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武俠片的精髓,都在《刀背藏身》的那個「藏」字

2021-02-11 虹膜

今天要說很多人特別期待的一部電影——《刀背藏身》,它剛剛入圍了將於本月24號開幕的第四十一屆蒙特婁國際電影節的主競賽單元。

據說,影片也已過審,我們有望儘快在大銀幕上看到它。

《刀背藏身》的導演徐浩峰,是一個奇人。

他寫小說,拍電影,所有的工作其實是為了一件事:建立一個全新的武俠新世界,這個新世界雖然是虛構的,但和他熟悉(大眾並不熟悉)的真實武林,又存在千絲萬縷的呼應和聯繫。

在徐浩峰構建的這個武俠新世界裡,最核心的問題永遠是武術絕藝的傳承和流散。同時在視覺上,他用一刀一槍,一拳一腳,招招在明在實的風格化動作,開啟了中國功夫片的新風格。

李光潔飾演真沈飛雪

徐浩峰的武學來自很深的家傳淵源,眾所周知,那部《逝去的武林》口述史,來自徐浩峰的二姥爺李仲軒,他是形意拳大師唐維祿的弟子,武林人稱「二先生」,被稱為「中華武學最後一個高峰期的最後一位見證者」。

而在《一代宗師》裡,宮羽田說:「我的師哥李存義創建了中華武術會」,這個李存義,就是李仲軒的師爺,唐維祿的師父。徐浩峰正好又是《一代宗師》的編劇和武術指導。這句臺詞,很可能出自他之手。

《一代宗師》(2013)

從作家到大學老師,從學者到導演。徐浩峰與武俠的結緣遠比電影更早。他把這個緣起寫在了《刀背藏身》的序裡。

他說,在武俠小說從港臺傳到內地之時,雖然裡面有不少古人細節,看起來有幾分文明,但多數人看的只是裡面的色情。某一年暑假,他的一個同學冒著雨給他送來四冊武俠小說,要求他一天看完,因為這小說還得輪到下一任人手中。

「現今的我,到了忘記大多數中小學同學名字的年紀,寫著武俠小說。北方理念,刀法是防禦技,刀背運用重於刀刃,因為人在刀背後。

武俠小說是一稜刀背,幸好,有此藏身之處。」

這就是《刀背藏身》的來源。

徐浩峰

徐浩峰的此前的幾部電影作品,《倭寇的蹤跡》《箭士柳白猿》《師父》均是改編《刀背藏身》這本集子中的小說,而《刀背藏身》同樣也是這本集子中的一個短篇,之所以選擇它做書名,不僅僅是故事裡的人物藏身於刀背,大概也有徐浩峰自況的意思。

他寫武俠小說,拍武俠電影的初衷,都在「刀背藏身」這四個字裡了。

我們通常會覺得,武俠片是一個遁世的江湖,它提供了一種快意恩仇的語境,讓我們或在亂世之中向上尋得一種庇護,或在安穩年代向下求得一些野性。但在徐浩峰這裡,他寫的和拍的,是當下的現實,那個「逝去的武林」其實不是重點。

《箭士柳白猿》(2016)

頗具現實感的打鬥,是徐浩峰電影最直接的視覺特徵,在每一部作品裡,徐浩峰都會集中闡述一種武學理念。

《箭士柳白猿》說的是長槍的使用要結合拳力;《倭寇的蹤跡》展示了騎兵式的「刺」和「撩」;《師父》中則讓詠春拳與長棍短刀等兵器結合在一起,實現隔船和近身打鬥。

《刀背藏身》的武術精華是四個字:「力上刀尖」。

《師父》(2015)

重視兵器借力,拳腳動作儘量精簡,簡化武功招式,也是徐浩峰電影武打設計的特點。此外,他的武打設計裡還包含著一些對武俠電影傳統的致敬,這可能不是每個觀眾都發現了。

《倭寇的蹤跡》開場殘荷背景中的打鬥,就頗得胡金銓的寫意禪感。

《師父》裡廖凡最後的那場「巷戰」,是對李小龍遺作《死亡遊戲》中「塔戰」的化用。李小龍在塔內與人比武,打一場上一層,打的是一條縱線;《師父》中,廖凡打一場,離蔣雯麗近一步。「相當於是把塔放平,變成一條橫線,重打李小龍的塔。」

《師父》的巷戰

不過,視覺上的真刀真槍,只不過是徐浩峰的「現實感」的最表層一面。真打起來的動作場景在他影片裡花的時間並不多,在小說中更是寥寥數語帶過。他把寫作和主題的重心,都放在「兩個人為什麼要出手」上,最終寫的是比武人的心理和整個比武的背景。動手後,幾秒鐘之後就是一橫一豎。

