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功揭秘:高音之路最大的阻礙「斷層」

2021-02-14 唱功大學

這是 唱功醬 第 837 篇關於歌唱的文章

高音是連接的藝術,

由胸聲至頭聲的連接,

由真聲至假聲的連接。

既然有連接,

勢必就容易引發斷層

這是我們攻克高音的最大的難題,

今天就讓我們來全面地了解它吧!

要了解什麼是斷層,我們首先就需要知道什麼是連接,因為,它們的關係就好像一枚硬幣的正反面。

簡單來說,我們的聲音從高到低,在聲學上,是一個由粗變細的過程;而在生理學上,則是一個聲帶減少振動面積,逐漸邊緣振動,環甲肌逐漸替代甲杓肌工作的過程。

這個過程,我們便將它稱之為連接。因為,這個過程,涵蓋了聲帶從整體振動,到邊緣振動的轉化;涵蓋了甲杓肌全部工作,甲杓肌與環甲肌協同工作,直至環甲肌完全替代甲杓肌全部工作的過程。

這也正是許多朋友所熟悉的胸聲——混聲——頭聲的轉換。

我們的聲帶,必須是伴隨音高有規律地減少聲帶振動面積;我們的環甲肌,也必須是伴隨音高有規律地替代甲杓肌的工作。比如以數值作為這個變化過程的比例,必須從1到2,從2到3,從3到4……以此類推,方才稱得上連接。

當我們了解了連接的這層含義以後,什麼是斷層也就很清晰明了了。斷層,就是剛才醬醬所談到的那個數值變化過程,1直接跳到了4,4直接跳到了6……空隙太大,沒有規律,聲音不再是由粗到細,而是直接從極粗,變成極細,甚至變成極虛,太過於跳脫,缺少了過程。

比如,醬醬非常喜歡的男歌手林志炫,他所翻唱的《死了都要愛》、《she’s gone》,無疑就是非常典型的反面教材。中高音與高音的音色,是完全脫節的。

一些知識系統比較落後的朋友認為,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在於,林志炫只會真聲與假聲,不會混聲,所以造成了這種脫節感。這樣子的觀點是非常錯誤的,作為優秀的薄型嗓子歌手,林志炫說話的時候便是非常優質的混聲,何來林志炫不會混聲之說呢?

問題的關鍵在於,我們將聲音形態定義得太死板,好像胸聲(真聲)、混聲、頭聲(假聲),它們的聲帶振動面積,各肌肉運動比例,就是完全固定了似的。

事實上,作為甲杓肌與環甲肌協同工作的聲音形態混聲,反而能夠擁有更多的變化。林志炫演唱這兩首歌曲出現如此嚴重的斷層,根本的原因就在於,他的混聲到了某一個高度的時候,就不能夠繼續保障聲帶的進一步逐漸邊緣振動了,繼續向上連接的橋梁斷了。

如果我們將音域跨度拉得更寬,就會發現,斷層其實是任何一位演唱者,都難以避免得了的。

最直接的例子,C6以上的超高音域,就已經能夠過濾掉90 %以上的演唱者了,更不必提進一步的頭聲與哨音的連接。

人類的精力是有限的,不可能將每一個技術,每一塊音域全部攻克。聲樂追求的不是面面俱到,而是各取所需。

所以,我們現在所討論的斷層,就是聲樂中主流音域的斷層,畢竟,主流的音域,才是我們實際演唱的時候,最容易接觸的部分。

主流的音域,就是我們胸聲區以及混聲區的音域,它大量存在於我們平時演唱的歌曲中。我們非常容易在胸聲與混聲過渡的時候,以及混聲向上延展的時候出現斷層。至於其中具體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比如胸聲拉扯,比如漏氣虛弱等等,都會造成聲音出現脫節感。

然而,胸聲拉扯也好,漏氣虛弱也好,也都只是造成我們聲音出現斷層的客觀條件,這些客觀條件所要引發的結果,其實還是影響聲帶的拉緊。

是的,聲帶能夠實現逐漸邊緣振動,就是依靠聲帶從前後兩端拉緊而實現的,在兩片聲帶拉緊的同時,它們就會越貼越近,內側越來越收縮,因此,可供振動的面積自然也就會越來越小。

