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有情皆大愛——讀散文集《情之一字》

2021-01-19 光明網新聞中心

  作者:陳劍暉(廣州大學文學思想研究中心特聘教授)

  王兆勝是散文評論家,又是一位有明確定位和寫作方向的散文家。讀他的散文集《情之一字》(廣東人民出版社2019年7月出版),感覺情感飽滿,悟性通徹,是用心與生命寫成的,於自然平實的敘述中透出靈氣,於自由灑脫的文字中見出真性情。我仿佛與他面對面地交談,感受到他那顆快樂而散淡的「散文心」。

  《情之一字》延續了王兆勝此前的寫作路向和精神脈絡,但又有所不同和偏重,它集中突出一個「情」字。全書由「親情之重」「人間大愛」「萬物有情」「真情所寄」四部分構成,而書名《情之一字》則取之古人張潮的名言:「情之一字,所以維持世界。」其深意自不待言。當然,重要的不是集中寫了情,而是怎樣去寫情。王兆勝筆下之情,確有不同於別人的獨到處。這就是「天道」與「人道」的和諧共處、相生相長,以及由此產生的大美與大愛。這種天地萬物皆有情、皆有大愛的寫作,有著豐富的內涵與特色。

  他尊重常識,著眼於天地自然之道。在王兆勝看來,人是天地自然中的一個微粒,他的生命是大自然賦予的,所以人在發揮主觀能動性時,應有敬畏之心,不能「無法無天」,無視天地自然的常識與規律及其對「人」的制約與規範。

  他強調「體悟」與「詩心」。因萬物皆有性靈,天地有大美而不言,這就要求人面對自然世界,不能靠邏輯推理,而應以「心有靈犀」的會心體悟,同時通過詩心,去感受大自然的秘密和生命力,並將這種生命力與自身的生命,與人間的大愛融通起來。

  在強調「天地之道」的同時,他又特別著意於「人心」的培育,並認為只有將「人心」安放進大自然中,人的「心燈」才能夠清澈明亮,才能「處於悠然自得和怡然自樂的『大幸福』之中」。

  《情之一字》中的許多散文,都體現了這一創作特色。在《木龜》中,作者從一隻默默無語、朝夕相處的木龜上,不僅體悟到這個世界上的寧靜和守一的法則,而且因為木龜,「我」更理解了「慢」生活的意義,生命因此也更自適、安寧充盈。《「棄石」偶得》中的「魔聖石」,原來被棄置於荒林山村中,上面遍布泥土、灰塵和煙土,但王兆勝卻慧眼識「棄石」,他從石即天地之道的角度,認識到天地有大德,故此人棄石但「天地不棄」。再深一層思考,其實「棄石」既是「天生我材必有用」的生活哲理的昭示,同時也蘊含著「大美不言」「大音希聲」的生命密碼。正由於充分體悟到「天地之心」,所以與其說是「我藏石」,不如說是「石藏我」。與石頭的生命相比,人的生命可以忽略不計。

  讀王兆勝的散文,處處都能感受到他的天地之心與自然之道,以及滲透進萬事萬物的大愛與和諧澄明。在他那裡,鳥獸蟲魚、一草一木、一沙一石皆有自己的本性、生命和靈氣,都對人生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王兆勝懷著感恩之心,以獨具的慧眼、審美的情懷、詩性的筆墨對筆下的自然與人生予以精雕細刻。於是,他的散文具有積極進取、達觀快樂、美好幸福的內涵,又具有天地之寬、宇宙之大、人性之美、人生之趣的開闊靈動的境界。

  王兆勝說過,真正優秀的文學創作,應兼顧「天道」與「人道」兩個維度。「人道」,按我的理解,首先是作為一個散文家,要有一顆赤子之心與敬畏之心,要以坦率真誠與謙卑的態度來寫作。同時,他的心靈要充滿著人世間博大的仁愛與悲憫,並用寧靜寬容的宅心來看待世界,對他筆下的每個人都懷著深摯之情。散文倘能將「天道」與「人道」,即將對天地自然的敬畏、對他人的摯愛與指向自我的性情抒發統一起來,這樣的散文自然便是一種高格的散文,是一種和諧澄明的散文。

