屬於廣州人的7-11,正在慢慢消失?

2021-02-19 微廣州

如無意外,下午6點,小馬會到公司對面的7-11買上一碗魚蛋,再叫上一個車仔面。

 

來廣州13年了,這是他唯一融入老廣生活的地方。每次回老家,他還會跟哥們吹噓:「沒吃過7-11的車仔面,都不能稱作來過廣州。」

 

但在2018年的一天,公司對面的7-11悄然倒閉,原來門店的外圍披上寫著「全家」字樣的噴繪布。

 

便利店還是便利店,「但味道全變了。」他說。

 

小馬不知道,廣州城區裡,倒閉的7-11越來越多了——雖然官方並無公布數據,但近年來大批7-11地鐵店撤走,一種無形的焦慮已悄悄蔓延開來……全家過期食品」事件鬧得沸沸揚揚之際,7-11的生死存亡,又有多少人在關注呢?


有人說,要分辨一個人來自哪個地方,聽他怎麼稱呼「7-11」就知道了——老北京習慣說「敲兒」,上海人會洋氣地喊「seven eleven」。年紀大些的廣州人會稱「七十一」,既「老廣」又年輕的廣州人會叫它「七仔」。

7-11有很多,但「七仔」,卻是華南地區「獨有」的。


(△  via網絡)

在中國,7-11由三家公司分別經營。廣州7-11隸屬的華南市場代理權掌握在香港牛奶國際手上。

2001年,牛奶國際和廣東信捷商務發展組建了廣東賽壹便利店有限公司後,華南7-11獲批在廣東開設300間店鋪。不到兩年時間,7-11便利店便在華南地區擁有了100家門店,並以「自由斟」「思樂冰」「咖喱魚蛋」等的平民美食徵服一眾廣州吃貨。

而彼時,另一家對廣州人影響至深的便利店——香港「OK」才剛進入廣州市場。


(△ 1996年7月11日,廣州的一家7-11分店。| via@好多廣州人唔知嘅野)

與香港7-11「一母同胞」的基因,讓廣州7-11帶有濃厚的「港味」。像是熟食供應、自助區設計、羊城通充值等各種服務……都與港版7-11如出一轍。而這些元素,在其他城市早期的便利店中都甚少出現。

(△ 廣州7-11中的自助區。在其他省市的7-11,往往難見這樣自斟自取的自助區。| via網絡)

對於上了年紀的廣州人來說,他們或許不知道7-11裡的咖喱魚蛋和車仔面,但肯定知道「充羊城通就得認準這個7」。


(△ 除了羊城通便利站外,過去廣州人充值羊城通的主要方式,就是到7-11或是天天洗衣店進行充值。| via網絡)

而對於廣州年輕人來說,隱藏在7-11中的「港味」,曾一度讓他們以為「7-11是來自香港的品牌」。

 

好比如說7-11的雜誌區,永遠放著香港明星做封面的八卦雜誌;在7-11最顯眼的地方,總是擺著港式檸檬茶和奶茶;7-11店內循環播放的歌單,總有幾首屬於鄧麗欣……


與香港地區的文化接近,使得廣州人逐漸地對7-11有了情感認同,而城區裡「每幾百米就能看到一家7-11」的網點密度,亦使7-11成為廣州人心中的便利店「NO.1」

 

(△  via網絡)

7-11的失落,是從2009年開始的。

 

當時,諸如全家、美宜佳、喜士多等連鎖便利店品牌遍地開花,各種便利店間的競爭異常激烈。尤其是全家,憑藉著明亮清新的「臺式」風格、為人熟知的「六大用語」服務體系、「雞扒飯糰」等爆款產品……逐漸與7-11看齊。


(△ 與暖色調為主的7-11相比,全家從VI到店內的燈光都顯得更為「明亮」,店裡整齊的陳列也讓人印象深刻。| via網絡)

相比較下,國內7-11「三國鼎立」的格局,導致每個地區的代理商從採購到管理上都有出入,無形中增加了經營的成本。

 

而在7-11開放加盟後,許多人也反映7-11的服務態度和商品質量大不如前,有網友調侃道:「光顧了7-11後,都要去隔壁全家感受一下好的服務,讓自己受傷的心靈得到一點慰藉。」


加上租金壓力加劇、公司策略調整等原因,一時間,廣州7-11迎來了「關門潮」。

(△ via網絡)

而到了近幾年,在眾多後起之秀的衝擊下,咬牙苦拼的7-11也再度走進低谷。

由於租約到期,廣州地鐵裡的7-11便利店大面積撤走,換上了風格明亮的全家。而此時的7-11也不如往日一般快速擴張,「幾百米就看到一間7-11」的情況已成歷史。

(△via網絡)

