亂談越劇《孟麗君》

2020-11-18 深圳熱線

窩在家裡抗新冠,讀書、刷屏、看電視,輪著來,2月1日CCTV11的《孟麗君》自然是不會錯過的,從頭到尾都看了。美人遲暮,不勝唏噓,仰萍的眼袋是越來越明顯了,這場戲中美人的狀態(尤其是嗓音)沒出來,看著有點吃力。章瑞虹的皇甫少華也不行,這一半要怪她自己,狀態也沒出來,另一半要怪劇本,皇甫少華雖然是男一號,但不幸的是犯了男一號往往容易犯的毛病:完美而又蒼白。無論是《再生緣》原著還是越劇劇本中,都有這個毛病。另外,範派好象與皇甫少華不大對路,在我所看到的皇甫少華中,最好的皇甫少華應該是曹銀娣的陸派皇甫少華,帥得不行,只有這樣的皇甫少華才會讓心高氣傲、聰明伶俐的孟麗君喜歡。還是鄭國鳳的皇帝最出色,這位皇帝率真好色又不失聰明善良,沒有過多的概念承載,是個活的人物。在徐派弟子中,錢惠麗和鄭國鳳代表著兩個方向,錢惠麗走的是玉樹臨風風流倜儻的公子路線,鄭國鳳走的是天真爛漫調皮頑劣的童稚路線,而皇帝的角色屬於後者,所以阿鳳演來更為得心應手。

閒著也是閒著,把陳端生的《再生緣》找出來囫圇吞棗地看了一遍,看完以後不怎麼佩服陳端生,卻很佩服吳兆芬,佩服她刪繁就簡的本領。吳兆芬只截取了《再生緣》的一個尾巴,把它演繹成《孟麗君》,情節大概僅為全書的十分之一強。這是一種很聰明的做法,讓《孟麗君》結構緊湊而充滿張力,很適合戲劇演出。事實上,吳兆芬的《孟麗君》只圍繞著一個焦點位高權重的酈丞相如何安全著陸,還原成孟麗君女兒身展開的。皇甫少華的試探和孟麗君的反試探,皇帝的試探性性騷擾和孟麗君的反性騷擾,讓該劇的情節充滿張力,引著觀眾往下看。事情就這麼簡單,越劇《孟麗君》就是靠這個焦點支撐著的,無此焦點,就無越劇《孟麗君》。至於有的同志想在該劇中尋找反映了什麼什麼,表達了什麼什麼,謳歌了什麼什麼的思想性或重大意義,那是你自己想多了。事實上,陳端生的原著中倒的確有一種想說誰說女子不如男的衝動,因為她自己是個才女,滿腹經綸,放在現在至少會成為一位網紅作家,但在萬惡的舊社會,卻不能如男子一樣趕考中狀元,,出人頭地,實現自我。只能寫一本《再生緣》出出悶氣。從這點上講,陳端生是有感而發的。新社會時代不同了,男女都一樣,男女平等的觀念已成為不言而喻的常識,用不著再三強調了,所以女權主義和反封建不是越劇《孟麗君》的主題。原著中的孟麗君有時還有一點戀棧的意思,從今索性不言明,蟒玉威風過一生......調和鼎鼐君臣職,燮理陰陽佐聖君,何須嫁夫方為要,就做個,一朝賢相也傳名。越劇中的孟麗君卻連這一點意思都沒有了,一門心思,就想著如何安全辭職,做皇甫少華的全職太太去。其實這點意思不妨還可以有的,會得到現在職場女性的共鳴的。退不退?什麼時候退?怎麼退?圍繞著孟麗君這種矛盾的心態,繼續深化挖掘,《孟麗君》會更有看頭。

戲劇也許無法表達比較複雜的事情,好的戲劇往往只圍繞著一、二個焦點問題展開,如何把它展開得穩妥、圓融、有趣,這就是本事。西方有一個戲劇結構理論:三一律,要求戲劇創作在時間、地點和情節三者之間保持一致性。即要求一齣戲所敘述的故事發生在一天(一晝夜)之內,地點在一個場景,情節服從於一個主題。雖然機械了一點,但也深得戲劇表達的故事要單純的三昧。戲劇界有一個現象折子戲往往比全本劇流傳更廣,風頭更健,這是刪繁就簡規律在戲劇傳播過程中起著作用。

簡單點,再簡單點!如果有一天我試著去編劇,一定要把這句話每天念叨幾遍,簡單(故事)而有豐滿(情節),這才是戲劇編劇的上乘功夫!

