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家庭的孩子是學醫好還是師範好,老師給出答案

2020-12-21 天材說教育

高考不容易,選專業也不容易,鑑於現在就業壓力增大,學什麼專業成為一件傷腦筋的事情,不過在大多數人的心中,醫學類專業和師範類專業是兩個首選的專業。

對於分數不夠的學生來說,自然沒必要考慮這兩個專業,但是對於分數都達標的同學來說,則會糾結是選醫學好還是選師範好,那麼咱們就來分析一下。

1、要看孩子的性別

如果是男孩子,我們則建議去學醫學,男孩子以後需要養家,而醫生的收入相對較高,另外醫生的工作強度也比較大,男孩子能夠承受得了。

女孩子則比較適合選師範,老師的工作不想醫生那樣沒有固定點,老師的時間基本跟著學生走,這樣有利於女孩子以後照顧家庭和孩子。

2、看孩子的成績

對於成績比較好的學生,如果家裡經濟狀況還可以,就選擇學醫;如果家庭條件不好,則選擇國家師範生比較好,免費上學還包分配,可以減輕一部分家庭壓力。

3、看孩子的興趣

雖說醫學和師範這兩個專業比較熱門,但也要看孩子的興趣,如果孩子在醫學或師範方面沒有興趣,就不要逼著孩子去學,浪費時間不說,毀了孩子的前途就得不償失了,所以報志願的時候,要看孩子是喜歡當白衣天使還是當孩子王。