《倭寇的蹤跡》講為戚家刀開宗立派;《箭士柳白猿》的主角是一個陷入挑戰紛爭的武林仲裁者;《師父》裡的陳識想要在天津開武館教詠春拳,就要「踢館」八家。每個故事背後,都藏著一套武林的邏輯。

《倭寇的蹤跡》(2011)

而《刀背藏身》,講的則是大破日本鬼子的「長城大刀」,在乾坤翻轉的大時代,到底該歸屬何人。

徐浩峰的前幾部作品,可以被看做是徐式武俠風格的開宗立派,他從多個角度、層面,來營造他的武俠殿堂,地基,築牆,吊頂……而到最新作《刀背藏身》就堪稱是他的殿堂完工了。

前面我們已經說過了「刀背藏身」的來源和意義,作為一部小說集的題眼,《刀背藏身》也毫無疑問應當處於這樣的位置。

耿樂飾演二堡

《刀背藏身》的時間被設定在民國年間,一個動亂的時代。早年間喜峰口長城會戰中,二十九軍用大砍刀大敗日軍,民間給了砍刀一個氣派的名字「長城大刀」。

眾口相傳,刀術名家孔老爺子就是「長城大刀」的發明者,同樣教授過軍隊刀法的男人沈飛雪帶著老婆元姑來找孔家老爺子比刀,想爭奪「長城大刀」發明者的名號。孔老爺子用無刃之刀,劃破了元姑鎖骨和大腿處的衣服。

孔老爺子說,「你的刀法還沒練到位,等練到力上刀尖再回來找我吧。」

陳觀泰飾演孔老爺子

後來日軍佔領天津,沈飛雪前去支援軍隊,一直未歸,元姑就在村裡住下了。孔老爺子有一個孫子孔鼎義,還收養了一個棄嬰青青。有一天,消失多年的沈飛雪居然回來了。但是只有元姑知道,這個沈飛雪,是假的。這個有幾分功夫的假老公,也一樣心心念念著「長城大刀」傳承者的名號。

許晴飾演的角色風情萬種

在電影中,飾演元姑的是許晴,青青則由春夏飾演,邵氏老牌巨星陳觀泰則是孔老爺子的扮演者。

這次女性的戲份更重了,許晴演的元姑也是刀術高手。她當年被老爺子用無刃之刀劃破衣服,心裡邊就一直惦記著這檔子事兒,即便男人不在了,她也一直對「力上刀尖」抱著執念。她明知道沈飛雪是假的,卻還暗中幫助他。

而春夏在那個偏僻鄉村的存在,就像一隻鎖不住籠中鳥,是這個傳統世界裡變異出的叛逆的現代精神,她的命運看似和刀法爭奪無關,但卻是整個故事裡很關鍵的一筆。

春夏飾演心思活潑的孤女青青

老爺子的孫子孔鼎義,是刀法的真正傳承者,他有一套非常清晰、堅定的善惡道德觀,他會批評爺爺在比武的時候使詐,就算對青青抱有好感,也堅守著哥哥的身份。小說裡寫了,一開始出讓署名權的是他,最後奪回署名權的也還是他,孔鼎義這個人物的成長線,是影片的主軸。

張傲月飾演刀法傳承者孔鼎義

繼《師父》之後,黃覺再次在徐浩峰電影裡飾演一個野心勃勃的軍官,他覬覦「長城大刀」的絕招,費盡心機奪取。

黃覺飾演假沈飛雪

電影相比小說增加了一個日本遺孤的角色,由李博飾演,她將會顛覆整個故事的走向,帶來最大變數。

李博飾演日本女孩

有一段我很喜歡的描寫,大概透露了徐浩峰作為一個電影學者的私心——青青很喜歡村民老安的手搖留音機,用它聽了一段《人海飄航》,演唱者是嚴華和白虹,上海當時的歌王歌后,也是名噪一時的電影明星。

