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居中國的外國人回國後,發了這樣一段吐槽視頻,可把網友們笑壞了!

2021-03-02 我們都愛地理



最近,網上有個久居中國的外國人在回國之後發了一段吐槽視頻,可把網友們笑壞了。

見慣了別人講中文時夾帶幾句英語的,可說英文時夾帶中文的,還是第一次見。竟然有些上頭!

尤其視頻裡那句wokao,堪稱是學到了精髓。要論傳播力,有什麼能比得上語言的「靈魂」——髒話呢?

史丹佛大學文學博士 Melissa Mohr 曾在她的作品 Holy Sh*t: A Brief History of Swearing 中寫道:「人們平均每天使用的英語語言中有0.7%的髒話。」

不管到了什麼地方,外地(國)人學的最快也是最帶勁兒的,永遠都是最具當地特色的髒話。

曾經不文明的情緒化俚語,如今慢慢被用來當做表達親密的社會文化符號,甚至逐漸演變成了一種網絡上的時尚潮流。

視頻中的老外叫@萌叔大衛老師,來自澳大利亞,在中國教了10多年英語。在中國生活多年,中國文化已經滲透到他生活裡的每一個細節。

這次回到澳洲後,他突然發現自己遇到了逆向文化衝擊(Reverse culture shock),離開了中國仿佛生活不能自理!

沒有了便宜的打車軟體和方便的共享單車,哪兒都去不了、也沒有了隨叫隨到的外賣軟體,出去一趟超市可能還沒到超市就餓暈在路上,連去銀行取個錢花在路上的時間都好幾個小時了……

在澳洲生活可太不容易了!最後大衛只能羨慕:「你們中國人太lucky了!

無獨有偶,繼萌叔大衛老師的視頻火了後,又有另外一個#在中國生活的外國人#的視頻引起了熱議。

視頻裡,一位叫@鐵蛋兒Tyler 的外國人完美掌握中國大媽嘮嗑精髓,句句經典,太會拉家常了。

人如其名,鐵蛋兒的語氣帶著一股濃濃的東北風。

那句「剛來吧?」裡還隱隱透露著一絲絲嘚瑟,仿佛在說「嘿嘿,中文沒我好吧!」

這一連串的靈魂拷問,像極了廣場相親角的大爺大媽,又仿佛看到了即將春節返鄉見親戚的自己。

如今,不管是在大街小巷,還是各類綜藝節目,外國人的面孔早已不稀奇。

從《漢語橋》到《非正式會談》,都邀請外國友人前來參加,進行不同文化和不同觀點之間的碰撞。

就連《奇葩說》這樣十分考究文字邏輯和語言表達能力的節目中,都出現了外國人的身影。

或許在你的朋友和認識的英語老師中,就有外國人。越來越多的外國人選擇來中國學習、生活和工作。

國家統計局發布數據顯示,2018年,外國人入境中國內地的遊客3054萬人次,增長4.7%。

2018年,中國累計發放外國人才工作許可證33.6萬份,在中國境內工作的外國人已經超過95萬人。

△  一外國朋友正按照示意圖掃碼取票,可以說是很嚴格遵守了哈哈哈哈哈 

還有一個吸引外國人來中國的就是這裡的網際網路生活實在是太太太太太便捷了。

就拿我們日常最習以為常的掃碼來說,不管是支付或取票,不少外國盆友體驗之後都說好。但他們不知道的是,學會掃碼只是第一步,真正開始使用了才是真香現場!在中國一切皆可掃~ 這就是咱中國的好!你說是不是?

