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一佛等於供一切佛,您可知道為什麼?

2021-01-22 求學足跡

《日常禪修竅訣》講記

全知麥彭仁波切 著

索達吉堪布 譯講


今天我們講日常禪修竅訣,原文在全知麥彭仁波切撰著的《釋迦牟尼佛廣傳·白蓮花論》第十一品當中。我記得這部廣傳的藏文版有500頁,漢文版也剛好是500頁,後者於2012年10月1日由西藏藏文古籍出版社出版,並於2016年5月第三次印刷。




《釋迦牟尼佛廣傳·白蓮花論》

作者:麥彭仁波切

譯者:索達吉堪布


《釋迦牟尼佛廣傳•白蓮花論》是全知麥彭仁波切甚深智慧之結晶,是整個佛教史上前所未有、圓滿齊備宣說釋迦牟尼佛生平事跡之巨著。全知麥彭尊者以超拔的智慧與由衷的敬仰,為後世留下一部記載佛祖行持的光輝論典。



這本《八大菩薩傳》也是由西藏藏文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學院這邊明後天就可以發給大家,外面還沒有上架,可能要過一段時間吧。其實《八大菩薩傳》很重要。


現在很多人對於八大菩薩的了解僅限於民間說法,而對於佛經中的記載並不是特別清楚。在這部傳記中,麥彭仁波切以其甚深智慧宣講了很多修行竅訣。法王如意寶也講過這部傳記,希望道友們好好學習一下。這本書中引用的教證在漢地《大藏經》中也有對應,大家可以參考腳註。



八大菩薩傳

麥彭仁波切 著,索達吉 編


本書介紹了八位菩薩的傳說故事、生平事跡,講述了各位菩薩在自己的修行過程中所遭遇的困惑與阻礙以及如何克服的,除此外,還有各位菩薩修行的心得體會。


八位菩薩分別為:文殊菩薩、普賢菩薩、觀世音菩薩、金剛手菩薩、虛空藏菩薩、地藏菩薩、彌勒菩薩、除蓋障菩薩。


這八位菩薩,是大眾熟知的形象,其故事流傳很廣。本書是對其故事的一次系統性匯集,語言通俗,故事性強,有助於大眾對其形象有一個整體的全面的了解。



前一段時間,我說要傳講釋迦牟尼佛的禪修法,藏族教務科就安排喇嘛和覺姆念誦了《釋尊儀軌》,以此懷念佛陀。現在他們剛結束,正在念蓮師心咒,我們這邊就開始傳講《釋尊廣傳》中的禪修法,這個緣起很好。



《釋迦牟尼佛修法儀軌》
全知麥彭仁波切 造

索達吉堪布譯


那莫革熱夏迦牟那耶

如《三摩地王經》云:「散步安坐站立臥,何人憶念能仁尊,本師恆時住彼前,彼者將獲廣大果。」又云:「身體宛若純金色,世間怙主極莊嚴,何者之心專注此,菩薩彼者即入定。」隨念我等無比本師釋尊之修法,

首先念誦皈依偈:
桑吉秋當湊戒喬南拉  

乃至菩提之間永皈依
香切瓦德達訥嘉色切  

一切殊勝佛法及僧眾
達給滾得吉畢索南吉  

以我修行念誦之福德
珠拉盼謝桑吉哲巴笑  

為利眾生願成就佛果


之後發心、修四無量心,意念諸法現而無自性之義中念誦:

