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禪修竅訣》講記
全知麥彭仁波切 著
索達吉堪布 譯講
今天我們講日常禪修竅訣,原文在全知麥彭仁波切撰著的《釋迦牟尼佛廣傳·白蓮花論》第十一品當中。我記得這部廣傳的藏文版有500頁,漢文版也剛好是500頁,後者於2012年10月1日由西藏藏文古籍出版社出版,並於2016年5月第三次印刷。
《釋迦牟尼佛廣傳·白蓮花論》
作者:麥彭仁波切
譯者:索達吉堪布
《釋迦牟尼佛廣傳•白蓮花論》是全知麥彭仁波切甚深智慧之結晶,是整個佛教史上前所未有、圓滿齊備宣說釋迦牟尼佛生平事跡之巨著。全知麥彭尊者以超拔的智慧與由衷的敬仰,為後世留下一部記載佛祖行持的光輝論典。
這本《八大菩薩傳》也是由西藏藏文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學院這邊明後天就可以發給大家,外面還沒有上架,可能要過一段時間吧。其實《八大菩薩傳》很重要。
現在很多人對於八大菩薩的了解僅限於民間說法,而對於佛經中的記載並不是特別清楚。在這部傳記中,麥彭仁波切以其甚深智慧宣講了很多修行竅訣。法王如意寶也講過這部傳記,希望道友們好好學習一下。這本書中引用的教證在漢地《大藏經》中也有對應,大家可以參考腳註。
八大菩薩傳
麥彭仁波切 著,索達吉 編
本書介紹了八位菩薩的傳說故事、生平事跡,講述了各位菩薩在自己的修行過程中所遭遇的困惑與阻礙以及如何克服的,除此外,還有各位菩薩修行的心得體會。
八位菩薩分別為:文殊菩薩、普賢菩薩、觀世音菩薩、金剛手菩薩、虛空藏菩薩、地藏菩薩、彌勒菩薩、除蓋障菩薩。
這八位菩薩,是大眾熟知的形象,其故事流傳很廣。本書是對其故事的一次系統性匯集,語言通俗,故事性強,有助於大眾對其形象有一個整體的全面的了解。
前一段時間,我說要傳講釋迦牟尼佛的禪修法,藏族教務科就安排喇嘛和覺姆念誦了《釋尊儀軌》,以此懷念佛陀。現在他們剛結束,正在念蓮師心咒,我們這邊就開始傳講《釋尊廣傳》中的禪修法,這個緣起很好。
《釋迦牟尼佛修法儀軌》
全知麥彭仁波切 造
索達吉堪布譯
那莫革熱夏迦牟那耶
如《三摩地王經》云:「散步安坐站立臥,何人憶念能仁尊,本師恆時住彼前,彼者將獲廣大果。」又云:「身體宛若純金色,世間怙主極莊嚴,何者之心專注此,菩薩彼者即入定。」隨念我等無比本師釋尊之修法,
首先念誦皈依偈:
桑吉秋當湊戒喬南拉
乃至菩提之間永皈依
香切瓦德達訥嘉色切
一切殊勝佛法及僧眾
達給滾得吉畢索南吉
以我修行念誦之福德
珠拉盼謝桑吉哲巴笑
為利眾生願成就佛果
之後發心、修四無量心,意念諸法現而無自性之義中念誦:
阿
吉美東巴涅當定炯各
無生空性以及緣起性
囊瓦嘎美宗傑傑咪策
顯現不滅雙運幻化相
讓頓南卡秋珍嘉促魏
自前虛空如海供雲中
仁欽桑徹班涅達為當
觀想寶獅座蓮日月上
敦巴聰美夏迦桑給訥
無等本師釋迦牟尼佛
色戒鬥堅燦當慧夏旦
身為金色具足相隨好
秋故色瘦多吉傑忠葉
身著三衣金剛跏趺坐
夏意薩倫夏嘉樂江相
右手壓地手印妙舒展
夏雲年壓德賊轟則南
左手等印持執甘露缽