相關焦點

  • 老外回國後想念中國外賣,中英文吐槽:very不方便
    最近,網上有個久居中國的外國人在回國之後發了一段吐槽視頻,可把網友們笑壞了。
  • 老外抖音吐槽回國太難了,中英夾雜發感慨:「我想回中國!」
    近日,一位久居中國的澳大利亞大叔吐槽「回國後太難了」的一段視頻在抖音平臺迅速刷屏,已獲得211萬點讚,11萬評論。
  • 為什麼外國人在中國住久了都不願回國?
    首先,我們得把這些外國人給區分開來。外國人在中國的,比較多的有哪幾類呢?第一,留學生。第二,外企高管。第三,打黑工或者外教等等。大致,外國人在中國都是這幾類,像什麼諸如記者一類的還是非常少的。現在我們挨個來分析。首先是留學生群體。留學生這個群體,這幾年有很多報導出來,這裡我再多說兩句吧。
  • ​視頻瘋轉! 中國小哥出國後瘋狂吐槽海外生活 網友: 過於真實!
    畢業後再次回到國內的生活,讓他猛然間發現了國內外的千差萬別,自此開始做起了專門吐槽文化差異的網絡視頻博主。 他從華人角度出發的搞笑吐槽,相信使得很多海外華人也感同身受,有時甚至讓人鼻尖泛酸。但是當Kevin回國生活一段時間後再到國外時,又會因為完全不著急的前車和上了年紀看不清路的爺爺而崩潰。
  • 為什麼外國人在中國住久了不願回國?
    很多外國人都想在中國永久居住,甚至擁有國籍。我們國家有很多地方深深地吸引著外國人,文化,美食,交通便利,支付便利,治安,女性地位,經濟,物美價廉的商品,國人友好,還有對外國人超國民對待等。這些許許多多點都吸引著外國人。1:文化。四大古代文明古國,目前就剩中國了。而中國擁有幾千年的歷史文化,這是其他任何一個國家,都無法比擬的。
  • 「媽呀,我想回中國!」老外回國後差點崩潰,這段絕望吐槽火了!
    見多了講中文時夾雜英語的中國人,你見過講英語時夾雜著中文的外國人嗎?一個澳大利亞人@萌叔大衛老師 火了。他在短視頻平臺分享了一段自己回到澳大利亞後的視頻,抱怨生活很不方便。在中國待久了的他,回到澳大利亞反而感覺到了不適應,他稱這是reverse culture shock(逆向文化衝擊)。
  • 外國人核酸檢測插隊,態度蠻橫,口吐英語,網友:滾出中國
    就目前疫情情況而言,中國是最安全的,那些能回國的,還有居住在中國的外國人應該感謝,他們有幸生活在這樣幸福健康的國家而感到驕傲和自豪。據新聞報導,國外的治療和檢測都在緊張地進行著,一些國外的朋友都需要做好自我防護,安全太重要了。
  • 「OMG,我想回中國!」網紅老外的神吐槽火了!中英文混雜,笑翻了200多萬網友
    幾天前,他在抖音上發布了一段自己回到澳大利亞的視頻,表示回去之後生活很不方便,中英文混雜笑翻了一眾網友,#外國人回國後太難了#這一話題還因此登上了熱搜。他在視頻裡說,自己在中國待久了後,回到家鄉澳大利亞會有reverse culture shock(逆向文化衝擊)!
  • 韓國網紅Hamzy點讚辱華言論後道歉,我愛中國成為外國人財富密碼
    並且外國人受他們的誤導,也認為這些是他們國家的,這太值得我們深思了。李子柒最近做了一期泡菜的視頻,可把韓國民眾氣壞了,認為李子柒在抄襲他們的韓國泡菜文化。結果韓國有一個吃播網紅叫hamzy,點讚了多條涉嫌辱華言論的留言。有些人會藉口手滑,那些甩鍋手滑的,那都是自欺欺人。這個韓國網紅在中國的平臺發視頻賺錢,然後這麼詆毀我們中國。
  • 老外一段有關中國視頻火了,獲140萬點讚,澳大叔大喊:想回中國
    如今的中國已經是一個現代化的國家,不少外國人抱著各種目的來到中國,而中國的文化也在影響著他們。可能在中國待久了他們不會察覺有多便利,但是一旦離開中國就會發現各種問題。近期老外的一段有關中國的視頻火了,在視頻裡他以外國人的視角講述了對中國的看法,已獲得了140萬點讚。
  • 哪些明星嫁給外國人後卻離婚回國的?
