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氣不好我沒有多餘的錢可以去買上好飲食來供佛怎麼辦?

2021-02-24 佛法文摘



  各位菩薩:
  阿彌陀佛!

  歡迎您收看正覺教團電視弘法節目。目前正在演述的單元是《三乘菩提之佛典故事》,今天要跟大家介紹有關供佛功德的故事,這是《賢愚經》卷1的記載。

  佛在舍衛國只樹給孤獨園時,有一位大富長者他的夫人生了一個男孩,面貌非常端正,出生沒幾天就能開口講話,問他的父母說:「世尊還住世嗎?」他的父母回答說:「世尊仍然住世。」男孩又問:「尊者舍利弗、阿難等都還在嗎?」父母回答說:「都在。」父母看見兒子出生沒多久就能開口講話,認為這孩子不是普通的一般人,覺得奇怪,怎麼會這樣呢?就去請問 佛陀。佛說:「這孩子是有福德的人,你們大可不必懷疑。」父母聽了心裡很歡喜。

  回到家裡,兒子啟稟父母說:「但願兩位尊親大人為我禮請佛陀以及眾比丘僧。」父母回答說:「要禮請佛陀與眾僧必須先準備各種供具,不是匆匆忙忙就可以辦好的。」兒子說:「只要把廳堂房舍灑掃乾淨,把桌椅座席排放整齊,再施設三個高座,那麼百味飲食自然就有了。另外,我前世的母親現在還在人間,就住在波羅奈國,懇請兩位尊親幫我把她請來。」父母隨順兒子的意思,就派人去把兒子的前世母親請來。

  原來這孩子施設三個高座的用意是:第一、為了佛陀,第二、為了前世的母親,第三、為了這一世的母親。當 佛陀與眾僧進入房舍次第坐定之後,美味佳餚自然就現前了,非常的豐富。佛陀受供之後,就為他們演說佛法;孩子的父親和兩位母親、全家大小聞 佛說法都法喜充滿,也都證得了初果須陀洹。這孩子長大後就辭別了父母,跟隨著 佛陀出家精勤修行,終於證得了阿羅漢果。

  阿難尊者請示 佛說:「這位比丘過去世作了什麼樣的功德,今生能夠出生在豪貴家裡,出生沒多久就能講話,又能隨佛出家學道證果,獲得神通自在?」佛告訴阿難尊者說:「這位比丘過去世是波羅奈人,本來是富有人家的兒子。父親過世後,由於不懂得經營家業,導致家道中落,漸漸地成為貧窮人;雖然他也值遇佛陀出世的年代,卻沒有資財來供養親近佛陀。他只要一想到這件事,心裡就悶悶不樂,於是他捨棄了豪姓身分,賣身到豪富人家去作長工;當他做滿一年時,就跟主人索取一千兩黃金。主人問說:『你是不是要娶老婆呀?』他回答說:『不是的。』主人又問:『那你要這麼多錢,是要拿來做什麼呢?』他回答說:『我想用來齋請佛陀以及聖僧。』主人就說:『如果你要恭請佛來供養,我樂於提供所有經費,我們一起來營辦這件事,就在我家舉行這場盛會吧。』聽到主人這麼說,這位貧窮人很高興地答應了。於是就開始著手料理佳餚美饍,供養佛陀以及僧眾。由於這個因緣,那貧窮人命終之後就感應生到大富長者家裡;又知道要恭請佛來供養,因此可以聞法證道。」佛告訴阿難尊者說:「以前那位貧窮人就是現在的長者子比丘。」佛說完了這段因緣,所有參與法會的大眾都非常歡喜地頂禮佛,感戴佛恩而依教奉行。