沒有人知道7-11的失落是虧損的原因,還是公司布局策略所致。在網上相關資訊幾乎空白的情況下,我們只能憑藉自己觀察到的現象、知乎裡的發問,試圖問上一句:「屬於廣州人的7-11,是否正在慢慢消失?」

電影《春嬌與志明》有許多的經典語錄,許多廣州人往往會記得這句:

 

春嬌問志明:「我真搞不懂,便利店的東西有什麼好吃?」

 

志明回答她:「這是童年的回憶。」

對於許多廣州人來說,7-11的存在也等於「童年的回憶」。他們人生中的重要時刻,都會有一家不足20平方米的「7仔」來見證。

「送給初戀的生日禮物,是7仔的周邊玩具。」

「初中放學,半個班的女生會去7-11買一碗魚蛋,每人一顆,錢輪流付。以前很流行一句話:『今晚不劈酒,我們劈魚蛋。

「媽媽第一次打我,是我拿羊城通去7仔買波波腸,被她發現了。」

……

(△ via網絡)

從外地回來時,只有7-11的魚蛋,能讓我們瞬間感受到「家」的味道。而無數個獨自回家的深夜,只有7-11亮起的燈光能讓人心安。

 

「有一次到了北京,吃了一碗全是油的炸醬麵。我一路忍著作嘔,一路急奔尋找7-11,進去後發現沒有車仔面,感覺唯一的依靠都沒有了。」

 

「一年除夕夜,西湖花市人山人海,我在沿江路的7-11二樓陽臺吹著晚風,看著樓下有女孩在父親肩上『騎膊馬』,爸爸拿著風車逗她玩。當時只覺得世界上沒有另一個城市會比廣州更美好了。」

……


如果說早期的7仔有「香港的印記」,那麼成長後的7仔,則更多地浸染了廣州人的氣質與這座城市的文化氣息。

 

外地人永遠都不懂廣州人對7-11的狂熱,他們覺得再好吃的魚蛋、車仔面也不過如此。但他們並不知道,7-11裡的廣州味道,並不僅這些。

(△ 豬腸粉、碗仔翅、牛腩汁河粉、各式盛記醬料……都是廣州人心目中獨特的7-11味道。| via網絡)

而且相比於各種美食,廣州人最懷念的還是7-11中的某種「廣式生活」。

 

只有在「7仔」,我們才會在咖喱魚蛋上,虔誠地擠上滿滿的番茄醬;

只有在「7仔」,我們才能毫無顧慮地拿起可樂報,吃著思樂冰看上一個多小時;

只有「7仔」,會一直堅持推出有嶺南元素的周邊;

(△ via網絡)

也只有廣州的7-11,才會被我們親暱地稱作「7仔」,而其它便利店在我們心中,就只是一個買東西的地方……


寫完這篇文章,我拿給了一個廣州朋友看,她看完後思索了半天,跟我說:「要不是你這麼告訴我,我還以為路上的7-11越來越少,只是我個人的錯覺。」      

是的,我們對許多改變,往往是後知後覺的。像我們在為全家賣過期食品而感到憤憤不平時,我們不會察覺到,自己的消費習慣早已有了改變和傾斜。當我們紛紛吐槽全家的會員服務越來越不方便時,我們也不會察覺到,7-11的地位早已不復從前。      

而且有些不變的情感,很容易掩蓋我們對事實的判斷,以至於我們會以為,那個浸染了「老廣氣質」的7仔,那個摺疊了一代廣州人回憶的7仔,那個象徵了某種廣式生活的7仔,依然還是一眾便利店裡的「老大哥」。        

大浪淘沙下,未來「7仔」將走向何方,無人知曉。但我們都願過去、現在、未來,這個能代表廣州的「7仔」,會一直守候在街角處,為我們點亮一盞回家的燈。

# 今日話題 #

你最喜歡7-11的什麼?

