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林草頭條丨三湘四水添綠韻 芙蓉國裡繪丹青——寫在湖南林業...

2020-12-24 澎湃新聞

各地林草頭條丨三湘四水添綠韻 芙蓉國裡繪丹青——寫在湖南林業建設70周年之際

2020-12-21 12:2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三湘四水添綠韻 芙蓉國裡繪丹青

——寫在湖南林業建設70周年之際

湖南蘇仙嶺

自1950年湖南省政府單獨設立湖南省林業局以來,湖南林業已走過70年的光輝歷程。70年來,在湖南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下,一代代務林人艱苦奮鬥,無私奉獻,積極投身生態建設,用智慧和汗水譜寫了一曲曲唯美動人的綠色旋律,描繪了一幅幅色彩斑斕的美麗畫卷,把綠水青山打造成湖南的一張亮麗名片,為建設生態強省、實現全面小康奠定了堅實的生態基礎。

回首過去,我們豪情滿懷,心潮澎湃。

70年披荊斬棘,我們繪就了綠染瀟湘的錦繡畫卷。湖南林業根據不同歷史階段的時代需要,實施了一輪又一輪大規模國土綠化行動。20世紀50年代,全省開展了群眾性造林運動,營造了一大批速生林、經濟林。60-70年代,以基地造林為重點,打造了一系列用材林基地。改革開放後,湖南加大了國土綠化的力度,於1981年號召開展全民義務植樹,1989年出臺《關於五年消滅宜林荒山 十年綠化湖南的決定》;1993年如期消滅宜林荒山,成為全國第三個「滅荒」省份;1997年基本實現全面綠化的目標,受到黨中央、國務院的表彰。進入新世紀,湖南深入實施了退耕還林、長珠防護林、石漠化治理等一大批國土綠化工程。黨的十八大以來,湖南林業根據生態文明建設新要求,大力推進森林調優、溼地提質、城鄉添綠,先後開展了森林城市創建、「裸露山地」復綠、「綠色通道」建設、生態廊道建設等行動。70年間,全省累計完成人工造林、跡地更新1746.67萬公頃,義務植樹46億餘株。截至2019年底,全省森林覆蓋率達59.90%,活立木蓄積量達5.95億立方米,婁底、長沙等5個城市榮膺「全國綠化模範城市」,益陽、郴州等9個城市成功創建「國家森林城市」,常德市被評為首批國際溼地城市,綠色已成為三湘大地最美麗的底色。

70年乘風破浪,我們守衛了美麗湖南的生態根基。湖南林業始終將生態保護修復擺在首要位置,著力保護了全省最重要的森林、溼地、野生動植物資源。在林地方面,嚴格執行使用林地定額制度,實行林地規劃、審批「一張圖」管理,在不影響經濟社會發展的前提下守衛了1266.67萬公頃林地紅線。在自然保護地方面,自1957年湖南省設立首個自然保護地——莽山景觀保護區以來,共設立各類自然保護地584處,並通過開展南山國家公園體制試點、自然保護地整合優化等,有力保護了具有世界和國家代表性的自然資源。在森林方面,實施了公益林、天然林等生態效益補償項目,開展了森林禁伐減伐三年行動,全面加強森林防火和林業有害生物防治,有效提升了森林資源的總量和質量。在溼地方面,林業部門圍繞洞庭湖清退黑楊、修復跡地、整頓矮圍,圍繞「四水」流域實施退耕還林還溼、營造生態涵養帶,讓母親湖初步實現美麗蝶變;洞庭湖全流域治理已產生國際性影響,GEF項目被聯合國糧農組織評估為中國唯一優秀項目,2018年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時稱讚洞庭湖是觀鳥勝地。在生物多樣性方面,嚴格保護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旗艦物種及其生境,積極開展候鳥保護等專項執法行動,尤其是在全國率先推進禁食野生動物系列工作,非法野生動物交易、濫食野生動物陋習得到有力遏制。