  從以上《賢愚經》卷1所說的故事中,我們知道供養三寶功德不可思議。契經說:【十方薄伽梵,圓滿修多羅,大乘菩薩僧,功德難思議。】十方薄伽梵,薄伽梵就是佛。為什麼 佛稱為寶,叫作佛寶呢?我們就從 馬鳴菩薩開示的偈子來探討,馬鳴菩薩說:【普作大饒益,智無限自在,救護世間尊。】(《大乘起信論》卷1)意思是說:佛圓滿具足一切世出世間法,可以普遍地大作饒益有情的功德業。佛的智慧無限而且又是自在,佛圓滿具足佛菩提智——也就是四智圓明,包括大圓鏡智、妙觀察智、平等性智以及成所作智。佛是大醫王——一般醫生只能醫世間病,佛能醫的卻不只是世間病,還能醫治眾生生死輪迴病,這樣才是能救護世間的世尊。由於這種能夠普作大饒益,智無限自在,救護世間的功德,也就是福德圓滿、智慧圓滿而威德無比,所以稱為世尊,是三界世間的至尊。

  圓滿修多羅——修多羅就是佛法。請問為什麼要修學佛法?修學佛法的目的是什麼呢?也許有人說:修學佛法就是要修證解脫,解脫道的法就是成佛之法。其實不然,解脫道只是佛法中的副產品,真正的佛法是法界實相的法,這才是真佛法、真解脫。二乘解脫道的法只是法界實相法裡面很小的局部而已;大乘佛菩提的法才是真正的法寶,才是圓滿的修多羅,才是摩訶般若波羅蜜。

  接著說大乘菩薩僧,什麼是僧?僧的定義是什麼呢?這是很嚴肅的問題。自古禪門的宗風是:「入門須辨主,當面分緇素。」證悟了才是黑衣,還沒有開悟或悟錯了,就是白衣。所以在大乘法中,不論出家身或在家身,只要已經斷了三縛結——我見、疑見、戒禁取見斷了,並且證悟明心,就有資格稱為勝義菩薩僧。如果出家身,既沒有斷三縛結,也沒有證悟明心,就稱為凡夫菩薩僧。如果在家身,受了菩薩戒、發了菩薩心,但是還沒有斷三縛結,也沒有證悟明心,就稱為凡夫菩薩,不能稱為僧。在二乘法中,只要斷了三縛結,證得初沙門果,不論是出家身或在家身,都是二乘法中的勝義僧,稱為勝義聲聞僧。如果是出家身,還沒有斷三縛結,還沒有證得初沙門果,就稱為凡夫聲聞僧。

  譬如《雜阿含經》卷12中說:有一個在家人叫作阿支羅迦葉,早上聽聞佛說法之後,成為阿羅漢,就向 佛告辭又回去牧牛;但是在牧牛時,為了要保護一隻小牛,結果被一隻公牛撞死。早上成為阿羅漢,下午就被牛撞死。佛吩咐舍利弗尊者要去供養那牧牛的阿羅漢。出家的阿羅漢奉佛之命,要去向在家身的阿羅漢作供養荼毘,這表示什麼呢?那位牧牛的在家人已經證得沙門果,已經是聲聞法裡面的勝義僧。二乘法裡面有二乘法的勝義僧,大乘法裡面也有大乘法的勝義僧,都是從果證上來認定的。既然我們是要學佛,就要歸依大乘賢聖僧,不歸依二乘聖僧;假使遇到了二乘聖僧,只作供養,不作歸依想。因為二乘聖人不知不證法界實相,如果歸依二乘聖僧所學的法,就會以二乘的羅漢法、解脫道為主,不牽涉大乘佛菩提,那就永遠無法成佛。所以學佛人要歸依的是大乘法的賢聖,不論他是出家或在家;大乘法中證道的全體賢聖、諸尊菩薩摩訶薩才是我們要歸依的僧寶。所以契經說:【十方薄伽梵,圓滿修多羅;大乘菩薩僧,功德難思議。】