我有一個看法,徐浩峰的故事大多說的是「名勝實敗」:梁痕錄為倭刀開宗立派,最後也不過換來個深鎖兵庫;柳白猿名號落得無人繼承;陳識大敗津門武林,卻絕了詠春一脈。

骨子裡,徐浩峰應該是個非常悲觀的人。武術這條道,走到最後竟是孤獨,這就是那個「藏」字的真意。

合作郵箱:irisfilm@qq.com

微信:hongmomgs

往期精彩內容

看美劇受教育,這樣的 9 分神劇麻煩再來幾十部

年度最強動作片的頭銜,等到這部電影我才敢送出去

電影學者流亡美國,用生命奮筆疾書二十五年

相關焦點

  • 《刀背藏身》武俠世界裡的江湖俠情
    不知道還有多少人記得徐曉冬,那個一記重拳打破了江湖寧靜的「莽夫」,在他被幕後勢力吞噬之前,大有「八大門派圍攻光明頂」之勢,「武林」以調侃式的姿態重出江湖。在一個連「武俠片」都不可避免走向沒落的年代,這樣的姿態何嘗不是一種悲哀。
  • 《刀背藏身》的背後
    武俠片,這個中國獨有的片種,在無數導演與藝術家的努力下,正漸漸滲透進電影工業的方方面面,並且在邵氏大勢已去之後,重新回暖。而這其中最令人驚喜而又難以解讀的,就是徐浩峰和他的武俠片。 徐浩峰和徐皓峰 徐浩峰‍有兩個名字,這兩個名字都是他跑江湖的「諢號」。
  • 文娛快訊|武俠片《刀背藏身》宣布定檔 ,梁朝偉段奕宏開拍《獵狐行動》
    -==大銀幕==-武俠片《刀背藏身》宣布定檔 法國坎城當地時間5月24日晚,徐浩峰導演新武俠巨製《刀背藏身》在坎城舉行定檔發布會,宣布內地定檔2019年7月19日。據悉,「中國獵狐行動隊」是公安部於2014年啟動的用於緝拿海外在逃的經濟犯罪嫌疑人的專項行動組,《獵狐行動》是根據他們真實的故事改編。曾與成龍合作《機器之血》的張立嘉執導,劇本打造三年之久。
  • 一步了解徐浩峰新片《刀背藏身》
    電影劇照電影《刀背藏身》的故事發生在20世紀三四十年代,以動蕩時局為背景,圍繞「長城刀法」的起源問題漸進展開,描述了傳奇刀術的生死較量,武林人士的俠義風骨以及國讎家恨大時代裡的愛恨糾葛它的典故來自1933年抗日戰爭中,長城會戰裡我國的「大刀隊」。徐浩峰用武術演員也很從容,讓他們在一堆兵器前自己挑選,選擇好什麼兵器以後,再編排武術動作。可以說整個武術動作的設計,都由導演一招一式、親身示範講解而來。
  • 中國往後十年的武俠片,就看他的
    而他自己執導的《師父》,更是被認為是近年來中國最硬派的武俠片。豆瓣 17 萬人打出 8.1 的高分,好於 96% 的武俠片。當時拍攝的時候,徐浩峰就跟男主角廖凡講,「你這起碼 40 萬美金到手了。」有了茶湯,有了詠春,就有了這個三十年代發生在天津的武林故事。廖凡飾演的南派詠春傳人,初到天津,以教徒弟踢館的傳統方式,來達到「詠春北上,弘揚武學」的目的。就是通過他這個外來人的到來,揭示了整個天津武林。
  • 《刀背藏身》坎城定檔0719,所有的等待都是值得的
    《刀背藏身》預告片徐浩峰新武俠巨製《刀背藏身》終於在坎城定檔。
  • 《刀背藏身》:兼具商業與藝術氣質的武俠大片年內「出鞘」
    了解老徐的都知道,《刀背藏身》是徐浩峰繼《倭寇的蹤跡》入圍威尼斯和多倫多兩大國際電影節後,再一次被國際選片人青睞的大作,在延續了徐浩峰獨具特色的武俠風格的基礎上,增添了不少流派武術動作、愛恨情仇等元素,是兼具藝術和商業價值的新作
  • 《刀背藏身》終終終終終於定檔了!
    其中,《詩眼倦天涯》是周迅、陳坤自《畫皮2》再度合作,合作的還是武俠片,簡直神仙陣容。/地區: 中國大陸上映日期: 2019-07-19(中國大陸)片長: 123分鐘在坎城的定檔發布會,導演徐浩峰和一眾主演都出席了,直接證明這場風波已成過去時。
  • 刀背藏身
    武俠小說是中國很長的一條脈,從司馬遷的《刺客列傳》,到明清的志怪小說,再到金庸古龍,俠義精神如同一稜刀背,幸好有此藏身。」而對於《刀背藏身》這部電影,徐浩峰則表示將表達武俠的新高峰:「習武之人的三個階段——見自己、見天地、見眾生,以往的作品《倭寇的蹤跡》、《箭士柳白猿》見了「自己」,在電影《師父》裡見了「天地」,而新片《刀背藏身》將成為一部可以亮堂的見眾生的作品。」
  • 《刀背藏身》被曝撤檔!中國電影的「刀」要藏到什麼時候?
