管理的雙重手段,打破數據流通的技術瓶頸。

(二)技術創新,重點攻關,突破核心關鍵技術,確保工業網際網路價值的有效釋放

應加大持續投入力度,鼓勵高校、研究機構和企業等共同對工業網際網路大數據軟體核心技術進行攻關,針對工業網際網路大數據多模態、高通量、強關聯的特點,著力突破組態式低代碼開發技術、透明化數據服務構建技術、安全的跨平臺協同技術等核心關鍵技術,布局自主可控的大數據軟體生態體系,打破工業網際網路大數據應用的技術瓶頸。以數據中心建設為牽引,廣泛吸納全社會力量共同參與研發與技術創新,群智群力對其相關技術進行共同研究和探索,鼓勵通過開源項目等方式,將成果向全社會開放共享,實現協同創新。

(三)需求牽引,鼓勵應用,大力推廣平臺和應用,促進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實現

避免盲目投入,一定要著力解決企業的難點,以企業現時需求為牽引,打造一批以數據中心為載體的工業大數據應用案例和解決方案,充分挖掘數據潛在價值。堅持好的軟體是用出來的,加強軟體開發方和工業企業的深度融合,努力做到「同吃、同住、同勞動」,在實際使用中不斷迭代完善系統軟體。加大應用的試點示範推廣力度,搭建由多方參與的測試驗證平臺和安全保障平臺,不斷提升綜合保障能力,為工業網際網路大數據軟體提供政策引導、智慧財產權保護、開源社區建設、數據資產保護等服務。

(四)多方協同,構建生態,推進產學研用的深度融合,著力打造完整的工業網際網路大數據軟體與應用生態體系

以數字基建為抓手,鼓勵更多的研究人員、技術人員、管理人員共同參與其中,構建產學研用多方主體協同創新,營造良好的創新環境。回顧工業網際網路發展歷程和本次疫情中暴露出的問題與不足,我們一定要加強工業網際網路大數據軟體的技術和應用創新生態體系和數據交換共享體系建設,打破各種體制、行業、類型等的邊界限制,全面建立協調優化、互利共贏的合作發展方式,共同加強工業網際網路大數據軟體基礎設施建設和應用服務能力。結合工信部近日印發的《工業數據分類分級指南(試行)》,加強政府引導並監管工業數據保護行為,在有效監管的基礎上保障合法數據交易,推動數據安全相關政策和法規的研究,切實保護工業數據所有者的合法權益。

