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源:文匯報
從《聲入人心》的首席競演到《歌手》「組團踢館」,綜藝節目讓鄭雲龍、阿雲噶等音樂劇演員的名字從愛好者的小圈子走向了大眾,也為國內音樂劇市場引來一股暖流。據大麥網統計(主辦方直接售票的部分數據未包含在內),今年第一季度通過大麥網平臺售票的音樂劇有160部517場演出,相比去年同期分別增長14.3%和28.6%;票房漲幅更為驚人,達到了6727萬,而去年第一季度票房僅為1016萬元,全年1.6億元。
粉絲大批湧入、市場一片紅火,中國音樂劇產業的春天來了嗎?多位業內人士接受採訪時持謹慎樂觀態度:演出市場的「終極粘性」,唯有本土製造的優質劇目才能提供堅實支撐。
在上海積澱走過市場寒冬的力量
「綜藝節目幫中國音樂劇行業解決了長期以來的一個問題:如何吸引新的觀眾,擴大整個市場的體量。」上海文廣演藝集團製作人趙晨琳表示。回望音樂劇走過的嚴冬,資深從業人員無不心有餘悸。
正如演員為市場之「冷」,無奈登上綜藝節目為整個行業吶喊。與音樂劇中歌舞魅力之驚豔形成鮮明反差的,是觀眾多年以來對這門藝術保有的距離感。上汽·上海文化廣場總經理張潔透露,即使有消費能力,觀眾也擔心「看不懂」,文化廣場一度曾走到了艱難維持經營的地步。
「從2011年重建開業到2014年,文化廣場團隊只想一件事:怎麼活下去。」張潔說。走進劇場在中國並沒有形成很強的傳統,當時上海了解欣賞音樂劇的觀眾也寥寥無幾。文化廣場連年虧損,在2014年引進《劇院魅影》時,帳面周轉資金已窘迫到付不出第一筆演出費,被迫向銀行貸款1500萬。
好在一部《劇院魅影》,讓劇場「活過來」了。文化廣場此後逐年打造「年度大戲」塑造文化品牌,聚集忠實觀眾,推動上海成為了中國音樂劇市場高地和最成熟的市場之一。今年文化廣場新演出季發布時,倫敦西區原版音樂劇《瑪蒂爾達》、法語音樂劇《搖滾紅與黑》《巴黎聖母院》、經典音樂劇《貝隆夫人》、《德語音樂劇明星音樂會》等品類豐富的演出輪番預告登場,吸引了逾60萬人次在線觀看直播。
上海多年以來對優質劇目的引進,讓市場需求逐漸迸發,觀眾培育、藝術普及也正在開花結果。「在今年舉辦的音樂劇歌唱比賽中,近400名選手中許多業餘人士的水平也已經不亞於專業人士。」文化廣場副總經理費元洪欣然看到,「很多選手挑戰了德奧、法語、俄語等語種的新劇選段,選曲不再局限於《貓》《劇院魅影》等經典音樂劇。新的音樂劇已經取代經典在年輕觀眾中更加流行,音樂劇審美呈現多元化趨勢。」賽事相關視頻上傳到B站後,不到一個月累積了超過10萬次的瀏覽量,不僅吸引了音樂劇愛好者,也輻射到初次接觸音樂劇的「新人」。
與此同時,更多國內優秀的音樂劇人才也逐漸受到吸引,聚集到上海這座文化碼頭,獲得專業指導建議與自我展示的平臺。正如中文版《變身怪醫》之於鄭雲龍、《我的遺願清單》之於丁輝,上海與國際接軌的劇目製作標準,全方位磨鍊了演員的綜合素質。他們在此用一場場演出,沉澱對舞臺的敬意和藝術的純粹,終於通過電視平臺更廣範圍的傳播,打開了普羅大眾對音樂劇的接受與認知。
「中國音樂劇市場的春天只來了半個」
一批青年音樂劇演員火了,一夜成名的光環似乎也為音樂劇市場注入了人才和資本的暖流:上海音樂學院「小眾」的音樂戲劇專業,今年一躍成為藝考「黑馬」,創下報考人數增長幅度之最;去年在中國多個城市巡演中票房折戟的音樂劇《吉屋出租》,也「捲土重來」籌備製作中文版。