相關焦點

  • 【越劇推廣】女性意識的覺醒--對越劇《再生·緣》中孟麗君形象的再認識
    《再生緣》情節離奇曲折,詞句優美流暢,塑造了孟麗君、皇甫少華、皇帝等眾多性格鮮明的人物形象,曾被改編成越劇、京劇、淮劇、黃梅戲、歌仔戲等,在民間廣為流傳。以越劇為代表,隨著時代社會發展、人們思想轉變,以彈詞作品《再生緣》為原本,改編演出了許多不同風格的版本,其中所包含的女性意識也在不斷演變。越劇是戲曲大觀園中的「年輕人」,起源於浙江紹興。
  • 免費門票,帶著家人賞宮闈喜劇《孟麗君》
    少華幾經查探,發現酈丞相即孟麗君,但孟恐喬裝欺君禍累夫家,不予相認,少華急於認孟,獻像洩密,引出君奪臣妻的風波。孟麗君託辭進宮面見太后陳情,終使太后以江山為重,親出調停,昭雪孟家沉冤,孟與皇甫也終成眷屬。
  • 溫嶺越劇三團王鑫蘭
    王鑫蘭 越劇《情探·勾魂》 王鑫蘭 飾 王魁 越劇《孟麗君》 王鑫蘭 飾 皇甫少華 視頻感謝
  • 上越實驗越劇《再生·緣》丨另一種」打開「越劇的方式
    日前,上越實驗越劇《再生·緣》官宣將於"雙12"當天登上2018第四屆上海小劇場戲曲節的舞臺。熟悉越劇的朋友們都知道上海越劇院有一部大型宮闈喜劇《孟麗君》經幾代越劇人的傳承演繹已成為了經典在劇中忻雅琴曾飾演孟麗君王柔桑曾飾演皇甫少華這次登上實驗劇場舞臺的《再生·緣》依舊是這群年輕人依舊是三百年前女作家陳端生筆下的人物同樣的故事、不同的視角
  • 「孟麗君」演員篇丨之王派花旦,沈建宏
    2018杭州·藝苑劇場演出預告演出劇目:《孟麗君
  • 越劇的最佳拍檔之徐王
    越劇唱腔流派 越劇是一個具有眾多流派的劇種,公認的就有十三派。在這些流派中,範傅、徐王、戚畢是公認的黃金搭檔。這除了藝術家私人關係的默契之外,似乎也有著某種藝術上、美學上的必然。
  • 【過大年,看大戲】杭州越劇院優秀劇目展演:《紅樓夢》、《一縷麻、《孟麗君》
    被譽為中國戲劇界「一支異軍突起新生力量」的杭州越劇院,攜重新排演的經典越劇《紅樓夢》、新編輕喜劇《一縷麻》、大型宮闈喜劇《孟麗君》於本月
  • 鄞州越劇團《孟麗君》上演,美照看過來
    》的劇情相信各位越迷朋友都已經非常熟悉了,講的是孟麗君因父蒙冤,家遭株連,危急中主僕二個女扮男裝出走,臨行前,作畫像轉贈其未婚夫皇甫少華,以表心志。三年後,化名酈君玉的孟麗君已官為丞相。皇甫少華經過觀察試探,終於發現酈君玉即孟麗君,因獻圖陳情過早而洩露了秘密,頓起君奪臣妻的邪念。幾經波折,聰明機智的孟麗君挫敗了風流皇帝;而精明煉達的太后和深謀遠慮的太師,也在權衡利弊得失後,終於以皇室江山為重,作出明智決斷。
  • 上海越劇院《孟麗君》《風雪漁樵記》在香港演出火爆
    《孟麗君》單仰萍飾孟麗君、章瑞虹飾皇甫少華、錢惠麗飾皇帝、陳穎飾皇后、黃慧飾孟士元、吳群飾皇太后、丁笑娃飾皇甫敬9月2日一早,當晚《孟麗君》演出的裝臺工作又在緊鑼密鼓地進行。下午四點,全體演員將進行《孟麗君》的走臺排練。雖然已經是熟戲,演員們也都是上越的「大腕」,但是對於此次演出大家毫不懈怠,力求能精益求精,呈現出自身最好的藝術狀態,向香港觀眾展現上海越劇院的藝術實力。據《孟》劇主創人員介紹:《孟麗君》經過近千場的演出,已經深入人心。
  • 《再生·緣》丨這是一部需要觀演攻略的越劇
    這是一部沒有觀眾席的戲這是一部需要觀演攻略才能看懂的戲這是一部每一場僅限50名觀眾觀看的小劇場戲劇這是一部勇於探索並希望得到您鼓勵的小劇場越劇今天讓劇中的人物孟麗君、皇帝、皇甫少華與大家分享小劇場實驗越劇《再生·緣》的觀劇攻略【觀(yi)劇(ding)攻(yao)略(kan)】請勿帶飲品進入劇場「因為我要彈吉他還要歌唱,所以你不能帶飲品入場。」
  • 實驗越劇《再生·緣》首秀國際舞臺
    辛勤的團隊《再生·緣》中的孟麗君在經歷人生波瀾後,成為一個追求平等精神和自由思想的女性。即使新生,她清醒地意識到社會始終將婚姻作為女性通向幸福的唯一路徑;縱然她和男性同樣具有才幹,卻無奈於缺乏實現夢想的土壤。
