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Gangs of New York》 (紐約黑幫) 3座奧斯卡獎盃
最初看到他,是在Martin Scorsese(馬丁·斯科塞斯)執導的《Gangs of New York》(紐約黑幫)中。
其實,當年看那部電影根本就是奔著幾位明星去看的,最大的男主角是當時如日中天,一心準備拼影帝的「大臉」。
正如「紐約黑幫」這四個字,這是一部史詩級的電影,講述主角從小混混到開始暫露頭腳最終成為一方霸主的故事,聽上去多麼有故事性,角色多麼富有挑戰性,再加上老爺子拍最擅長的黑幫題材,感覺「大臉」必能憑此片有所斬獲,至少最佳男主角的提名有望到手。
以上這一切推測絕不是空穴來風,讓我們看看為他保駕護航的一眾演員都有誰。女主角是風華正茂的Cameron Diaz(卡梅隆·迪亞茨)。
就連鏡頭不多的男配角都是早年憾負湯姆·漢克斯的「辛德勒」。
本來這樣的明星陣容已豪華無比,最終導演還請來了名不見經傳的Daniel Day-Lewis(丹尼爾·戴·劉易斯)來飾演影片中的大反派。
至此,本文的主角登場。
這是我記憶中最深刻的一部反派角色令我特別喜歡的電影,他的詮釋讓人不覺得他是一個壞人,而是一個有血有肉的人物,有性格有擔當,內心層次變化極度豐富,他做到了用實力徵服觀眾,用角色來搶戲。
結果卻是第二年的奧斯卡上「大臉」連一個提名都沒拿到,反而是這個大反派得到了一個最佳男主角的提名,我一度覺得獎盃必然會被他收入囊中,誰知當年殺出一個歷史上最年輕的的影帝——Adrien Brody(阿德裡安·布勞迪),憑藉《The Pianist》(鋼琴家)從他手走搶走了影帝獎盃。
這裡多提一句,後來去翻看了這部電影,在VCD盛行的當年,看完A面,我怎麼也不覺得他的演技好在哪,甚至都沒有太多的表演成分,結果看了B面,我心服口服,這位「小影帝」是用後半部影片的表演徵服了評委乃至全世界。
Whatever,即使這樣,也無法抹滅他演技的出神入化,反而讓我記住了這位名字略顯複雜但很好記的男演員——Daniel Day-Lewis(丹尼爾·戴·劉易斯)。
深刻體會到他的演技超群是後來翻看他之前的作品和追看他之後的作品才慢慢覺得的,他本不缺影帝頭銜,早在1990年的奧斯卡上,他憑藉《My Left Foot: The Story of Christy Brown》(我的左腳)首捧小金人,不被提前告知,很難發現是他演的,角色是有些像霍金的一個人物,他的演繹狂甩後輩「小雀斑」好幾條街。
2008年的《There Will Be Blood》(血色將至)
2012年的《Lincoln》(林肯)
包括以上兩部影片,他已成為首位三度封帝的男演員,前無古人後也很難有來者,卻少有人知,可能他的世界中只有演戲,並不在意好萊塢的名氣,無暇事前事後加以炒作。
我有一份私心,想以本文告知讀者們,這是一位最值得我們記住的男演員,他的表演才應被稱得上是演技,雖然我的讀者也不多,但我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把這個公眾號一點一滴做起來,等到有更多人關注時,再回看這篇文章,會有更多人開始記住他,我的目的也就達到了。
男演員:Daniel Day-Lewis(丹尼爾·戴·劉易斯)
如喜歡,請繼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