阿                 
吉美東巴涅當定炯各  

無生空性以及緣起性
囊瓦嘎美宗傑傑咪策  

顯現不滅雙運幻化相
讓頓南卡秋珍嘉促魏  

自前虛空如海供雲中
仁欽桑徹班涅達為當  

觀想寶獅座蓮日月上
敦巴聰美夏迦桑給訥  

無等本師釋迦牟尼佛
色戒鬥堅燦當慧夏旦  

身為金色具足相隨好
秋故色瘦多吉傑忠葉  

身著三衣金剛跏趺坐
夏意薩倫夏嘉樂江相  

右手壓地手印妙舒展
夏雲年壓德賊轟則南  

左手等印持執甘露缽
色戒熱達則傑花白瓦  

宛如金山威嚴極耀眼
意西哦色扎魏卡揚恰  

智慧光芒遍布虛空界
尼魏哲嘉內旦傑哲素  

八大菩薩十六羅漢等
啪湊嘉促扣吉勇夠揚  

如海聖眾眷屬皆圍繞
沾巴匝吉哲意塔尼累  

僅念解脫有寂之二邊
南珠逮瓦喬各花奏瓦  

賜予殊勝吉祥之大樂
嘉根諦畢達涅欽波薩  

皈依處之總集大主尊

如是觀想佛陀身,結果馬上想到佛真正安住在自前虛空中,因諸佛之智慧身何時何地都無有遠近故。觀想佛於何處佛必定安住於彼處。經中云:「何者作意佛,佛安住彼前,恆時賜加持,解脫一切罪。」觀想佛陀,所積之資糧也不會耗盡,善根不會虛耗。



《華嚴經》中云:「聞見供養彼等佛,無量福德將增上,斷諸煩惱輪迴苦,此善中間不窮盡。」於佛前如何發願也會如是實現。


《宣說文殊剎土功德經》中云:「諸法依緣生,住於意樂上,何者發何願,將獲如是果。」對此中所說之理生起穩固定解。


再念誦:
釀吉欽布奏旦涅咪揚  

大悲攝受具諍濁世剎
宗內門蘭欽波鄂嘉達  

爾後發下五百廣大願
巴嘎達鄂燦吐謝莫到  

贊如白蓮聞名不退轉
敦巴特吉堅拉夏擦漏  

恭敬頂禮本師大悲尊
達煙夠色給湊龍秀吉  

自他三門善根及受用
根桑秋畢珍德莫奈本  

觀為普賢供雲而奉獻
吐美內薩的凍瑪力巴  

無始以來所積一切罪
釀內久巴扎布瘦素夏  

則以猛烈悔心分別懺
啪當瘦素吉悟給瓦訥  

於諸聖者以及凡夫眾
諦色薩拉吉色葉讓噢  

三時所積善根作隨喜
則江嘉切秋戒扣路策  

祈請十方一切佛菩薩
笑傑堅莫恰白故德素  

恆轉甚深廣大之法輪
秋訥南卡達魏意西各  

汝如虛空般之智慧身
諦色剖傑美白葉謀戒  

雖住三世無有遷變中
德謝囊噢吉傑策敦江  

然於所化前示生滅相
哲畢則各達德囊瓦湊  

恆時顯現幻化之色身
達給諦色薩畢給湊吉  

我以三世所積之善根
卡恰珠瓦根拉盼拉德  

願利遍布虛空界有情
秋戒嘉波達白尼雪江  

令釋尊您恆時生歡喜
秋吉嘉魏夠胖透白修  

獲得法王如來之果位
達嘉涅咪珠瓦棍美南  

無有怙主我等濁世眾
特吉拉白宗魏刮珍累  

蒙以悲心攝受之恩德
揚當諦的仁欽南色戒  

此剎此時一切三寶相
囊瓦傑尼器戒陳累涅  

均是佛陀您之事業也
逮謝嘉喬聰美戒波熱  

故於無等唯一勝依怙
葉氣達倍釀內瘦逮那  

虔誠信仰誠心而祈禱
溫戒達嘉欽波瑪尼瓦  

莫忘昔日所發大誓願
相切瓦德特吉吉怎奏  

乃至菩提前以大悲攝



以猛烈虔誠的信心觀想釋尊真正身相,一緣專注其身而盡力念誦:
喇嘛敦巴炯 旦 諦 德 銀 夏 巴扎 炯 巴 揚 達巴 作 畢 桑 吉 花 嘉瓦夏迦 特巴拉 夏 擦 羅 秋 多 加色切沃
(頂禮、供養、皈依、本師、出有壞、善逝、應供、真實圓滿正等覺釋迦牟尼佛)