  佛是三界至尊,是世間最上良福田,不但是功德田,也是報恩田。供佛的福德無量無邊,是累積福德資糧最快速的方法。也許有人說:兩千五百年前的 釋迦佛已經示現入涅槃了,我們要去哪裡供佛呢?《優婆塞戒經》卷3 佛開示說:【如來即是一切法藏,是故智者應當至心、勤心供養生身、滅身、形像、塔廟。……若能如是至心供養佛法僧者,若我現在及涅槃後,等無差別。】(《優婆塞戒經》卷3)意思是說:只有如來可以教導我們法界實相的究竟了義正法,所以說如來就是一切法藏,一切法都含藏在如來心中,如來能說一切法。所以有智慧的人應當以至誠心,精勤地供養應身佛、供養佛舍利、供養佛的形像以及佛的塔廟。

  接著 佛又開示說:「如果能夠這樣以至誠心來供養佛法僧三寶,如果能夠在佛住世時來供養,或者在佛示現入涅槃後,供養佛像,未來世中所獲得的福德相等而沒有差別。」所以我們要常常供佛,供奉佛像也是功德無量。

  這裡就跟大家介紹供佛的一些細節,譬如不能以聖所遮物來供佛。什麼是聖所遮物呢?是說佛菩薩所遮止的物品,不能用來供養三寶。譬如眾生肉以及五辛;五辛就是蔥、蒜、韭、薤、興渠,包括青蔥、珠蔥、大蒜、韭菜,蕗蕎、洋蔥等等。蕗蕎又叫作蕎頭,或稱為小蒜。這些雖然是植物性的食物,但是吃過之後,全身散發出來的味道,會使得身邊的人受不了。《楞嚴經》卷8 佛開示說:想要求證佛菩提或修證禪定,不能吃五辛。五辛如果熟食會使人增長淫慾,如果生吃會使人增長瞋恚;吃五辛會使得善神遠離,餓鬼接近,福德就會漸漸地削減。修學佛法必須要有許多的助緣來幫助,護法善神也是助緣之一,如果吃五辛就會使得護法善神遠離,所以要避免吃五辛。

  另外,不能用殘食——殘食就是剩下的食物,也不能用不清淨的物品來供佛。甚至像榴槤以及辛香類的蔬菜,譬如蘿蔔、茴香、芹菜等,有強烈的味道或嗆鼻的味道,也不適合用來供佛。因為諸佛是究竟清淨,所以有辛香味道或嗆鼻味道的食物不適合供佛。供過佛的物品不能重複供佛,但可以拿來供祖先,供天神、供阿羅漢都可以。煮好的食物才能上供,譬如稻米、麵條等還沒煮過就不能上供。水果如果沾有泥土,就要把它清洗乾淨。當供品準備好了,記得要親手供佛,可千萬不能使喚別人上供;因為這裡面有布施因果,也就是未來世實現果報時,那分福報將會交給別人來控制,自己就不能隨意使用了。

  也許有人說:「景氣不好,我沒有多餘的錢可以去買上好飲食來供佛。」那也沒關係!可以用一朵花乃至無量花,也可以用一香乃至無量香來供佛;也可以用一首偈乃至無量偈來讚嘆佛。譬如彌陀贊:【阿彌陀佛身金色,相好光明無等倫;白毫宛轉五須彌,紺目澄清四大海;光中化佛無數億,化菩薩眾亦無邊;四十八願度眾生,九品鹹令登彼岸。」又譬如《佛本行集經》卷4讚嘆說:「天上天下無如佛,十方世界亦無比;世間所有我盡見,一切無有如佛者。】(《佛本行集經》卷4)又譬如《勝鬘經》卷1勝鬘夫人讚嘆說:【如來妙色身,世間無與等;無比不思議,是故今敬禮。如來色無盡,智慧亦復然;一切法常住,是故我歸依。】

