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演員請就位》節目中,當李成儒用「如坐針氈,如芒刺背」評價了郭敬明的《悲傷逆流成河》選段,這一番毫不留情的評論時,讓李成儒徹底火了一把。而且,在最近播出的《演員請就位2》裡,李成儒基本上還是「針針入肉,刀刀見血」的評論風格,點評臺上演員的演技簡直又「狠」又「剛」。
一個原本低調的老演員突然蹭蹭地上了好幾波熱搜,這熱度恐怕連李成儒自己也不適應。回看李成儒的星路歷程,1954年出生,41歲才正式出道,典型大器晚成。當李成儒在《演員請就位》舞臺上質問兩位小鮮肉:「練過十幾年臺詞麼?」他是有底氣的,因為他就是腳踏實地地磨了10年臺詞功底才成名的。
李成儒在《演員請就位》點評簡直就是一個異類,雖然被不少網友批評,說他「毒舌",但個人認為他只是在較真,對表演藝術太尊重,不希望被人玷汙。李成儒的點評一針見血,不含糊,屬於有什麼說什麼,不阿諛奉承。當時難免叫人下不來臺,但更多的演員過後一定會從他的話中受益,而且他也完全有資格這麼說。
李成儒有許多廣為人知的經典代表作,雖然大多是配角,但都演得非常貼切:比如《重案六組》裡血性十足的大曾;《過把癮》中說「錢是王八蛋」的錢康;《王府井》中由富到貧的王爺;《我這一輩子》中命運多舛的劉方子;《古玩蟲》中城府極深的羅爺;《私人訂製》中一直想「脫俗」的導演;《龍鬚溝》中歇斯底裡的程瘋子等。
看李成儒的影視作品,每一個角色都塑造得有血有肉,看得出喜怒哀樂的真性情,沒有把角色扁平化和臉譜化。李成儒參演的作品較多,角色各異,卻能演什麼像什麼,這就是他的高明之處。印象最深的還是1992年在《編輯部的故事》裡的賈何必,真的是把角色演活了,至今還令人難忘。
然而,除了演員其實李成儒還有一個身份鮮為人知,那就是1982年在央視播出的電視劇《西遊記》中做過劇務。據公開資料顯示,李誠儒是最早加入《西遊記》劇組的主創人員之一,從前期採景、選角色到管全劇組工作人員的吃穿住行……這些瑣碎又具體的事情,不起眼卻樣樣都離不開劇務李成儒的安排和辛苦付出。
雖然科班出身,但由於長相比較不符合主流審美工作又繁重,李成儒這個劇務幹了整整五年,卻一個正經角色沒演上。但因為過人的眼光,深得楊潔導演的信任。《西遊記》導演楊潔曾在接受採訪時說過:「劇組裡幾乎所有的工作人員,都客串過配角,唯獨李成儒沒有!因為我需要他去做更重要的事情。」
楊潔導演所說的重要事情,就是遠赴內蒙古尋找白龍馬,僱人攔車買下「人參樹樹根」,為了「三打白骨精」挺進張家界……總之,我們後來看到的《西遊記》,之所以精彩紛呈,能成為永不過時的經典作品,離不開許多和李成儒一樣勤勤懇懇的幕後工作人員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