70年篳路藍縷,我們增添了三湘林農的幸福指數。過去相當長一段時期,湖南林業生產集中在木材採伐,為國民經濟發展提供了充足的原材料。黨的十八大以來,林業部門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著眼於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生態需求,推動林業生產從木材採伐向生態惠民轉型,切實增強了廣大林農的獲得感、幸福感。一方面大力發展油茶、竹木、生態旅遊與森林康養、林下經濟等林業千億元產業。油茶產業發展持續領跑全國,截至2019年底,全省油茶林總面積達141.89萬公頃,茶油年產量23.6萬噸,年產值505.8億元,3項指標均居全國第一,「湖南茶油」獲「中國糧油十大影響力公共品牌」稱號。全省竹產業產值達323億元,森林旅遊綜合收入達1097億元,林下經濟產值達407億元,林業產業成為富民強省的重要引擎。另一方面,紮實推進生態扶貧。近年來,累計爭取中央生態護林員指標3.58萬名,帶動約10萬人直接脫貧;累計整合項目資金、生態補償資金128億元投向貧困地區,貧困林農工資性收入、勞務性收入、補償性收入得到增長。湖南省林業局連續獲評省直「脫貧攻堅工作先進單位」。此外,林業部門還深入開展科技特派員、科技服務進村入戶等行動,主動把科技成果送到林農手中,切實提升了基層林業的科技水平。

70年攻堅克難,我們釋放了林業建設的內在活力。湖南林業堅持將改革創新作為發展動能,有效推進了林業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林業體制改革持續深化。政府機構改革積極推進,湖南成為全國為數不多的林業機構得到較為完整保留的省份之一。國有林場改革持續深化,全省216個國有林場全部定性為公益性事業單位,職工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危舊房改造實現全覆蓋。集體林權制度改革不斷完善,全省集體林地確權率、發證率分別達到97.8%和95.3%,集體林地家庭承包率達80%,林地家庭承包經營制度基本建立,林權流轉制度逐步完善。林業發展動能有序轉換。科技創新動能逐步增強,「中國油茶科創谷」「省部共建木本油料資源利用國家重點實驗室」等重大科研平臺落戶湖南,70年來,共取得科技成果1186項,獲國家級獎勵30項、省部級獎勵660項。管理創新動能有效激發,林業再信息化穩步推進,「網際網路+政務服務」、信息管理平臺建設卓有成效,省林業局連續多年獲評全國林業信息化建設十佳單位。文化創新動能不斷提升,高標準參展北京世界園藝博覽會,湖南展區展園分別榮獲組委會特等獎、金獎,省植物園實現「省市共建、免費開放」,「愛鳥周」「世界野生動植物日」「世界溼地日」等系列主題活動增強了公眾的生態意識。

70年的湖南林業發展史是一部波瀾壯闊的奮鬥史。親歷這一發展歷程,我們倍感榮幸;見證這一建設成就,我們倍感振奮。我們要永遠銘記為湖南林業發展各個時期揮灑過辛勤汗水、作出過重要貢獻的歷屆領導班子及所有參與者、親歷者和建設者,永遠銘記關心、支持湖南林業發展的社會各界人士!

展望未來,我們信念堅定,鏗鏘前行。

當今的湖南林業,機遇與挑戰並存,正處在助推綠色大省向生態強省轉型新徵程的重要階段。新徵程必然是一段使命更光榮、任務更艱巨的新長徵之路,更需要我們勇立潮頭、奮力搏擊。

在建設生態強省的徵程中,要更加堅定地加強生態保護。加強自然保護地體系建設,有序推進統一管理、整合優化。加強森林、溼地資源管理,嚴格林地監管,強化天然林、公益林管護,履行森林防火、林業有害生物防治職責,完善溼地分級管理體系。加強生物多樣性保護,落實禁食野生動物管理措施,切實保護珍稀瀕危物種及其生境。

在建設生態強省的徵程中,要更加深入地實施生態修復。堅持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開展新一輪國土綠化,啟動草原生態修復,加快森林城市、森林鄉村創建,點上推進長株潭生態綠心修復,線上建設高質量生態廊道,帶上構建「一湖四水」全流域生態涵養帶,片上實施生態脆弱區修復,有效提升全省生態承載力。

