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城巾幗綻芳華 | 守住一代廣州人的回憶,周曉君的守業經

2020-12-22 澎湃新聞

羊城巾幗綻芳華

2020年是具有裡程碑意義的一年,我們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同時2020年也是脫貧攻堅決戰決勝之年。

2021年,我們將迎來建黨100周年,為學習宣傳貫徹好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特別是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全會精神上來,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更好引領服務聯繫婦女,把婦女群眾緊緊團結在黨的周圍,崗位建新功、奮進新徵程,為實現「十四五」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發揮半邊天作用,今日起「廣州女性」將推出「羊城巾幗綻芳華」欄目,每期展示一位先進羊城女性和她的奮鬥故事,讓優秀婦女典型深入人心。

泮塘湖畔,馬蹄留香

在全國第35個國際志願者日期間

周曉君和她的公司迎來了一批特殊的客人

20多名特殊兒童

在白雲區婦聯和廣州市婦女志願者協會的帶領下

參觀公司車間

並體驗了傳統糕點的現場蒸煮

香甜的糕點

溫暖了在場所有人的心~

今天讓我們一起走進周曉君和她的「守業經」

上世紀80年代,一對農民夫婦為了養育4個子女,買了一輛摩託車,建立起小作坊式的馬蹄粉工廠,取名為廣州市江村大田馬蹄粉廠。他們生產出來的馬蹄粉,時人稱作「大田馬蹄粉」,它就是後來馳名海內外的「洲星馬蹄粉」的前身。

30多年後,這對夫婦的女兒周曉君海外留學歸來,接過了父母手中的事業,面對複雜的市場形勢給傳統食品企業滯後的生產管理模式帶來的嚴峻挑戰,周曉君居安思危,大膽地進行革新和轉型,開始了有別於父母的守業之路。

「守」

守住一代人的回憶

「到荔灣,必吃馬蹄糕」,這是一代老廣州人的美好回憶。

上世紀80、90年代,在廣州市普遍流傳著這一說法。而說起荔灣的特色小吃,就不得不提「泮塘五秀」,所謂「泮塘五秀」,指的就是荔灣泮塘一帶的五種著名食品——蓮藕、馬蹄、菱角、茭筍、茨菇。其中,將馬蹄及其加工食品如馬蹄粉、馬蹄糕等做得最好的,數「大田馬蹄粉」。

據周曉君憶述,1983年,其父母二人將積攥了多年的血汗錢,購入了一臺摩託車,在數十見方的小作坊上,搗鼓起了馬蹄粉的生產。她說,父母當時的想法很簡單,就是靠加工馬蹄粉養活姐弟4人。夫妻兩人每天騎著摩託車,在各大酒家、批發市場和家中來回往返,這是周曉君兒時對父母創業的最深回憶。

1993年,他們在荔灣區開了第一家門店。周氏夫婦的馬蹄粉生意不僅做出了規模,兢兢業業、務實和對品質負責的精神,也讓他們做出了口碑,當時的廣州,馬蹄粉人們只認「大田馬蹄粉」,這就是客戶對他們的最大認可。

馬蹄糕

2006年,她留學歸來,繼承了父母的事業,同時也繼承了父母務實、負責的品質。不過面對不同於上世紀80、90年代的複雜市場形勢,如大小品牌林立、機械化生產日漸普遍、消費者口味變遷、勞動力成本高漲、銷售渠道需求變化等新的市場特點,周曉君有著獨立的思考和別具一格的營銷理念。她從消費者對馬蹄糕不同口味的需求出發,認為:年輕人吃的是新奇,老人們吃的是情懷。

於是,一種馬蹄糕,她也能做出20多種口味,如抹茶,紅棗、枸杞、紅豆等口味;一種馬蹄粉,她也能做出多種加工產品來,如馬蹄露、馬蹄酒、馬蹄酵素等。然而,對於逐漸不為年輕人所青睞的「原味」馬蹄糕,她卻堅決地保留了下來。在周曉君看來,延續「原味」馬蹄糕的這一傳統,守住的不僅是一代老廣州人的回憶與情懷,更是要守住父母一輩的艱苦創業精神。

