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伯庸走進浦圖 暢談「十二星座在中國」

2021-01-12 上海政務

圖片說明:馬伯庸在浦圖為讀者講解「十二星座在中國」。  曹之光 攝

  旁徵博引地講故事,不失時機地掉書袋,將一個「輕飄飄」的社交話題,擴充得餘韻悠長,引人入勝。上周五是一個陰冷雨夜,前程路上的「大書櫃」卻燈火輝煌。數百名讀者冒雨走進浦東圖書館,聆聽一位80後雜家處處「埋梗」的講座,爆發出陣陣笑聲。講座結束後,直至館員的一再提醒閉館時間到了,要求籤名的讀者才逐漸散去。

  他,就是去年憑電視劇《長安十二時辰》成功「出圈」,俘獲萬千粉絲的原著作者馬伯庸。這次他在浦圖的演講題目,同樣有著「數字梗」:「十二星座在中國」。「很多人都覺得十二星座的話題很時尚,是近代才從西方傳來,但其實它和中國的歷史文化淵源特別深。」馬伯庸說道,「上海是一座中西文化交匯的城市,我在這裡介紹和中西文化交融的話題,有著特別的意義。」

  馬伯庸介紹,儘管十二星座是時下年輕人喜愛的社交話題,但它在中國的傳播史,或能上推到先秦時代。上至屈原《離騷》中的「攝提貞於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下到《資治通鑑》中的開篇「起著雍攝提格,盡玄黓困敦,凡三十五年」等文句中,出現的「攝提格」「困敦」等詞,都是古老的太歲紀年法的年名。經學術界推測,它們可能就是十二星座的外來語音譯。而到了隋代,來自印度的《大方等大集月藏經》翻譯為漢語,就記載了「天魚」「特羊」「特牛」「雙鳥」「蟹神」等星座名,十二星座傳入中國自此有了鐵證。

  「十二星座起源於巴比倫,在古希臘定型,隨後經印度傳入中國。星座名的翻譯,也體現出中印兩國文明的智慧。」在馬伯庸看來,「摩羯座」的翻譯就十分巧妙。在古希臘神話中,它本是一種半魚半羊的怪物,在中印兩國都沒有對應的詞彙。「畢竟不能翻譯成『鮮座』。」馬伯庸打趣道。於是,印度人就把它轉譯為怪魚「摩迦羅」,佛經裡寫作「摩竭」,但只能算「翻譯了一半」。後來,中國人又把「竭」改成同音的「羯」,這樣「魚」「羊」都兼顧了,成為一個完美的譯名。

  同樣從隋唐時代開始,許多金銀、陶瓷等器物上都出現了摩羯紋,慢慢演變為魚龍紋。「這就是中國人熟悉的鯉魚跳龍門。」馬伯庸表示,由於魔羯座的韓愈、蘇軾命運多舛,竟成為了一個文化符號,甚至有文人覺得懷才不遇,就「冒認」自己也是摩羯座,成為東西方文化交流的有趣典故。因此即便是社交話題,也蘊含著大學問。

  「這是我第二次來浦東圖書館了。我在這裡工作了一下午,但沒有人認出我來,因為周圍讀者都在認真看書,閱讀氛圍真是太好了!」講座前,馬伯庸在後臺告訴記者,對於浦圖他是既熟悉又陌生。幾年前,馬伯庸就曾應邀到浦圖做講座,當時他從虹橋機場下飛機,在車上睡著了,迷迷糊糊就進了「大書櫃」,還以為到了一個特別偏遠的地方。這次,他有了更充裕的時間,於是就如同普通讀者一般,走進公共閱讀區域,體驗了一把具有「浦東速度」的特色閱讀服務。「和其他公共文化場館的無線網絡相比,浦圖的網速非常快,查資料很方便。」馬伯庸笑著說,他許久未進圖書館,浦圖給他留下了好印象,「我決定以後要多進圖書館。」