在建設生態強省的徵程中,要更加全面地推進生態惠民。推進綠色產業惠民,重點發展油茶、竹木、生態旅遊與森林康養、林下經濟四大千億元產業,加強林業產業園建設,完善林產品質量監管體系,不斷提升林業產業的質量和效益。推進生態扶貧惠民,加大對貧困地區的政策、資金支持力度,切實增強基層群眾的獲得感。

在建設生態強省的徵程中,要更加系統地完善生態治理。深化國有林場改革、集體林權制度改革,開展林長制改革試點、事業單位改革,編制並執行「十四五」發展規劃,進一步釋放林業發展活力。深入貫徹新修訂的《森林法》,實施林業再信息化工程,積極建設「中國油茶科創谷」等重大科研平臺,進一步提升林業治理能力。

壯麗七十年,奮進新時代。站在新的歷史起點,湖南省林業系統要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根本遵循,堅決貫徹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一棒接著一棒跑,一代接著一代幹,為實現林業事業高質量發展、建設富饒美麗幸福新湖南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作者胡長清系湖南省林業局黨組書記、局長)

來源:中國綠色時報

原標題:《各地林草頭條丨三湘四水添綠韻 芙蓉國裡繪丹青——寫在湖南林業建設70周年之際》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各地林草頭條丨西藏林周:「候鳥天堂」的守護者
    各地林草頭條丨西藏林周:「候鳥天堂」的守護者 2020-12-21 12:2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各地林草頭條丨甘肅武威:讓綠色成為最美底色
    統籌實施祁連山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工程項目,按照「南護水源、中調結構、北治風沙」的總體布局,規劃實施林草植被恢復、礦山環境治理恢復、生態移民安置、小流域綜合治理、水生態環境保護、溼地保護治理、重點區域生態治理等65個建設項目,至目前完成投資33.55億元。
  • 服務現代林業發展,這個集團攜手開創新時代林業職教新局面
    三湘都市報12月20日訊(通訊員 伍婷婷 肖明 肖佳園 記者 劉鎮東 黃京)為推動林業職業教育與區域經濟地聯動發展,提高集團服務現代林業發展和生態文明建設水平,加強集團化辦學地內涵建設,12月19日,中國(南方)現代林業職業教育集團(以下簡稱「集團」)2020年年會暨校長聯席會議在湖南環境生物職業技術學院召開
  • 首屆林草計算機應用大會聚焦智慧林業建設
    12月19日-20日,首屆林草計算機應用大會在北京召開,主題為「智慧引領林草未來」。大會集中展示計算機應用技術在林草領域取得的科研成果,並就應用實踐展開交流,研討進一步促進產學研用深度融合。計算機技術近年在森林資源監管、工程成效評估、森林火災防控、病蟲害預警等領域廣泛應用。
  • ...林草資源保護長效機制——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有關負責人詳解林長制
    就如何落實中央文件精神,經濟日報記者專訪了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有關負責人。「近年來,一些已經推行林長制的地區,以林長制為基礎,因地制宜推出『林區警長制』『林長+檢察長』『民間林長』等系列新制度,形成了保護發展林草資源的強大合力,彰顯出強大的制度優勢,釋放出良好的治理效能。」該有關負責人表示,全面推行林長制將建立健全黨政領導責任體系,明確各級林長的森林草原保護發展責任。
  • 各地林草頭條丨重慶:為了山水之城的生態底色
