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胡秋菊 通訊員 張新 王明志 文/圖
12月9日上午7點半,市民向女士來到家門口的站臺,乘坐H15路公交車去上班。她告訴記者:常德公交車乾淨舒適,手機刷碼付費也很方便,上下班幾乎都會選擇坐公交。「常德公交的確便民!」她由衷稱讚。
衣食住行,關乎民生。2016年以來,我市先後實施「公交優先三年行動」和「公交都市」創建等民生工程,越來越多的市民體驗到了公交出行的便利。
越來越多的市民選擇公交出行。
2017年8月4日,我市被交通運輸部批准為「十三五」期間全面推進「公交都市」創建城市之一。我市提出:落實公交優先戰略,秉承「現代、綠色、低碳、環保」的城市交通發展理念,加快建設以快速公交為骨幹、常規公交為主體,計程車等多種交通方式有機結合,功能層次明確、網絡布局合理、換乘銜接方便的優質公交服務體系,滿足城市居民安全、舒適、便捷出行的需求。
三年來,市政府將「公交都市」創建工作列入每年的市政府工作要點, 2018年6月印發實施《常德市城區公共運輸發展規劃》。近幾年,在嚴控政府債務、財力緊張的情況下,我市堅持公交建設項目一個不減,全力推進公交基礎設施建設。目前共建設完成了5個公交綜合站場;結合道路修改建工程,新增港灣式公交站點41個;新購置457臺新能源公交車,市城區新能源公交車達到657臺,佔比達到72%,今年還將新購200臺純電動公交車,屆時能實現新能源公交車佔比100%。
刷碼支付,輕鬆乘車。
為了讓市民有更好的出行體驗,我市突出了智慧公交建設。將原有的快速公交指揮調度系統、常規公交監管調度系統進行了整合升級,建成了常德公交智能指揮調度中心。同時在武陵大道和洞庭大道建成投入使用了37座智能電子站牌,二期電子站牌建設正在按程序實施,完工後將覆蓋主城區主要公交站臺。在裝有電子站牌的停靠站和所有公交車上均提供了免費WIFI接入熱點,市民等候乘坐公交車可暢快網上衝浪。開發運行的《坐公交·常德》公交信息服務APP,讓市民可以隨時隨地掌握公交車到站時間、車次等信息。此外,全國公交「一卡通」、「騰訊乘車碼」已在全市所有區縣(市)公交車上全覆蓋,同時開通了銀聯閃付、美團APP、支付寶等多種行動支付手段,滿足市民輕鬆支付的需求。
常德公交智能指揮調度中心對車輛運行實時監控。
近年來,「公交都市」創建採取多項舉措,提升服務水平。制定了《常德市城區公共運輸服務質量考核辦法》,實行季度和年度考核,考核結果作為發放政府補貼的重要依據;常態化開展公交「星級文明線路」和「星級駕駛員」考評活動,形成了服務質量「比學趕幫超」的良好氛圍;有針對性地開展 「公交車輛準點正趟專項競賽」,市城區公交車發車準點率達98%,趟次完成率達99.5%;打造了1路公交示範線,同時開闢多條特色服務線路,如:Y26旅遊公交線、33路「黨員示範公交線」、47路「國學公交線」、48路「巾幗示範公交線」、5路「親親綠色公交線」、19路「雙五星模範公交線」等,深受市民好評。
H11路公交黨員示範線。
為了服務旅遊業、工業企業發展,近年來我市新開和調整了多條公交線路,開通了市城區至桃花源景區的3條直達公交線,為常德經開區、常德高新區企業開通「企業定製公交」。據統計,2017年以來,市城區共新增11條、優化32條公交線路。可以說,市民的需求在哪裡,城市公交車就通往哪裡。
三年來,市城區公共運輸取得了長足發展。一是全面覆蓋。市城區公交線路總裡程達到810公裡,主城區的主次幹道均有公交線路通行,連接起了「一江兩岸、一城四區」。二是系統配套。已形成快速公交BRT、常規公交、公共自行車、共享單車、步行綠道等多種形式齊全配套、相互銜接、較為成熟的公共運輸體系。三是綠色環保。清潔能源車輛達到了100%,城區綠色出行率超過了75%。四是群眾滿意。2019年公交車運行裡程3800萬公裡,運載乘客8700多萬人次,乘客滿意度達88%。
三年磨一劍,「公交都市」創建工作明年將迎來上級主管部門檢查驗收,創「公交都市」,建幸福城市,常德,一直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