以懇切祈請之方式盡力持誦《小般若經》中所說的陀羅尼咒:
達雅塔 嗡牟尼牟尼瑪哈牟尼耶索哈

再盡力念誦:
嗡牟尼牟尼瑪哈牟尼耶索哈



此等之時隨念釋尊的功德,以信心一緣專注其明顯身相而誦一遍

燦 久 巴 當 榮 帝 畢近 吉 敦 畢 各類耶西 戒哦色那 措 畢 囊瓦欽布 達 當 森 堅 檀嘉 戒哲巴檀 嘉薩揚特巴欽布蘭戒雲旦策 雲 德吉逮謝莫稻 畢薩 嫩白 薩 拉
(觀想依靠持誦名號、念誦陀羅尼咒之緣以本師之身中放射種種智慧大光芒遣除我與一切眾生之諸罪障,並如理生起大乘道功德而獲得不退轉果位)




今天是薩迦月的第一天,也是衛塞節——按照藏曆,衛塞節應該是在這個月當中。我們提倡大家在這個月行持善法——如果能終生吃素當然是很好的,如果不能,也可以在薩迦月吃素;還可以放生、供燈、抄經、念誦等,功德是非常大的。





衛塞節(VESAK DAY)(即佛誕,又稱浴佛節)是佛陀出生、成道覺悟、逝世的一天。佛陀出生於公元前624年5月月圓日(相當於夏曆(即農曆)四月十五(農曆四月十五)月圓日),出生地是今尼泊爾藍毗尼。


經中國佛教協會前會長趙樸初居士提議,漢傳佛教界以夏曆四月十五日為"佛吉祥日",以與國際佛教界一同慶祝。



今天是一個特別圓滿的日子,也是一個非常吉祥的日子。我們準備利用四堂課的時間講一下日常禪修法,星期天再給大家講一下依靠金剛薩埵佛來懺悔的方法。

全知麥彭仁波切撰著的釋迦牟尼佛觀想修法非常甚深。2001年12月25日到2002年5月3日,我大概用了四個多月的時間,在廈門的醫院裡翻譯了這部論典。


這裡面的內容基本上都是我一邊住院、輸液一邊翻譯的,出院的時候就翻譯完了。在翻譯的過程中,這部論典給我留下了比較深刻的印象。


由於原文內容比較多,藏文的傳承我就不念了。我在漢文上逐字講解,大家也可以得到傳承。


【我們若能觀想、供養具無量功德之釋迦牟尼佛,則已等同於觀想、供養一切如來。】


今天講的內容當中,有很多比較特殊的甚深竅訣,大家要很好地理解並記住。


如果我們觀想、供養具有無量功德的釋迦牟尼佛這一尊佛陀,實際上與觀想、供養十方三世所有諸佛沒有什麼差別。



不退轉法輪經卷第三


阿難言。云何如來。得具足見無闕失見。具足聞佛具足見佛具足親近。佛告阿難。汝不知耶。阿難言。我實不知。佛言。汝今諦聽。當為汝說。阿難言。唯然世尊。願為解說。


阿難。汝今聞我釋迦牟尼佛。已聞當聞。如是等。皆得不退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何以故。一切法身若有所說。其見聞者皆悉利益。阿難。若以一華供養如來。及般涅盤後。為佛舍利起塔供養。亦得不退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阿難。乃至畜生。得聞佛名。亦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耶。佛言。阿難。復有人聞釋迦牟尼佛音聲。稱其名號。皆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種子。