  • 是時候去大寧劇院看戲了:越劇《西廂記》揭幕復演季,梅花獎得主...
    8月2日,越劇《西廂記》將重新回到大寧劇院的舞臺,由此拉開8、9月劇場復演季的帷幕。此次復演季以「文化傳承」為主題,匯集6臺經典作品,囊括越劇、滬劇等非遺戲曲藝術,以及多元又現代的海派相聲;茅善玉、錢惠麗、王志萍三位梅花獎得主集結,新生代徐派傳人楊婷娜、海派相聲創始人金巖助力,讓經典劇目重返劇場。
  • 越劇迷心中的十大經典
    No.1 《梁山伯與祝英臺》  越劇電影《梁山伯與祝英臺》是新中國的第一部彩色戲曲藝術片。   No.5 《五女拜壽》  該劇因寓教於樂,行當齊全,生旦多對,唱腔流派設計紛呈,為廣大越劇迷所喜愛。  No.6 《碧玉簪》  《碧玉簪》的誕生與演出,是越劇史上一次質的大飛躍。
  • 小講堂 越劇的服裝專稱,學著點!
    2、越劇蟒越劇蟒,首先在色彩上,不再按傳統的上五色的蟒,分階、分身份嚴格穿戴的衣箱制,因此下五色、間色的都有,但又參照上五色色階等級制的習俗,在間色中選擇。從《打金枝》開始,蟒的色彩、紋樣更簡煉更隨意,《孟麗君》即用了諸多的間色蟒袍。
  • 名家曾吾珍:「珍珍越劇藝術團」的領頭人
    「珍珍越劇藝術團」是由現年71歲的曾吾珍創業的。2007年,她自掏腰包,一手創辦了這支公益越劇表演隊。幾年來,在曾吾珍的努力下,珍珍越劇藝術團榮獲了蕭山區五星、杭州市四星級群眾文化藝術團隊的稱號。而曾吾珍本人也獲得了蕭山區首屆群眾文體工作「金燕子」獎,還多次被評為城廂街道十大美德標兵。生活刊記者近日了採訪了曾吾珍,聽她回憶創辦珍珍越劇藝術團的點點滴滴。
  • No.351[越劇]公曆1941年3月3日 小白玉梅 參加電臺越劇精彩大會串
    1941年3月3日上海大美電臺舉辦了一場「越劇精彩大會串」的直播節目,邀請了當時眾多的越劇名伶參加。在此期間她主演了《梁祝》、《玉蜻蜓》、《三笑》、《殺子報》、《雙珠鳳》、《九美奪夫》、《四香緣》、《失巾帕》、《女太子》、《孟麗君》、《臘梅紡花》等大量傳統老戲,深受觀眾喜歡。
  • 戲曲·越劇|唯美典雅、長於抒情
    女子越劇的著名演員幾乎都薈萃於上海。報紙評論稱「上海的女子越劇風靡一時,到近來竟有凌駕一切之勢」。男班因演員後繼無人,最終被女班取代。1938年始,多數戲班、劇團稱「越劇」。1950年成立了上海第一個國家劇團——華東越劇實驗劇團。1955年上海越劇院正式成立。
  • 【戲曲水牌】2018春節 越劇好戲連連看!
    越劇《梁祝》寧波小百花越劇團楊魏文 徐曉飛 厲丹紅2月23日(正月初八)日場《孟麗君》夜場《五女拜壽經典越劇名段《謝瑤環•是真金不怕烈火煉》演唱:浙江越劇團國家二級演員、省戲劇節金獎得主 馬譽嘉 2.經典越劇名段《碧玉簪•女兒是娘親生來娘親養》 演唱:浙江越劇團國家二級演員、金派傳人 裘錦媛 4.
  • 原創潮劇劇本《酈保和》| 我喜歡原著的孟麗君
    最經典的越劇版《孟麗君》是吳兆芬老師自丁西林話劇改編的,情節和原著差別較大,但繼承了原著生動的戲劇性;孫翠鳳版臺灣歌仔電視劇的《孟麗君》使用三美團圓的續書結局,但保留了原著輕鬆幽默的基調,人物形象塑造也接近原著;還有韓再芬、侯長榮的黃梅戲電視劇給我們展示了書裡描寫的頂級顏值呀。另外,這兩年上海越劇推出的小劇場劇目《再生·緣》和《酈明堂》是從現代女性視角出發來演繹孟麗君。
  • 為越劇呂派藝術傳承,馬譽嘉真夠拼的!
    她在越劇經典《孟麗君》中留下了才情驚絕的風姿;還從前輩老師手裡接過《天之驕女》《畫眉》等眾多浙越經典劇目,擔綱主演,接受著浙越前輩的傳承和薰陶。一方面迅速地融入越劇男女合演的演劇風格,一方面對越劇的各種旦角流派唱腔,尤其是呂派唱腔進行全面地學習、模仿、化合,「採百花而釀蜜」。她耳濡目染、以演促練,豐富的劇場實戰機會為馬譽嘉的業務鍛造鋪就了一條厚實的成長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