而胸聲拉扯,漏氣虛弱,都會極大程度地降低聲帶拉緊的積極性。

所以,我們一定需要明白,如果我們的聲音出現了斷層,我們最應該強化的,就是聲帶拉緊的能力。並不是不胸聲拉扯,不漏氣虛弱,聲音就不會出現斷層了。一定不能本末倒置。

按照一些不少教材的介紹,解決斷層好像是一件特別容易的事情,真聲與假聲之間存在空檔,所以,掌握了混聲也就填補了這個空檔,自然就不會再存在斷層了。

然而,也正如醬醬剛才所說的那樣,混聲本身就存在著各種各樣的形態,各種各樣的狀態,當我們使用混聲在不同形態或狀態來回切換的時候,依然非常有可能會出現斷層。所以,我們一定需要明白,解決斷層絕對不是掌握混聲就可以的,或者可以這麼說,解決了斷層才算是掌握好了混聲。

其實,解決斷層是一件比較複雜的事情,我們首先必須確保自己已經開發出來高音,才應該考慮解決斷層的問題。如果連高音都還沒有開發出來,說明我們連初步的連接也沒有做到,又何談伴隨連接而來的副產品斷層呢。

而當我們開發出來了高音,尤其是剛剛開發出來高音的時候,由於喉外肌的鬆緊,喉位的穩定,氣息的支撐等等這些問題,都還沒有解決,那麼,我們在上高音進行連接操作的時候,就非常容易出現故障,比如真假聲打架(典型的斷層問題),甚至是破音。從某些情況來說,破音其實就是斷層的延伸結果。

所以,解決斷層並不存在一種單一的方法。斷層的存在,本身就是由於你不同的發聲毛病最終導致的。因此,想要解決斷層,我們就要搞清楚引發我們斷層的具體原因:喉外肌緊張的同學解決喉外肌緊張的問題,喉位不穩定的同學解決喉位不穩定的問題,氣息支撐不足的同學解決氣息支撐不足的問題。

這樣看來,斷層似乎是歌唱的終究難題。是的,當我們完全解決了斷層問題的時候,我們發聲機能的培養也就完美落幕了。

唱歌是一件動腦筋的運動,錯誤的發聲形態,只要巧妙使用,一樣能夠化腐朽為神奇。那麼,我們又應該如何利用斷層,才能夠使得這一歌唱的終極難題,為我們所用呢?

答案就是醬醬之前提過的真假聲轉換啦~

不錯,真假聲轉換本身,就是一種聲音的斷層。如果聲音沒有斷層,完全連接起來的話,也就談不上真假聲轉換。

真假聲轉換,利用了聲音的脫節感,製造出來了聲音從實忽然變虛的跳躍,運用於輕柔、嫵媚等等這些情緒表達的時候,往往能夠呈現出來非常別具一格的氣質。

所以,由真假聲轉換所呈現出來的斷層,在我們的演唱中是不可缺少的。

不過,真假聲轉換的存在,不是我們忽視斷層問題的理由。相反,許多比較投機的演唱者,反而利用真假聲轉換作為自己斷層問題沒有解決的遮羞布。

只有解決了斷層,才談得上利用斷層。

斷層是許多演唱者長期以來的噩夢。

醬醬接觸過無數熱愛唱歌的同學,從最初的開發出來高音而興奮不已,緊接著又因為伴隨高音而來的斷層問題鬱鬱寡歡,逐漸失去自信。

這也難怪,畢竟,開發出來高音相當容易,解決掉伴隨高音而來的斷層問題卻需要花費相當漫長的時間。

醬醬想要告訴大家的是,高音長時間被斷層問題所幹擾,是一件相當正常的事情,它不是讓我們懷疑自己演唱天賦的原因。醬醬自然能夠理解,因為短時間開發出來高音,而又長時間解決不了斷層問題,這種仿佛從天堂到地獄的跨度會令人多麼失落。

但是,請你相信,斷層,就是我們真正收穫高音的一段路程,你一定要堅持將這條路程走完。

(掃碼進入唱功大學寶藏課程:混聲寶典)

拓展閱讀:

相關焦點

  • 輕鬆飈高音的3種方法! | 4分鐘解讀實力歌手的高音秘密
    眾所周知,在歷年選秀比賽、真人秀音樂節目中,高音總是證明唱功的重要方面
  • 一家之言:華語女歌手唱功大排名
    《李佳薇》:李佳薇確實是一位非常優秀的歌手 低 中 高唱的都很好,但是D5左右有略明顯的斷層。《張靚穎》:靚穎的本質應該屬於抒情女低音,因此中低音很少遇到對手,高音區強混是她的短板,D5左右就很累,優秀的是頭聲部分通透明亮。
  • 張雨生:當之無愧的高音之王 | 唱功技術分析
    高音,一直以來都是張雨生的專屬標籤,然而,也正是這個專屬標籤使得許多朋友小視了張雨生作為歌手強大的唱功。如今許多朋友提起張雨生,甚至還會大發高論:「就是高音厲害,唱功其實不強。」造成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想來還是張雨生沒有經受過系統聲樂訓練,憑藉著本能演唱所致。
  • 唱功揭秘:什麼是金屬芯 | 最棒的聲音形容詞
    這一小節所要討論的,不僅是金屬芯與強混聲的關係,還包括金屬芯與高音的關係,當然,不包括C6以上已經完全脫離混聲範疇的高音。很簡單,就是男高音那震懾整個劇場金光閃爍的高音。這樣子的聲音,除了美聲唱法獨有的強大聲場以外,集中度,鋼硬感,一應俱全,完全符合金屬應有的特徵。而這樣子的高音,當然也就屬於美聲唱法的強混聲。所以,這些卓越的聲樂前輩們同樣覺得,唯有那徹底不留餘力完全釋放出來的強混聲高音,才擔當得起金屬質感這一形容。
  • 河鉉雨 唱功技術分析 | 呆萌外表下的鋼筋鐵嗓
    這是 唱功醬 第 559篇關於歌唱的文章第一次聽到河鉉雨的歌聲,是在2016年末。伴隨韓版《蒙面歌王》熱播,河鉉雨以「社區音樂隊長」的身份參加,只見他頭戴一副古靈精怪的面具,扮相十分呆萌。但是一張口,卻是與扮相完全不相符的張狂霸道,金碧輝煌的嘹亮之聲。面對這樣一副機能性爆棚的鋼筋鐵嗓,一時之間,技術圈炸卡了鍋,紛紛開始討論他的高音,他的唱功。
  • 陳奕迅的唱功究竟如何?他真的有資格被稱為「歌神」嗎?
    是否陳奕迅的唱功不夠好呢?其實不是,陳奕迅的唱功絕對是頂級的,至少在華語樂壇是屬於妥妥的第一梯隊的人物,我們來看看他的唱功到底有多好。1、厚嗓弱混陳奕迅的嗓音是偏厚沉的,這種聲音條件練強混比較容易,但是要練出高質量的弱混比較困難,但是他在第一第二換聲點區間的弱混非常出色,他的弱混整體共鳴感非常強,所以聽起來有一種舉重若輕的感覺。
  • 唱歌「破音」的苦惱,一到高音就破?告訴你怎麼解決!
    想唱高音但是一碰高音必破,其實某些角度講你破音未必是壞事,有些同學能靠脖子等外部肌肉擠壓強行不破,但是不知道對聲帶損傷有多大?想解決「破音」問題我們首先要知道為什麼會「破音」?然後下次怎麼提前「做好準備」!——破音是什麼?
  • 高音時代,伍佰卻登上熱搜,火到今天是對《歌手》最大的諷刺
    不知道何時起,華語樂壇開始陷入一個怪圈,所有人都強調唱功很重要,但是所有人卻莫名將唱功總結為飆高音,一時間大量聽眾跟風,導致很多音樂節目都以高音為己任,寧願放棄很多優質的低音歌手,也要留下高音炸裂的嘉賓。
  • 高音直衝雲霄 陌陌焱煊獻唱《離不開你》展示彪悍唱功
    (原標題:高音直衝雲霄 陌陌焱煊獻唱《離不開你》展示彪悍唱功)
  • 唱高音「往裡收」
    掌握這6個方法,以後輕鬆唱高音(建議實踐)高音是讓很多人又愛又恨,愛的原因是因為能唱高音感覺很秀,說的再直白一些就是高音夠拽,夠厲害。話又說回來,一次好的演唱是綜合了很多方面的,並不是說高音越高就越好,你也知道很好的高音可以增加這首歌的一個渲染力,但是不要過於看重看重高音的價值,從而忽略了重低音,要知道飽滿的中低音一樣可以唱出特別有渲染力的高音。