色戒熱達則傑花白瓦
宛如金山威嚴極耀眼
意西哦色扎魏卡揚恰
智慧光芒遍布虛空界
尼魏哲嘉內旦傑哲素
八大菩薩十六羅漢等
啪湊嘉促扣吉勇夠揚
如海聖眾眷屬皆圍繞
沾巴匝吉哲意塔尼累
僅念解脫有寂之二邊
南珠逮瓦喬各花奏瓦
賜予殊勝吉祥之大樂
嘉根諦畢達涅欽波薩
皈依處之總集大主尊
如是觀想佛陀身,結果馬上想到佛真正安住在自前虛空中,因諸佛之智慧身何時何地都無有遠近故。觀想佛於何處佛必定安住於彼處。經中云:「何者作意佛,佛安住彼前,恆時賜加持,解脫一切罪。」觀想佛陀,所積之資糧也不會耗盡,善根不會虛耗。
《華嚴經》中云:「聞見供養彼等佛,無量福德將增上,斷諸煩惱輪迴苦,此善中間不窮盡。」於佛前如何發願也會如是實現。
《宣說文殊剎土功德經》中云:「諸法依緣生,住於意樂上,何者發何願,將獲如是果。」對此中所說之理生起穩固定解。
再念誦:
釀吉欽布奏旦涅咪揚
大悲攝受具諍濁世剎
宗內門蘭欽波鄂嘉達
爾後發下五百廣大願
巴嘎達鄂燦吐謝莫到
贊如白蓮聞名不退轉
敦巴特吉堅拉夏擦漏
恭敬頂禮本師大悲尊
達煙夠色給湊龍秀吉
自他三門善根及受用
根桑秋畢珍德莫奈本
觀為普賢供雲而奉獻
吐美內薩的凍瑪力巴
無始以來所積一切罪
釀內久巴扎布瘦素夏
則以猛烈悔心分別懺
啪當瘦素吉悟給瓦訥
於諸聖者以及凡夫眾
諦色薩拉吉色葉讓噢
三時所積善根作隨喜
則江嘉切秋戒扣路策
祈請十方一切佛菩薩
笑傑堅莫恰白故德素
恆轉甚深廣大之法輪
秋訥南卡達魏意西各
汝如虛空般之智慧身
諦色剖傑美白葉謀戒
雖住三世無有遷變中
德謝囊噢吉傑策敦江
然於所化前示生滅相
哲畢則各達德囊瓦湊
恆時顯現幻化之色身
達給諦色薩畢給湊吉
我以三世所積之善根
卡恰珠瓦根拉盼拉德
願利遍布虛空界有情
秋戒嘉波達白尼雪江
令釋尊您恆時生歡喜
秋吉嘉魏夠胖透白修
獲得法王如來之果位
達嘉涅咪珠瓦棍美南
無有怙主我等濁世眾
特吉拉白宗魏刮珍累
蒙以悲心攝受之恩德
揚當諦的仁欽南色戒
此剎此時一切三寶相
囊瓦傑尼器戒陳累涅
均是佛陀您之事業也
逮謝嘉喬聰美戒波熱
故於無等唯一勝依怙
葉氣達倍釀內瘦逮那
虔誠信仰誠心而祈禱
溫戒達嘉欽波瑪尼瓦
莫忘昔日所發大誓願
相切瓦德特吉吉怎奏
乃至菩提前以大悲攝
以猛烈虔誠的信心觀想釋尊真正身相,一緣專注其身而盡力念誦:
喇嘛敦巴炯 旦 諦 德 銀 夏 巴扎 炯 巴 揚 達巴 作 畢 桑 吉 花 嘉瓦夏迦 特巴拉 夏 擦 羅 秋 多 加色切沃
(頂禮、供養、皈依、本師、出有壞、善逝、應供、真實圓滿正等覺釋迦牟尼佛)
以懇切祈請之方式盡力持誦《小般若經》中所說的陀羅尼咒:
達雅塔 嗡牟尼牟尼瑪哈牟尼耶索哈
再盡力念誦:
嗡牟尼牟尼瑪哈牟尼耶索哈
此等之時隨念釋尊的功德,以信心一緣專注其明顯身相而誦一遍
燦 久 巴 當 榮 帝 畢近 吉 敦 畢 各類耶西 戒哦色那 措 畢 囊瓦欽布 達 當 森 堅 檀嘉 戒哲巴檀 嘉薩揚特巴欽布蘭戒雲旦策 雲 德吉逮謝莫稻 畢薩 嫩白 薩 拉
(觀想依靠持誦名號、念誦陀羅尼咒之緣以本師之身中放射種種智慧大光芒遣除我與一切眾生之諸罪障,並如理生起大乘道功德而獲得不退轉果位)