若善男子善女人。聞釋迦牟尼佛名號。如其所說皆實不虛。阿難。譬如尼拘陀樹。若一若二若三若四。乃至五十百千無量等眾。止息其下皆蒙覆蔭。


阿難。於汝意云何。尼拘陀子為大小耶。阿難言。尼拘樹子最為甚小。佛告阿難。如是尼拘陀樹。以水雨糞土人功因緣。積其日月漸漸長大。


阿難言。如是世尊。佛告阿難。以尼拘樹子本甚微小。以水土日月因緣故。漸漸長大。如是阿難。得聞釋迦牟尼佛名。善根種子終不敗壞。不退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亦復如是。何以故。無相種子於一切不住。是故不壞。以不壞故。如是種子不可毀壞。亦不取相。是故於一切法不壞。


阿難白佛言。世尊。為是如來本願之力。為是諸佛法應爾耶。佛即答言。以本願力故。若有眾生聞我名者。皆得不退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一切諸佛法亦如是。何以故。一切佛法皆平等故。阿難言。一切佛法平等有何利益。


佛言。能令眾生雖不聞法以發願力故亦使得同聞法利益。爾時阿難白佛言。世尊。如來成就未曾有法故。能大利益諸菩薩摩訶薩等。


佛言。如是如是。阿難。我今雖為眾生作大利益。若聞法者。無不得住利益福田。我於過去供養諸佛。不惜身命。一切皆舍。離諸貪嫉。勤修精進。諸根清淨。於一切法。不取不著。無所依止。是故阿難。我成菩提能大利益一切眾生。


不知道你們以前有沒有聽過這個道理,是否能夠理解。以前很多人都覺得:「阿彌陀佛就是阿彌陀佛,釋迦牟尼佛就是釋迦牟尼佛,所以我供養釋迦牟尼佛跟阿彌陀佛沒有關係,供養藥師佛跟金剛薩埵佛沒有關係。」很多人對諸佛是分開執著的,就像將不同的凡夫人看作異體一樣。其實,這是一種錯誤的分別念。


《幻師妙賢請問經》中云:「妙賢若人供一佛,則供十方一切佛,諸如來與我法界,恆時無二無別故。彼等如來亦接納,供養諸佛功德增,彼獲清淨平等性,諸佛本性無分別。」


《幻師妙賢請問經》中說:「妙賢,如果有人供養一尊佛,則與供養十方一切佛相同,因為諸佛如來與我法界恆時無二無別。供養一尊佛,其他如來也會接納。」


比如我們供養釋迦牟尼佛,那麼阿彌陀佛也會接納。經中還說:「供養一尊如來,也會增上供養其他諸佛的功德。而且,彼獲得清淨平等性,諸佛本性無有分別。」 


所以我們要知道,諸佛的本性實際上是一體的。《華嚴經》中講:「譬如一心力,能生種種心,如來一法身,出生諸佛身。」譬如一心可以產生種種心,如來的一個法身也會產生十方諸佛。所以,我們以前認為諸佛為他體的凡夫分別念一定要消除。


《華嚴經》中則如是說道:「僅僅見如來,能斷諸業障,遠離眾魔業。」又云:「何人憶念佛,乃佛諸功德,此人定遠離,惡趣痛苦怖。」


《華嚴經》中說:我們僅僅見到佛陀或佛像,就能斷除無始以來的業障,遠離一切魔眾;而且,憶念佛就是憶念一切佛的功德,此人一定會遠離惡趣的痛苦和恐怖。


「眾生之利樂,皆從佛力生,當知佛福德,無能相等同。諸佛遍法界,利益眾生故,化身無量數,為眾宣法理。」「如虛空遍布,如水中影像,為利益眾生,諸佛時現身。」「佛一毫毛許,功德無等倫,世人難了知,浩瀚如虛空。」……


眾生暫時的利益和究竟的大樂,都是依靠佛的威力和加持力而產生的。所以,我們要對佛陀有感恩之心。佛的福德不可思議,凡夫人很難想像。佛陀在世間顯現無數的相,為眾生宣說法理。


如虛空遍布,如水中月影,諸佛為了利益眾生,顯現各種各樣的身相。佛陀一個毛孔的功德也是無可比擬的,如虛空般浩瀚無邊,世人難以了知。


《華嚴經》中說:「見聞供養諸如來,所得功德不可量。」見聞、憶念、供養諸如來,所得到的功德是不可測量的。

   