相關焦點

  • 宋朝人的十二星座圖
    宋朝的「十二星座」 現在許多年輕人平日坐下來聊天時,特別喜歡聊十二星座,用十二星座來分析性格、預測運程等等。似乎談十二生肖已經過時,而談十二星座則緊跟潮流、很現代。實際上,一千年前的宋朝人,已經跟你一樣在談論十二星座的運程了。只不過那時稱作「十二星宮」。 古巴比倫的天文學家將黃道十二宮等分成十二個星宮,並記錄在一部叫《當天神和恩利勒神》的泥板書上。隨後「黃道十二宮」傳入古希臘,再從古希臘傳到天竺(今印度),被天竺僧人吸納進佛經中。大約在隋朝時候,「黃道十二宮」隨著佛經傳入了中國。
  • 繼《長安十二時辰》後再推《兩京十五日》,作家馬伯庸:重回大明,走...
    腦洞豐富清奇,文字犀利搞怪,作品產量高又涵蓋歷史、科幻、靈異、推理等多個領域,作家馬伯庸的「鬼才」之名一直備受認可。著名作家 馬伯庸,代表作品:《古董局中局》、《長安十二時辰》、《兩京十五日》、《龍與地下鐵》、《風起隴西》等2012年,《古董局中局》誕生,馬伯庸開啟暢銷作家之路。
  • 獨家| 《長安十二時辰》之後,「馬伯庸影視宇宙」何時形成
    「神秘的」馬伯庸團隊  是這樣誕生的  近一個月裡,根據馬伯庸同名小說改編的電視劇《長安十二時辰》先後入圍飛天獎、金鷹獎,並成功斬獲第30屆中國電視金鷹獎優秀電視劇、最佳攝影獎(荊衝)。  臺前,《長安十二時辰》作為國產電視劇的箇中翹楚,獲得業內外一致認可,風光無限;幕後,《長安十二時辰》影視版權售出的2016年,也是周行文與馬伯庸合作的開始。
  • 馬伯庸小說合集-《長安十二時辰》
    相信大家這兩天都被《長安十二時辰》刷屏了吧!豆瓣評分8.7。也算是今年國產劇中的良心製作。小編看這部劇的時候,真實的感受到了當時長安的繁榮昌盛,也感受到了長安人的熱情包容以及對水盆羊肉、火晶柿子的懷念。ps:易烊千璽和雷佳音演技真棒。放幾張圖片宣傳一下陝西美食:這個看起來像茶葉蛋的東西,竟然是柿子。
  • 豆瓣評分8.7,《長安十二時辰》火了!原著作者馬伯庸卻說…
    節奏明快是《長安十二時辰》的一大特色,所有的故事都在一天之內發生,僅僅前兩集就交代了大的歷史背景,朝堂上的明爭暗鬥,長安城面對的危機。小說原著作者馬伯庸曾表示,在創作《長安十二時辰》時,更注重情節速度的推進,這種強推動力就放在了《長安十二時辰》中。毫無疑問,細節的真實是撐起《長安十二時辰》的關鍵點。這種細節真實首先就體現在人物的設置上。
  • 專訪馬伯庸:《長安十二時辰》改編最難在「速度」
    近期,關於《長安十二時辰》的話題層出不窮,為此記者「追根溯源」,專訪了處於創作源頭的原著作者馬伯庸,聽聽原著作者怎麼看劇版《刺客信條:長安》。作家:馬伯庸很多人知道,馬伯庸的《長安十二時辰》,其創作靈感是啟發於知乎上的一個問題——「如果你來給《刺客信條》寫劇情,你會把背景設定在哪裡?」
  • 繼《長安十二時辰》後,馬伯庸再出新作《兩京十五日》
    談起《兩京十五日》,免不了會與之前的《長安十二時辰》相比較,兩者最大的不同,馬伯庸說道:「《長安十二時辰》關注的是同一個地點的時間變化,長安城的24個小時。《兩京十五日》關注的是空間上的延伸,他們從南京到北京,離開了金陵,沿揚州、淮安、臨清、濟南一路北上,是一個空間的轉換。」
  • 十二星座符號圖於寓意
    「星座符號是星座與人之間的圖騰,詮釋星座的意義和傳遞星座的能量。」每個星座都有一個符號來代表,那麼其中又有怎樣的含義呢!
  • 《長安十二時辰》後劇荒?馬伯庸新作影視改編在路上了
    文、圖/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孫磊 通訊員 霍靜靜 11月14日下午,馬伯庸最新出版的長篇歷史小說《兩京十五日》分享會在廣州購書中心舉行,該書是繼《長安十二時辰》之後,又一備受影視圈關注的故事,馬伯庸稱該書的影視改編權已經授出。
  • 古代天文學探秘——十二星座真形圖
    十二星座是佔星術的主流派別之一,在社會上有著廣泛的影響。而關於十二星座的源頭,有古印度來源說、古希臘來源說、道教來源說、。說十二星座源於古印度,其理由是隋朝時翻譯佛經《大乘大方等日藏經》中,已經有了專門的「星宿品第」:「是九月時,射神主當……是十一月,水器之神主當其月……」。
  • 《長安十二時辰》今天大結局,原著馬伯庸用一個詞來總結
    今年夏天,你是否也被電視劇《長安十二時辰》驚豔到了?今天,在《長安十二時辰》大結局來臨之際,新華網思客邀請原著小說作者馬伯庸,帶我們解碼《長安十二時辰》為什麼火。馬伯庸《長安十二時辰》原作者如果讓我來形容《長安十二時辰》,我會用「花團錦簇」思客:最近電視劇《長安十二時辰》大熱,您覺得電視劇多大程度上還原了您的小說?