然而,業內人士直言,「中國音樂劇市場的春天只來了半個。」
面對演出票價被屢屢炒上幾千元的空前「盛況」,華人夢想總經理田元感慨:「市場走得過快,或是大家對它的期待值更高的時候,讓人擔心出現泡沫。音樂劇畢竟是線下模式,一個千人座位的劇場不可能回收一萬個座位的收益。」
一部精心製作的音樂劇前期投資費用高達二至三千萬元,每場演出的運營成本也耗資不菲,項目製作和營收周期至少一至三年,人才培養和觀眾基數擴容的時間成本更高。這也是中文版音樂劇《變身怪醫》等劇目呼聲甚高,復排卻無法輕易開啟的原因:萬一一部劇目帶來巨額虧損,可能拖垮整個公司。
說到底,電視節目中的宣傳只能帶來營銷的熱度,音樂劇本身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巨大且穩中上升的消費人群和經得起標準檢驗的作品,才能稱之為整個產業的春天。如何將追星的粉絲轉化為真正的觀眾?好作品才是根本。否則,劇目票房一時的紅火無非是消費演員人氣,一些品相不佳的演出可能還在透支行業的未來。
「明星的出現,對音樂劇的商業銷售有很大的帶動作用。不過,作為文化產品,劇目的成功需要系統性製作和市場運營等機制的完善安排。」文化廣場副總經理費元洪表示,整體團隊的協調和演員之外各環節的人才培育亟待跟上市場的腳步。
藝術的學習和創作是漫長的過程,不會因為觀眾湧入劇場,大批佳作就立即應運而生。製作人趙晨琳表示,中文音樂劇的創作問題,行業需要時間摸索解決。好在市場的暖意,能讓更多作品有機會登上舞臺,篩選留存下有長尾價值的經典。
據行業分析機構截至去年的數據,由於一流原創劇作的匱乏,外國引進劇目以少場次撐起了中國音樂劇市場票房的「半壁江山」。一味引進不是文化產業發展的良藥,「用中國語言去講中國故事,讓它不僅是一個商業劇種、外來劇種,音樂劇才有在中國生根的可能。」文化廣場總經理張潔說。
「我們致力於打造優質原創華語音樂劇的平臺,建立原創音樂劇的公信力,打造一種有效而節約的創作機制,對行業產生深遠而有意義的動力。」費元洪說。首屆上海國際音樂劇節的華語原創音樂劇孵化計劃於3月底結束徵集,共收到了77部投稿。72位投稿人大多並非作曲或編劇專業出身,對音樂劇的熱情與投入度,作品的數量和質量卻都遠超主辦方預期。
「連年登上文化廣場舞臺的原創華語音樂劇《秋褲與擀麵杖》,主創一位是警察,一位是全職媽媽,還有一位畢業於航天大學。他們能進入行業,是因為熱愛,我相信他們也能走得很遠。」張潔表示。託起中國音樂劇未來的創作,可能正在上海蓬勃生長。
未來十年內「中國製造」可能超越引進作品
在文化產業,內容品牌代表長久的生命力。音樂劇也有自身清晰的商業模式,百老匯和倫敦西區面對金融危機等外部衝擊,都表現出了強勁的復甦能力。業內人士分析,學習借鑑這種商業模式,嫁接中國的文化內涵,中國音樂劇的成長空間不可限量。
聚橙音樂劇董事長耿軍判斷,未來十年內音樂劇的「中國製造」在市場體量和內容質量上,都有可能超越原版引進音樂劇。數據顯示,近兩年北京上海周邊城市和一些內陸二三線城市的音樂劇票房迅速提升,除了經典音樂劇之外,中文版音樂劇也有越來越多的受眾。「我們發現如果觀眾第一次觀看的音樂劇是中文音樂劇,就很能習慣它的表達方式。」
也有製作人表示,《聲入人心》讓觀眾看到了多位音樂劇演員的優秀與堅持,並吸引了資本的矚目。但良木代表不了森林,業內創作和技術人才依然稀缺。音樂劇作為文化產業,走向成熟的工業化體系,還面臨一些瓶頸。