  • 高音唱得好就是唱功好?從歌手到中國好聲音,這句話並沒太大錯
    高音唱得好就是唱功好?
  • 還在質疑薛之謙唱功?這3首「狂飆高音」的歌曲,分分鐘讓你跪服
    今天我們要分享的話題是關於薛之謙唱功這件事,想來薛之謙一直是以中低音的抒情的方式來演唱他的「薛氏情歌」的,但有人在聽過《天份》、《木偶人》等類型的新歌的時候,便吐槽他一直都是一個風格,而顯得頗具矯揉造作的嫌疑,但其實這才是薛之謙的特點以及優勢了,並不是唱功的問題,而是風格的問題。
  • 高音唱不上去?怎麼辦?
    高音是很多音樂愛好者又愛又恨的東西,能唱高音不管在什麼場子都能顯的倍兒有面,因為高音「夠拽」,不過不能說高音越高就是唱得越好。
  • 唱歌道了高音總「破音」怎麼辦?
    掌握這6個方法,以後輕鬆唱高音(建議實踐)高音是讓很多人又愛又恨,愛的原因是因為能唱高音感覺很秀,說的再直白一些就是高音夠拽,夠厲害。話又說回來,一次好的演唱是綜合了很多方面的,並不是說高音越高就越好,你也知道很好的高音可以增加這首歌的一個渲染力,但是不要過於看重看重高音的價值,從而忽略了重低音,要知道飽滿的中低音一樣可以唱出特別有渲染力的高音。
  • 唱功揭秘:什麼是「裝飾音」
    這是 唱功醬 第 726 篇關於歌唱的文章經常閱讀醬醬文章的你,一定會發現,醬醬經常提到一個詞語,那就是裝飾音,那麼,這個不常出現在聲樂理論的詞語,究竟是什麼意思,對於我們實際的演唱,又會產生什麼樣的影響呢?
  • 綺歡旅晨中國風戰隊翻唱《光輝歲月》,馮提莫高音部分盡顯唱功
    綺歡旅晨中國風戰隊翻唱《光輝歲月》,馮提莫高音部分盡顯唱功比起舞臺上的裝扮,馮提莫和張碧晨的合唱也是非常的融洽,一個中氣十足一個歡快可愛,共同譜出了一首美妙的歌曲,馮提莫雖然不是科班出身的專業歌手,但是從這幾期他在舞臺上的表現來看
  • 唱功揭秘:唱歌「模仿」到底好不好?
    這是 唱功醬 第 564篇關於歌唱的文章模仿,肯定者認為它讓人找到參照物,反對者認為它讓人喪失個人色彩。而模仿在歌唱之中,更是遭到無數人批判,我們應該如何正確看待它呢?醬醬就來跟大家聊一聊吧!模仿實在是太重要,太可貴的內容了,它不僅不會阻礙我們個人色彩的形成,反倒會幫助我們個人色彩的建立。譬如,一個聲帶完全鬆動的人,發出來的聲音虛散無力,毫無音質,那麼,這樣子的聲音不論如何也是談不上辨識度的。但是,因為他極力模仿一位優秀歌手的演唱,並且模仿到位,使得聲帶能夠良好閉合,這個時候,音質隨之誕生,個人色彩自然也就體現了出來。
  • 有種驚豔叫馮提莫的唱功,與張碧晨黃媽飆高音!嘉賓激動到飆英語
    在剛剛播出的最新一期節目裡,馮提莫的表現再次刷新了網友們對她的認識,有粉絲也是表示有種驚豔叫馮提莫的唱功,沒想到有一天還能看到她在舞臺上和張碧晨、黃綺珊黃媽一起飆高音!一曲唱完現場呼聲一片,嘉賓李玟也是激動到直接飆英語,直誇馮提莫唱功
  • 林子祥年輕時唱功有多厲害?張國榮、譚詠麟都不敢和他飆高音
    除了他們還有一個歌手,以獨特的唱功笑傲歌壇,他的歌曲至今都很少有人敢翻唱,甚至還被媒體稱為「香港樂壇最高音」,這個所謂耀眼的明星就是——林子祥。林子祥現在已經70歲了,在香港樂壇算是輩分最高的一位人物了,林子祥在學生時期就開始組織樂隊。1976年林子祥推出自己的首張英文專輯《Lam》,而Lam就是他的英文名字。
  • JJ林俊傑唱功有多強?解密唱法完美進化論
    對於JJ的喜愛,大部分粉絲都能追溯到很小的時候包括自己在內,可能源於那首火遍大江南北的《江南》,也可能沉迷於他獨特的嗓音聲線中無法自拔,在現在的樂壇中林俊傑更是有著「行走的CD」的稱號,完美的唱功獨特的嗓音無數首爆火的歌曲那麼這麼多年我們發現林俊傑的唱功始終在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