未完待續

相關焦點

  • 為什麼要在佛前供燈,我們為誰而供燈?
    為什麼佛門特別強調要在佛前供燈?尤其在這新舊年份交替之時,更要在佛前供燈?而燈,便是代表著智慧,我們在佛前點燈,點的就是智慧之燈,破除黑暗,燃起眾生心中的智慧,本具的覺性。而一切眾生原本都具有覺性,只是受制於五毒而無法覺醒。通過供燈這樣一個緣起,便是讓眾生有覺悟之機,在覺性當中獲得解脫,離苦得樂。我們都知道,佛是什麼?
  • 供燈千篇文一百零八:佛前供燈,也是供養自己
    算算時間,三生在佛前供燈已經九年有餘,說起來三生算不得有大智慧的人,但三千多個日夜堅持修行,供燈誦經,得諸佛菩薩加持,修正了很多顛倒無明,感恩諸佛菩薩護佑,身體也非常健康,從未有過什麼不適。一直以來,總有善知識會問,為什麼我們要在佛前供燈,為什麼在佛前供燈的功德會那麼大,尤其很多善知識在佛前供奉半年、一年、兩年甚至更久的燈之後,有了很大的感應:孩子變了,不再像以前那麼叛逆;丈夫變了,不再像以前那麼對待自己,有的回歸了家庭;
  • 為什麼要供燈?| 海濤法師講解佛前供燈功德
    在《大藏經》中,對供燈的功德介紹得很詳細,有部經叫《佛為首迦長者說業報差別經》,裡面宣講了供燈的十種功德: 一、照世如燈。供燈者生生世世如同世間的明燈,轉生為人也是人中之王,就像上師如意寶一樣,慧燈照亮整個世界。 二、肉眼不壞。
  • 燃身供佛求無上慧,燒臂供佛求金身;是對生命蔑視,還是對佛虔誠
    佛陀宣說藥王菩薩往昔聞法供養日月淨明德佛的事跡。藥王菩薩久遠劫前日月淨明德如來住世時,為一切眾生喜見菩薩。該菩薩精進修行苦行,得證一切色身三昧,與神通力焚身供養如來及《法華經》,復於後世又轉生淨德王家後並燃臂供養。接經文;這時,宿王華菩薩對釋迦牟尼佛說:世尊,藥王菩薩是由於怎樣的因緣來到這個娑婆世界遊歷的?這位藥王菩薩曾經修習過若干百千萬億那由他難以修習的苦行。願您為我們稍作解說。
  • 孝敬父母,等於供佛(火遍朋友圈)
    01 孝敬父母,等於供佛佛知道後,告訴他說:比丘呀,衫是諸佛之壯相,因緣極尊、極重、極恩,你卻拿它來換飯給我吃,但我沒有這樣的福報消得這一缽飯,只有你的父母能消受。如果連對自己恩德最大的父母都不能照顧好,一切其他的善只能是偽善。現在很多人迷信吶!自己跑到外面燒香,卻不知道,在家佛就是父母啊!有對佛菩薩的恭敬心,用在父母身上,那你的福報可就大了。
  • 佛教:佛前「供聖水」,這三件事不能弄錯,一定要提前知道
    佛就像大家的信仰,活在大家的心中,給大家精神寄託,陪伴大家。每一個地方,每一座寺廟裡都會有它特有的佛像在,我們去寺廟需要的不僅是要帶上我們虔誠的心,帶上一些必要的貢品,例如:香燭,點心水果,紙錢,素酒等等,而且要清楚知道供佛時的每一個步驟都有它的學問和禁忌所在,學習它的學問,避開觸犯禁忌,因為觸犯了裡面其中的禁忌就是對佛的大為不敬,更不必妄想佛會把你的訴求記住,陪伴你左右,保佑你心想事成了。
  • 佛教:這些東西不要拿來供佛,對「佛」不敬,折損功德!