「爭」

爭一個馳名品牌

關於商標及品牌,由「大田馬蹄粉」到「洲星馬蹄粉」的轉變,周曉君的父母著實吃了一番苦頭。

上世紀90年代,以品質著稱的「大田馬蹄粉」逐漸在市場上聲名鵲起並形成品牌。品牌效應帶來的「副作用」,就是有不良商販爭相假冒。周曉君回憶稱,父母意識到要註冊「大田馬蹄粉」這一商標時,才發現縣級市地名不能被註冊商標。為此,他們不得不另起商標,這就是「洲星」的由來。這一教訓,也讓周曉君意識到維護品牌的重要性。

她笑稱,作為行業的標杆,「洲星」食品時下仍是不法商販假冒的主要對象,曾有一段時間,在超市裡常有假冒「洲星」的劣質馬蹄粉出現,這讓她接到了不少投訴、質疑的電話。為此,周曉君不得不經常拿起法律的武器,維護「洲星」品牌的信譽與權益。如今,洲星食品遠銷美洲、日韓、歐洲等地區,為避免重蹈覆轍,周曉君迅速地在眾多國家和地區註冊了「洲星」這一商標。

與維護商標相應的是,對產品質量的嚴格管控。要做到這一點,她從企業生產管理、機械化生產、種植標準化等根本源頭抓起。在生產管理上,由過去的「人事管理」過渡到「制度管理」;在機械化生產上,逐步實現智能化機械生產,最大限度減少食品因人力加工而可能出現的安全隱患;在馬蹄種植方面,洲星通過與科研部門合作的方式,編寫了一本如何標準化種植馬蹄的書,發放給合作農戶。

由此,「洲星」的觸覺伸到了包括馬蹄種植、加工和銷售等整個產業鏈,其工廠逐漸發展成為該領域的最集約化、規模化、產業化的龍頭企業。

「愛」

愛惜合作農戶

「洲星」為人所稱道的是,與農戶之間以信用搭建的橋梁,多年曆久不衰。在他們的合作模式裡,有一個細節顯得特別有「愛」。

馬蹄種植有豐收年,也有欠收年。周曉君表示,食品加工企業,通常會根據自己的銷售額而制定相應的原料採購目標,當採購數量超過計劃後,為避免倉庫積壓而造成損失,很多企業都會停止採購農產品。在豐收年,這種市場行為,對種植戶的打擊非常大。

而周曉君的做法,卻特別有人情味。

「超過我們的採購預定額的,我們仍然會繼續採購。只要我們籤下的單,無論多遲,我們收貨的工作都會做到最後。有些農戶即使沒有與我們籤約合作,但因為收割遲、出貨難,也會找到我們。當然,我們也會欣然接受。」周曉君挑明:這一做法,不僅穩定了大後方——合作農戶們的信心,更顯得洲星的底氣所在。一方面,洲星不僅為標準化種植馬蹄而為農戶提供技術支持、培訓和優質種子,而另一方面,又保證了農戶們在豐收年銷路無憂。這些舉動的背後,是周曉君對合作農戶的愛惜,同時也保證了馬蹄質量的達標,乃至最優。

馬蹄糕

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慶祝大會10月14日上午在廣東省深圳市隆重舉行。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會上發表重要講話強調,要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從我國進入新發展階段大局出發,落實新發展理念,緊扣推動高質量發展、構建新發展格局,以一往無前的奮鬥姿態、風雨無阻的精神狀態,改革不停頓,開放不止步,在更高起點上推進改革開放,推動經濟特區工作開創新局面,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廣州市婦聯舉辦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出席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慶祝大會和視察廣東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專題輔導會,全面引領市婦聯繫統幹部把學習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同十九屆五中全會以及「十四五」期間廣州經濟社會發展結合起來,一體學習領會、整體貫徹落實,進一步推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婦聯繫統落地生根、結出豐碩成果。

周曉君表示,我們作為廣東改革發展的參與者,應該傳承弘揚敢闖敢試、敢為人先、埋頭苦幹的特區精神,保持苦幹實幹、能幹善幹的實踐品格,努力發展好自己的企業,為廣東改革發展添磚加瓦。作為廣東省重點農業龍頭企業,公司將認真學習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精神,在省、市婦聯的指導下,充分發揮企業輻射帶動優勢,制定有針對性的幫扶政策,重點幫扶貧困農村婦女,帶動廣大農村婦女走上脫貧致富道路。