  王兆勝對此有著深切的理解和體味。這主要體現在寫親情、愛情、師生情、友情、故鄉情等人間情的散文中。《與姐姐永別》是王兆勝這一類散文的代表作。此文以深沉內斂的感情、自然樸實的敘述,寫姐姐對兒時的「我」和弟弟的呵護,寫姐姐對高考失利的弟弟的安慰與鼓勵,寫姐姐因兩個弟弟的先後去世日夜哭泣,後來終於被惡疾擊倒。此外還記敘了姐姐與惡疾的抗爭以及病中仍不忘對「我」的關懷體貼,這些都寫得極其感人,讓人讀後久久難忘。《與姐姐永別》通過日常的生活小事、平實的對話,再加上一些神態描寫,便將一個普通農村婦女對親人的擔心與關愛,包括她的性格、她的善良與內心世界的苦痛和甜蜜都真切而傳神地表達了出來,讓我們領會到了一種人性的溫暖,一種美好而親近的「惦念之情」。

  像這樣滲透進濃濃的「惦念之情」的作品,在《情之一字》中還有許多。如《父愛如山》《母親的遺物》《春蠶蠟炬似二哥》《三哥的鉛色人生》《我的第一位恩師》《與潘旭瀾教授的交情》《良師益友劉同光》《童年友伴兩茫茫》等。這些作品,幾乎都採用紀實的寫法,沒有轟轟烈烈的場面,沒有任何藝術的想像與誇張,作者只是用隨意樸素的筆觸,追敘親人、師長、友伴的一些平淡的生活細節,但因這些作品中有「天道」與「人道」融合的和鳴,有一種宅心仁厚籠罩著的大愛滲透其間,加之作者是以自己的心貼著人物的心來寫,因而自有一股感情和倫理的力量吸引著讀者。

  散文要寫情,情貴真貴實,這已是常識。但如何提高散文感情的質量,將「情」寫大寫廣寫深,並在情中注入慧心與天地萬物之性靈,並不是每個散文寫作者都能做到和意識到的。在這個意義上,王兆勝散文有著不容忽視的價值。因他是站在仰天俯地的開闊境界與視域,來觀照世間萬物萬事,感悟人生親情,以及思考人與天地的關係。這樣,他對「情」的有效深化與拓展,就不僅具有巨大的啟示意義,而且從創作主體方面看,對天地之痴與對情的執著,也是他的散文之所以別具一格、神思飛馳,並得以不斷超越自我的秘密。

  《光明日報》( 2019年12月04日 14版)

[ 責編:李丹凝 ]