2008年,上海戲劇學院教授孫惠柱曾在學校的黑匣子劇場觀看過一部本科生作曲編劇的中文音樂劇。「如果在紐約、韓國,可能就能慢慢從小劇場打磨,走向大劇場。」孫惠柱嘆惋,上海當時卻很難找到合適的演繹空間和資金渠道,讓實驗性的原創佳作實現孵化,進入商業運作。這部驚豔過他的音樂劇遂擱淺至今,默默無聞。
上海音樂學院教授陶辛指出,美國音樂劇產業發展中形成了百老匯、外百老匯、外外百老匯等文化產業功能區,上海的劇場從數量上已經能大致與之相當,只是中小劇場目前多以獨立形態運營,未能聯合提供廣泛的活動空間給作者進行嘗試、呈現。
上海戲劇家協會主席楊紹林曾在音樂劇發展論壇中表示,期待「文創50條」中演藝空間的概念繼續落地,降低戲劇排練和劇場場租成本,尤其是50人至300人的中小劇場。「經過優秀劇目的高峰,打好音樂劇市場堅實的基礎,發展可以更順。」
>>>記者手記
春天的新蕾,更需認真呵護
某明星在音樂劇巡演中公開「假唱」——因急性聲帶炎使用錄音素材,代替真實演唱一事,近日在引發了網友們關於音樂劇行業底線和專業標準的激烈討論。
上周末,某音樂劇寧波站演出開始前,該劇明星主演登臺向觀眾表示因身體原因當晚演出的演唱部分將使用錄音,同時表示為不能接受這一安排的觀眾提供現場退票通道。此舉雖然在現場獲得了部分觀眾的諒解,但消息傳開後,更多觀眾對音樂劇製作方與演員的專業性提出了質疑。
按照國際慣例和行業標準,密集的音樂劇巡演通常會安排至少兩組主演演員(俗稱A/B角)以防止意外,國外專業演出團隊一角多人、一人多角的並不罕見。而該劇團一沒有充足的應急預案,二沒有提前告知(直到觀眾入場落座後,才公布演員無法演唱)退票信息,無疑暴露了製作和管理水平的多處短板。
以錄音素材的「假唱」來追求所謂的現場「完美」呈現,無疑背離了舞臺表演的本義。尤其是音樂劇中的歌曲演唱,經常是戲劇的精華所在,並非可以割裂的配樂「布景板」。而演員的價值並非來自所謂「明星光環」,或者滿足粉絲見偶像的仰慕心態,而是來自每場獨一無二的現場演繹。唯其真實,才能帶給觀眾無法復刻的觀劇體驗,體現演員的藝術創造。更不用說,將現場演出放錄音帶稱為「最特別」的演出方式公開宣傳,更是觸犯了行業底線——假唱,是我國法律明確禁止的違法行為。
演員力量儲備不足、劇目運營管理水平不高,無疑暴露了我國當下音樂劇行業發展的真實水平,也給正在享受音樂劇「發展紅利」的從業人員都提了個醒。新興的文化產業發展越快,越要求從業人員有敬畏之心和自我約束。音樂劇走過了漫長的冬天,才憑藉從業人員對舞臺藝術長期投入的熱愛與堅持,得到公眾的關注和支持。只看到「流量」的拔苗助長,為博取短期利益不顧職業道德,損害的是默默耕耘多年等來的大好春光,得不償失。
新蕾初開的時候,欣賞美好,更需認真呵護。音樂劇圈的每一次爭論其實也對從業人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唯有以精湛的演出水平回饋這一份關注,才能為自己贏得立身之本,為行業贏得更好的明天。
作者:吳鈺
編輯:吳鈺
責任編輯:邢曉芳
*獲取更多演出資訊,訪問「劇匯王朝」(52drama.com),你想要的演出,都在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