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中最坑的謀士,出的淨是餿主意,他叫誰主公誰就要被滅亡

2020-12-24 騰訊網

文化是,或者說應該是,對完美的研究和追求;而文化所追求的完美以美與智為主要品質。—阿諾德

東漢末年,群雄爭霸,十八路諸侯加各大勢力紛紛起兵,每路勢力都想打下屬於自己的一片江山,然而走到最後的僅僅剩了魏蜀吳,這三個國家能走到最後的很大原因是因為他們身邊有著一群謀臣輔助,比如說劉備身邊的諸葛亮,曹操身邊的許攸,孫權身邊的周瑜,但並不是所有的謀士都能獻出良計,此人可以說是三國之中最坑的謀臣,出的全是餿主意,他叫誰主公誰很快就被滅亡掉。

此人就是袁紹帳下的謀士郭圖,袁紹曾是三國初期最為強大的一股勢力,但是在郭圖的「良計」之下袁紹一步一步走向了滅亡,在漢獻帝還沒有在曹操手中的時候,袁紹帳下得到謀士沮授曾經對袁紹表示如果將天子掌握在自己手中的話肯定會有更多兵馬前來投靠,天底下再也沒有人能阻擋得了袁紹,本身袁紹覺得沮授說的話非常的有道理,但這時候郭圖在一旁發言了。

郭圖認為漢朝已經敗落了,把漢獻帝掌握在手中就是一個累贅,做什麼事情都要稟報,如果漢獻帝不同意的話,天底下的人將會覺得袁紹是在違抗皇上的命令,做起事情來會畏手畏腳,袁紹本身就不是位明主,思考後決定聽取郭圖的意見,這使得董卓滅亡之後漢獻帝落到了曹操的手中,加速了曹操勢力的發展。

袁紹與曹操官渡之戰的時候,許攸曾親自率領士兵到曹操的大營之前偵查,截獲了曹操派人送出的情報,得知曹操營中的軍糧就足夠撐半日的,許攸大喜,回去對袁紹說只要兵分兩路,一路兵馬攻打曹操的大營,一路兵馬攻打曹操的大本營許昌必定能夠取勝,但是在這時候郭圖又講話了。

郭圖表示這肯定是曹操的奸計,曹操這個人一向狡猾多端,此次曹操帶兵作戰肯定不會犯此等錯誤,必定是曹操故意派人送出假情報,故意引誘我們攻打曹操,曹操肯定已經提前設下了埋伏,許攸再次強調之後袁紹竟然要取許攸的人頭,給許攸氣的去投靠曹操了,並獻出計策讓曹操偷襲袁紹的糧倉,得手後直取袁紹的大本營官渡。

袁紹半夜在得知烏巢被偷襲後想立馬派兵去支援烏巢,但此時郭圖認為曹操必定帶著全部人馬去攻打烏巢,大營肯定空虛,我們應直接去佔領曹操得到大營,到了曹操大營之後發現曹操早已經布下了埋伏,想要撤回官渡的時候發現官渡也被曹操佔領了,氣的袁紹一口鮮血吐了出來,要知道袁紹從冀州出兵的時候有七十萬的兵馬,在郭圖的「計策」之下身邊只剩下了十幾人。