  用清淨心、至誠心來讚嘆佛的真實功德,都是很好的供養;或者在佛的塔廟、佛的形像前禮拜,右繞一匝、三匝,乃至無量匝,也都是供養。為什麼拜佛、繞佛也是供養呢?因為當您禮敬諸佛時,會讓眾生對諸佛生起崇敬心與信心,眾生看了會說:「這尊佛像肯定有什麼功德,才值得他這樣地頭頂禮拜!」就會好奇去探究,也許就因為這樣而進入了佛門。

  供佛的方法很多,如果能夠宣揚佛地功德,讓眾生對諸佛產生欽仰,這也是供佛。想要學佛,佛的攝受很重要!因為三地未滿心之前,都有隔陰之迷,除非有宿命通,否則來生就會忘了今生姓什麼、名什麼。我們把佛經翻開來,有好多現成的例子,七地、八地、九地,乃至十地的大菩薩,都說需要佛來攝受。連大菩薩都說需要佛來攝受,更何況我們博地凡夫!《勝鬘經》卷1勝鬘夫人發願說:「此世及後生,願佛常攝受。」(《勝鬘師子吼一乘大便方廣經》)即使修到十地,還是需要諸佛加持。

  所以,一切學佛人必須常常恭敬供養、禮拜、讚嘆諸佛世尊,才能迅速成就道業。

  時間的關係,今天就講到這裡,謝謝您的收看。
  阿彌陀佛!

       選自三乘菩提之佛典故事  第12集

聲明:素材來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與我們聯繫,將與您共同協商解決!部分文章未能與原作者取得聯繫,如涉及版權請聯繫微信號:18634322917,歡迎十方大眾的交流與合作!如果有好的建議或者是正信正覺稿件請投QQ郵箱406638568@qq.com,感謝作者的辛苦原創,隨喜讚嘆您的護法與弘法!本站所載文章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參考,不代表本平臺立場。