留言告訴我們吧~

撰文:二德

商務合作聯繫:13244820681(手機)

微信:kee_919(長按可複製)

相關焦點

  • 廣州人熟悉的OK便利店,這次真的全部「消失」了......
    然而如今7仔因為零售業的巨大競爭性正在慢慢地縮減門店而廣州區域全部的OK便利店也在今年被蘇寧全部收購身邊的便利店越開越多但說到真正陪伴廣州人成長的便利店一定少不了——CIRCEL K便利店廣州人喜歡叫它 「OK便利店」 OK便利店1985創立於美國
  • 疫情面前,廣東人終於看清了7-11!
    專屬於廣州人的「七仔」都說7-11有很多,但「七仔」卻是廣州人專屬的。然而很多人不知道,7-11其實是一個出生於美國、成長於日本、茁壯於中國的便利門店連鎖品牌。而與此同時,另一家對廣州人影響頗深的香港OK便利店才剛進入廣州市場。via.廣東7-Eleven因為延續了港式7-11經營模式,於是便產生了廣州人的7-11與其他省市的差別。@HavenChan:之所以戀戀不忘廣州的7-Eleven,是因為滿大街都能看到它,很有安全感,哪怕遇到大暴雨,只要看到它也就安心了。
  • 曾經的ok便利店,正在「消失」了?
    都市裡24小時經營的便利店 都曾是每個奮鬥者的深夜食堂 包容過無數疲憊不堪的靈魂 成為許多廣州人暫緩腳步的
  • 廣州人的冬天,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不堪一擊」
    廣州人正在埋怨廣州的夏天在超長待機中,冬天說來就來了……終於、終於,雙十一買的大衣終於有機會穿上啦,盼望已久的冬天正努力滿足廣州人的盼望,熱怕了的廣州人,有人激動地喊出了:廣東終於入冬了!只是隨著廣州嚴寒的冬天到來時,估計北方人想不到平時低調溫柔平和的廣州人,突然完全改變了他們的原有的「品格」,人與人的關係會變得非常的不堪一擊,沒有了「溫情」,到底是怎麼回事呢,且聽我來慢慢分解:1、做早餐變成了「足球」,你踢一腳,我回踢一腳。
  • 再見了,​7-11便利店?
    不只在日本,廣東也是一樣「7-Eleven」開始一間間地消失以廣州為例,早在2012年時7-11就遭遇「關店潮」 全廣州300多家店關店近「便利店之王」正在走下神壇1927年誕生於美國的7-11其前身為「南大陸製冰公司」後來因當地居民的需求開始銷售牛奶、雞蛋等生活用品才開始出現便利店的雛形到了1946年,南方公司決定將營業時間延長為早上7點到晚上11點於是就有了
  • 這11個戒不掉的生活習慣,一看就是地道廣州人!
    都會吃福建人每個廣州人都有十棟樓收租但作為一個廣州人小編只想說我真的不吃福建人也真的沒租收啊那有什麼方法能快速識別地道的廣州人鴛鴦鍋不辣的那一邊永遠是廣州人筷子的落腳地白切雞清蒸鱸魚鹽水菜心總之清清淡淡就是廣州人的口味啦愛看
  • 臺灣書店,正在慢慢消失
    王英豪攝  喜歡臺灣文藝氣息的人可能不願聽到這樣的消息:臺灣的書店正在一家家消失減少。臺北重慶南路曾經是一條充滿書店的街,全盛時期多達100多家書店,如今卻只剩下10家,而且還在持續減少。文藝出版界人士和愛書之人在扼腕嘆息的同時,也呼籲臺灣當局推出有效手段,有計劃地鼓勵閱讀,振興出版業。
  • 再見,7-Eleven便利店?
    在這家帶有「橙綠紅」門牌的便利店裡,穿梭著在城市拼搏的人,上班前要在7仔買個包,下班後順路去7仔買碗魚蛋,加班時候去7仔買一份車仔面……24小時不打烊的它,照亮過一條條漆黑的街道,在廣州人心中,早已成為一個安全感滿滿的休憩室。
  • 不是所有穿拖鞋、收租的才是廣州人!教你10個特徵分辨真正的廣州人!
    然鵝我只想說,你們真的誤會廣州人了廣州不止有富豪,還有負豪並不是每個人都能擁有那一圈鑰匙如果你看見內衣內褲按一打一打那樣買的他很可能就是個正在迎接回南天的廣州人廣州人真的很可愛可能是因為愛吃的原因吧其他省份吵架都是走精神攻擊路線但是廣州人吵架則是物理攻擊路線「粉腸」、「叉燒」、「蛋散」「扮曬蟹」、「賣剩蔗」、「一舊飯」.
  • 慢慢消失的我們
    正在經歷這個尷尬年齡的我也稍有體會,已經明顯的感覺到自己正步入初老的軌道,身邊人會不斷的提醒你——適婚年齡了,不要這麼貪玩了。看到比自己年齡小的女孩在朋友圈發類似青春無悔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心裡會想年輕真好呀。我自己也開始意識到,無法像以前那樣肆無忌憚了。