而袁紹兄弟死後,袁紹的兩個兒子袁譚和袁尚就開始內鬥起來,郭圖輔佐的袁譚不是袁尚的對手,郭圖建議袁譚與曹操聯手,這使得曹操不費力氣的就將這兄弟倆全部給滅了。

郭圖真可謂是三國時期最坑的謀士了,輔佐誰誰就滅亡,心疼袁紹一波,如果袁紹能聽許攸的想必曹操在三國初期就已經被淘汰掉了,郭圖真乃「神人」也。

相關焦點

  • 他是三國最坑謀士,全出的都是餿點子,誰當他主公誰就要滅亡
    而有一位可以說是三國最坑的謀士了,出的全是餿點子,誰當他主公,誰就要滅亡了,這正是出仕於袁家的郭圖。郭圖的出身日期並不詳細,不過他最早找潁川太守陰修的部下作為一名官吏,這個陰修也能夠算的上是三國時期的伯樂,從他底下出去了不少著名的人才,比如說鍾繇、荀彧、荀攸,然而郭圖可能就要讓他的英明毀於一旦了。
  • 餿主意之王,三國最菜謀士到底是誰?
    要說三國最強謀士是誰,答案可能不止一個。
  • 三國中的一位謀士,曹操「巴結」他,還曾俘虜過馬超的老婆
    都說亂世出人才,三國就是這樣的一個時代。在三國時期不知出了多少的奇人軼事。
  • 三國謀士們的見識,究竟有多大差距?
    在所有歷史話題當中,三國更是一個長說不衰的時段,因而就有了誰是三國第一謀士的說法。其實,很多謀士只能是和武將們一樣,就是一件大事來臨,提出自己的意見,然後看主公是否採納,像諸葛亮一樣,主公有耐心坐下來聽取你縱論天下形勢的不多。有句話叫「文無第一」,那麼,三國不同集團的謀士們,他們的智慧以及所獻出的謀略究竟有多大的差別呢?
  • 三國中最聰明的三位謀士:諸葛亮墊底,榜首實至名歸
    「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由此可見世人對諸葛亮聲望的肯定;「既生瑜何生亮」這句話乃周瑜臨死之前所說的一句話,周瑜是吳國的大將,他為孫策統一江東事業立下汗馬功勞,由此也可看出諸葛亮的威望。可是在三國中最聰明的謀士排名中,我們的臥龍先生諸葛亮僅排第三名,第二名是賈詡,那第一名是誰呢?
  • 諸葛亮,司馬懿,魯肅,郭嘉,周瑜,三國時期謀士,到底誰最厲害
    三國故事最吸引人的一點就是這時人才輩出,英雄無數。人們所熟知的三國人物中,有著賢君明主、猛將良帥,以及以智謀聞名的謀士。三國時期的謀士們不但數量驚人,還各具特點。他們各顯神通,在亂世中施展著自己的才華,並留下了許多被後世傳頌的佳話。
  • 三國故事館丨自帶光環「諫不納」的頂級謀士——沮授
    沮授,可以說是三國歷史上最容易被低估的頂級謀士之一。論治政之能,他不下於荀彧、諸葛亮,論軍事才能,他堪比荀攸、周瑜,論奇謀詭計,他也不弱於郭嘉、賈詡。然而才能堪比頂級謀士,但是他的名氣卻遠遠不如荀彧、諸葛亮、周瑜、郭嘉等人,甚至於,在《三國志》、《後漢書》等有關三國的正史記錄中,都沒有一篇單獨的沮授列傳。
  • 三國正史中,哪個謀士最厲害?
    可見,劉備統領的西蜀集團,嚴格意義上的文臣謀士根本就沒有。諸葛亮是軍師中郎將,自從跟了劉備,每次都是身先士卒,戰鬥在最前沿;龐統也是軍師中郎將,但也得帶領一支人馬進入西川,在落鳳坡中箭身亡;法正同樣也是謀士,一個純粹的文人,但在雒縣率眾攻城,被流矢射中,三十六歲就英年早逝。
  • 程昱:三國好謀士,智慧又忠誠|百家故事
    這在當時整個謀士階層裡,任誰也不可比擬的。如此出彩的程昱靠什麼?忠誠和低調,這最容易,也最難做到的兩點,但程昱以自己的知行合一的特有方式做到了。抱定了必死信念的程昱把個人的安危拋在了腦後,此時的程昱就是要想出一條如何才能打敗袁紹的計策來。(程昱也是各種三國題材作品中必不可少的人物之一)就在程昱苦苦思索退敵之策之際。曹操也接到了袁紹將要進攻鄄城的消息。作為主帥,曹操的心裡是非常焦急和擔心的。因為袁紹可是率領十幾萬人馬,就是按照十對一的犧牲,程昱也守不住鄄城。
  • 他才是三國第一謀士!
    東漢末年,亂世三國,給無數英雄創造了一個施展自己才華的絕佳的平臺,能在亂世中建立功業,被世人所傳唱。尚能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裡之外的,不是一人能單挑上千敵軍的將軍,更不是紙筆如劍的文臣,而是大將手下的頂級謀士!
  • 城郊酒肆丨三國最強謀士排行