相關焦點

  • 佛教:梨不能供佛嗎?供果時,哪些水果不能用,這些道理你要明白
    在某些地方,人們說送梨、供梨是不好的,因梨有「離」的諧音,會讓人聯想到分離。因此,梨是不能上檯面來找到親朋好友的,尤其是關係親密且不想分離的好友。所以梨也自然不能供佛,寓意不吉利。那麼梨真的不能供佛嗎?在某些地方,有的人說,香蕉也不能供佛。因為這個地方「吃蕉」是罵人的不禮貌的話。
  • 【明一居士弘法影音】-- 我老公不聞正法,以睡度日,不思進取,年初一和我一起拜佛,以前供佛供僧罵我,難道被鬼迷?(轉發消業無量)
    在行為上扶貧,在陰間我們做佛事祈福超度,在陽間我們做善事,在心靈上我們打佛七,在誦地藏經懺悔的同時,想一想消災解劫還應該增加懺事,所以我決定每個月在南海的法源庵舉行佛事法會,由師父來做,讓大家有機會去超度身上的冤親債主,讓大家在沒時間的情況下,都可以消災解難,所以才做出這麼多佛事。
  • 我剛大學畢業,找到了工作,供我上大學的男友卻離開我,去了天堂
    作者:那時花開少剛是我的高中同學,也是我的初戀男友,認識少剛是我今生最大的幸運。因為種種原因,我的親生父母,在我三歲時離了婚,我跟著母親。我的母親二婚後,又和繼父生了個男孩。自從母親和繼父有了親生孩子後,我就感覺我在那個家庭是多餘的。
  • 佛經故事:貧女難陀燃燈供佛 蒙佛授記四十劫後成佛
    上回小編發過一篇故事,題為「老人施石建寺,臨終往生天道」,那位老人只是施捨一塊石頭,死後就能生在天道;今天這則故事,同樣出自《經律異相》,原始出處是《貧女難陀經》。在這篇故事中,貧女難陀依靠乞討所得,布施一份燈油,但她發心很大,因此佛陀給她授記,說她四十劫後可以成佛。
  • 分析撿到錢好不好,到底該不該撿?
    撿到錢到底好不好,並不是憑感覺來判斷的,永遠不變的正確法則是通過分析、計算還衡量一件事的好與壞。撿錢首先要確定這個錢是不是「撿錢騙局」。凡事都有真理,撿錢好不好也一定有真理,撿到錢與三種真理有關,先說第一種真理,已經知道的真理,什麼是已經知道的真理呢?
  • 供燈千篇文一百零八:佛前供燈,也是供養自己
    《佛說施燈功德經》裡,佛祖也宣講了非常多的供燈的殊勝之處,可以得智慧光明,可以消除一切天災人禍,可以得端莊相貌,可以得眼睛明亮等等,而且還再三強調了,供燈功德之大,之廣,之深,是一切聲聞、緣覺弟子都不能夠明白的。三生修行供燈法門雖有近十年,也不能夠完全明了,但有一些自己的覺知想跟大家分享。
  • 擋風玻璃破碎怎麼辦?我有修復小妙招,不好用你打我!
    擋風玻璃破碎怎麼辦?我有修復小妙招,不好用你打我!隨著現在科技的不斷發展,每家每戶基本上都有一輛汽車。有的家庭甚至有兩輛或者三輛。那麼經常開車的朋友們不免會遇到一些事情。我們開汽車的時候擋風玻璃總是不小心被一些石子,樹枝之類的小玩意給打碎。
  • 佛前供「花果」,這幾點禁忌,千萬要注意!
    經常去寺院燒香拜佛的人應該都知道,佛門裡有多種供養行為,可以幫助信眾培福修慧、廣做功德。比如佛前供花、供果、供水、供燈、供水、供香、供樂等等。有人問,我們給佛菩薩上供,佛菩薩會吃嗎?當然不會,佛菩薩不需要也不缺世人的供養,我們做供養不是和佛菩薩「交易」,佛菩薩也不會因為我們供養得多、好,而對我們有偏私。佛門供養,是一個布施和「舍」的過程,通過這些行為來培養大眾的慈悲利他心,拓寬心量,少些私心,是利人利己的善巧方便法,而不是迷信功利化地認為「賄賂」佛菩薩,自己就能得到加持。佛教裡每一種供養行為都有它特殊的寓意和表法。
  • 供一佛等於供一切佛,您可知道為什麼?
    我們提倡大家在這個月行持善法——如果能終生吃素當然是很好的,如果不能,也可以在薩迦月吃素;還可以放生、供燈、抄經、念誦等,功德是非常大的。衛塞節(VESAK DAY)(即佛誕,又稱浴佛節)是佛陀出生、成道覺悟、逝世的一天。
  • 佛系「清華哥」帶鹽的平安福,到底好不好?