    如今有著越來越多的中國女生因為緣分與愛情,選擇嫁到了國外。其實娛樂圈中也有不少女星曾經嫁往外國,但最終卻是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離婚回國。一起來了解一下吧。雖然魯豫的主持風格如今遭到了很多人吐槽,但不得不說的就是,魯豫的業務能力還是很強的。比起魯豫的事業,她的感情經歷更像是一部偶像劇。魯豫在13歲的時候就認識了初戀男友朱雷,之後兩人一同考取了北京廣播學院,但在大學畢業前夕兩人分了手。後來魯豫在美國留學期間認識了第一任前夫,兩人很快就決定結婚。第二年魯豫帶著第一任丈夫回國加盟了鳳凰衛視。
  • 《暮光之城》女主演技遭外國人模仿吐槽,網友:像鄭爽
    ,可當時電影正風靡著,喜歡的人太多,這樣的吐槽鳳毛麟角,一下子就被淹沒,當時就有人表示,很討厭這個女主,演戲的時候,嘴巴似乎永遠合不攏,配合上眼神,一直在做一種欲語還休狀。粉絲們給出的解釋是,這是外國人的語言動作習慣,和中國自然不一樣。
  • 你對外國人的氣,不要撒在中國女人頭上
    而且他們一家很早就來中國,傑裡德說得一口流利中文,他的家人許多也都會說中文。工作好,收入高,長得不錯,人也年輕,怎麼這樣的人,到了知乎群眾口中,就成了「外國臭屌絲「呢?和這樣的人正經談戀愛,向全社會公開,在一起也挺久了,絕不是約炮、騙炮之類的。
  • 澳大利亞博主因誇中國被澳媒「掛」 海外網友力挺:沒毛病
    他在不久前的一段視頻中抱怨說:「可能我待在中國比較長時間,我來澳大利亞的時候有(經歷)一個東西叫逆向文化衝擊,就是非常適應中國的生活方式,來到澳大利亞反而覺得非常不方便。」(視頻截圖。)大衛在視頻中舉出一些中澳兩國差異的例子。「如果你在中國不想開車,你可以騎自行車,還可以坐地鐵去到任何地方。」但在澳大利亞,公共運輸卻並不方便。
  • 回國後太難了?外國人稱特別想中國
    來源:佔豪[環球網報導 實習記者 劉躍勍]近日,一段@萌叔大衛老師在社交媒體上傳的視頻迅速走紅。在視頻中,@萌叔大衛老師英文中夾雜著些許中文,吐槽自己從中國回到澳大利亞之後感受到的諸多不便。他在視頻中說道,「你們中國人真的特別幸運」,「我特別特別想中國」。
  • 《花木蘭》豆瓣4.9分,遭觀眾吐槽:外國人永遠拍不好中國故事
    現在它一上線,很多觀眾就選擇了線上觀看,結果看過的觀眾們都表示很失望,甚至說這部電影很爛,吐槽道:外國人永遠拍不好中國故事。如果單是爛也就算了,罵完也就痛快了,關鍵是這部《花木蘭》不僅是爛,而且爛得令人發笑,觀眾們吐槽都是一邊罵一邊笑。記得上一次看到此情此景,還是《上海堡壘》。
  • 《花木蘭》遭觀眾吐槽,爛到讓人發笑可不容易
    外網口碑解禁,影評人都說好,觀眾卻毫不留情打低分,完全相反的評價引發不少國內網友的好奇心,不少人也選擇了提前線上觀看,意外在電影上映前就開啟了國內評分,僅獲5.9分,更引發吐槽狂潮。3000字表示每一秒都想拍下來吐槽,用風趣的語言回顧了整場電影,光看文字都惹的網友爆笑,不少看過的觀眾也齊聲附和,直言劇情是逗人笑的水平,看的時候一邊笑一邊罵。
  • 外國人評出中國四大文化輸出,為何網友們紛紛說丟臉?想不通…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到,最近外國網友又評出了我們的新四大文化輸出,螺螄粉、網絡文學、廣場舞和網購國產商品。 上一版是高鐵、行動支付、電商和共享單車。 但這次國外網友評出這東西之後,很多我們自己的網友紛紛在自己吐槽:丟人現眼。
  • 我想回中國!」老外這段吐槽火了
    >因為他在短視頻平臺分享了一段自己從中國回到澳大利亞後的視頻,視頻親身演繹了一把「身在福中不知福」,回到澳洲抱怨生活很不方便。他在講英文的過程中還不斷「亂入」中文逗樂了不少網友截至記者發稿時視頻已有9萬評論140萬點讚坊友們也來湊個熱鬧看看外國人的眼中我們中國有多好呀
  • 視界| 因誇中國被批「阿諛奉承」 這位老外不服氣
    他在不久前的一段視頻中抱怨說:「可能我待在中國的時間比較長,我來澳大利亞的時候有(經歷)一個東西叫逆向文化衝擊,就是非常適應中國的生活方式,來到澳大利亞反而覺得非常不方便。」  ▲視頻截圖  他還吐槽,在澳大利亞很難叫到外賣,必須得去超市採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