作者王建民系清華大學軟體學院院長

相關焦點

  • 華為雲TechWave大數據專題日,清華大學王建民院長暢談大數據頂尖...
    大數據專題日,華為雲邀請清華大學軟體學院院長、信息學院副院長、大數據研究中心執行主任王建民,分享了「產學研深度融合,培養大數據頂尖技術人才」主題。未來,清華大學將依託大數據研究中心,持續與華為等企業開展創新合作。以下是王建民演講全文:今年是特殊而不平凡的一年,突發的新冠疫情給人們工作、生活都帶來了巨大的影響,全國人民萬眾一心,共克時艱,為抗擊疫情做出了巨大貢獻。
  • 清華大學軟體學院院長王建民:肩負使命,建設特色化示範性軟體學院
    中國電子報特策劃推出「建設特色化示範性軟體學院·探索軟體人才培養新模式」專欄,邀請高等院校、地方工信部門、骨幹企業相關專家和負責同志圍繞特色化示範性軟體學院建設、產教融合培養路徑、創新軟體人才培養模式等方面對建設指南進行深入解讀,分析我國軟體人才現狀和存在問題,並提出推動特色化示範性軟體學院建設的舉措建議。敬請關注。本期為清華大學軟體學院院長王建民的署名文章。
  • 5G、人工智慧、工業網際網路、物聯網...新基建第一波紅利已釋放
    2020年4月,NewMedia新媒體聯盟創始人、移動網際網路時代的趨勢觀察家袁國寶在其新作《新基建:數字經濟重構經濟增長新格局》一書中特別強調,新一輪工業革命與產業革命正在孕育興起,以大數據、雲計算、物聯網、區塊鏈、人工智慧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紛紛邁向產業化應用階段
  • 亞信科技朱軍:基於工業網際網路標識構建數字孿生生態
    工業網際網路標識二級節點是工業網際網路標識解析體系的中間環節,直接面向行業和企業提供服務。本次上線的二級節點是全國範圍內部署的首個工業網際網路標識解析綜合型產業集群二級節點,將實現綜合二級節點與國家頂級節點、企業節點的對接,為黑龍江地區兩大產業集群和六大行業應用提供穩定、可靠的標識註冊及解析服務,為黑龍江工業企業智能化、數位化轉型升級和地區競爭力提升奠定堅實基礎。
  • ...賦能——全國政協「加快推進工業網際網路建設」雙周協商座談會綜述
    打出加速構建工業網際網路建設的「組合拳」在李彥宏委員看來,推進工業網際網路建設的一個很重要的內容,就是要實現製造業的智能化。他建議抓住疫情倒逼製造業智能化轉型的契機,以開源深度學習等平臺為抓手加快打造智能製造新基建,為製造企業智能轉型提供基礎技術支撐。同時,由有關部門牽頭,聯合地方政府和大型工業企業,建一些行業大資料庫。
  • 張家口職業技術學院院長王立軍在第五屆中國數壩峰會上發表主旨演講
    11月28日上午,第五屆中國數壩暨第三屆全國大學生大數據技能大賽總決賽在張家口國際大酒店舉行。在第五屆中國數壩峰會上,張家口職業技術學院院長王立軍代表學院發表了題為《借力數字經濟 助推職教新發展》的主旨演講,並與相關企業負責人共同籤署戰略合作協議 。
  • 全國率先出臺「新基建10條」廣州開發區打造數字經濟新樣板
    中國軟體CBD是當天投試產運營的「新基建」領銜項目。該項目位於狀元谷,總投資50億元,佔地面積約10.5萬平方米,總建築面積約40萬平方米。項目對接國內外以區塊鏈為特色的重點軟體企業、高校、科研院所和創業創新平臺,打造國際一流的軟體業務和技術創新的新生態,促進區塊鏈底層技術研發以及金融、供應鏈、工業網際網路、數字資產交易等多場景的應用發展。
  • 工業網際網路大潮,力控科技乘時乘勢
    完整的工業網際網路體系架構工業網際網路是智能製造發展的基礎,可以提供共性的基礎設施和能力,是製造業智能化的支撐,是關鍵的核心技術。始建於90年代初的力控科技,從力控DOS版本組態軟體成功應用於石化罐區項目開始,便開啟了自主研發自動化軟體的徵程。
  • 新基建背景下,工業自動化離不開工業計算機
    背景: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簡稱:新基建),主要包括5G基站建設、特高壓、城際高速鐵路和城市軌道交通、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大數據中心、人工智慧、工業網際網路七大領域,涉及諸多產業鏈 ,是以新發展理念為引領,以技術創新為驅動,
  • 新思想引領新方向 數字峰會傳遞中國聲音
    3年前,工業網際網路剛剛起步,在第二屆峰會上就專門設立了工業網際網路分論壇,邀請各界學者共同把脈共謀發展。今年,國家剛剛提出「新基建」行動,給本屆與會嘉賓們打了一劑強心劑,專家學者對走自己特色的工業發展道路充滿自信,紛紛建言獻策。  中國科學院院士尹浩對新形勢、新基建浪潮下的工業網際網路前景充滿信心。「工業網際網路市場發展前景十分巨大,雖然也面臨著諸多的挑戰,但遠景美好,未來可期!」
  • 首屆中國5G+工業網際網路大會11月19—21日在漢舉行