    為什麼蔥姜蒜也不可以?因為吃了蔥姜蒜,嘴裡會有股難聞的惡臭味,自己聞到或他人聞到,都是不清淨的。腥食主要指蛋奶類,像雞蛋牛奶這類東西也儘量不要供佛。  水果氣味不清新,會影響大眾修行的心,也對佛菩薩有一絲不恭敬,以此供佛,不太得體。  且榴槤這種水果,價格昂貴,一般家庭往往消費不起,不必在此下血本。我們供佛的目的在於修布施利他心,內心清淨,自然功不唐捐。不要帶著「賄賂」的念頭供佛,覺得供養越貴的東西就越好,這是完全錯誤的想法。
  • 他竟然拿了一坨翔(俗稱大便)供佛
    很多人糾結該用什麼來供佛,以為一定要用最好的東西供佛才可以,而且害怕有種種的忌諱或者褻瀆。        實際上,不是這樣的。
  • 佛教:佛前供燈,牢記這3點,功德無量!
    廣結善緣,感恩有您點點「關注」吧!此文字數「一千三百餘字」閱讀時長預計需要4分鐘!此文的一切功德,皆悉回向十法界一切眾生!通過這個故事,我們可以知曉「供燈」的功德乃是無量無邊。但也有些許條件,什麼條件呢?其一就是發願、其二就是清淨心。所以佛前供燈,若想功德無量,就必須如同供花、供水、供果等等一樣,有著清淨心、慈悲心和歡喜心。佛前供燈,牢記這幾點「禁忌」,諸佛歡喜!No1、對於供燈,不能執著相上。
  • 佛教:這幾種物品不可「供佛」,對佛不敬,切記!
    佛家有言,芥子納須彌,佛乃世間無上福田,禮拜諸佛,即便供養極其微小之物,福德也無邊無量。那麼,你有沒有在佛前上供的經歷呢?每逢初一、十五,亦或遇到佛門中的節日,我們常見到善男信女帶著各式供品,到寺院禮佛祈福。其實,供佛的真正含義包括兩個方面。
  • 佛前供花的功德利益
    釋迦牟尼佛過去世曾是善慧仙人,當時,燃燈國王禮請燃燈佛入城講法,人們為了供養如來,將國內的名花搜尋一空。善慧到處尋找花,始終沒有找到。這時有個身穿青衣的女子,將七株蓮花密藏在衣服內,從善慧身旁經過。供花的功德《佛為首迦長者說業報差別經》說供花十大功德:1.能使人變得如花朵般的美麗、令人歡喜,吸引眾人目光,人緣極佳,
  • 佛教:合掌問禮,五體投地磕長頭,供佛——都隱藏了什麼奧妙
    佛教肯定有著區別於一般世俗的儀式,這裡我們主要介紹其中最重要的三種,分別是合十問禮,五體投地磕長頭,以及供佛,同時也看看它們背後都有什麼特殊的含義。不管您來自天南海北,屬於禪宗淨土還是密宗,僧道俗哪家,男女老少,一切眾生相都不著,統統都是合掌問候,一切的佛家禮儀就都在其中了,彼此都是心領神會,隨喜讚嘆。那麼這個合掌究竟有什麼含義,為何如此受古今中外一切佛弟子們推崇呢?
  • 新年期間神佛菩薩聖像前的供燈名單!
    佛堂:佛堂上供奉了佛菩薩聖像8尊,分別為:釋迦牟尼佛!阿彌陀佛!彌勒尊佛!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送子觀世音菩薩!地藏王菩薩!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山不在高,有仙則靈!在諸聖像前供燈,將受到更廣的加持力!一盞明燈可供奉諸神聖佛菩薩,照亮眾生度脫路!照亮您的人生路,祝願大家前途光明,業障消除,福慧雙全,功德圓滿,早成佛道!祝大家:新春快樂!
  • 景氣不好我沒有多餘的錢可以去買上好飲食來供佛怎麼辦?
