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恪之(趙又廷飾),《平凡的榮耀》裡妥妥的「能力型」擔當。不過要論起他的個性,幾乎和自身能力是「五五開」。因此入職多年,吳恪之在公司的人緣不僅一般,還處處受上司打壓。
孫弈秋(白敬亭飾),這位只有高中學歷的「小白」,因為媽媽的善舉有了進大公司實習的機會。可不偏不巧,孫弈秋分到了由吳恪之帶領的四組。試想一下:「能力型」和「小白型」天天在一起工作,能不產生摩擦麼?
當然,在無數次的摩擦中,孫弈秋的成長是明顯的,而吳恪之自己也有了不小的變化。其中最明顯的一點就是:吳恪之終於爆發!
回想一下,吳恪之的職場路是經歷了多少次隱忍?從馬西園事件成為他一生的痛,到被打壓進了四組,隨後又因為「林宇明的失誤」低頭向曲鍾輝認錯,甚至在自己的「心血項目」即將成功之時,又因為曲鍾輝的一句命令,無奈轉給了餘總。吳恪之這一路,幾乎可以說是忍耐中的「小強」。上面壓不垮,自己也難以翻身。可這樣的僵局,終究還是要打破的。於是,孫弈秋來了!
雖然孫弈秋進入四組後,吳恪之一直都不是很待見他,甚至還屢屢打擊他的自信心。不過經過幾次項目的合作,孫弈秋還是以「人品」打動了吳恪之。見慣了公司「高能力低人品」的吳恪之,決定拉一拉這位後生「小白」。可沒想到,「小白」潛力巨大,才拉了幾次,孫弈秋已經可以獨立自己做項目。至此,眼看孫弈秋一年合約在即,吳恪之開始著急了。
人在處於劣勢的時候,可以說到處都是「破綻」。現在的吳恪之和孫弈秋,無疑就是處在劣勢。孫弈秋憑藉自己的能力完成了項目,已經做了自己能做的所有事。而吳恪之呢?先是「求」了李慎思,後又不惜跟潘總怒吼,甚至想大鬧人事部。吳恪之為了孫弈秋的續約,也已經做到了全力以赴。不過,這一切都是徒勞!「解鈴還須繫鈴人」,曲鍾輝定的規則,最終還得曲鍾輝來解。於是,吳恪之還是得去找曲鍾輝。
曲鍾輝和吳恪之的碰頭,註定了劇情的走向會進入一個新的分水嶺。因為有一個伏筆已經埋了很久了,什麼呢?曲鍾輝的下線!
看看現在的金宸是怎樣一個狀態?消費品組和能源組整天在「打壓」新人,正事一直就沒幹多少。而科技組這邊,本來還挺不錯,但因為餘總勞累過度進了醫院,也開始走下坡路。剩下的四組,因為本身能拿到的都是「邊邊角角」的項目,因此縱使吳恪之能力再強,業績也有限。所以,曲鍾輝管理之下的公司已明顯是「舉步維艱」的狀態,如果曲鍾輝再不下線,那金宸就該「涼」了!
那麼到這裡問題來了:誰會是扳倒曲鍾輝的核心人物呢?自然是吳恪之了!
先不說兩人本身就存在過節,「一正一邪」的設定註定兩人最終會有「一戰」。而這「一戰」,恰巧就是以「孫弈秋的續約」為導火索的。
吳恪之找到曲鍾輝談條件,曲鍾輝表示:「留下一兩個人手也不是不無可能」。但「交易」的條件是:吳恪之必須要幫曲鍾輝搞定「日環」這個項目。
說起日環項目,這是曲鍾輝三年的心血。可臨近上市,因為一封匿名信而遭遇擱淺。於是曲鍾輝表態:吳恪之如果能擺平這件事,孫弈秋就能續約。
從「匿名信」這個角度去分析:「日環」一定是有問題的,不然怎會有人寫信?而「日環」的問題自然是曲鍾輝的問題。像曲鍾輝這種「元老級」員工,哪怕是創始人要辦他,也是需要契機的。通俗一點說,就是「坑得足夠大,才能裝下曲鍾輝這尊大佛」。而「日環」,無疑就是這個坑!
在吳恪之這邊,雖然是答應了曲鍾輝接下「日環」項目,孫弈秋也因此得到續約,但在後續項目的跟進中,四組逐漸發現了日環的問題。「要項目還是要孫弈秋?」吳恪之很為難。關鍵時刻,孫弈秋選擇辭職,免去了吳恪之的後顧之憂。而這一辭職,也成了吳恪之的「催化劑」。
隱忍了40集,吳恪之終於在41集中選擇和曲鍾輝正面硬剛!而或許是被打中了「要害」,曲鍾輝也是怒火中燒,放言:「讓吳恪之從今以後在業內混不下去」。以曲鍾輝一貫「笑面虎」的作風,這樣情緒「失控」的表現是不多見了,可見,是真的到了最後「亮劍」的時候了,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