    親愛的主公們: 您是不是多少有點節後綜合症?為了幫各位主公過渡,早點滿血復活,小仙帶來「三國最厲害謀士排名榜」,分享給大家輕鬆輕鬆~ 小仙百度了一下「謀士」的定義,貼出來給主公們看看:謀士,指的是設謀獻計的人,他們可以說是智囊,一個國家或者一個軍隊的智囊,在戰爭中他們是不可或缺的人才,往往一個決定能夠改變整個國家或軍隊的命運。
  • 三國最厲害的六個謀士,司馬懿第四,諸葛亮第三,第一無人能敵
    三國是一個亂世,但也正是亂世出英雄,出來了曹操、劉備、孫權這樣的梟雄,也出來了呂布、關羽、張飛這樣大將,今天,我們要來聊一下三國時期的謀士,聊聊三國時期最厲害的六個謀士。在說謀士之前,先明確是一下,謀士和輔臣之間的區別。謀士是指給主公出謀劃策的人,輔臣是除了會說,還具有一定的行政處理能力的人。今天我們要說的是謀士,只出謀劃策的那種。
  • 三國時期按正史記載,第一猛將是誰?第一謀士又是誰?
    東漢末年分三國,正所謂亂世出英雄,在三國亂世之中誕生出了許許多多膾炙人口英雄人物。其中有縱橫沙場的武將們,也有運籌帷幄的軍師們。武將有關羽、趙雲、張飛、呂布等,軍師亦有諸葛亮、龐統、郭嘉、賈詡等人。可謂是數不勝數,如果拋去小說和民間故事不談,誰才堪稱是三國第一猛將和第一謀士呢?
  • 三國六大非主流謀士,有兩位堪比郭嘉、荀彧
    項羽的「亞父」,好出奇謀。他曾隨項羽攻入關中,勸項羽消滅劉邦勢力,未被採納。後在鴻門宴上多次示意項羽殺劉邦,又使項莊舞劍,意欲藉機行刺,終未獲成功。而歷史上的陳宮,是以反叛曹操出場的,被後插主公一刀,有點不太光明磊落。也許是他真的看不慣曹操的某些行為,他要是投靠劉備就好了,偏偏跟了個呂布。
  • 王者榮耀小劇場:魏蜀吳三國主公臺詞大作戰,誰的臺詞更勝一籌?
    開心一笑小劇場,歡迎來捧場,走過路過別錯過,一張入場券,看魏蜀吳三國主公鬥嘴,更有瓜子茶水,不限量供應哦~主持人:「哈哈魏主公還是那般自負,一如當年。主持人:「發言開始後,各位不得再說除臺詞外的其他話,否則按棄權被淘汰。
  • 「郭嘉不死,臥龍不出」?後面還有一句,道破三國誰是最厲害謀士
    ,他任人為賢,廣納賢才,手下的謀士"厚度"在也是三國之最。更令後人拍案驚奇的是,他英年早逝後,還流傳出這樣一句禪語:郭嘉不死,臥龍不出。這8字究竟是什麼意思呢?但是,因為諸葛亮下山這一年,正好是郭嘉病逝這一年,雖然有巧合成分,但客觀分析,如果心懷鬼才的郭嘉不死,曹操顯然不會在赤壁戰敗,而如果是這樣,誰也無法阻止曹操一統天下的夙願。而如果是這樣,即便是諸葛亮還一樣隨劉備下山了,雖然他有經天緯地之才,但也沒法阻止曹操一統天下的步伐。畢竟曹操的實力擺在那裡,而郭嘉的智謀也擺在那裡。因此,「郭嘉不死,臥龍不出」一語破道了曹操最終沒有得到天下的真諦。
  • 三國奇案,到底是誰殺了孫策?
    在當時孫策的死,可以說是改變了整個三國的軌跡,以孫策的勇猛在配上周瑜的計謀,一統天下也是未嘗不可。可他就在最巔峰的時候居然遇刺身亡了,讓人在惋惜的同時,又感覺到詫異。表面上來看,刺殺孫策的是許貢的三個門客,他們是為許貢報仇而來。
  • 臥龍鳳雛和冢虎鬼才,誰才三國第一謀士?答案出乎意料
    可以這樣說三國事情雖然天下大亂,但是也充滿著英雄沉浮的傳奇故事,多少年來都令人津津樂道。在當時的武將中流傳著這樣一句話:「一呂二趙三典韋四關五馬六張飛,」這句話詮釋了三國時期武將的武力值排名,那麼文官的排名如何?尤其是一些著名的謀士,比如:諸葛亮、龐統、郭嘉、司馬懿等。下面咱們就來詳細的說一下,此四人的綜合實力到底是怎樣的,誰能稱得上三國謀士第一人?
  • 三國殺中最體現意識和操作主公是誰?曹丕技能簡單卻沒人能玩好
    三國殺中常駐的主公中,最能夠體現出玩家們的意識的是誰呢?相信很多玩家都會選擇曹丕,曹丕的技能雖然簡單,但是背後的強度和收益非常可觀,同時也是為數不多OL中沒有突破的主公。那麼曹丕到底強在哪裡?簡單的技能背後隱藏了什麼樣的技巧呢?
  • 劉邦的這個謀士盡出餿主意,最終被自己出的餿主意害死
    一說起出餿主意,酈食其無疑算得上是出了主意的「專家」。對劉邦來說,他已經給過兩次建議,但兩次建議都被認為是不切實際的想法,沒有付諸實施。而且他自己也因為自己的想法被人殺了。他第一次想到這個主意,是在滎陽之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