    佛說:「這孩子是有福德的人,你們大可不必懷疑。」父母聽了心裡很歡喜。  回到家裡,兒子啟稟父母說:「但願兩位尊親大人為我禮請佛陀以及眾比丘僧。」父母回答說:「要禮請佛陀與眾僧必須先準備各種供具,不是匆匆忙忙就可以辦好的。」兒子說:「只要把廳堂房舍灑掃乾淨,把桌椅座席排放整齊,再施設三個高座,那麼百味飲食自然就有了。
  • 佛教:這些東西不要拿來供佛,對「菩薩」不敬,切記
    每到逢年過節,初一十五,或是佛誕的時候,就會有很多人帶著供品去寺廟供佛,也有一些人會把佛菩薩請到家裡去供佛,由於我們在供佛時,一定要敬佛,所以有些東西不要拿來供佛,會對菩薩不敬,切記。如果你用腐爛的水果、枯萎的鮮花、不乾淨的水去供佛,就無法起到表法的作用,因為這些東西代表了惡因,一個人如果經常種下惡因,就會感召惡果。我們用來供佛的物品,一定要如理如法,一定要符合佛教的戒律清規,不能違背因果,不能違背佛教的戒律。例如,佛教勸導眾生要多吃素,我們在供佛時,就不能用肉類去供佛,這樣會對菩薩不敬。
  • 供燈千篇文一百零五:為什麼供燈沒效果?
    最近有一位善信,問到一個問題:為什麼我自己在家中也供燈,但是卻沒有效果,沒有感應,生活還是一團糟,沒有絲毫改變?相信有這樣疑問的善信不只是一個人,經常會有人供燈的時候說,我先試試供上幾天,如果有用,能夠保佑我如何如何,我就發願供上幾個月或者一年。這是什麼?
  • 供上這樣一爐香,圓滿您所有的願
    根據這個傳說,「香」是弟子把信心通達於佛的媒介,故經上稱「香為佛使。」 戒香、定香、解脫香 香代表清淨之義,能清淨一切染垢汙穢,及燥熱煩惱;而以香供佛,則代表滅除一切生死煩惱,得到清淨自在。佛教認為通過修行戒、定、慧、解脫和解脫知見這五種功德,可以成佛,喻為「五分香」。
  • 佛教:家裡有佛堂,這些東西不要拿來供佛,對佛不敬!
    提起佛堂,就很有必要說說佛前做供養,不論是去寺院,還是在自家佛堂,做供養幾乎是每個信眾必做的事。佛前供養主要包括哪些呢?最基本的有佛前供鮮花、供水果、供香、供燈、供水、供齋等等。所供物品不論質量好壞、不論質量多少,有一份供養的誠心就最為可貴。雖然沒有嚴苛的要求,但是我們的行為還應當是如理如法的,不能過於隨意,以免有失恭敬,修不到福、反而造業。
  • 佛教:以水供佛,這些「禁忌」,一定要注意!
    我們做供養,一是表自己的恭敬心,二是通過供養布施培養自己的慈悲利他心,三是以種種善巧方便法,更好地渡化眾生,鞭策眾生精進修行,早證圓滿菩提,不再輪迴受苦。每一種供養都有深刻的寓意和表法,比如佛前上供花果,「花」就代表「善因」,「果」即代表「善果」,有好因才有好果,以此告誡大眾要戒惡修善,不種惡因自然不會感召苦果。
  • 《法華經》10位菩薩之一燃臂供佛的「藥王菩薩」
    一萬二千年後,修得「現一切色身三昧」:能依不同的需求,變現不同色身去親近並教化一切眾生。菩薩滿心歡喜與感恩,心想:「因為聽聞《法華經》,我才能修成三昧,應當供養佛陀及《妙法蓮華經》。」一切眾生喜見菩薩立刻進入三昧,將曼陀羅花、摩訶曼陀羅花,及高貴的堅黑栴檀細末布滿虛空,讓它像濃雲般降落在佛身四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