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湖南衛視從韓國引進的《爸爸去哪兒》(圖為海報)收視爆棚,也引發國內多個製作單位紛紛引進甚至抄襲韓國多檔綜藝節目。
曾與韓國MBC籤約的國內綜藝節目《蒙面歌王》,其製作公司上海燦星文化傳媒(燦星)一直拒絕支付版權費及部分廣告收益,日前被列為「被執行人」,被法院強制執行賠償。
據韓媒《OSEN》報導,韓國電視臺MBC與中國「燦星」製作公司,早前曾籤訂歌唱節目《蒙面歌王》的版權銷售及製作合同。合同寫明「燦星」要向MBC支付版權費及部分廣告收益。
籤署合同後的2015年,「燦星」公司便與江蘇衛視合作,推出中國版《蒙面歌王》,創下高收視率。
豈料第一季節目結束後,「燦星」以「限韓令」為由,表示無法支付收益金。之後,MBC曾提請仲裁,但仍未收到任何版權費。
事後,江蘇衛視將《蒙面歌王》更名為《蒙面唱將猜猜猜》,對節目原本的賽制稍作修改,讓觀眾從評團提供的候選名單中猜出誰是蒙面歌手,同時去除節目原有的PK模式。
經過如此「修改」後,「燦星」便以「原創節目」為由,拒絕支付相關合約費用給MBC。而MBC認為,「燦星」正式盜用了節目並拒絕履行合約。
去年9月,在《蒙面唱將猜猜猜》即將播出第四季的風口上,MBC的上海分公司正式對「燦星」製作公司提起訴訟,要求對方履行合約責任。
據香港《蘋果日報》披露,今年4月,「燦星」被法院判定需支付國內版《蒙面歌王》第一季的廣告收益,但直到6月「燦星」依然未付款。7月2日,「燦星」被上海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列為「被執行人」(即不履行法院判決的當事人),被法院強制執行賠償。
這是一檔非常有影響力的音樂節目,但可惜這樣成功的節目創意並不是原創。」
甚至有網友直呼看不下去,紛紛留言痛斥:「真的丟人,一直抄襲,不買版權,買了也毀約,這就是我一直不看國內綜藝的原因。」「買了版權不給錢和不買版權直接抄,我都不知道哪個更丟臉!」「製作人不覺得丟人,我們都覺得丟人。」「太沒臉了!」「換個名字就能不給版權收入上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