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五言:以下推薦10部電影從加勒比海到亞馬遜河,從古巴的大街小巷到裡約熱內盧的市中心再到墨西哥沙漠,包你把拉丁美洲逛它個遍。不止如此,這些電影還能幫你從橫向地域層面到縱向歷史層面360度了解現代拉美各個國家狀況。
至於了解拉美對我們有什麼意義?要知道,那可不光有動感的桑巴和虔誠的天主教徒,也不光有馬爾克斯、博爾赫斯這些大文豪學者,貧窮、貪腐、政治獨裁、冷漠等殘酷現實同樣充斥著社會的每一個角落……
廢話少說,「星期五文藝」上片——
1、《黑人奧菲爾》(1959)
原名:Orfeu Negro
國家:巴西
導演:馬塞爾·加繆
「推薦語」這是一部熱鬧的歌舞片,講述了一個神話版的浪漫愛情故事。故事發生在巴西狂歡節期間,自然,那些悲傷、貧窮、卑微最終都被化作了那些動感的森巴舞和催人的拉丁樂。
2、《我是古巴》(1964)
原名:Куба
國家:前蘇聯、古巴
導演:米哈依爾·卡拉託佐夫
「推薦語」從酒吧到貧民窟,從街頭示威到叢林遊擊戰,前蘇聯導演卡拉託佐夫用非人般的視角,詩化的鏡頭語言,史詩般地描繪出了一幅動亂時期古巴的景致。
3、《鼴鼠》(1970)
原名:El topo
國家:墨西哥
導演:亞歷桑德羅·佐杜洛夫斯基
「推薦語」電影故事發生墨西哥沙漠——荒誕的劇情,光怪陸離的表演風格,加之導演那極具個人化色彩的視角,讓這部電影充滿了神秘主義色彩,展現出了一個讓人匪夷所思的南美。也就佐杜洛夫斯基這種導演有這種藝術膽量了!
4、《樂士浮生錄》(1999)(紀錄片)
原名:Buena Vista Social Club
國家:古巴
導演:維姆·文德斯
「推薦語」這部紀錄片是德國導演維姆·文德斯攜手其音樂製作人Ry Cooder於上世紀八十年代末來古巴拍攝而成。紀錄片借一群古巴底層音樂人的日常生活向我們展示了這個社會主義國家的面貌。同時,也讓我們有幸欣賞到了純正風味的古巴爵士樂。
5、《上帝之城》(2002)
原名:Cidade de Deus
國家:巴西
導演:費爾南多·梅裡爾斯 / 卡迪亞·蘭德
「推薦語」讓人出乎意料的是,導演竟能用如此詼諧、幽默、諷刺的口吻把巴西首都街頭那些髒亂差的東西描述的如此生動。更別說那些未成年的孩子拿著槍參與燒殺搶掠販毒所給人帶來的觸動了!
6、《墨西哥往事》(2003)
原名:Once Upon a Time in Mexico
國家:墨西哥
導演:羅伯特·羅德裡格茲
「推薦語」這是部純正味道的墨西哥槍戰動作片了,其造型之華麗,打鬥之激烈,演員之俊朗性感都足以堪比港產片啦,更別說這還是出自暴力美學導演羅德裡格茲之手。當然,電影故事也沒有脫離墨西哥的政治社會背景。
7、《霍亂時期的愛情》(2007)
原名:Love in the Time of Cholera
國家:美國
導演:邁克·內威爾
「推薦語」這部電影描述了一個史詩般的愛情故事,根據哥倫比亞大作家馬爾克斯同名小說改編而成。拋開電影的故事不說,光是故事背景下展現出的那一系列南美景致,也足以讓人慾罷不能了!
8、《荒蠻故事》(2014)
原名:Relatos salvajes
國家:阿根廷
導演:達米安·斯茲弗隆
「推薦語」片中故事均發生在當下。導演借六個暴力美學式的復仇故事向我們展現出了現代阿根廷的種種社會問題——從仇富、婚姻欺騙、富二代惹事再到貪腐、司法腐敗、反社會……所有這一切都被匯聚成了一種情緒演繹了出來。
9、《羅馬》(2018)
原名:Roma
國家:墨西哥
導演:阿方索·卡隆
「推薦語」故事發生在上世紀墨西哥城的上流社區「羅馬」,以一家白人的視角展現出了當時社會的全貌。看了讓人著實震撼。
10、《民主的邊緣》(2019)
原名:Democracia em Vertigem
國家:巴西
導演:佩特拉·科斯塔
「推薦語」這部紀錄片再好不過地揭露出了近現代巴西的政治演變過程,同時公開了當事人的大量內部資料。看了觸目驚心。當然,一個巴西政體的演變也從某個角度影射出了西方民主的實質,值得深思。
關注【星期五文藝】,推薦經典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