4、看就業前景

隨著人們健康意識越老越強,老年越來越多,醫生的前景會越來越好,而現在雖然現在二胎放開了,至於能不能達到預期效果,很難說,所以從長遠來看,醫生的前景要比老師好。

這些都是幾十年之後才可以看到的,對於現在的考生來說,這兩個專業還是比較穩定的,不管選擇哪個專業,只有把知識學好了,才能走得更遠。

相關焦點

  • 老師工作穩定,福利又好,為啥成績好的學生卻不喜歡報師範專業?
    不可否認教師這個職業是一個「鐵飯碗」,教師的工資高、工作穩定,福利還很好,隨著近年來國家對教育的重視,教師的工資待遇也會不斷向更好的方向發展,因此很多家長都慫恿自己的孩子報師範專業。但即使老師工作穩定,福利又好,成績好的學生卻不喜歡報師範專業,這是為什麼呢?
  • 普通家庭的孩子怎樣學英語最好?
    生活中還真有這麼操作的,一個朋友女兒在國內上了一年級,二年級休學一年,媽媽帶著女兒去澳洲上一年學,現在回來,英語自然是毫無問題。學語言最重要的就是語言環境,在一個全英語的環境裡,所有的表達都需要用英語來完成,這樣才是最自然最好的學習方法,但這不是普通人、普通家庭能完成的。在國外三個月學成一門語言,要有點天分,半年到一年是個合理的時間,不過這需要足夠的經濟基礎。
  • 清華北大與師範生搶飯碗,名校師範進不去好學校、普通師範無業?
    我們不防來看看最近杭州學軍中學的一份教師錄取名單,名單一出立馬激發大家的熱議!擬錄取的教師除了兩人來自北京體育大學和美國某大學之外,其餘所有的教師,全部來自清華和北京大學。 近幾年清華北大畢業生滲入到中小學做教師的現象越來越多。就在上半年,深圳南山外國語學校的一份錄取教師名單,同樣,除了海外高校,也是清華北大畢業生。
  • 男生學醫好還是學計算機好?不學化學可以學臨床醫學專業嗎?
    那麼男生學醫好還是學計算機好?如果不想學化學的話,還可以學臨床醫學專業嗎?一、男生學醫好還是學計算機好?想要知道男生學醫好還是學計算機好,我們可以分析一下這兩類專業的利弊各自是什麼?當下醫學類專業似乎像是一座圍城,一方面,每年高考季都有醫學生勸說他人不要學醫,另一方面醫學類專業都是每年的熱門專業,其分數線也是高出其他專業不少。
  • 老師好:跪著的老師教不出站著的學生!別讓溺愛摧殘了孩子!
    因為在學生時代的苗老師收到了北京大學中文系的錄取通知書,但是因為家庭成分的問題,他只好去師範當了老師。在那個時候他沒有更好的選擇。平心而論,于謙飾演的苗婉秋老師並不是所謂的高大全。但是正因為他的好面子,唯分數論,很明顯的偏袒自己的眼中的好學生,才讓我們感覺是那麼的真實。
  • 非師範專業的大學生,如何成為一名英語老師?
    「非師範專業的大學生,如何成為一名英語老師?」有人問。非師範專業學生,想要成為老師,難度是非常大的;想要成為正式的英語老師,其難度更是大得嚇人,因為正式的英語老師一般是師範類專業的大學生,而且是師範類中英語專業的大學生。
  • 你說孩子是學鋼琴好還是學古箏好?
    百度#超級對線#有一期知識直播節目讓教鋼琴的海嶽老師與教古箏的孫老師辯論「孩子應學鐵鋼琴還是學古箏」,粗看這個題目就知道,其實兩人辯不起來,這哪有什麼應不應該的問題?依孩子的興趣和特點即可。不過,可以理解節目方是想讓大家從各自的角度講明鋼琴和古箏的優勢。
  • 對於普通家庭來說,讓孩子出國留學是好的選擇嗎?
    主要還是經濟問題能否解決 其實,無論什麼樣家庭,孩子如果能夠出國留學長長見識開拓眼界,並不是壞事。主要還是經濟問題能否解決,孩子本身的文化基礎等這裡面有很多不確定因素。因為出國留學畢業後如果不想回國,那麼他是否具備留在外國的生存能力?這取決於他自身文化,專業,機能風綜合條件。
  • 普通家庭的孩子,如何啟蒙英語?
    這是個很多家長與孩子頭疼的問題。網上有各種答案,各種培訓課程,這裡我就不多說了。只說一點:很多人覺得英語難學,那是英語啟蒙太晚了。其實,英語作為一門語言,它就跟我們平時漢語一樣,需要從小學起,就像學說話,我們的孩子從剛生下來,家裡人就開始對他(她)說話了,也不管剛出生的寶寶能否聽懂,不會等到 兩三歲時再慢慢教孩子如何說話。
  • 朗誦:恩師如歌——記原平涼師範杜正杰老師
    尤其是那一大批師德高尚、學識淵博、教學有方的好老師,像一首首旋律優美、激昂向上、催人奮進的歌曲,永遠留在我記憶深處,激勵著我前進。每當放假歸來,在校門口打掃衛生的,是他;早晨上操,在操場上忙著撿石頭、樹枝、紙片的,還是他。一次,當他發現平師病號多,煎藥無藥鍋時,慷慨解囊,為學生買了幾個藥鍋,並經常接濟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記憶最深的,還是他那次為學生看鋪蓋。每年放寒暑假,學生要寄存鋪蓋,可他就成了自願為學生看鋪蓋的人了。
  • 普通家庭留學需要什麼條件?去哪好?