相關焦點

  • 梁靜茹曝有新戀情,情歌天后躲不開情之一字
    據臺媒報導,10月29日梁靜茹出席某活動時自曝非常期待愛情的到來,被問及是否有新戀情時,梁靜茹並未直接回應。但是在媒體的追問下,梁靜茹只好說"一起喝茶約會聊天的有",還笑著表示"你們不要來跟蹤我"。至於如果被拍到的話是否會承認,梁靜茹只是說了"噓"。
  • 情之一字何所起,只嘆自己是男兒,雪中情痴——納蘭右慈!
    但是雪中的一段男風卻讓我厭惡不起來,甚至感覺有那麼一點可惜。雪中的故事貫穿江湖朝堂,武人之間的刀光劍影的確讓人熱血沸騰,但是文人之間的明爭暗鬥也不遑多讓。雪中四大謀士皆精彩,黃三甲謀天下,便攪動春秋;李義山謀一域,便讓北涼有了一城戰一國的實力;元本溪謀一姓,便讓趙氏很好的掣肘北涼;而納蘭右慈謀一國,便讓趙鑄成功登上帝位。
  • 生活富礦的開掘者——讀金宏明散文集《流淌在血液裡的感動》
    同事陳愛東鄭重其事地給我布置了一個作業:把金宏明先生的散文集《流淌在血液裡的感動》讀一遍,寫個讀後感。陳主任是《老年周刊》的當家人,她對《老年周刊》的作者如同親人,她認定的事情,自有我推不掉的理由。二散文集《流淌在血液裡的感動》包括三部分,第一輯:親情,第二輯:思親,第三輯:好人。綜合來看,都是寫的作者最熟悉的人,記憶最深刻的事,不得不說的話,難以忘卻的情。因為生活是一座開掘不盡的寫作富礦,只有走向生活,才能從生活中汲取源頭活水。金宏明先生就是一位生活富礦的開掘者。
  • 藍忘機之五世,唯情之一字,非願不可斷190
    前文回顧:二哥哥因羨羨差點與人拜天地之事仙顏震怒,回縹緲宮後終因心緒不寧而導致修荇出了岔子。雖一身無情,卻在蕞後一刻下意識的擋在了羨羨面前。至此,四世劫完!我們接著往下看第五世吧!浩瀠歸虛,物始則道生。萬道為塵,中之所在。輪迴之境,唯情之一字非願不可斷。
  • 大愛無疆,人間有情
    因為有愛,每本書都蘊含真情;因為有真情,悅讀會詮釋著一種深深的幸福。寒冬暖陽,因為愛和真情,傳承愛心的延續,塵世間,善與美,都在我們心間,用心去付出,用愛去感召。大愛無疆,人間有情。我捐贈了二十本書,它的寓意,兩個「十全十美」,一則讓愛溫暖人間,二則讓正能量的愛心延續下去,代代傳承,彰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 一曲《天地大愛》獻給平凡而偉大的奉獻者!
    「一方有難,八方支援」、「患難與共、和衷共濟」是中華民族傳承幾千年的美德。我們常說,大災面前必有大愛。從抗洪搶險、抗擊非典、地震救災到今年年初舉國上下全力抗擊新型冠狀病毒,每一次災難面前,都能看到一幅幅無懼生死逆行而上的感人畫面,都能讀到一個個血濃於水、心手相連的真實故事。
  • 散文的孤獨與大愛
    原標題:散文的孤獨與大愛  李豔  我喜歡散文,喜歡讀散文的那種感覺,從小就喜歡。  那天,有幸拿到楊光祖的散文集《所有的燈盞都暗下去了》,只看書名就讓我孤獨感油然而生。  孤獨是一種境界。
  • 和諧一念牽,大愛天地間
    各種災禍,皆人心所造。是誰導演了一場戲?無盡輪迴裡,各把角色替;人間悲離苦,戲裡眾生迷。萬般帶不走,唯有業不離;你若想出離,唯有戒可依。上帝用一眨眼的功夫導演了一場戲,這場戲的終點是極樂淨土人間。而人世間已經歷了億萬年的時間卻還沒有落幕,大多數人都在自我裡越陷越深,人人若都遵守人道、自然道、天道的演繹法則,我們將會完美收幕。
  • 《喬維談藝術》讀高爾純老師散文集
    當我讀《坐看雲起時》,在《藝術與人生絮語》解讀了開悟到藝術之間的距離,尤其是文中寫了一段頗有意義的話:「釋迦摩尼坐在菩提樹下苦思冥想了49天,終於開悟,後來,他把自己的心得講給信眾,意在讓更多人開悟,結果,許多人把他的話當成了教條,死背硬記,沒有結果;只有少數人把他的話當做了開悟的鑰匙,豁然開朗,修成正果」。
  • 溫情展現先輩的初心與情懷——讀賀捷生散文集《父親的雪山 母親的...
    溫情展現先輩的初心與情懷  ——讀賀捷生散文集《父親的雪山 母親的草地》  作者:江臘生(江西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  賀捷生的散文集《父親的雪山 母親的草地》是一部關於信仰與情懷的大書。