部分來源:新華社

原標題:《羊城巾幗綻芳華 | 守住一代廣州人的回憶,周曉君的守業經》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巾幗綻芳華 奮進續華章 | 2020年平涼市婦女工作展——靈臺篇
    巾幗綻芳華 奮進續華章 | 2020年平涼市婦女工作展——靈臺篇 2021-01-11 12:0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先進典型】海事巾幗綻芳華 一泓碧水映丹心——記2020年貴港市...
    【先進典型】海事巾幗綻芳華 一泓碧水映丹心——記2020年貴港市「巾幗文明崗」中華人民共和國貴港… 2020-12-17 20:1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海澱區婦聯「巾幗綻芳華 奮進新時代——致敬最美巾幗奮鬥者」線上...
    很榮幸參加「巾幗綻芳華,奮進新時代——致敬最美巾幗奮鬥者」線上演講活動,我演講的題目是《鏗鏘玫瑰,在東升博展這片沃土上綻放》。東升博展股份經濟合作社成立於2010年10月,從成立之初的一窮二白,到如今成為領先的高科技企業服務商。在篳路藍縷的發展之路上,博展人始終秉持「開拓創新、求真務實、敢於擔當」的精神和態度,譜寫博展人的奮鬥之歌。
  • 廣州人熟悉的番禺「白宮」月底將拍賣!一代人的回憶,再見了!
    廣州人熟悉的番禺「白宮」月底將拍賣!一代人的回憶,再見了! 隨著歲月變遷 那些承載著許多回憶的 地標性舊建築
  • 羊城百態:廣州人水中夜賞泳裝秀
    中新社廣州八月六日電題:廣州人水中夜賞泳裝秀          中新社記者邢健  在炎炎夏日裡,廣州知名的水上樂園「黃金海岸」為招徠顧客頻出奇招,繼推出「水上電影節」之後,連日來又推出「水上泳裝秀」,吸引了數以千計的泳客慕名而至,場面十分火爆。
  • 戎馬一生,芳華依舊!
    她們是一腔熱血的女中學生,心懷感召毅然從軍;她們是沒有硝煙的戰場上,真正的巾幗英雄;她們把最美的芳華,獻給祖國的測繪事業!10月13日上午,廣州市婦聯在廣東省立中山圖書館舉行「不負芳華——1952廣州巾幗風雲錄」專題展覽開幕儀式。
  • 無雪糕不夏天,羊城這些老字號冰室你吃過未?
    「冰室」是不少羊城街坊的兒時記憶。網絡圖片天地一大窯,陽炭烹羊城,連日來的高溫「炙烤」著每一個人。此時,吃一份冷飲消暑最為愜意。提到喝冷飲吃雪糕,現在大多數年輕人都會選擇時尚的甜品店。而對於老街坊而言,「冰室」是他們這一代人對整個夏日的回憶——既有童年的美味,也有懵懂少年時的浪漫。不過,記者近日走訪發現,隨著時代的變遷,廣州曾輝煌一時的幾大冰室,「賣冰」成了「副業」,有的則已經消失。
  • 搶票活動 | 《芳華》:一代人的集體青春回憶,卻看哭兩代人
    )《芳華》講述的是七十年代部隊文工團的故事也是馮小剛導演一直的心願編劇:嚴歌苓原作的作者她和馮小剛都是1958年生人因為青春時期都在文工團工作這段相似的記憶,讓他們一拍即合電影《芳華》自此誕生對於現在大多數年輕人來說
  • 屬於廣州人的7-11,正在慢慢消失?
    年紀大些的廣州人會稱「七十一」,既「老廣」又年輕的廣州人會叫它「七仔」。7-11有很多,但「七仔」,卻是華南地區「獨有」的。(△  via網絡)在中國,7-11由三家公司分別經營。廣州7-11隸屬的華南市場代理權掌握在香港牛奶國際手上。
  • 面目全非的芳華
    電影《芳華》,可謂國產戰爭片中的翹楚之作,文藝片中的經典。硝煙與槍聲,鮮血與死亡,青春與夢想,自私與奉獻,男人與女人。一代人的芳華,在歲月的流逝中早已面目全非。文藝來自生活,而又高於生活。它讓人回憶,反思,前行。這是藝術家文藝創作必須堅守的初心。在喧囂、抑鬱、煩躁的時刻,猶其彌足珍貴。
  • 「我是廣州人,不會說粵語,也不想學」,00後回答驚人!