今天是薩迦月的第一天,也是衛塞節——按照藏曆,衛塞節應該是在這個月當中。我們提倡大家在這個月行持善法——如果能終生吃素當然是很好的,如果不能,也可以在薩迦月吃素;還可以放生、供燈、抄經、念誦等,功德是非常大的。
衛塞節(VESAK DAY)(即佛誕,又稱浴佛節)是佛陀出生、成道覺悟、逝世的一天。佛陀出生於公元前624年5月月圓日(相當於夏曆(即農曆)四月十五(農曆四月十五)月圓日),出生地是今尼泊爾藍毗尼。
經中國佛教協會前會長趙樸初居士提議,漢傳佛教界以夏曆四月十五日為"佛吉祥日",以與國際佛教界一同慶祝。
今天是一個特別圓滿的日子,也是一個非常吉祥的日子。我們準備利用四堂課的時間講一下日常禪修法,星期天再給大家講一下依靠金剛薩埵佛來懺悔的方法。
全知麥彭仁波切撰著的釋迦牟尼佛觀想修法非常甚深。2001年12月25日到2002年5月3日,我大概用了四個多月的時間,在廈門的醫院裡翻譯了這部論典。
這裡面的內容基本上都是我一邊住院、輸液一邊翻譯的,出院的時候就翻譯完了。在翻譯的過程中,這部論典給我留下了比較深刻的印象。
由於原文內容比較多,藏文的傳承我就不念了。我在漢文上逐字講解,大家也可以得到傳承。
【我們若能觀想、供養具無量功德之釋迦牟尼佛,則已等同於觀想、供養一切如來。】
今天講的內容當中,有很多比較特殊的甚深竅訣,大家要很好地理解並記住。
如果我們觀想、供養具有無量功德的釋迦牟尼佛這一尊佛陀,實際上與觀想、供養十方三世所有諸佛沒有什麼差別。
不退轉法輪經卷第三
阿難言。云何如來。得具足見無闕失見。具足聞佛具足見佛具足親近。佛告阿難。汝不知耶。阿難言。我實不知。佛言。汝今諦聽。當為汝說。阿難言。唯然世尊。願為解說。
阿難。汝今聞我釋迦牟尼佛。已聞當聞。如是等。皆得不退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何以故。一切法身若有所說。其見聞者皆悉利益。阿難。若以一華供養如來。及般涅盤後。為佛舍利起塔供養。亦得不退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阿難。乃至畜生。得聞佛名。亦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耶。佛言。阿難。復有人聞釋迦牟尼佛音聲。稱其名號。皆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種子。
若善男子善女人。聞釋迦牟尼佛名號。如其所說皆實不虛。阿難。譬如尼拘陀樹。若一若二若三若四。乃至五十百千無量等眾。止息其下皆蒙覆蔭。
阿難。於汝意云何。尼拘陀子為大小耶。阿難言。尼拘樹子最為甚小。佛告阿難。如是尼拘陀樹。以水雨糞土人功因緣。積其日月漸漸長大。
阿難言。如是世尊。佛告阿難。以尼拘樹子本甚微小。以水土日月因緣故。漸漸長大。如是阿難。得聞釋迦牟尼佛名。善根種子終不敗壞。不退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亦復如是。何以故。無相種子於一切不住。是故不壞。以不壞故。如是種子不可毀壞。亦不取相。是故於一切法不壞。