    而也有網友反駁這種觀點,認為剪輯權風波已過,問題還是在於影片的「敏感」內容,與《八佰》類似,都講述了國軍戰場。但是,伴隨著近期多部優質影片的撤檔,其實市場空間反而是「嗷嗷待哺」,甚至到了只要上個片子都可以賣得不錯的境地,由於市場不好而撤檔的言論,自然立不住。
  • 半世紀前,他是華語武俠片「一哥」,李安稱他是「武俠中的武俠」
    曾有「華語影壇第一代功夫皇帝」美譽。為了要演好片中「雷虎」這個角色,在武師的指導下,悉心苦練武藝,因此在該片的演出頗獲好評。導演張徹則搖身一變成了「百萬導演」,和王羽一樣直接封神。而王羽代表的那個武俠片輝煌時代,也早已成為了歷史。
  • 「藝惠藏」書法大家周慧珺掄起巨筆寫字為何很多人評價是「醜書」
    周慧珺在早年以節臨米芾《蜀素貼》行書入選由上海中國書法篆刻研究會成立後第一次舉辦的上海市書法展覽。所以很多人說周慧珺的書法深得米芾書法的精髓。也有些人認為周慧珺這種行為是在刷字,而且刷出來的字也就是醜書!
  • 《一代宗師》編劇徐皓峰:刀背藏身,仁者無敵
    1997 年我從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畢業,拿著自己寫的電影劇本,被拒絕過很多次,自己覺得寫得很生動,反映了某種生活,但是別人直接說:「沒有人會感興趣,沒必要拍這個。」我拍了兩年紀錄片,突然發現我們這一代人是如此的無趣,整個時代過於浮躁、缺乏高貴。上一代人裡面,一個賣豆漿的老太太,或者一個賣冰棍的老頭,身上都有這種高貴。
  • 「藝惠藏」殿堂畫家陳清泉的作品的山水畫雄偉壯闊多神秀氣象萬千
    而畫竹葉也多數形成「個」字或「介」字。這些其實都是暗合了「三生萬物」的道家思想。中國寫意畫裡講究的是神似。記得齊白石老先生說過:作畫妙在似與不似間,太似為媚俗,不似為欺世!也就是說,中國畫在乎的是畫的神韻。神韻這東西就真的很玄乎了,非常考究人的欣賞水平,不經歷中華傳統文化的浸潤,是很難體會的。一副畫,畫得再好,差那麼一絲神韻,也是不成功的。
  • 電影《刀背藏身》在京開機,北影教師徐浩峰帶你感受中國味道的俠義江湖
    而新片《刀背藏身》將成為一部可以亮堂的見眾生的作品。電影《刀背藏身》改編自導演徐浩峰的同名小說,故事發生在20世紀30年代初,以動蕩時局為背景,圍繞長城會戰中殺敵制勝的「長城刀法」的起源問題漸進展開,描述了紳士武人的俠義風骨,隱匿民間高手較量及國家仇恨大時代裡的愛恨糾葛。
  • 《女性名字字「雨」字的姓名引動》
    文字版在姓名學中,「雨」是紅顏禍水的禁用字,不能單字使用。名字叫「雨」女人,一定多桃花!桃花太過必爛!女人桃花,永遠與「水」有關!無論任何情況,「雨」是爛桃花的禁用字,只要從事演藝、公關行業適用。「雨」字藏澀,雨天的分手,通常都是刻苦銘心,所以一般寫悲情歌,都喜歡描述「雨」。
  • 五十年前的《龍門客棧》:為港臺武俠片樹立了一個典範
    《新龍門客棧》之所以有一個「新」字,是因為在其之前,已經有一部更老的《龍門客棧》。也正是舊的片子中前所未有的獨創思路,才有了後面92版《新龍門客棧》的舉世無雙。一個「狠」字,赫然浮現在觀眾腦海中。東廠「壞人」的一面,立馬在觀眾中樹立了。
  • 他拍的武俠片,乾淨利落又不失性感
    借用最近因《中國有嘻哈》而流行的一句話說,這一開口就知道是老江湖了。 這句張狂中帶著沖天豪氣的臺詞出自徐浩峰新作《刀背藏身》,「徐氏武俠」的第四部長片。 徐浩峰是一個為他心目中那個逝去的真實武林高唱輓歌的人,但這首輓歌卻給十幾年未曾改變的中國武俠帶來了新的活力。
  • 這個「城」,那個「人」,中國球隊為什麼起不出來好名字?
    |同城的球隊都希望自己才是唯一正統的繼承者第二個原因,就是中國的漢字解讀和歷史傳統跟歐美日韓的不一樣。中國的文字有很多是多音字、多意字,還有很多是近音字、近意字,這個很容易造成誤會,所謂「一字之差謬之千裡」。
  • 國產武俠片上一次被刷屏,還是三年前
    錦衣衛人手一本無常簿,隨意一筆「白紙黑字」就可以把人押進詔獄、生不如死。 故事就從他去抓鋪一位名為「北齋」(楊冪飾演)的逆黨開始……除了「沈煉」張震和「魏忠賢」金士傑之外,其他人物都重新設置了。所以即使沒有看過第一部,也完全不會影響到續集的觀看。或者把第二部理解為第一部的平行江湖,也未嘗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