  • 真情撼動天地,大愛鑄造奇蹟
    真情撼動天地,大愛鑄造奇蹟11月19日,對商洛市初級中學來說是一個激動人心的日子,也是充滿濃情愛意的日子。誰都知道,她想要表達的這種情感早已超越同志之情、父女之情,那是一種生離死別邊沿的挽救之情!正是學校的「決不拖延和盡大努力」,才挽救了一個年輕而又美麗的生命,才創造了一個無法想像的奇蹟。
  • 江南千條水,雲貴萬重山,讀散文集《擺渡紅塵》
    王人天由於愛好寫作的緣故,去夏之初,我給貴州六盤水市的《新都市文學》投稿,月餘,雜誌社給我寄來了樣刊,投去的一組詩歌都發表了,沒想到的是同時給我寄來貴州省作協理事、文藝批評家、該雜誌社主編吳學良的三本力作:文藝評論集《割裂與整合》,報告文學集《守望高原》,散文集《擺渡紅塵》。
  • 狐妖小紅娘中塗山的5種法術,法相天地高大上,狐念之術修煉難
    狐念之術可以迷惑敵人,也可以控制人的行動,還能對人的精神造成影響,對於"念"這種概念,可能很難用言語表達清楚,狐念之術被容容施展出來,可以有多種妙用。 法相天地 "法相"是佛教術語,指諸法之相狀,而法相天地這種法術,其實大家應該是在《西遊記》中熟知的,在《
  • 《陳情令》情之一字,不知所起,不知所解,不知所蹤,不知所終
    我想,從過去到現在,他們這一路行吟,一路回望,憶念不息的思緒,淚流不止的沉重過往,以及加之在他們身上的一切都是有意義的,不僅在於自己,也在於他人,一如看清內心,那個無論如何也放不下的人。其實關於藍忘機和魏無羨之間,有些事情無法直接訴說,但已是冥冥之中的註定,就像他們從認識到後來的生死相依,應了那句「情之一字,不知所起,不知所棲,不知所結,不知所解,不知所蹤,不知所終。」
  • 深沉的田野牧歌——讀雷濤散文集《原鄉記憶》
    深沉的田野牧歌 ——讀雷濤先生散文集《原鄉記憶》我不禁感慨,作為一個在西安古城裡頗有聲望的文化學者,在這個物慾橫流的城市化進程中,他卻沒有失去一個普通老百姓的情感,沒有減輕一個文化人所具有的生命質感。
  • 「我抒我讀」投稿|自在獨行,萬物有靈
    繼《自在獨行》後,時隔三年,賈平凹又推出最新散文集《萬物有靈》,書中收錄了賈平凹自1981年至2019年近四十年的創作隨筆,共66篇。其中《六十歲後觀我記》《女兒婚禮上的講話》《人家》三篇散文,是首次被收錄進其作品集。
  • 周日,來新天地中心INLOVE和孟瑞約會~
    影視代表作有《毒戰》、《追魚傳奇》、《情戒》。   《問好那時的你》 是孟瑞的首張個人EP,共收錄《小勇敢》、《晚安夜》和《月落》等三首歌曲,包括流行、民謠、古風等三種曲風。出道多年,孟瑞一直以「傾聽者」的身份聆聽著外界的聲音,對認識他多年的粉絲而言,他就像一個可以傾吐的樹洞一樣,不離不棄。
  • 《冰心散文集》
    今天要給大家解讀的書是《冰心散文集》。提起冰心,我們很容易想到魯迅。很多人說他們倆人在文學上形成了一種「互補關係」。如果說魯迅代表新文化中的陽剛面,那麼冰心則代表陰柔面;如果說魯迅是一柄鋒利的社會手術刀,那麼冰心則是慈愛的靈魂布道者。冰心的慈愛,組成了她「愛的哲學」。在冰心看來,只要有愛,我們就擁有了一切。冰心關於愛的智慧,讓她得以領略不同的人生。
  • 文墨潮汕之人生況味 -----讀陳楚明《人間有味是清歡》
    幾年來依然還有一些朋友說起,記得當時是有幾位寫了點評的,找出來發公眾號上以示珍重  ——引語  《人間有味是清歡》書樣文墨潮汕之人生況味             讀陳楚明《人間有味是清歡》   這薄薄的一本,卻比任何一本書讀得慢得多。
  • 巾幗梟雄:天下有一人知己,可以不恨(上)
    若說是妻妾爭寵,去年曾有《銀樓金粉》,已經演足了分量。而家族戲是TVB最擅長的,《創世紀》、《天地男兒》、《溏心風暴》等早已珠玉在前。我不喜歡這類跟風的宣傳語和評價,它們不止觸及不到劇集的內容核心,根本還扭曲了劇集本身的立意。可惜啊,在現在這個社會,談情義博不來談爭寵的關注。其實在看這部劇的時候,和看《碧血鹽梟》一樣,我又想起了《鐵血保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