    西牛君有時候會碰到學生家長問:「老師呀~我們家條件非常很普通的,但還是想把孩子送出去看看。你說像我們這種一般家庭去哪留學比較好啊?」鑑於西牛君是專注於西班牙留學的,當然選擇推薦——西班牙!!!哈哈哈,說點正經的~首先,每個人對條件普通的見解不太一樣~您的預算是多少呢?孩子現在又在什麼階段呢?是打算出國讀本科還是碩士?這些可能都會對您的最終選擇產生或多或少的影響。
  • 如果鼓勵學霸考師範當老師,基礎教育會不會提升一個檔次呢?
    老師強則少年強,少年強則國強。一個人如果在求學階段遇到一個好老師,他的人生可能由此改變,這是他一生中最大的幸運。一、學霸畢業後都去哪兒了?目前基礎教育發展很不平衡,特別在師資力量配備上面。在很多偏僻的鄉村小學,一群即將退休的老教師守著最後幾名孩子,延續著山村教育的火種。多數鄉村學校英語課由於缺少老師而停開,老教師大多是民辦教師轉正的,學歷較低,年紀大又體弱多病,教學方法幾十年一成不變。這就是無數鄉村基礎教育的現狀。究竟有沒有學霸當老師?學霸們畢業後都去哪兒了?
  • 「找網女孩」範天蘭:學師範是為幫助別人
    「找網女孩」範天蘭:學師範是為幫助別人 2020-09-20 23:0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學古典吉他好還是學民謠吉他指彈吉他好
    從80年代的吉他熱到現在,這件樂器在我國一直風靡,越來越多的家庭購買了一把,兩把甚至更多的吉他,給孩子,或者自己報了吉他班。對於大家來說,到底該買哪種吉他,學習哪種吉他呢?基本上,所有的家庭或者消費者在買第一把吉他時,對於自己該買什麼吉他,學什麼吉他是沒有概念的。有的是覺得好看,有的是根據老師推薦。碰到懂的老師,消費者能聽得進去的還好,有的吉他工作者自己也不懂,消費者再一固執,從消費的角度來理解樂器的選購,課程的選擇這就尷尬了,結果肯定是對學習和興趣帶來非常大的麻煩,困難。
  • 孩子被江西師大免費師範英語專業錄取了,這個專業究竟好不好?
    至於說到專業好不好?專業本身沒有什麼好壞之分,看一個專業好不好,取決於兩個方面,一個是考生的主觀方面跟這個職業的融合度,一個是這個專業客觀上的就業狀況和職業前景。第一個方面,如果這位家長的女兒,她的擇業志向就是做一名教師,而且對英語教學特別有興趣,將來想做一名中學英語老師,那麼對於這個女生來說,這就是最好的專業,符合其興趣愛好,符合其擇業要求。跟她的理想的職業融合度高。
  • 孩子上私立「貴族學校」好,還是上公立「普通學校」好?
    有網友問我:孩子上私立「貴族學校」好,還是上公立「普通學校」好?並且說很糾結,要我回答一下。為說理嚴謹起見,文章開頭之前,首先明確兩個前提。教好了會有重獎,教不好會丟飯碗。教學壓力和重金獎勵之制度下,學校教師工作的責任心和積極性得以充分發揮,加之他們原本就是教師中的「佼佼者」,所以出好成績是理所當然的。第四,過去政府特別照顧和支持,允許其「掐尖」招生,和之後出現的招生的「良性循環」,這是一個最關鍵的因素。一般情況下,生源是決定教學質量的最關鍵的要素!
  • 2020年全國師範院校學工部長論壇在湖北師範大學舉行
    中國網黃石11月29日訊「深化高等師範院校學生工作合作共同體建設,努力培育『四有』好老師」專題培訓會暨2020年全國高等師範院校學工部長論壇11月27日在湖北師範大學舉行。他指出,師範大學承擔著培養人民教師的重任,關係到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使命,此次會議對於加快構建高質量思想政治工作體系、培育「四有」好老師具有重要意義。希望通過深化共同體建設促進高校學生思想政治工作取得新成效。
  • 這五種家庭,累死教不出好孩子
    父母感情不好,會對孩子造成童年創傷,因為孩子最不願意看見的就是最愛的人互相傷害。即便再不堪,也不要在孩子面前口不擇言地互相怒罵,更不要迫使孩子選擇立場。很多大人都覺得孩子還小,什麼都不懂。其實孩子的感受比大人敏感得多。婚姻需要兩個人同舟共濟、彼此扶持。
  • 《嗝嗝老師》觀後感——好老師就是人生的北極星和燈塔
    看完感覺:很勵志的一部好片子,有些情節很感動。我發現印度電影總是飽含博愛 、勵志的正能量,它傳達價值觀不是說教,灌雞湯,而是用簡單、質樸的生活細節來觸動你,感動你。建議教育工作者都去看看,通過看電影,能讓人回想起自己報考師範院校的初衷,初為人師時的理想,抱負,反思自己有沒有在當前教育行業急功近利,一切為了分數和升學率的風氣下,忽略了差生,忘記了教育的真諦。
  • 教師節片單|什麼樣的電影能滋養出好老師、好家長、好孩子?
    孩子期待見到老師和好朋友;老師期待見到可愛的孩子們,家長期待孩子快點「放過自己」……;不安的,接近多半年的假期,我們的孩子還能適應校園生活嗎?別擔心,今天為大家推薦的寶藏「教師」影單,老師、家長、孩子都適合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