阿難白佛言。世尊。為是如來本願之力。為是諸佛法應爾耶。佛即答言。以本願力故。若有眾生聞我名者。皆得不退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一切諸佛法亦如是。何以故。一切佛法皆平等故。阿難言。一切佛法平等有何利益。
佛言。能令眾生雖不聞法以發願力故亦使得同聞法利益。爾時阿難白佛言。世尊。如來成就未曾有法故。能大利益諸菩薩摩訶薩等。
佛言。如是如是。阿難。我今雖為眾生作大利益。若聞法者。無不得住利益福田。我於過去供養諸佛。不惜身命。一切皆舍。離諸貪嫉。勤修精進。諸根清淨。於一切法。不取不著。無所依止。是故阿難。我成菩提能大利益一切眾生。
不知道你們以前有沒有聽過這個道理,是否能夠理解。以前很多人都覺得:「阿彌陀佛就是阿彌陀佛,釋迦牟尼佛就是釋迦牟尼佛,所以我供養釋迦牟尼佛跟阿彌陀佛沒有關係,供養藥師佛跟金剛薩埵佛沒有關係。」很多人對諸佛是分開執著的,就像將不同的凡夫人看作異體一樣。其實,這是一種錯誤的分別念。
【《幻師妙賢請問經》中云:「妙賢若人供一佛,則供十方一切佛,諸如來與我法界,恆時無二無別故。彼等如來亦接納,供養諸佛功德增,彼獲清淨平等性,諸佛本性無分別。」】
《幻師妙賢請問經》中說:「妙賢,如果有人供養一尊佛,則與供養十方一切佛相同,因為諸佛如來與我法界恆時無二無別。供養一尊佛,其他如來也會接納。」
比如我們供養釋迦牟尼佛,那麼阿彌陀佛也會接納。經中還說:「供養一尊如來,也會增上供養其他諸佛的功德。而且,彼獲得清淨平等性,諸佛本性無有分別。」
所以我們要知道,諸佛的本性實際上是一體的。《華嚴經》中講:「譬如一心力,能生種種心,如來一法身,出生諸佛身。」譬如一心可以產生種種心,如來的一個法身也會產生十方諸佛。所以,我們以前認為諸佛為他體的凡夫分別念一定要消除。
【《華嚴經》中則如是說道:「僅僅見如來,能斷諸業障,遠離眾魔業。」又云:「何人憶念佛,乃佛諸功德,此人定遠離,惡趣痛苦怖。」】
《華嚴經》中說:我們僅僅見到佛陀或佛像,就能斷除無始以來的業障,遠離一切魔眾;而且,憶念佛就是憶念一切佛的功德,此人一定會遠離惡趣的痛苦和恐怖。
【「眾生之利樂,皆從佛力生,當知佛福德,無能相等同。諸佛遍法界,利益眾生故,化身無量數,為眾宣法理。」「如虛空遍布,如水中影像,為利益眾生,諸佛時現身。」「佛一毫毛許,功德無等倫,世人難了知,浩瀚如虛空。」……】
眾生暫時的利益和究竟的大樂,都是依靠佛的威力和加持力而產生的。所以,我們要對佛陀有感恩之心。佛的福德不可思議,凡夫人很難想像。佛陀在世間顯現無數的相,為眾生宣說法理。
如虛空遍布,如水中月影,諸佛為了利益眾生,顯現各種各樣的身相。佛陀一個毛孔的功德也是無可比擬的,如虛空般浩瀚無邊,世人難以了知。
《華嚴經》中說:「見聞供養諸如來,所得功德不可量。」見聞、憶念、供養諸如來,所得到的功德是不可測量的。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