  • 王一博主演,馬伯庸操刀編劇,超越《長安十二時辰》不是很難
    在這個方面,易烊千璽就做到了:看看這個00後挑選的劇本和影視內容,都是精品,都是經典——比如馬伯庸筆下的《長安十二時辰》。 易烊千璽+雷佳音+馬伯庸作品的搭配,就讓我們看到了經典的《長安十二時辰》。這樣一部劇,不僅還原了馬伯庸筆下的盛世長安,還具有很好的藝術性和觀賞性。
  • 古人玩星座玩得比我們high多了 | 馬伯庸
    馬伯庸,作家。很快,十二星座因為具備了算命的特徵,就慢慢進入到了所謂的古代封建迷信的這個領域裡面來,它會給這些地方做一一的對應表。比如人馬座對應燕地,所以北京那一塊的人是人馬座。在宋、鄭,也就是中原河南一帶是天蠍座和天秤座。如果是楚地,就是湖南湖北那一帶是處女座。還有對應的大腸小腸心肝脾肺等器官。最慘的是白羊座,對應的是膀胱。
  • 比長安十二時辰更燃,親王馬伯庸新作,揭秘明宣宗朱瞻基登基疑雲
    ​去年暑期檔,有一部橫空出世的古裝劇,牢牢抓住了無數觀眾的心,這部劇就是被譽為「中國版24小時」的《長安十二時辰》。 當被問及這些腦洞大開的作品是怎樣被創作出來的,馬伯庸回答說:「寫作是個自由發揮的過程,只能說是作家寫出內心最想表達的東西,以最舒服的姿勢講出來。而創作的源頭一定是作家自己。」 就拿那部《長安十二時辰》來說吧,這部被37萬人在豆瓣上打出8.3高分的網劇,就是在一次燒腦遊戲中誕生的。
  • 今世緣十二星座酒等你來撩
    當白酒遇上星座,一個是飯桌佳品,一個是私房談資,怎麼都不會冷清。而中國白酒「十強」企業今世緣酒業,就將這一「腦洞」變成了現實,成功推出了深受廣大年輕消費者喜愛的十二星座珍藏紀念酒。10月9日,這一創新產品,將走進大左直播間,為廣大消費者者和粉絲們,帶來一場物美價更優的直播盛宴。
  • 馬伯庸新書《兩京十五日》啟動同名網劇,有望復刻《長安十二時辰...
    10月21日,愛奇藝曬出了一張概念海報,宣布改編自著名歷史小說作家馬伯庸長篇小說《兩京十五日》的同名網劇正式啟動。隨後,馬伯庸轉發該微博並送上一個大大的贊確認了該消息。 就在上周末,第十三屆中國電視金鷹獎頒出全部獎項。去年紅到發紫的網絡首播劇《長安十二時辰》揚眉吐氣躋身「優秀電視劇」之列。這背後的意義非同一般。2020年剛好是國內電視劇評獎的大年,除了每年都有的上海電視節白玉蘭獎,國內三大電視劇獎項中的兩個、每兩年才有一屆的「金鷹獎」和「飛天獎」都是在今年頒獎;今年這三大獎項評選又都放開了網絡首播劇參與評獎。
  • 外網爆火的十二星座圖恐怖版,另類解讀!
    可近日,藝術家Shawn Coss在網上向大家展示了他筆下的十二星座。看完後小海狸和不少網友都覺得原來星座還能這麼恐怖!每個星座圖都充滿了一種黑暗陰森的氣氛,各種星座人物各個都面目猙獰、觸人心弦。接下來,就讓小海狸帶你一起欣賞一下這些顛覆你想像的驚悚十二星座圖,膽小的朋友們請自行避讓開。
  • 《長安十二時辰》主創班底打造馬伯庸新劇,洛陽人王一博演《洛陽》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王峰3月17日,有網友爆料馬伯庸的新劇《洛陽》將於今年9月初開機,主演陣容已定,由黃軒、王一博、宋茜等主演,該劇由《長安十二時辰2019年5月,馬伯庸在宣傳《顯微鏡下的大明》時曾透露過,《古董局中局》《長安十二時辰》被翻拍成網劇後,他的下一部網劇也已經浮出水面。寫過中國最負盛名的古都長安之後,馬伯庸將會用自己的筆,聚焦中國的另一座十三朝古都——洛陽。
  • 星星名字由來:中國二十八星宿與西洋十二星座
    大家耳熟能詳的十二星座:白羊座、金牛座、雙子座、巨蟹座、獅子座、室女座、天秤座、天蠍座、人馬座、摩羯座、寶瓶座、雙魚座,因為西洋佔星術而特別有名氣,但是除了十二星座,在夜空中其實還有更多的星座喔! 全天空的星座總共有八十八個! 那些都是西洋古代流傳下來的。 但是,你想過嗎?中國古代怎麼稱呼星星?
  • 趣味歷史軼事:又發現了一張宋朝的十二星座圖,好玩又值得玩味
    以前發過幾張宋朝時印刷、繪製的十二星座圖。當然,那時候不叫十二星座,而是叫做十二星宮,或者黃道十二宮,但跟現在的十二星座是一樣一樣的。 前段時間又看到了一新以前未看過的宋代十二星座圖,那就是日本京都教王護國寺收藏的一幅佛教佔星圖像《火羅圖》,繪於天皇永和二年、即南宋乾道二年(1166),是一張根據中國佛經原版仿製的摹本,圖上繪出了十二星宮圖案,以十二星宮代表十二個月份:一月魚宮(雙魚),二月羊宮(白羊),三月牛宮(金牛),四月夫妻宮(雙子),五月蟹宮(巨蟹),六月獅子宮,七月雙女宮(處女),八月平宮