    為了防止綜合整治效果反彈,北碚區還健全「四個制度」落實問題發現機制:建立日常巡查工作制度,要求網格護林員和巡山守卡人員加大對重點林區、敏感地段、重要區域的檢查力度,嚴防新增生態破壞點;建立明察暗訪制度,由區林長辦每季度開展兩次明察暗訪;建立問題投訴制度,在縉雲山安裝林長公示牌65塊,積極發動群眾舉報各類破壞山林資源違法行為;接受新聞媒體監督制度,擴大發現破壞山林資源違法行為線索的來源渠道
  • 林草扶貧丨充分發揮社會組織優勢 「兩翼」並重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
    樟江河從這裡流過,千姿百態的水是荔波的精靈,不僅雕刻了瑰麗的喀斯特景觀,還養育著荔波的一代代居民,布依族、水族、苗族、瑤族等少數民族在這裡生產生活,傳承文化。 科技助產 實際解決林農之困 林業是農民最直接、最熟悉的行業之一,利用先進科技發展林草產業對助力農民增收作用顯著。林草科技扶貧,不僅能促進林草產業發展,創造良好經濟效益,更能傳播普及科技知識,提高人口科學技能,提升增收致富能力。
  • 林業種植產業破困發展 林草機械企業龍頭集聚 90多萬畝林業資源...
    林業產品,這個原本小眾的概念躍入大眾視野,逐步成為具體且流行的產品類型。不僅如此,近年來 永康市同步推進林業機械化和林業品種引進研發,實現了靈芝、黃精、三葉青等林業產品的規模化產業化,還湧現了紅豆杉等新型的造林綠化品種,林業產值每年都有遞增。林業種植產業和林草機械產業交相輝映,蓬勃發展。一個全新的經濟增長點——「林經濟」,開始顯現。
  • 網際網路+林草丨白龍江3393米高寒瞭望哨有了科技眼
    網際網路+林草丨白龍江3393米高寒瞭望哨有了科技眼 2020-12-24 16:2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各地林草頭條丨福建推進國家公園體制試點的「武夷山樣本」
    建立統一、規範、高效的中國特色國家公園體制絕不是敲鑼打鼓就可以實現的,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須通過不斷深化研究,總結試點經驗來逐步優化完善,在統一規範管理、建立財政保障、明確產權歸屬、完善法律制度等管理體制上取得實質性突破,在規劃管理、標準規範、特許經營、社區發展、人才保障、公眾參與、監督管理、合作交流等運行機制上進行大膽創新,把中國國家公園體制的「四梁八柱」建立起來,補齊制度「短板」……
  • 湖南日報評論員丨向英勇無畏的人民警察致敬
    湖南日報評論員  1月10日,是第一個中國警察節。在這個光榮的節日即將到來之際,習近平總書記向全國人民警察致以誠摯的慰問。希望大家以實際行動踐行對黨忠誠、服務人民、執法公正、紀律嚴明,努力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國、法治中國,為保障人民幸福、國家安全、社會穩定作出新的更大貢獻,以優異成績慶祝建黨100周年。
  • 玉溪市江川區林業和草原局 開展「2020年度林草系統業務知識暨專業...
    為推動全區林業生態建設,全面提高森林資源保護管理水平和工作人員的業務素質,玉溪市江川區林業和草原局針對局屬各辦(股室)、鄉鎮(街道)林業工作人員機構改革、職能職責重組以來,林草業務工作人員能力需進一步提高的實際,於2020年12月15日至17日舉辦全區林草系統業務培訓班,局屬各辦(
  • 「林草熱讀」12.22
    林草產業福建三明林業富鄉農福建省三明市是全國林改策源地,從1998年分林到戶開始,三明林改一直緊扣實現生態效益、社會效益和百姓收益三合一。如今林改已進入以綜合改革促林業效益和生態效益增值階段。據悉,2019年三明林業產業總產值1146億元,農民人均年涉林純收入5000多元。林業產業已成為三明富民產業之一。