    知乎上有個帖子:娛樂圈有沒有佛系歌手?在806個回答中,有樸樹、許嵩、田馥甄,而「清華哥」李健因「在物質世界無爭無搶的豁達出世、在精神世界自律自嚴的審慎入世」得票最多,成為當之無愧的佛系歌手。對於廣告鋪天蓋地、婦孺皆知的保險,消費者的心聲更是強烈:佛系「清華哥」帶鹽的平安福,到底好不好?「思則有備,明明白白買保險」是王重陽的行文宗旨。以下內容,帶大家海邊吹吹風,全方位感受平安福這款熱辣產品。廣告好是不是療效也好,讀完你心中自有答案。
  • 婢女佛前供燈,來世生為天女;馬雲佛前供燈,開啟成功之旅!
    這位天女說,尊者,我以前是波斯匿王皇宮的婢女,有天晚上,我去廁所,經過國王拜佛的地方,看到有盞燈熄滅了,我就過去把它點燃了。沒多久,我就憑此功德舍報升天了。一般人愛去名川大剎,他卻偏偏去少有人光顧的小廟;即使去其他寺廟,人多的時候他也不去,越是沒人去的時候他越去,例如雨雪天。按他的話說,他不想給佛菩薩忙上加忙,越在沒人供拜的時候正是需要他前去探拜之時。別人拜佛是求自己好,他拜佛卻是希望佛菩薩好。他認為,佛菩薩是保佑大家的,只有佛菩薩好了,大家才能好!
  • 明星飲食習慣:陳喬恩愛吃雞佛,看完瞬間飽了
    曾經執導過《聯手警探》、《大宅門》等眾多優秀影視作品的郭寶昌導演是油條發燒友,在家的時候他每天買半成品的油條自己炸著吃,而到了拍戲的時候他第一件事情就是到拍攝地偵查看看附件哪裡有炸油條的店鋪,一旦發現後他先去跟人攀上交情
  • 為什麼要在佛前供燈,我們為誰而供燈?
    為什麼佛門特別強調要在佛前供燈?尤其在這新舊年份交替之時,更要在佛前供燈?眾生皆苦,不是煩惱就是痛苦,很多人以為,是因為沒有金錢財富,沒有權利地位,但其實不是,主要是因為沒有智慧。沒有智慧的話,即便你有再大的權力,再高貴的地位,再多的金銀財富,也一樣會煩惱,一樣會痛苦。若是智慧具足,有錢也快樂,沒有錢也快樂,有權力也快樂,沒有權力也快樂,都是一樣的。
  • 他竟然拿了一坨翔(俗稱大便)供佛
    很多人糾結該用什麼來供佛,以為一定要用最好的東西供佛才可以,而且害怕有種種的忌諱或者褻瀆。        實際上,不是這樣的。
  • ​調和油好不好?要不要買?
    提回家的時候,看到我買的是調和油,我媽就說:「怎麼不買花生油而買調和油?別人都說調和油都質量差,不要買著吃,花生油還更香一些。」我說:「這種說法才不對呢,而且總吃花生油也不健康。」那麼到底什麼是調和油?調和油真的質量差嗎?能不能吃調和油?今天我們就來跟大家聊聊調和油的那些事。
  • 孝敬父母,等於供佛(火遍朋友圈)
    佛經記載,遇到災年,很多人都餓死,佛託缽乞討3天沒有要到吃的,餓的不行。這時有個來請教問題的出家人覺得不是滋味,心想:佛是無上福田,眾生擁護,於是就自己僅有的飯缽和衣服賣掉,換了一缽飯食供養佛。佛知道後,告訴他說:比丘呀,衫是諸佛之壯相,因緣極尊、極重、極恩,你卻拿它來換飯給我吃,但我沒有這樣的福報消得這一缽飯,只有你的父母能消受。
  • 【答疑解悟】----供齋打齋的功德是什麼?
  • 佛教:以水供佛,這些「禁忌」,一定要注意!
    每一種供養都有深刻的寓意和表法,比如佛前上供花果,「花」就代表「善因」,「果」即代表「善果」,有好因才有好果,以此告誡大眾要戒惡修善,不種惡因自然不會感召苦果。佛前供燈,照破世間無明黑暗,點亮人們心中的智慧,遠離愚痴無明。佛前供香,燒三炷,點燃心香,亦是皈依佛法僧三寶,勤修戒定慧、熄滅貪嗔痴。
  • 眾多親人自殺,報恩供拯救了我的家族(下)
    同時跟佛說:感恩佛您一直沒有放棄我們這些愚痴的眾生,要不是您發大願建立極樂國土,我們將永遠在六道輪迴中頭出頭沒,痛苦不堪。所以弟子又來麻煩您了,請您一定救救他們啊!我皈命給您,只求您救度他們。於是我天天絮絮叨叨,除了上課時間,沒事就來佛前念叨。一天,宿舍的另一位師兄在念佛的時候笑咪咪的跟我說,我觀察你幾天,緣分到了,我給你刮痧治治脖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