  • 正在消失的港式雲吞麵【細蓉】,居然在新加坡找到你!明天一起去排隊嗎?
    作為細蓉,在這被快消品佔據市場的今天,正在慢慢消失了。別說在新加坡,即便是在香港、廣州,要找到一家能吃上正宗雲吞麵「細蓉」的店,也不容易。對於我這些土生土長的廣州人,按耐不住心頭的激動,忍不住馬上去試。> 雲吞麵世家【麥奀記】<【麥奀記】是一家全店只賣全蛋幼面以及蠔油芥蘭的雲吞麵店,我一直很欣賞這種專注只賣一兩款的店,這份專注在快消品的社會,很難得。
  • 這7個避風港,是廣州人禦寒的最後一道防線
    啫煲、雞煲、牛雜煲、打邊爐、煲仔飯...這些能讓人從裡暖到外的禦寒美食,是廣州人對抗寒冷的最後一道防線。牛雜煲牛雜大王店名:牛仔記人均:45地址:紫來大街9-11號(江南西D出口)營業時間:17:00-03:00三家牛雜店,各有各的特色。
  • 正在消失的世界十大奇景,再不去就看不到了!
    在連日的大風巨浪衝刷下,馬爾他的「藍窗」坍塌,天然美景從此消失。很多人遺憾疾呼「明明都已經排進計劃了」!結果再也無緣見到此奇景!大自然當中造就了許多獨一無二的景色,可是它們也因為種種的原因在慢慢消融。比如因為海平面不斷上升而岌岌可危的馬爾地夫和威尼斯正在慢慢「消失」,今天我們來說一下正在慢慢消失的十大世界奇景,看看有沒有你想要去的地方。1剛果盆地剛果盆地作為曾經世界上最大的盆地,這個世界上最大的盆地,是個名副其實的「聚寶盆」。這裡匯聚了1萬多種植物, 400多種珍稀哺乳動物,1000多種鳥,200多種爬行動物……是地球上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區域之一。
  • 這4種野味正在慢慢消失,以前河裡很容易找到,如今想吃也難買到
    這4種野味正在慢慢消失,以前河裡很容易找到,如今想吃也難買到在以前的時候,人們的生活條件不好,想要吃一些野味,很多都是去找野生的,以前村子裡有野雞,有田鼠,有牛蛙,還有河裡一些野生的魚,螃蟹之類的,小時候經常下河裡捉這些野味,雖然沒有花錢買過這些東西吃,兒時的美味是非常懷念的,但是大家不知道的是這些美味正在慢慢消失
  • 追憶,在廣州消失的40種情懷
    廣州的城市建設如火如荼 在高樓大廈崛起、火車地鐵鋪陳的時候 驕傲自豪有多少且不說 有些東西卻因此永遠的消失了… 那些已經消失了或者正在消失的東西
  • 原來,粵語已經是快要消失的語言了…
    隨著時代的發展,近些年來不少廣州人已經慢慢感受到周圍環境與語言競爭對粵語帶來的衝擊,粵語似乎也正在慢慢「消失」……▲圖源/unsplash還記得前兩年那個刷爆朋友圈《我是廣州人,但不會廣州話》的採訪視頻嗎?視頻中的那個00後的小朋友說:「我是廣州人,但不會說粵語。」
  • 「我是廣州人,不會說粵語,也不想學」,00後回答驚人!
    由於80、90年代的風靡全國人民對粵語的喜愛其實一直有增無減然而,當外地人努力學習粵語時我們廣州本地的小朋友們居然正在逐漸喪失說粵語的能力我是廣州人,但不會說廣州話還記得去年一個小視頻刷爆了廣州人的朋友圈鏡頭裡這個00後的小學生略帶委屈說出一句:「
  • 散文|王秀紅:正在消失的詞語
    正在消失的詞語 文/王秀紅 題記:時光匆匆走過,一些詞語開始慢慢變舊,它們幾乎僅僅屬於一個特定的時代。當我們驀然回首時,這些詞語已經落滿塵埃,在人們的記憶中幾近於消失。
  • 廣州人熟悉的番禺「白宮」月底將拍賣!一代人的回憶,再見了!
    廣州人熟悉的番禺「白宮」月底將拍賣!一代人的回憶,再見了! 近日,萌萌噠就在網上 看到了一則消息: 「繼沃爾瑪、美麗華大酒店消失後 番禺又一地標級建築將要大變!」
  • 張敬軒:我拿了香港身份證,但永遠是廣州人!
    軒叔說「我是廣州人,香港是我工作的地方,也是我第二個家。因為香港人、香港的歌迷、觀眾,給了我很多重要的時刻,兩個地方對我同樣重要。」「廣州始終是我的根。」為了討好內地的歌迷,他才故意以廣州人身份示人。但實際上,張敬軒心裡到底有多委屈,他們並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