  • 《航拍中國》湖南篇刷屏 展示了一份湖南高質量發展答卷
    湖南人的朋友圈被齊刷刷的「點讚聲」刷了屏,全國各地網友們對湖南的讚譽之聲紛至沓來,眾多湘籍名人亦藉此機會向全國,乃至全世界的朋友發出邀請:「歡迎大家來我家鄉做客」。從探訪偉人故裡韶山,到東江湖領略人與自然共同創造的水墨丹青……全景式俯瞰一個觀眾既熟悉又新鮮的湖南,引發了社會各界的強烈共鳴。《航拍中國》湖南篇的預告和正片播出後,輿論關注直線上升。人民日報、湖南經視、紅網等各大主流媒體在抖音、微信、微博等平臺紛紛製作播出短視頻,成為網民點讚爆款。
  • 各地林草頭條丨重慶大山大水孕產業 生態為先奔小康
    夏日雨後,長江重慶忠縣段被雲霧籠罩,水託雲,雲繞山,山依水,長江、橘山與雲霧渾然一體,蔚為壯觀。位於忠縣塗井鄉友誼村的三峽橘海,鬱鬱蔥蔥、生機勃勃,幾名身著樸素的農民穿行其中鋤草施肥,有條不紊地忙碌著。 200餘公裡外的大巴山南麓,有著佔地2.1萬畝木香產業基地的開州區關面鄉泉秀村,鋪滿山坡的木香長勢喜人。再過兩個月,這裡又將迎來集中收穫的季節。
  • 全省林草生態旅遊產業高質量發展工作座談會召開
    9月14日,四川省林業和草原局在邛崍市召開了全省林草生態旅遊產業高質量發展工作座談會。省林草局一級巡視員劉兵出席會議並講話。會上,省林業和草原生態旅遊發展中心詳細解讀了《促進林草生態旅遊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四川日報全媒體介紹「熊貓健康遊」森林康養系列推介活動具體情況;邛崍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西嶺雪山、華鎣山、蜀南竹海等單位做了經驗交流。
  • 林草扶貧丨林草人在羅城
    「我們每天在公司上班,家人在家裡製作菌棒。公司以成本價把毛木耳菌棒給我們,再統一收購毛木耳。依靠毛木耳生產,我們的生活會越來越滋潤。」 何見主要負責扶貧和林業項目的對接、協調和聯絡,並協助李平先開展林業工作。「我被安排住在東門鎮林業站,比較偏僻,三面環山,距縣林業局4公裡多,晚上周邊沒人居住。起初走路上下班,後來由於經常加班,買了一輛電動車。」何見說,「為了讓我踏實工作,愛人把工作辭了,在家照顧5歲和2歲的孩子。」 塗翔宇除了扶貧辦的工作,還協助李平先開展林業生態脫貧攻堅。
  • 湖南日報評論員:向英勇無畏的人民警察致敬
    湖南日報評論員1月10日,是第一個中國警察節。在這個光榮的節日即將到來之際,習近平總書記向全國人民警察致以誠摯的慰問。可以說,三湘四水改革發展的進程滲透了湖南公安民警的忠誠和辛勞,芙蓉國裡百姓的安康幸福浸潤了湖南公安民警的汗水與擔當,金色盾牌鑄就凝聚了湖南公安民警的鮮血甚至生命。英雄的壯舉需要全社會仰望,英雄的精神更需要每個人傳承。在這個特殊的日子裡,我們應該向每一位英勇無畏的人民警察道聲辛苦、說聲感謝,祝他們節日快樂,同樣要祝願他們平安、幸福。
  • 和滿京城 奮進九州——丹青繪端午雲展書法篇
    和滿京城 奮進九州丹青繪端午雲展自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爆發以來,在海澱區文化和旅遊局領導下,海澱美術館北館和全國藝術家們積極行動起來,擔負起文藝使命,用藝術作品凝聚起萬眾一心抗擊疫情的的強大力量!
  • 深度觀察丨花卉苗木產業,能否成為湖南下一個林業千億產業?
    紅花檵木是特產湖南的珍貴鄉土彩葉觀賞植物,中國特色花卉品牌產品之一。湖南紅花檵木名聞中外,瀏陽市更被譽為「中國紅花檵木之鄉」。圖/李長宏紅網時刻記者 李璐 長沙報導1300多年前,唐代詩人譚用之用「秋風萬裡芙蓉國,暮雨千家薜荔村」來描寫湖南美景,詩文中芙蓉與薜荔(又稱木蓮)皆為花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