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年,俺們都才十七八歲,唯一想的事,就是通過那座橋。」 喀秋莎在影片內數次出現,燦爛如煙花,震撼著每一個中國人 。
演員張譯在電影《金剛川》特別放映後說:"今年積壓的電影比較多,希望大家別煩我。"毫無疑問,張譯是今年在大銀幕上露臉最多的演員之一,他在《八佰》裡飾演老算盤,在《我和我的家鄉》裡飾演姜前方,在《金剛川》裡飾演高炮排長張飛,在《一秒鐘》裡飾演張九聲。一年四部電影,部部都是名導的大製作,張譯終於迎來了屬於他的爆發年。
10月23日,張譯主演的電影《金剛川》上映,他飾演的高炮排長張飛以超越生死的英勇氣概演哭了無數觀眾,而戰火中他與戰友關磊惺惺相惜的友情也令觀眾感慨萬千。
張飛關磊,惺惺相惜的戰友情
《金剛川》中,炮兵負責守衛金剛橋。面對敵機一次又一次地轟炸橋面,炮兵的職責就是擊落進犯的飛機,為志願軍大部隊渡橋爭取更多的時間和安全保障。
高炮排長(張譯飾)與高炮班長(吳京飾)堅守著志願軍在金剛川上僅有的兩架高射炮臺和幾十支彈藥,他們表面上不對付,實際惺惺相惜,兩人的姓氏關張很明顯來自關羽和張飛。
影片在殘酷展現戰爭時,也用盡細節描繪他們之間的兄弟情:關磊堅持讓張飛留守在隱蔽的炮位,通過吹口哨傳遞信號互相報信,張飛把烤玉米留給關磊等。
關磊犧牲後,張飛包裹並安葬好戰友殘缺不全的遺體,捧起關磊的煙盒悵然若失。關磊原是張飛的排長,因為在戰場上抽菸兩人職位置換,即便如此,戰場上的張飛還是選擇聽命於關磊,兩人的情誼從不因級別的高低有何改變。
關磊壯烈犧牲後,被炮火炸殘的張飛又回到了與戰友曾經並肩作戰的炮臺下,以英勇必死的決心與骨氣與敵機展開一對一的決鬥。
戲裡,張譯是絕對的男一號,角色英勇催淚,就像是《金剛川》裡的戰狼。戲外,張譯和吳京也是好兄弟。在接受貓眼電影專訪時,吳京對張譯相當欽佩,說他們彼此之間"相互成就"。
地面與天空,張飛與敵機一對一決鬥
電影中,張飛與戰友們使用的高炮有效射程只有3000米,很多時候志願軍無法直接把敵軍的飛機打下來,而是在敵機向自己飛來、短兵相接時硬槓。
失去高炮班的所有戰友後,被炮彈炸殘的張飛艱難爬上已經暴露的高射炮臺,與敵人展開一對一的決鬥,這場決鬥,更像是張飛在為犧牲的戰友們復仇。敵機向張飛俯衝下來,伴隨著不間斷射出的子彈,而傷殘的張飛一人操控著複雜的炮臺,精準頑強發射所剩無幾的彈藥,這場決鬥似乎在一開始就註定是場偉大的悲劇。
張譯在這段高光表演中非常投入,他反覆對著天空中的敵機怒吼"來吧!",每句都拼盡渾身力氣,臉頰憋到通紅,甚至一度缺氧暈厥過去。而後來吳京也多次表達了他對張譯敬業表演的敬佩,叫他"張再來",因為張譯經常在導演覺得可以過的時候,還要求換一種演法再來。
張飛的"來吧!""來吧!""來吧!"賺足了觀眾的眼淚,在地面與天空,彈藥匱乏與武器先進的決鬥中,張飛憑藉他多年的軍事經驗和視死如歸的決心,擊落了看似強大的敵人,也用盡了自己的最後一支彈藥。
《金剛川》中,中彈的張飛在昏厥後醒來,血肉模糊中他失去了一條胳膊和一條腿,這次比瘸腿更加嚴重了。張飛接下來的行動挑戰人類生理極限——拄著樹枝"拐杖",艱難走到高射炮臺,爬上去用盡全力最後的力氣擊落了挑釁的敵機。張飛要忍受的疼痛是常人難以理解的,到了戰場上,人類的生理極限無法被度量。
曾經被嫌棄形象不好的張譯,今年霸佔了大半個中國電影市場的銀幕,說著"希望大家別煩我"的他,又憑他投入的表演演哭了無數觀眾,帶觀眾感受戰火的無情與戰士的英勇。
電影《金剛川》正在熱映中,據貓眼專業版票房數據,預計總票房將達17.5億。張譯飾演的張飛是戰爭中的英烈,但那場戰爭中的英烈有197653位,他們的功勳,值得永遠銘記。
在此讓我們向所有為了祖國付出寶貴生命、英勇犧牲的戰士們致以崇高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