    ,但不會說廣州話還記得去年一個小視頻刷爆了廣州人的朋友圈鏡頭裡這個00後的小學生略帶委屈說出一句:「我是廣州人,不會說粵語。」,不會講廣東話」已然成為一種普遍現象網上曾有一個調查《6-20歲能熟練使用方言人群比例》發現已然有30%左右的人不會說粵語除了年輕一代對粵語陌生的問題外
  • 樂壇傳奇人物(梅豔芳)一代人的芳華
    經上篇獎評委藝術成就獎,中國原創歌曲獎等大大小小的獎項紛至沓來。梅豔芳不僅在音樂方面稱的上天后,兒子在電影上也是當之無愧的香港大姐大觸動隱藏的他便靠著他的第一部電影緣分拿下了金像獎的最佳女配。第987年,他出演了胭脂扣,心裡,她是如夢如幻,月若即若離,花路放曝氣之境一重的紅牌阿姑。
  • 老廣又一共同回憶即將消失,下一個輪到誰?
    那一座座舊戲院,一張張舊戲飛,承載著老一代廣州人的青春記憶。via.礦石收音機用戶:jachan老廣州人都知道舊時中山五路有一間新華電影院,它創下了廣州電影業的數項第一,其中以在1957年建成了羊城第一間寬銀幕電影院
  • 老去的恩寧路裡,藏著真正的羊城風情
    在這條充滿了羊城風情的路上,積聚了太多太多的廣式風情。粵派騎樓,可分為「西關騎樓」和「東山騎樓」兩個流派。恩寧路的騎樓,以灰色為主色調,與上下九的彩色立面和鱗次櫛比的熱鬧商鋪不同,這裡的街道,多了幾分閒淡的生活氣息。
  • 坎城現場 |《芳華》《一代妖精》《英雄本色4》亮相坎城引發海外關注
    馮小剛導演新作《芳華》登上坎城電影節七十周年特刊封面;陳國富監製打造的《一代妖精》也出現在電影節場刊《The Hollywood Reporter》(《好萊塢報導者》)的消息報導中;丁晟執導的經典IP續作《英雄本色4》的首次亮相受到海外人士的關注。
  • 《芳華》:淺析馮小剛在電影中對芳華的藝術表達
    《芳華》的創作源於導演馮小剛和編劇嚴歌苓的一個約定。兩人都有在文工團服役的經歷,那段時光是他們各自青春的珍藏和回憶,機緣巧合下兩人約好共同創造一個貼近親身經歷的文工團故事。於是嚴歌苓執筆,馮小剛執導,由黃軒、苗苗、鍾楚曦等主演的文藝電影《芳華》於2017年上映了。
  • 羊城掌故·廣州講古寮回憶:王袞甫《大公報》1957
    羊城掌故·廣州講古寮回憶王袞甫 | 香港《大公報》1957.10講古(圖片來自網絡)凡是上了四十歲而年輕時曾在廣州住過相當時候的人,提到了「講古寮」,不但耳熟能詳,而且有不少人是身臨其地者;現在讓我把二十年前的回憶,約略記述起來,作為羊城的一段地方掌故。
  • 羊城天籟辭舊迎新 播撒希望再創輝煌
    當晚,廣州大劇院童聲合唱團於「2021廣州大劇院新年音樂會·歡樂頌」精彩亮相,攜手中國歌劇舞劇院,一同為紀念貝多芬誕辰250周年共譜偉大詩篇,展現了羊城合唱新生代的榜樣力量;受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的邀約,參演總臺少兒頻道《銀河之聲——2021新年童聲合唱特別節目》,用歌聲向全國觀眾獻上羊城少年讚美祖國的美好祝願。
  • 芳華絕代——「女人花」梅豔芳
    一個芳華絕代,一個絕代芳華,卻都英年早逝,留給世人一段空白的追憶。或許是上帝也不忍心讓電影的遺憾在現實中再來一遍,於是,還是那年的最後時刻,她也去了天國。這次,我並不想過多的去闡述那部經典的《胭脂扣》,而想說說戲裡那個「芳華絕代」的「如花」。
  • 一代人的芳華,我們會有怎樣的年華?
    這部有血有肉,揮舞歷史刀劍的《芳華》,真的是一劑猛藥。硬漢拍青春片的滋味是別樣的。比起那種個人的憂愁,他們似乎更想反映整個社會的躁動。美好的畫面背後,展現出來的,卻是無奈,醜陋和血淋淋。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芳華已逝,且行且珍惜。每個階段都有不同背景的悲歡離合,每個人都有不同情況的喜怒哀樂,當內在受到外來的衝擊,如何調整自己的心態最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