    大會將搭建產業對接大平臺,強化5G+工業網際網路領域企業對接洽談,籤約一批重大項目;發布2020中國5G+工業網際網路發展報告、工業網際網路3年發展成果評估報告、5G+工業網際網路發展指數和發展地圖等研究成果,為技術研發、產業發展、行業應用等提供參考借鑑。
  • 重慶郵電大學自動化學院院長王平:北碚有打造工業網際網路產業集群的...
    這場主題為「培育新動能,驅動新發展」的大會,旨推動重慶在深入實施以大數據智能化為引領的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行動計劃,加快工業網際網路在北碚更廣範圍、更深程度、更高水平上融合創新。開幕式中,中國工業網際網路研究院與重慶郵電大學聯合發布了《基於時間敏感網絡的工業控制系統測試平臺》。
  • 數字基建新時代,企業運營向哪走?
    根據政策解讀,「新基建」涉及信息基礎設施、融合基礎設施、創新基礎設施等三大方面,此前熱議的5G 基建、特高壓、城際高速鐵路和城際軌道交通、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大數據中心、人工智慧、和工業網際網路等七大領域也包含在內。
  • 塔梅爾·歐蘇教授在線受聘清華大學傑出訪問教授
    清華新聞網10月28日電 10月23日上午,「清華大學傑出訪問教授塔梅爾·歐蘇聘任儀式暨學術報告會」在東主樓會議室及線上同時舉行。加拿大滑鐵盧大學計算機科學學院教授塔梅爾·歐蘇(M.Tamer Özsu)正式受聘清華大學傑出訪問教授。國際處處長酈金梁教授出席儀式,並向塔梅爾·歐蘇教授頒發聘書。
  • 故宮博物院原院長單霽翔受聘為清華大學文創院學術委員會主任
    10月31日,2020清華文創論壇在清華大學成功舉辦。本屆論壇以「文化科技融合與當代文創發展」為主題,聚焦文化科技融合的前沿進展與未來趨勢,邀請國內外學界、業界、政界的嘉賓探討當代文創發展的方向和美好前景。論壇由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清華大學文化創意發展研究院(以下簡稱「文創院」)主辦。
  • 3.78萬億元,中國工業網際網路的蛋糕又大了!
    工業網際網路,是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工業系統深度融合的新產業形態。  疫情防控期間,藉助實時感知、協同交互、智能反饋的特性,工業網際網路大顯身手,不僅利用平臺資源調度能力,快速響應企業復工需求,還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工業企業的轉型升級。  今年,我國將加強新型基礎設施建設。
  • 科技創新,遇見未來:2020 ECI國際數字創新節
    他指出:我國發展數字經濟成效顯著,但是還存在著差距和潛力。「數字產業化,產業數位化」已經在加快數位化發展專項中得到肯定,疫後要持續從技術、投資、工業製造等方向發力,持續推動數位化轉型,為中國數位化發展贏得更多機遇。
  • 「新基建」中的佼佼者:基於知識圖譜的工業網際網路
    越來越多的企業將知識圖譜應用在物聯網和工業網際網路領域,他們運用知識圖譜充分挖掘事物背後客觀的隱性關係,將這種隱形關係轉化為可計算數據,並且以可視化的形式展示在人們面前。最近,當我邀請走向智能研究院執行院長、工信部CPS發展論壇副秘書長、工業網際網路領域的專家趙敏參與物聯網智庫組織的直播活動時,知識圖譜引起了我們的共同關注。       物聯網是不是只能把已知要素聯接起來,表達已知的物與物之間的關係?
  • 工業網際網路政企人才專題研修班在深圳開班
    11月16日上午,由山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山東省教育廳、山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山東省退役軍人事務廳、山東省人民政府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指導,山東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和華為技術有限公司主辦,華為(山東)ICT學院承辦的工業網際網路政企人才專題研修班在深圳開班。
  • 數字江西,鯤鵬與新基建的兩江匯流
    在2020江西鯤鵬生態夥伴大會上,江西省工業和信息化廳黨組成員、副廳長王亦斌在《搶抓新基建機遇,加快新一代信息技術創新發展》的主題演講中表示,江西省將搶抓新基建這一重大機遇,集中力量,整合資源,把加快新一代信息技術創新發展作為加快江西省新舊動能轉換的重要推手,大力推進江西省經濟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